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

“副帥,玄影衛秦空將軍到了。”高斯繼才抵達蘇伊士城就接到了親衛的報告,秦空居然來埃及了,這倒是讓他很意外。高斯繼本來行程應該早就抵達了,只不過在波斯省都留了幾天,部署安排侯勇兵團駐地的事情,加上天策軍大量進入埃及之後,導致的物資消耗速度也遠比之前大,後勤運輸的壓力也隨之水漲船高,不僅僅鐵路運力快要到極限,就連運輸船隊的數量也已經不足。船隻調運倒還好說,現如今在泰西大戰的刺激之下,國內船運公司發展速度飛快,隨着徐興夏和張強開始朝波斯發力之後,高斯繼已經不擔心船隊這一塊了。反倒是大量物資走鐵路運輸到波斯都督府,西北鐵路的運力已經到了極限,每天都是火車川流不息,根本沒有辦法停下來。所以高斯繼在登船之前還和南下考察的副首相曲承美商議過這件事,建議加大西北各省一般性物資的採購力度,將騰出來的運力全部放到西北生產不了的大型工程機械等等的運輸上。這樣一來也能依靠着軍隊和內閣大批量的物資採購進一步推動西北食品加工和輕工業的發展速度。曲承美已經緊急派人回去向內閣首相彙報,自己也開始在各省進行緊急巡查,並且和各省布政使進行溝通。因爲不論是西征軍指揮部還是曲承美領導的西北行轅,對於泰西那邊的認識都已經統一過了,所以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大唐帝國不容錯過。

高斯繼這邊是行程被耽擱了,秦空則是臨時改道過來的。在得知暗衛彙報說西征軍已經分兵,並授權高斯繼在埃及組建西征軍前進指揮部,就轉道南下跑了過來,他身邊帶着龍組成員和飛鷹旅的一個小隊,自然是往來無阻。而且隨着大秦人已經着手營建新都羅馬,秦空都派人回去彙報了,打算將飛鷹旅的主要人手抽調過來趁火打劫。

“你小子,是不是拜占庭的繁華盛景給你迷亂了眼啊,跑路怎麼跑到埃及這隻有沙子的荒漠裡來了?”高斯繼剛要出去迎接,秦空就已經到門口了。

“我這不是沒地方去了嘛,聽說副帥在埃及組建指揮部,就打算過來混個參謀噹噹。”兩人是熟識,所以說起話來也是葷素不忌,開了幾句玩笑之後秦空的神色也開始變得嚴肅起來道:“副帥,拜占庭那邊應該是已經被大食軍隊拿下了,我們大唐的動作不能慢了。”

“從你們玄影衛傳來消息已經有五天時間了,瞞天過海的把戲又不是什麼高深的計謀,既然阿姆杜拉能夠想得到那麼艾利多安就算是神人面對數百里長的海峽也不可能防得住。”高斯繼點了點頭道:“不過拜占庭那邊由大帥親自負責,而且前期調動的也不會是我們天策軍本部。我這邊需要知道的是西面的動向。”高斯繼的手指一指西面繼續道:“只要大秦軍隊能夠往南度過海峽,那麼大食帝國的戰爭潛力必然會就此消耗殆盡,光憑他們那土地還沒有沙漠多的本土是經不起這麼強的大戰消耗的。阿也比都已經前往長安了,我想很快皇上的命令就會傳到前線。我要做的就是在大食人答應交出埃及之後,幫助他們維持在阿非利加洲西部的統治,將大秦人趕過海峽。然後反過來肢解大秦。”高斯繼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自信的笑意,“你們玄影衛佈局三年多時間,應該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了吧?不然的話光憑泰西這場大戰的強度,也不至於讓你們大統領將你這員干將長期扔在這異國他鄉不聞不問的。”

