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審問

一睡醒就能收到好消息,那麼,一整天的心情都不會太差。

程處默經過一夜的審訊和抓捕,將張誠所掌握的一系列被王浩拋棄的成員都抓捕了,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對於孫享福來說,張誠在幾個月前破壞了蛇毒的密封裝置,使得全城百姓的性命之憂危解除,纔是最關鍵的。

而想要徹底的根除隱患,孫享福還需要將王浩隱藏的暗線成員全部挖出來,這些人發現蛇毒出了問題,和得知王浩被抓的消息之後,說不定會自己換其它方式,繼續推進王浩設計的任務,所以,抓捕他們的時間很緊張,因爲,王浩與他們的約定的,是今天之內,沒收到消息就動手,而且,這些人,與已經逃離到定襄城內的王詡等人,並不是一條線,相互並不知道。

孫享福一邊聽着程處默的報告,一邊往王旭府上趕去,同時,讓張軻去城外軍營通知了李靖和各位帶兵的大將軍,他們需得在最快的時間之內,配合王旭,將王家的所有人員控制住。

“辦完這件事情之後,王家,就是你說了算了。”孫享福跟王旭講明瞭來意,最後道。

“正明兄請放心,此事,我一定會全力配合你,現在,我就去我爹哪裡請家主令。”王旭一臉興奮的朝孫享福拱了拱手,便轉身,朝王睿所在主臥大步而去。

要是之前,身爲人子的他,是絕對不敢找自己的親爹索要家主令的,這幾乎等同於皇子找皇帝逼宮要傳國玉璽一般。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王旭已經是王睿的唯一選擇了,而且,實際上,王家也基本落入了王旭的掌控之中,這幾年王家的各種重大發展事項的推進,都是王旭主導促成的。

當然,他的思想還沒有到跳出來想問題的高度,並沒有反思,他所做成的一切大事情,都是跟孫享福合作才辦成的這個原因。

他對孫享福的依賴已經越來越大,而孫享福對於王家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只要是孫享福的主張,王家都不會反對,只要是孫享福有需求,他們都會盡力支持的地步。

孫享福是靠利益,一步一步的將王家引誘,捆綁在了自己的戰船上,讓他們不得不隨着自己的節奏行走,而本該在這次運動大會上成爲最大受益人之一的王家,在這種當口,出了這種事情,其最終的得利,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

半個時辰後,清晨的太陽剛剛開始發出較強的光亮的時候,王家大院,甚至整個定襄城近半的商鋪,酒樓,工坊,都出現了十六衛府兵的身影。

王氏家主令出,所有在冊的王氏族人,甚至其所掌管的產業的一些僱工,全部都被帶到了城外大營,各種告示在門店或者工坊門口貼出,東主有喜,暫停營業一天。

“正明,一下子抓近三十萬人,是不是有些太過了?”看着被人員擠滿的軍營,李靖神色複雜道。

“一點也不過,這麼做,不僅出於謹慎,還是做給其它幾家人看的,現在,哪怕是有二十多萬族人的王家,咱們也能一舉拿下,更加別說是他們各家了。”

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王家的實力,已然是衆家之冠,孫享福跟李靖解釋了一句,他馬上便懂得了孫享福的用意,即便是世家中最強的王家,現在也要任朝廷拿捏,何況是其它家族。

巡視片刻之後,孫享福又招過來程處默,道,“按照張誠指認出的裝蛇毒的罈子,搜查所有王家名下的產業,有藏這種蛇毒罈子的產業,就肯定是有其安排的暗子。”

“全部都要查麼?這個工作量可是很大,一天之內,很難完成啊!”

