第226章 定論

立政殿內的侍女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李泰和長孫皇后母子二人,還有一個什麼都不知道,天真無邪的,正處於熟睡中的小兕子。

長孫皇后鳳眼一撇,笑道:“好了,閒雜人都退了出去了,你也沒什麼顧忌了,該說說對你們三兄弟婚事的看法了吧。”

沒有了閒雜人等,長孫皇后又不會將李泰的話四處散播,李泰也就無所顧忌,對着長孫皇后微微一笑。:“母后,那就從太子大哥的太子妃說起吧。”

“孩兒不知道父皇和母后怎麼考慮的,但秘書丞蘇亶的長女給我當大嫂,是非常恰當的。我不懂什麼朝廷上的政治,但有一點孩兒清楚,那就是太子大哥和蘇曼之間確實有一份感情。或許母后不知道,爲了這個蘇曼,太子還欠我好幾顆紅參呢。”

李泰將太子和他接紅參的始末詳細的描述了一遍,引得長孫皇后也是會心一笑:“看來,這個蘇曼和太子之間感情融洽,這我就放心了。說完太子了。該說說你對閻婉是怎麼想的了?”

“閻婉……。”

李泰唸叨了幾遍這個名字,考慮過後,爲了長孫皇后的安心,沒什麼不好說的,才緩緩的說道:“母后,閻婉和孩兒見過幾面。要說起來,應該從那個‘文記’開始說起。”

李泰緩緩的,字斟句酌的將自己和閻婉的幾次見面,詳細說了一遍。不知不覺中也將那份漫天飛舞的木屑中產生的情愫,無意中表達了出來,惹得長孫皇后在心裡暗笑。同時也慶幸這個越王妃的人選無意中合了李泰的心思,省卻了一番麻煩。

長孫皇后不知道,李泰自己也未曾察覺,這份情愫不是因爲“文記”的木屑,而是那份無意中的驚豔,是因爲冥冥之中的跨越千年的紅線。

若是仔細的剖析,那份驚豔是李泰先入爲主的判斷,是因爲通過“閻婉”這個名字,在李泰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影子,又是那黑紗羃離中無意的一瞥,將心中的影子和現實中的身影重合在一起,一份微妙的感覺自然的發生。

不能說這份情感是愛情,從開始就是一份好奇,這份好奇最終能發酵成什麼,無人能知,不過最少來說,這開始是美好的。

長孫皇后將這份情愫當做了李泰的心動。李泰自己的心中不知道這份情愫該如何定位,卻清楚的知道,這不是一見鍾情的心動。未來是否會成爲細水長流的眷戀,無人知曉。但是這樣一個女孩,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李泰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爲種別無選擇,李泰無意的訴說中帶有點點的勉強,也被蘭心蕙質的長孫皇后聽了出來。

李泰心中是矛盾的,既想對這份情愫抱有憧憬,有帶着點點的無可奈何。長孫皇后聽出來這份矛盾,心中理解的嘆息一聲,卻也沒有辦法。

長孫皇后嫁給李世民的時候年僅十三歲。一個十三歲的女孩面對自己的丈夫,面對夫家一個複雜的家庭,難免心中帶有恐懼。將心比心,長孫皇后能夠理解一些李泰的心情。

長孫皇后有能力爲李泰從新選妃,但她不想,也不敢。好歹閻婉是李泰能夠接受的女孩,長孫皇后可不想節外生枝。從新爲李泰選妃未必能讓他接受,還不如保持原狀,或者這已經是個很好的結局了。

長孫皇后懷着一份淡淡的內疚,岔開了話題。不讓李泰繼續說了下去。

“青雀,還是那個問題,麗質詢問你的時候,你爲什麼眉頭緊皺呢?不是因爲太子妃,也不是因爲你的王妃人選,那麼就是因爲恪兒了?”

李泰已經認可了閻婉,也不想就這個話題說下去了,微微的點點頭,回道:“沒錯,孩兒擔心的就是三哥的蜀王妃。”

“楊家的楊婷有什麼不妥嗎?”

“楊婷沒什麼不妥,但楊家嗎……。”李泰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才緩緩的說道:“母后,或者是我多想了,有些杞人憂天。不過,楊婷實在不是三哥妃子的合適人選。”

“楊婷怎麼了?”

忽然間從李泰的身後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李泰回頭望去,李世民身穿赭黃色的對襟繡龍閒服,站立在門階之內,長袍大袖,明晃晃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映襯着大殿內的暗紅色牆體,在豔紅色幔帳的的空隙中看過去,有些朦朧,又有些刺眼。

李泰半閉着眼睛,看向被陽光反射着,身上帶有淡淡的黃色光暈的李世民,拱手行禮:“父皇回來了,孩兒見過父皇。”

李世民的心情不錯,笑着問道:“你們母子在說什麼悄悄話呢?還把侍女們都打發出去了。不知道這揹人只是能不能和我說說啊。”

李泰狡黠的一笑,虛扶這李世民坐在長孫皇后的身邊,自己在他們對面落座,才說道:“不能和父皇說的已經說完了,剩下的就沒什麼不好說的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看來我回來的晚了點,若是早點回來就好了。”

長孫皇后親手爲李世民斟滿一盞香茶,笑道:“陛下,您別聽青雀胡說,我們就是在談論他們三個的婚事。”

李世民接過香茶,放在身邊的案几上,笑道:“看來青雀是害羞,不想和我說他的婚事啊。不過你總要告訴父皇,這樁婚事你是否滿意啊?”

