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

天啓十一年九月中旬,當萬毅的命令從玄影衛暗衛渠道送到李三兒手上的時候秦空也已經從拜占庭傳來了最新的命令,兩份命令內容不一樣,但是其基本意思卻都一樣,都是命令耶路撒冷周邊所有的玄影衛人員從接到命令的時候開始全力配合飛鷹旅,不惜一切代價將耶路撒冷內部被暗衛提前標註出來的寶藏全部偷運出來。並且秦空已經讓暗衛攔截耶律家兩支商隊兼程沿着地中海東岸南下趕來匯合。

李三兒這邊接到命令之後還沒來得及等到老九從城內傳出訊息,十字軍也已經開始着手攻城了。這幫以大主教和部分將領爲高層的軍隊第一次攻城的結果就讓身在後軍暫時沒有被派到前線的李三兒等人目瞪口呆。面對着近四五丈高還分了好幾層,層層都有無數士兵守備的城牆,這些十字軍居然就直接往前衝,部分士兵手持的居然是類似於中原那邊的撓鉤和繩索之類的東西,這是要打算用爬牆的方式來進入城牆之上啊?

李三兒這是倒吸一口涼氣,原本還打算渾水摸魚的心思徹底沒了。這幫傢伙根本不會打仗啊?而且就算是西式城堡因爲密佈的城牆分層而設,第一層通常位置較低,但是按照目前城樓上守備兵力的數量來說,就這麼打算依靠繩索爬上去無異於癡人說夢,真當那些弓箭手是白癡嗎?而且西式城堡雖然有這樣的弊病,但是層層疊疊的城樓卻帶來了更加密集有效的攻擊,使得這種城樓一度讓首次見到的天策軍都感到棘手,更何況這種混亂不堪的十字軍就能攻得下來?

“立即通知所有兄弟們馬上從十字軍的陣列當中撤出,咱們另想辦法。”李三兒根本不看好這幫人能夠攻得下這樣的城池,而且十字軍本來就是烏合之衆,能夠聚集在一起除了宗教的蠱惑作用之外更多的還是還是利益勾連和攻下耶路撒冷的諸多好處,城內有多種教宗多少年來聚集起來的財富。這些人之所以能夠攻城就是因爲錢財的吸引,但是大軍屯兵堅城之下,久攻不下勢必會軍心大亂。一旦這些人軍心渙散的話那麼依靠着李三兒手上的這區區一千多飛鷹旅戰士,根本沒有任何的機會。所以李三兒當機立斷打算自己單幹,趁着這幫人還能夠牽制住城內守軍的主要精力,沒有人能夠注意到自己的機會,偷渡入城然後幫助這幫人打開大門,趁亂將寶藏運出來。

十字軍數萬人之衆,此刻正是攻城的緊要關頭,整個戰場是一片喧囂,所以這區區一千多人分批撤出自然是無人注意,再加上本來十字軍就是裹挾各地教衆和地痞流氓等輩組成的,內部本來就相互不識,所以李三兒他們離開的時候幾乎是大搖大擺,絲毫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跡。

“老白條,你馬上帶人去找你們頭兒,我需要城內的所有情報,另外馬上通知暗衛,隨我去去耶路撒冷四周摸摸底,從這北面攻城只怕難度太大。小規模偷渡咱們這一千多人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全部入城?”李三兒搖了搖頭馬上安排老白條出去尋找老九,然後讓第三大隊主力人手立即原地等待,自己則帶着一個小隊繞了一圈。耶路撒冷原本位於一座山地附近,所以城市佔地面積很大,城防與其說是一段完整連貫的城牆還不如說是無數的城堡相互連通組成的。李三兒一邊走身邊的人則開始一邊記錄,並且開始繪製圖形。

“老大,我們頭兒出來了。”李三兒來到這座小山附近的時候老白條也帶着老九過來了,一路上氣喘吁吁的樣子顯然對方這一趟進城並不容易。

“老九,現如今城內情勢如何?”李三兒也知道此時雙方攻防正是激烈之時,老九能夠安然出來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所以拉着對方找到一處隱蔽之地坐了下來問道。

