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

等在荊州城內具體的瞭解了各方面情況,聯繫上其中一些願意接受招安的水匪頭領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下旬了。

碼頭之上,武士彠有些擔憂的看了看孫享福帶着的人手道,“正明就帶二百人去見他們,只怕不是很妥當。”

孫享福笑了笑道,“無妨,總要讓他們看到朝廷的誠意纔好。另外,還請您儘快將山南道地區的田畝圖冊彙總,我回長安之前,也好給您做個全面的規劃。”

這個時期的荊襄之地,可以說,成也在水,敗也在水,有豐富的水系支撐,這裡的農田幾乎不愁灌溉,土地從不缺肥力。

可一旦上游來水多些,甚至只要本地降雨多些,這裡的洪澇災害,就會毀掉大部分農田。

直到後世的三峽大壩修築好以後,這片地區的水患情況才稍微好些,但依然存在,因爲整個雲夢澤地區,洞庭湖區,大小的水泊太多了,隨便找塊地,挖三尺深便能出水。

孫享福是大致知道這一地區的農業歷史的,從水稻逐漸普及開始,這裡的百姓就開始摸索出了一套防禦水災,合理的利用水資源,種植水稻的農業技術,在後世,稱之爲‘築垸成田’。

孫享福經歷過三峽大壩還沒有修好的一段時期,那時候人們都還是靠修堤築垸,來保證當地的農業生產,大家有一句口頭語,叫‘水進人退,水退人進’以當地略溫的氣候條件,只要洪水不長期淹沒農田,百姓們總能種植一些農作物來維生。

明清時期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便是建立在‘築垸’工程大成之後,那時,整個荊襄地區,堤垸多者五六十,少者三四十,每垸大者六十七裡,小者二三十里,足有五百多個垸,幾乎所有濱湖之地,盡皆築垸爲田,遍佈周邊八百里之地。

然而,在初唐時期,水稻都還沒有普及,就更加別提所謂的築垸了,將整個荊襄地區的築垸工程完成,那可是集合了宋,明,清三朝人,近千年的努力才做到的,孫享福可不會自以爲是的現在就來上馬這個浩大的工程,雖然弄好了之後,這裡一年的糧產,就足夠人口稀薄的大唐百姓吃十幾年的,但那不現實。

他只能在現有勞動力允許的情況下,給武士彠一些建議,擇少量優質,能起到治水作用的地區築垸成田,大規模的築垸,那也是在將當地豪強打散之後,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做。

武士彠將孫享福送至船頭後才道,“此事,老夫一早就交辦下去了,這幾日各州縣,就應該能將地圖陸續送來,另外,荊州之害,在豪強,豪強不滅,地方遲早還是要出問題,正明若是有其它計劃,老夫也好早做準備。”

孫享福聞言,想了想才道,“整個山南道,除了幾大氏族掌控的州縣之外,在冊的普通百姓,還不到三十萬戶,其實要處理起來,也簡單。應公可以允許那幾大氏族控制的州縣,以及附近州縣的百姓,出售自己手中的永業田給他們幾大家,而後,將這些沒有田地的百姓全部以僱工的形式,招募,遷居到洪湖,監利等水患頻發的區域,按照我所授之法,築垸,開新田,種植占城稻。”

地方豪強不是想玩土地兼併麼?我直接賣給你土地,大唐現在別的不多,就是他麼土地多,把土地賣給你,我把人口遷走,看你種不種的過來。

而且,等這些原本處於湖區邊緣的沃土築垸成功之後,產出的糧食,是原本那些土地的兩三倍還多,這就會讓那些豪強手中的糧食大幅度貶值,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手中掌握的土地,就是個雞肋,種之,收穫不大,棄之,又十分可惜。

而這些賣了土地給他們的平民百姓,首先就會得到一筆不菲的購地款,又會因爲給朝廷打工,而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說直接奔小康,起碼完成了自耕農到工農的轉變,以後,他們是可以隨時轉行去做工商業的。

大唐現在缺的,就是工商業方面的人手,幾十萬工人,渭南其實就可以直接消化掉,到時候他們是繼續種地也好,是去渭南打工也好,都比抱守一地的氏族家的百姓富裕,就跟後世南下打工的民工,混的差些的,也比窩在家種田好,混的好些的,那就前途無量了。

“行,老夫就按照這些日子跟你商議出來的辦法做準備工作,等你和那些水匪談妥了之後,就開始全面實行。”

和武士彠交待好之後,孫享福便與之拱手告別,待得武士彠下船,船工們便起了錨,大船開始順着江流,往洞庭湖區而去。

船倉之中,侍衛一早擺放在案几上的點心不知何時,少了幾塊,孫享福也沒在意,見筆墨紙硯都有,便提筆將自己能夠想到的一些築垸時能夠用的上的剷土車,吊機等畫下來,回頭,讓武士彠找工匠打造。

“孫叔叔,你畫的是些什麼啊!媚娘怎麼看不懂。”

一個怯生生的聲音,硬是把孫享福嚇了一跳,轉頭看去,一個小丫頭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桌案旁,不是武士彠的二女武媚娘又是誰。

“小媚娘,你怎麼到船上來了?”