李世民問這話的時候心中也沒底,滿臉笑意卻擔心李泰一時“糊塗”,又和他吵鬧起來,眼下四下沒人,即便是李泰不同意,他勸說的話也好開口。身爲人父,兒女婚事上雖然可以一言而決,但卻不得不問問當事人的想法。

在李世民的凝視下,李泰故意的粗粗的嘆息了一聲,慢條斯理的說道:“閻婉啊……,父皇做主好了。”

“好。好。”李世民聽到李泰的回答,瞬時間心中的擔心消失了,滿臉的笑意,轉頭衝着長孫皇后欣慰的道:“我都說過了,青雀長大了,已經明白事理了,不會像兒時那般胡鬧了。”

長孫皇后使了一個嗔怪的眼神,努努嘴,示意李世民看向李泰。

李泰此時一口一口的喝着香茶,臉上掛着一幅事不關己的平靜。

看着李泰的神色,李世民感到自己高興的有些不是時候。尷尬的一笑,起身走到李泰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唏噓的說道:“青雀啊,人常說娶妻娶賢,咱們皇家就不僅僅是娶賢了,還要看德,看品行,看性格,看家世等等。你喜歡的不一定適合做王妃,能做王妃的不一定能讓你喜歡。”

“所以,你要在這兩者之間做出取捨,而這取捨自然要以皇家爲重了。你應該明白的啊。再者說,你身爲親王,大婚之後,還有有孺人和媵人,那些你身邊的人,父皇就不爲你安排了,你自己挑合心的上報宗正寺就好。”

聽着李世民的話,李泰漸漸的擡起頭,側着身子凝視着李世民。

李世民被李泰盯的有些奇怪,疑惑的問道:“青雀,你爲何這樣看我?父皇有哪裡不妥嗎?”

李泰將肘放在面前的案几上,一手托腮,另一手以食指輕輕的叩擊着金絲楠案几,發出的金石之聲清晰可聞。

側着頭斜視着李世民,細聲說道:“父皇,看起來,這是你的心得之談了,不過孩兒有個疑問。母后當然稱得上是‘賢’了,您說的‘喜歡的不一定做王妃’,到您這裡,應該就是喜歡的不一定做皇后了。那孩兒向您請教,這後宮佳麗衆多,你喜歡的又是那一個呢?”

“這……。”李世民頓時啞口無言,“這”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半響之後。才惱羞成怒的低聲呵斥:“胡說什麼?有你這樣和父皇說話的嗎?”

李泰撇嘴一笑,低頭不語。長孫皇后撲哧一聲笑了,面如桃花,意味深長的問道:“陛下,您先別發怒,青雀問的對。還請陛下告知,這後宮的姐妹中,那個是您最喜歡的呢?妾身也好在平日裡多多照顧她一下。”

李泰的詢問讓李世民惱羞成怒,長孫皇后的詢問就讓李世民開始尷尬了起來。嘴角連連顫動,卻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纔好。

見到李世民一臉的蒼白尷尬,手足無措的的樣子。李泰大感新奇,這些年來,見過他怒髮衝冠,見過他和顏悅色,見過他心思深沉,見過他……,但就是沒見過這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李泰將目光看向長孫皇后,母子倆對視一眼,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笑意,頓時大笑了起來。特別是李泰,已經顧不得什麼禮儀,一手捂着肚子,一時指着李世民,笑的前仰後合。

李世民反應過來,這是被李泰和長孫皇后,母子倆聯手捉弄了,一臉的哭笑不得。手指在李泰和長孫皇后之間隔空虛點,三分忿忿,七分無奈的說道:“你……,你們……。唉……,我是英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就上了你們的當了呢?”

笑夠了,也出了心中的氣,李泰得爲李世民搭臺階,拱手施禮:“父皇,孩兒就是開個玩笑,您大人有大量,勿怪孩兒。”

李世民狠狠得瞪了李泰一眼,哼聲道:“什麼玩笑,你就是在報復。報復我爲你選妃的事情。”

李泰嘿嘿一笑,也不多言,算是默認了李世民的說法。

李世民白了一眼笑的花枝亂顫的長孫皇后一眼,深吸一口氣,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一正神色,對李泰問道:“青雀,關於你的王妃人選,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李世民問的正式,李泰也收起了笑容,沉聲答道:“父皇,我剛剛都說了,任憑父皇做主。”

李世民點點頭,心中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我也就沒什麼擔心的了。”

李泰心中冷哼一聲,口中說道:“父皇,你不擔心,孩兒卻很是擔心。”

“哦?你擔心什麼?”李世民一臉的疑惑。

深噓一口氣,李泰低頭看着自己月白色右衽長衫上蘭草紋樣的暗花:“父皇,承乾大哥的太子妃人選還算合適,不過三哥的蜀王妃人選是不是有些不當啊?”