距離運動大會的開幕儀式,只有三天了,明天,李世民就會從善陽趕往定襄,而且,在開賽之前,孫享福還有許多比賽方面需要協調的事情要跟諸位國主和代表商量,時間,自然是要趕一些。

“張誠不是供出了蛇毒的具體壇數麼,找到其中一罈,讓獵犬識別其氣味,那麼找齊其它的罈子,應該是不難的。”

“那,我現在就去找獵犬搜查。”

遊牧民族,大多會飼養牧羊,或者防狼的獵犬,在定襄城內倒是不難找,程處默領了命令下去之後,孫享福又向李靖道,“李相,還請讓士兵將這些人分產業,居住地,分割開,不允許其交頭接耳,相互串供。”

“此事不難,到目前爲止,那些具體負責實施的人,應該還來不及毀掉那些用來害人的蛇毒,也想不到這會成爲暴露他們隱藏位置的關鍵,咱們可以先從隱患最大的行業審問,酒水,餐飲,蔬果類的產業,優先。”

“不僅如此,王浩隱藏瞭如此龐大的暗線人員,定然是有人專門負責聯絡的,咱們找到其中負責聯絡之人,就能將其下線全部審問出來,應該會加快很多。”

“李相和杜尚書言之有理,那我等,就開始吧!”

和聰明人一起辦事,能省很多心,有了李靖和杜如晦的建議,整個辦事效率就高了很多,當然,孫享福本人的主要審問對象,只是王浩一人。

在進入關押王浩的牢房之前,孫享福好好的將抓捕王浩的整個經過在腦海裡過了過,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整個過程中,王浩太淡定了,要捆他,他便伸手,要關他,他就進牢房,給吃的,他吃,給喝的,他喝,幾乎不提什麼要求。

最關鍵的是,他沒有那種理想崩塌了之後的頹廢。

這就不得不讓孫享福深思了。

“正明兄總算是來了,感謝你的招待,我這輩子還沒吃過牢飯,想不到味道尚可,比夷州島那些土著部落的人吃的還要好些。”

“是麼?你既然知道我要來,那麼,你知不知道,我要問你什麼?”

看着案几上,空空如也的餐盤和湯碗,孫享福再次確定了自己剛纔的想法,王浩太配合,太淡定了,他所持的是什麼?

“這個一點都不難猜,你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乎別人的感受,巴不得每一個人都能很好的活着,即便是一個囚徒,你也不允許他沒有下線的受非人的痛苦,似乎,在你的心裡,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的人,都應該滿足一種最低的基本狀態,我不知道用什麼詞彙來形容你的這種想法,反正,不同於常人。

而我,恰恰與你相反,我從來不在乎除了聽從我命令以外的任何人的感受,他們是自然的老死去,還是意外的慘死,對於我來說,都是死而已,沒有什麼可憐憫的。

所以,你來找我,無非就是想要問我,還能夠記住多少屬下的人的姓名,讓王家的人,少受罪,快速的幫你化解定襄城的潛在危機。”

來自於後世的孫享福,當然與這個時代的人有一種不同的世界觀,這是作爲一個後世人從小潛移默化到骨子裡的東西,當然,不是專門跳到很高的高度去分析,是不可能看出孫享福與別人這種微小的差異的,這也說明,王浩,把孫享福分析的很透徹,甚至看到了他的性格根本上,比和孫享福一起生活了許多年的虞秀兒都還了解他。

“你既然知道我要問你什麼,那你準備好怎麼回答我了嗎?”

“如果正明兄帶了紙筆過來,我很願意幫你寫一封信,一封比王氏家主令還有用的信,這封信,能夠幫你快速的,將我屬下一大部分人找到。

另外一部分人,我只能說盡力,因爲我昨晚說的話沒有騙你,一個人能夠記住幾百人的姓名,身份,已經很難得,即便是我專門經營了這麼多年,也最多隻能記住一兩千人,還有很多人,我是真的忘了,在許多年沒有收到我的命令的情況下,我不確定他們還聽命於我,或者,尚在人世。