這幾日在荊州都督府,孫享福也見過她幾面,沒想到小丫頭還記得兩年前自己給她送見面禮的事情,這幾日倒是好生與之玩耍親近了一番,當然,身上的零食飾物,又被她討要去了不少,然而,武士彠是知道孫享福要去辦什麼事的,絕不可能讓自己才五六歲大的女兒跟着赴險,而且還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

“哥哥他們欺負媚娘,不跟媚娘玩,還把你送給媚孃的跳棋搶走了······”

即便是這丫頭長大以後可能非常強,但此時,她還是六歲左右的小女孩,受了委屈之後,那種嘟着嘴,眼淚婆娑的求抱抱的表情,讓孫享福都不好意思繼續審問她了。

孫享福送給她的跳棋,可是不同顏色的琉璃珠子製作的,雖然成本不值幾文錢,但是放到市面上,那可是價值千貫的寶貝物件,武元慶,武元爽之輩,自見到這樣的寶物,自然會起貪心,倒是孫享福送東西的時候,考慮不周了。

“好了好了,媚娘乖,不哭了,告訴孫叔叔,你是怎麼避過船上的侍衛,到這船倉裡來的?”

被孫享福抱在懷中摸了摸頭,武媚娘馬上就停止了哭泣,一臉笑意道,“那些侍衛叔叔好傻喲,眼睛只知道看遠方,媚兒緊跟着最後一個人侍衛走,他回頭了三次,都沒有看到我。”

聞言,孫享福啞然,這小丫頭才五六歲而已,就知道利用侍衛的視線死角了,以她的身高,還不到侍衛們的大腿高,居然被她一路混上船了。

“那你是怎麼從城裡來到碼頭的呢?”

“我跟爹爹的侍衛說,要和爹爹一起到碼頭送你,侍衛叔叔怕凍着我,就用自己的披風把我包着,一路把我背過來的。”

孫享福都不用細想就知道,讓那個侍衛用披風將自己包住,也是武媚娘給那個侍衛出的主意,小小年紀竟然用腦如斯,真是隻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那如果,我現在要船家掉頭,把你送回碼頭去,你會怎麼辦?”

武媚娘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了,卻一點也不擔心道,“冬日裡刮北風,順江直下的船會走的很快,孫叔叔別看現在只走了一個時辰左右,想要把船逆風逆水再撐回荊州去的話,只怕要一天以上的時間,這會耽誤您辦事的,另外,就算您把我送回去了,一定也會跟我爹爹講清楚緣由,那麼,大哥就該把我的琉璃跳棋還給我了。”

“你,你這樣的聰明,怎麼會被你大哥二哥那樣的傻子欺負?”孫享福簡直是服了,五體投地的那種服,這哪裡像個六歲的孩子,只怕六十歲的人,也沒幾個比她精的。

“哎,聰明人不怕聰明人,就怕傻子,他們從來都不跟我鬥智慧的。”

看着一個小大人模樣的丫頭在自己面前嘆氣自誇,又一臉無奈的模樣,孫享福簡直是哭笑不得。

不過,既然這小丫頭這麼聰明,讓她跟着,倒不會成爲自己的累贅,笑了笑又道,“你知道孫叔叔這次去洞庭湖,是招降水匪去的麼?”

“知道,爹爹和孃親說過,孫叔叔之才,大唐罕有,朝廷這次派你出馬,荊襄之憂可解也。”

好吧!本來孫享福還想問問這小丫頭,可有什麼好計策的,卻被人家一句話給堵了回來,你是大唐罕有之才,好意思問人家一個小姑娘,怎麼招降水匪麼?

“那個媚娘啊!平時你爹爹都是怎麼教育你的,孫叔叔現在也有兩個孩子,想把他們也教的像你一樣聰明。”

聞言,武媚娘有些得意道,“爹爹沒有教啊!認字都是媚娘自己跟着夫子學的哩,哥哥他們到現在連論語都不會背,媚娘每次在爹爹面前背誦,爹爹就會氣的責罰他們······”

這算什麼?以報復爲目的學習麼?

這一套刺激學習的方法,別人可真是模仿不來啊!

在此之前,他是不怎麼相信世界上有天才的,可現在,他完全信了,歷史上這丫頭能做女帝,不是偶然的,待得她心智更加成熟的時候,這天下還真的沒有人能壓的住她。

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113章 溪村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18章 九垸行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00章 大動作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76章 風雪路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60章 審問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12章 驚覺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43章 到船廠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56章 抓捕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20章 到定襄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60章 抓生產第421章 又上朝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761章 家事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02章 迎新宴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725章 嚇尿了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734章 宣撫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33章 種稻
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113章 溪村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18章 九垸行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00章 大動作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76章 風雪路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60章 審問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212章 驚覺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43章 到船廠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56章 抓捕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20章 到定襄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60章 抓生產第421章 又上朝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761章 家事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02章 迎新宴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725章 嚇尿了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734章 宣撫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33章 種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