“得了副帥,您這話應該跟我們統領說啊,好歹還能給我多發點薪俸表彰什麼的。”秦空開了句玩笑道:“我此來正是打算彙報,玄影衛在泰西已經做好了全部準備,具體的行動計劃書我已經發往長安大本營,不日應該就會由總參轉送給你們西征軍指揮部。至於西邊的話,副帥猜得不錯,按照大秦帝國的準備,他們此刻應該是已經過了海峽了。地中海如今是大秦一家獨大,過一個海峽對於他們來說根本不是什麼難事。”事實上秦空此時尚未收到暗衛的彙報,大秦軍隊已經渡過海峽南下開戰了。不過這也沒什麼要緊的,畢竟東面依靠着烏拉姆在拜占庭城內那奮死一戰,徹底將大秦軍隊從巴爾幹地區趕了出去,騎兵軍團甚至銜尾追殺上百里才收兵。而大秦軍隊近二十萬人潰不成軍,十成當中最終只逃出來三成左右,而且倖存者大部分還都是盟友基輔俄羅斯的軍隊,算得上徹底元氣大傷,要不是艾利多安關鍵時刻將海軍撤出來接應這些已經被徹底崩潰的陸軍,只怕這三成軍隊都撤不出去。這一路撤退直接將整個巴爾幹地區全部讓給了大食人,大秦的勢力一路退到了愛琴海沿岸,勉強在希臘東部地區站住了腳。大秦陸軍這一撤退不要緊,直接將大秦帝國數百年在泰西東部統治的精華地區幾乎全部都斷送。西部領土雖然目前看起來比起東部還要龐大而且北部還有溫暖的大平原,人口稠密。但是哪些地方畢竟都是新納入的地區,他們已經脫離大秦帝國統治數百年時間了,歸屬感不強,甚至很多地方還有各式各樣的地方本土派和教廷在作怪。說句實在的,大秦帝國的這一敗退是直接斷送了自己的統治根基,如果不是因爲這是在對抗天方教,只怕羅馬教廷也未必會支持這場戰場,支持大秦帝國。這些惡果在暫時還看不出來,但是一旦有外界力量介入,那麼整個大秦帝國也必然面臨和大食人同樣的局面,在自己的統治力量和戰爭潛力耗盡之後,本身的帝國力量根本無法維繫統治國內的其他派系和部族,一旦這種局面被人爲的挑動擺到檯面上,那麼迎來的必然是全面的崩潰。而這就是秦空在泰西活動三年的主要任務,玄影衛佈置的眼線和暗衛深入泰西各個區域,已經串聯出一道完整的網絡,在提供情報之餘,更多的還是爲這個大局服務。

如果說東線戰事的失利對於大秦帝國來說是一個全面的衰亡信號,那麼大秦軍隊南下攻打突尼斯等阿非利加洲地區則對於大食帝國來說是危亡的開始,雖然阿姆杜拉在東線打敗了大秦帝國佔領了拜占庭王都,但是那裡畢竟是對方數百年經營的地方,短時間內大食人不可能從中取得什麼收益,反而要持續不斷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維持統治,防止對方反攻。這就讓原本就兵力衰竭,物資耗盡,戰爭潛力已經見底的大食帶來更大的困難。而突尼斯等地一旦遭受到戰火蔓延,那麼大食人等於徹底失去了最後一塊戰略大後方。高斯繼甚至都懷疑,一旦突尼斯被大秦佔領的話,大食會不會等到自己出手就會徹底崩潰。要知道如今大食國內爲了維持戰爭不僅僅大量的青壯年被強徵入伍,甚至連大部分民衆的生活物資都被強行徵調,還要抽調大量金錢向大唐購買各項戰爭物資,依靠着貧瘠的土地產出他們根本無法維持這麼大的戰爭消耗規模,如果不是之前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這塊肥沃的土地,依靠以戰養戰的方式供養軍隊,只怕這場戰爭大食人根本就沒有多大資格。

“他們兩國東西方向同時出現逆轉,算是徹底動搖了本國的根基了。只怕原本的籌謀也會隨之落空了。”高斯繼讓隨行的參謀攤開地圖道:“靠別人來防守自己的國土這是永遠都靠不住的。就算是大食將埃及這片土地讓出來給我們,突尼斯那邊他們自己就能守得住嗎?天策軍可不是僱傭軍,替他打一次仗也不可能打第二次。”

“哈哈,副帥,這就不需要你來考慮了。我有辦法,將大食帝國也給肢解了就是。”秦空毫不在乎的說道:“突尼斯地區靠近地中海的地方還是很肥沃的,那些地方本身就有自己的部族世代居住,很多還是來自各地的部族混居,所以只要稍微動點腦筋就可以了。”