“老大,城內現如今一片混亂,三教教宗聚集了大批教衆在城內各自的教廷做祈禱,其中這天主教差點被另外兩教圍攻,而且差點發生械鬥,我看只要十字軍能夠堅持十天以上城內必然陷入內亂,到時候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破開城防。”老九道:“不過城內倒也有不少我們這種黑髮黃面之人,但是一聽其口音倒也不想是我中原人士,因爲想探聽他們的底細所以纔會耽誤了時間。”

“暗衛那邊說的寶藏你去查看沒有?”李三兒對於這些是不是中原人沒有興趣,安西失落百年也有可能是當年的唐民後裔流落輾轉來到此地也說不定呢。所以話題匆匆轉到了寶藏身上。

“老大,天方教在城內有不少錢莊,有幾個被暗衛盯了好幾個月,有一處地下寶庫,位置我去過,但是內部只有暗衛去過。那個叫什麼猶太教的,暫時沒有發現什麼,只有一處居民區,但是天主教在城內倒是有不少教堂,按照暗衛的說法至少有三處寶藏,但是裡面有什麼誰都不知道,就連暗衛都沒辦法摸進去。”老九道:“老大,恕我直言就我們這區區一千多號人馬只怕一處寶藏都搬不出去啊。”

老九的苦惱李三兒明白,尤其是他去過一處地方,所以與其擔憂能不能進去還不如說是苦惱自己搬不回去呢。

“要是大帥那邊能夠派出人馬就好了,哪怕幾千人也好啊。”老九的這一句牢騷卻讓李三兒猛然間驚醒,立即道:“老九,你馬上帶着我的令牌以最快的速度去安息州附近,讓安西兵團駐軍立即輕裝西來,協助我們。幸虧你這一句提醒我了,只怕安西兵團那邊已經有所動作了,大帥做事從來都是縝密周到,不會有絲毫的錯漏的。”李三兒的這句話也讓周圍的飛鷹旅戰士恍然大悟,這麼多的寶藏只怕西征軍早就知道了甚至長安那邊都會被暗衛送回消息,所以怎麼可能事到臨頭還居然沒有絲毫的準備呢,更何況西征軍不準備,玄影衛那邊還能沒有準備?想通這一點之後老九馬不停蹄馬上朝着安息州那邊疾馳而去。而李三兒則帶着飛鷹旅第三大隊開始打算從這座山翻越進入城內。城東的那座小山對於飛鷹旅來說根本不算什麼,雖然此時這座小山附近就是天主教的教廷所在地,被另外兩教人馬圍困,但是李三兒卻帶着人輕易的就鑽了出來。

“反正十字軍今天算是沒有任何戰果了,但是幾萬大軍就算出什麼問題也會在幾天以後,咱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想辦法將天方教那邊寶庫給搬出來。”李三兒來到暗衛所在的秘密據點道:“你們暗衛的出城通道呢?不會真的打算讓我們帶着寶藏飛出去不成?”

“別,我有一條路只不過不太好走。”暗衛是從大唐來的人,和李三兒等人也是相熟,但是笑道:“本來打算在此地挖地道的,但是耶路撒冷這個鬼地方挖地道根本就行不通,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我們這個地方所在的位置是城東附近,我把我這個宅子到城門口這一條線上所有的房屋都控制住了,你們只要能夠將寶藏運到這裡,就能夠利用這些連綿起伏的房屋來直達那個小門。”暗衛笑道:“而且統領你看,這是我畫的地圖,四處寶藏和地下寶庫和我們所在的位置直線距離是最短的,其中天方教那邊的寶藏已經被我們控制起來了,隨時可以運過來。你們飛鷹旅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天主教的三處寶藏搶過來。”暗衛道:“目前最尷尬的就是天主教那邊被另外兩教教衆圍住了,我們這還算好,不然的話我就要功虧一簣了,這幫教衆可真是夠狂熱的。”

“等到晚上你帶我們先過去看看吧,必須要想辦法在城破之前將這些寶藏運出去,否則的話萬千軍馬之中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李三兒此時心裡隱隱然已經有了一個主意,只不過打不定主意的是城外的十字軍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飛鷹旅這邊等到夜裡李三兒和暗衛立即去趁着黑夜去查看那三處地下寶庫的所在地。有飛鷹旅這幫兵王出頭,這些地下寶庫根本沒有任何阻攔就給李三兒等人打開。