對了,在大唐,選擇效忠一個人,好像並不犯什麼法,因爲,他們沒有做什麼實際犯法的事。當然,如何去處理這些並沒有犯法的人,就是正明兄你該頭疼的事情了。”

“張軻,拿筆墨過來。”

再度得到了王浩輕鬆的配合,就讓孫享福更加好奇了,王浩剛纔說的這些話,他至少信了九成。

作爲一個上位者,孫享福自己,就經常因爲要記住太多人的姓名容貌而頭疼,正常人,能記住幾百個常聯繫的人,就已經是很了不得的了,王浩居然能記住一兩千人,腦力不可謂不強大,而如果真正涉及到的人,達到兩三千人的話,怎麼處理他們,還真是個難題,畢竟,其中大部分人,並沒有實際做出什麼危害他人的事情。

待得王浩開始從主要人員開始寫信和默寫名單的時候,孫享福終於忍不住了,道,“王浩,你的表現太奇怪了,你不應該是個認命的人,這些人,都是能幫你完成理想的根基所在,正常情況下,只要你還沒有死,應該都不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他們,可是現在,你居然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將他們交給我,這不是你,你究竟還有什麼底牌?”

王浩聞言,手上的毛筆依舊沒有停,臉上卻是淡淡笑道,“原來,我只以爲是我單方面的瞭解正明兄,看來,正明兄也是比較瞭解我的。

定襄城的事情沒能成功,那麼,我在王家,甚至正給北地佈置的人,其實已經沒有了用處,正明兄你知道的,我的理想,並不是做王家的家主,成爲一個在家族內呼風喚雨的人,所以,將他們交給正明兄你,讓他們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太原王氏根系龐大,光是本族人,就高達二十多萬,依附者更是多如牛毛,不好計算,早幾年,三位嫡公子爭奪家主繼承人的位置,這二十多萬族人,或多或少,都選擇了站隊,王浩沒有王麟的囂張,王旭的驕傲,爲人謙和,處事果斷,鐵桿支持者,其實是三人中最多的一個。

雖然因爲後來的一些事情,讓王睿剝奪了他的家族權力,讓許多搖擺不定的人,投向了勝券在握的王旭,但是,其中最有能力的一些人,早都被王浩吸納走了,這也是王旭爲什麼在高句麗,雲南的事情上,一直有得力的人手可用的原因。

而孫享福自從得到程處默審問張誠的口供之後,就對王浩心存了幾分疑惑,王浩從十四歲開始,就受家族之命,管理王家在長江以南的所有事務,直到他失去,或者說放棄江南的控制權,整個過程,足足有八年時間。

這八年時間,他到底在江南培養了多少人,這些人,現在在哪裡?這都是孫享福的疑惑。

他還從張誠的口供中知道,王浩現在有一支人馬,在倭國海域,但那只有幾百人而已,在一個擁有二十多萬人的大族內,佔據三分之一以上的支持,再加上在江南之地八年的經營,收羅,孫享福不相信王浩屬下只有區區兩三千人效忠。

而經過了從抓捕他,到現在他淡定的交出自己潛伏在王家的勢力,孫享福已經可以肯定,王浩即便是身處在監牢之中,也還有一張強有力的底牌沒有掀開,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性命之憂,而且,他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完成自己的理想。

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179章 互坑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60章 抓生產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520章 到定襄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737章 五年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33章 到吐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67章 宴會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60章 抓生產第149章 歸來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179章 互坑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03章 送葡萄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13章 溪村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十章 賞錢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02章 迎新宴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126章 用計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十二章 告狀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72 人才缺乏第562章 利益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186章 新官上任
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179章 互坑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260章 抓生產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520章 到定襄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737章 五年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33章 到吐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67章 宴會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60章 抓生產第149章 歸來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179章 互坑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03章 送葡萄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13章 溪村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十章 賞錢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02章 迎新宴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126章 用計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十二章 告狀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72 人才缺乏第562章 利益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186章 新官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