“我發現把你放出來簡直就是個禍害啊,不過大食人一旦等到運河修通,他們有了海軍之後突尼斯要想分裂出去不會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的。”高斯繼搖了搖頭,對於秦空的這種吃完上家吃下家的做法也很無奈,不過隨即道:“大食人打得主意也是這條運河。”

“是啊,還是皇上高明啊,用一條運河就將泰西兩大帝國所有的戰略謀劃全部都改變了,讓他們從此圍着咱們的這條運河轉,我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秦空笑道:“咱們也不要在蘇伊士待了,馬上北上吧,大食這一仗估計抓了不少俘虜,到時候讓林部長去和他們商議一下,反正俘虜養着也費錢糧,跟大食人交涉一下,將那些俘虜都交給我們,用來修運河。呵呵,這麼多俘虜抓在我們手中可是一個不小的後手了。”

“你不是打算給我當參謀嗎?這些事情都該你去操心的。”高斯繼點了點頭果斷將這種事情全部扔給秦空自行處置,然後帶着指揮部的參謀和衛隊等人員匆匆從蘇伊士城乘船北上進入大苦湖然後一路向北直接抵達提姆薩赫湖地區,於天啓十三年五月初和龐令明李紹周等人匯合,至此西征軍埃及前進指揮部所有成員和軍隊全部到齊。而在此時來自突尼斯等地的暗衛也緊急將消息送到了高斯繼手中。果不其然在東線拜占庭發生大潰敗的同時,大秦陸軍還是在海軍部分艦隊的護送之下越過海峽進入阿非利加洲開始攻城略地。雖然數百年沒來到這片土地,很多大秦士兵都已經不適應此地炎熱乾燥的荒漠草原氣候,但是十餘萬大秦精銳陸軍不是區區大食守備軍隊能夠抵擋的。和東線大食人狂飆突進差不多,大秦在對方孱弱之後推進的速度也一點都不差。緊急求援的情報猶如雪片一般迅速越過茫茫大漠和地中海送往巴格達。

因爲提前一步得到情報加上本身就早就有計劃,所以高斯繼在國內談判尚未傳過來結果的情況之下已經命令張勝率領安西兵團暗中從南部出發,前往埃及邊境秘密部署,搶佔幾個重要的水源地和交通要道。並且讓秦空借和對方談判用戰俘換取民夫來修運河的機會將這個情報透露給了前來接洽的大食官員。從而也讓大食人多了一點反應的時間。

大變面前大食人的反應倒是很快,在巴格達和阿姆杜拉沒有命令傳來的時候就直接將埃及境內所有的軍隊全部抽調出來匆匆開赴西方,這樣一來也算是給了阿姆杜拉一個緩衝的時間。只不過這樣一來阿姆杜拉就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是繼續集中精力在拜占庭方向朝着大秦人窮追不捨,還是分兵南下救援突尼斯?如果分兵那麼自己在東線勢必只能採取守勢,那麼之前佔據的優勢也會隨之化爲泡影。甚至爲了顧慮到艾利多安的海軍在後方的威脅,連帶着拜占庭都要考慮是不是放棄。而很顯然大秦帝國那邊雖然拜占庭一役損失慘重,但是卻看到了大食帝國的軟肋,所以纔會不管不顧在東線萬分危急的情況之下西線的精銳兵馬繼續南下。他們料到阿姆杜拉在得知突尼斯被自己攻擊之後就不得不分兵,因爲這是事關大食帝國生死存亡的一塊領地。

只不過,此時的大秦帝國不知道的是,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很快,高斯繼就在埃及露出自己的佈置。此時他在等待的也就是來自長安的一份通知而已。而也幾乎就在此時,長安城大唐帝國的大本營內,張建忠也和王守田兩人聯袂出現在長慶殿內,雖然兩人面色嚴肅,但是眼神之中透露出來的光芒卻讓李玄清心頭大定。

天啓十三年五月初七,李玄清在長安大唐皇宮內舉行夜宴招待從大食千里迢迢來到長安的阿也比,這天也在後來成爲徹底改變三大帝國命運走向的日子,李玄清一手勾畫出來的藍圖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收穫階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