李世民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開始放光:“青雀,你想說什麼?”

“沒什麼?”李泰擡起頭,和李世民對視着:“我想說,父皇,你既然爲三個安排一位顯赫的王妃,那麼相對而言,承乾大哥的太子妃人選——蘇曼,是不是家世有些低了呢?”

沒等李世民說話,李泰又說道:“父皇,你的意思我明白,承乾大哥作爲太子,作爲皇儲,爲了儘量避免外戚專權,這太子妃的家世就不能過於顯赫。但是,即便如此,那麼三哥的王妃人選,是不是有些過於顯赫了呢?兩者比較一下,三哥可以從楊家活的助力,太子卻是什麼都沒有,萬一……。”

李泰話中說的是這個王妃的人選有些不合適,對李世民的想法也只是點出來,爲了防止李承乾上位的時候外戚專權。其實太子妃的家世較低,還有另外的意思,那就是防止太子藉助妻族的力量,提前上位。這點李泰沒說,他也不敢說。

不過李泰說的這些已經足夠引起李世民的重視,因爲他的深思了。

其實李世民也注意到了這點,考慮了半晌不過是想着怎麼和李泰解釋。換做別人,李世民可以不解釋,一句“朕自有主張”,就打發了。但面對李泰,而且是在婚事上已經“妥協”的李泰,李世民不得不作出解釋。特別是李泰還不是爲了自己,而是從整體上考慮的。

李世民心中對李泰的細心有些欣喜,卻不能將真實理由說出來,考慮了半天,才緩緩的說道:“青雀,太子和你的妃子人選,是我和你母后兩人研究決定的。恪兒的王妃人選卻是你的姑姑桂陽公主提出來的,恪兒的母親楊妃也同意了,所以才這麼決定的。”

停頓了一下,李世民嘆息了一聲,說道:“青雀,這是父皇考慮不周。但是即便是看在桂陽的面子上,這事也不能改了。看看再說吧。”

明知道李世民口不由心,李泰也不能反駁,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李世民的說辭。

第94章 享受親情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76章 元兇第177章 轉變第223章 驚聞第129章 諉過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97章 謀反餘波..第107章 挑釁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91章 找茬生事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02章 出題第180章 求官(上)第190章 到達洛陽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29章 諉過第71章 兄弟對話第79章 升官(上)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3章 東宮應對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64章 何人猖狂第33章 嫣兒心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45章 鬧劇過後第29章 敬畏之心(上)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10章 都是搖椅惹的禍第153章 離席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02章 出題第131章 李元昌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103章 要人第40章 貞觀討論第60章 心思不同第131章 李元昌第5章 宴前歡愉第217章 太子信箋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07章 高潮(上)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195章 糧價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24章 泄露禁語第94章 享受親情第128章 偶遇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139章 告誡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8章 解毒迷霧第74章 麗正殿(中)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67章 爛好人第161章 癩皮狗第9章 心魔難度第34章 承乾算計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81章 求官(下)第157章 聚會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238章 緣起第230章 安排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45章 鬧劇過後第87章 作繭自縛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207章 高潮(上)第194章 達成默契(下)第90章 離別第206章 開端第159章 開端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27章 誰錯了第226章 定論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25章 兩方對峙第230章 苦肉計第26章 智擒薛萬徹第213章 血色彩虹第69章 安頓喬家
第94章 享受親情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76章 元兇第177章 轉變第223章 驚聞第129章 諉過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97章 謀反餘波..第107章 挑釁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91章 找茬生事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02章 出題第180章 求官(上)第190章 到達洛陽第56章 嫣兒的憂愁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29章 諉過第71章 兄弟對話第79章 升官(上)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3章 東宮應對第146章 長孫府(下)第64章 何人猖狂第33章 嫣兒心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45章 鬧劇過後第29章 敬畏之心(上)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10章 都是搖椅惹的禍第153章 離席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02章 出題第131章 李元昌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103章 要人第40章 貞觀討論第60章 心思不同第131章 李元昌第5章 宴前歡愉第217章 太子信箋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07章 高潮(上)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72章 酒是好酒第195章 糧價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24章 泄露禁語第94章 享受親情第128章 偶遇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139章 告誡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8章 解毒迷霧第74章 麗正殿(中)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67章 爛好人第161章 癩皮狗第9章 心魔難度第34章 承乾算計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81章 求官(下)第157章 聚會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238章 緣起第230章 安排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45章 鬧劇過後第87章 作繭自縛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77章 長孫安業第207章 高潮(上)第194章 達成默契(下)第90章 離別第206章 開端第159章 開端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27章 誰錯了第226章 定論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25章 兩方對峙第230章 苦肉計第26章 智擒薛萬徹第213章 血色彩虹第69章 安頓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