“我還以爲這幫泰西人有什麼天賦來搞地下寶庫呢,就這水準,還不如我家老爺子挖的地窖呢。”一位來自汴州附近的飛鷹旅戰士對於這種挖空山體然後將寶藏全部裝箱放進去的粗暴辦法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道:“還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墓葬厲害啊,當年我祖父那一輩可是真真切切給朱全忠那個老傢伙幹過摸金校尉的,那下墓那手段——唉,老大你幹嘛打我?”這位飛鷹旅戰士還沒顯擺完就被李三兒一巴掌打到了一邊,耳邊也傳來了李三兒不耐煩的聲音,“貓頭鷹,趕緊的去查看一下這些箱子裡是不是寶藏,然後帶人去下一個地點,儘快查實這些寶庫是否屬實,少在我面前賣弄你家裡的那些光輝事蹟。”李三兒一巴掌將這位盜墓後代的飛鷹旅戰士打發到下一處寶庫之後親自打開一個離自己最近的大木箱子,只見原本昏暗的寶庫當中瞬間出現一片珠光寶氣,無數亮晶晶黃橙橙的亮光讓李三兒瞬間將箱子蓋住然後低聲喝道:“趕緊數一下這有多少箱子,都給我封好了。”

“老大,這下真的發了,我就是掃了一眼足足不下百箱之多啊。”李三兒身邊以爲副手笑道:“這要是運回去我估計皇上都該親自接見我們了。”

“你小子就這點出息啊,皇上召見有什麼稀奇的?當年飛鷹旅初創的時候皇上還親自和我們同吃同住了不少日子呢。放心吧,這一趟回去說不定皇上會請我們吃飯的,而且還是皇后娘娘親自下廚。”李三兒隨口編排了幾句之後帶着幾人匆匆出了地下寶庫,趕往下一處地點。

這一夜李三兒根本就沒睡,連夜將四個地下寶庫全部查看了一遍,而且連帶着沿途所有的重要地點也都一一記錄下來,包括城內守備換班的情況這些在暗衛的配合下都一一明瞭。

“通知下去三天以後我們開始行動,第一步先將這些寶藏全部都搬到這裡來,然後第二部運往城外。”李三兒吩咐完之後立即道:“第一步我們全體人員一起來,第二步執行的時候大海,你帶着三隊、五隊和七隊負責城外接應,剩下的人跟我將財寶運出去。暗衛所屬的所有人全部聽我號令行事,這一次我們真的要在雙方的老虎嘴裡奪食了。”

李三兒這邊開始調動人手一步一步落實自己的計劃的時候,老九也帶着李三兒的令牌在半島上遇到了已經帶人朝着耶路撒冷疾馳而來的龐令明的一個營天策軍。二者一匯合之後龐令明立即開始按照老九的安排開始朝耶路撒冷的城東而來,並且一路上掩飾行蹤竭力不讓附近的其他路過行人見到。

圍繞着耶路撒冷,十字軍、飛鷹旅和玄影衛幾乎都在全力以赴,雖然彼此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雙方卻不約而同的開始將時間牢牢鎖定在天啓十一年九月二十前後。因爲不論是身處前線的李三兒還是十字軍的高層此時都已經看出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十字軍在持續了三天的高強度攻城戰役之後,已經顯出疲態,烏合之衆在久攻不下之後軍心還是渙散,雖然各大主教不約而同的用宗教辦法安撫人心但是那血淋淋的戰場場景卻讓越來越多的人心驚膽寒。

“從今晚開始立即行動。還有暗衛那邊馬上給你們安插的暗子傳訊讓他想辦法再次組織人手攻城,就說頂多再有三天耶路撒冷必破。”李三兒雖然看不上十字軍的戰力但是此時還是需要他們來牽制城內守軍和教衆的注意力,所以在此關鍵時刻還需要他們再接再厲,所以直接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告訴暗子就說三天以後我們幫他破城,但是需要他們發起佯攻三天,爲我們爭取時間。”李三兒一揮手,赫然是一堆足有七個爆破筒,這一下讓暗衛再無擔心,轉身開始出去傳訊。

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
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