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

888年正月,也就是文德元年,原本應該撐到這個時候的僖宗皇帝提前一年去世,在大宦官楊復恭的支持下,皇七弟李曄繼位,也就是史上說說的唐昭宗。

不過與長安的鬧劇相比,其他諸侯對此興趣不大。南方個藩鎮忙着割據自立,中原之地朱全忠和秦宗權的大戰以秦宗權的失敗而告終。不過朱全忠不知爲什麼並沒有追擊秦宗權,讓他安然返回蔡州。而李克用在佔領河中之後,見到李罕之被佔全義襲取河陽後,向自己求救之後,派遣康君立等助李罕之攻河陽。張全義以妻子爲質,求救於朱全忠。朱全忠遣丁會等將兵數萬救河陽,自率騎兵敗河東軍於溫(今河南溫縣),又分兵斷太行路,康君立等懼,引兵還。全忠表丁會爲河陽留後,復以張全義爲河南尹。張全心感激全忠之援,於是盡心歸附,全忠每出戰,全義供給糧仗無乏。至此,朱全忠又並有洛、孟二鎮。李罕之還澤州,專以寇抄爲事,懷(今河南沁陽)、孟、晉(治山西臨汾)、絳(今山西新絳)數百里間被害近十年。

不過這些都不在天策府的考慮範圍之內,在感受到天下大勢的變化之後,趁着新年集會,李玄清召集天策府文武連續數天在豐州召開最高層會議,隨後天策府的戰爭機器也悄然開啓。

正月初十,總參謀部開始秘密召集都指揮使以上將領在天策府集合,民政長也列席參加。

“稟告主公,民政部已經以西北國營農場開荒爲由,秘密調集五十萬石糧食交給永豐。另外準備了五套州縣級官吏班子,隨時聽後調用。”大會伊始,岑天時就開始回報民政部的準備工作。

左天成見到岑天時說完,也跟着道:“後勤部一早就開始籌備,抽調軍糧五十萬石屯於永豐糧倉,佔全軍軍糧庫存的七成,全力保證主公用兵。”

李玄清點點頭笑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部和民政部做得很好。這就是我們能打這一仗的最大本錢。”頓了一下肅然道:“各位,這是天策軍第一次向外擴張,關係着我們以後整個計劃的開始,我希望大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打好這一仗,爲我們的將來打出一片天地。”

“請主公放心,總參已經設計了各種方案,保證所有條件下我們能夠順利拿下定遠,兵臨靈州城下。”徐天翔領銜的總參在這段時間總算是基本上配齊了自己的班子,開始行駛總參的職權。

“啓稟主公,靈州城內現在韓遵父子和軍中老將的矛盾也即將爆發,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沒有集中到豐州,他們的內部通報都認爲天策軍接下來會和夏州發生摩擦。”胡小四掌管的玄影衛現在的情報竊取能力已經深入靈武軍內部高層了。頓了一下繼續道:“今年草原黠戛斯人正在籌劃對東部的契丹人用兵,所以北方環境很好,定胡等三部落也趁機得到喘息之機,戰馬等物資交割也比較順利。塔希可汗也學着主公組建了一個小的刺殺隊伍,近期想偷襲乃蠻部落。”

“主公,現在是諸事皆備了,就等主公一聲令下了。”徐天翔見到胡小四說完周邊的情報,笑道:“如今是我天策軍出擊的最好時機,夏州拓跋思恭死後,從弟拓跋思諫上表長安,稱夏州節度使留後,此人穩重顧全大局,這個時候想的是如何鞏固內部,壓服反對派。我們出兵定遠正好是幫助他打擊定遠附近的反對派拓跋思繼,所以不說他沒精力顧及我們,就算他們有這份能力,以他的心性,也會選擇坐山觀虎鬥的。”

楊天成見到大家都說完了,站起身來笑道:“主公放心,天成已經提前做好準備了,只要主公命令一下,可以隨時開始。”

李玄清點點頭,看着旁邊的地圖沉思半晌,忽然道:“既然如此,總參立即傳令,啓動蛟龍出水計劃。以西部第一集羣以及獨立第五騎兵都一部組建天策軍第一營,以楊天成爲第一營都統將軍,執行第一期計劃。以豐州大本營所部組建天策軍第二營,陳宇爲都統將軍,抽調天德城集羣主力回豐州,以陳凡爲大本營都統,王厚純組建第三營,東邊的防守統一交給天德城留守兵團劉寶亮負責。營一級編制標準配置爲一萬人,兩個都加上獨立部隊以及營部人員組成。”

李玄清豁然起身,清朗的聲音中透着強大的自信,“第一營會後馬上行動,自屠申澤出發。其他各部隊以五天爲期,完成組建,按照總參命令梯次出發。民政部先期接受人員要提前出發,隨軍隊出發,什麼時候打下,什麼時候上任。”

伴隨着李玄清的命令,天策軍軍政兩大機構開始全力運轉,先期趕回去的楊天成在傳達總參命令之後馬上開始輕裝急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分兩路,一路拿下磴口縣,一路突下定遠城,一萬五千人的步騎人馬迅速盪滌定遠城一府五縣。這一個動作幾乎打亂了周邊幾個藩鎮所有的計劃,誰都沒想到李玄清會放着夏州的拓跋思諫不打,跑來定遠城這個地方。

而與此同時豐州本地的軍隊也開始了調動,陳宇的第二營幾乎就在楊天成南下的一瞬間開始拔營啓程,趕往永豐。而東邊的陳凡、王厚純也開始了行動。

“先生,天策府也準備搬遷的準備吧。豐州孤處塞外,不適合作爲權利中心了。”李玄清看了看這個自己住了一年多的原豐州刺史府府邸,有點感慨的對身邊的岑天時笑道:“這一下子要走了,還真有點捨不得。”

“是啊,豐州是我們天策府的起點,支撐了天策府最艱難的時期啊。”岑天時也一樣,點點頭道:“不過和整個天下比起來,豐州確實太小了。天策府將來是要統一天下,再造乾坤的,不能留戀塞上風光的。”

“民政部準備讓民政廳廳長楊秋接任豐州刺史,對嗎?”李玄清換了個話題,笑道:“這個楊秋可是有點能耐啊,短短的一年時間,豐州戶籍制度就已經全部落實了。先生把他調走了,天策府民政廳怎麼辦?你還有備用人手嗎?這年頭找幾個適合我們這種制度的人不多啊。”

“哈哈,主公放心,這段時間楊秋開設了一個民政講壇,開始爲各部門培訓各自的儲備人員,效果不錯。我把他放在豐州也是擔心天策府撤離之後其他人鎮不住,所以讓他暫時留在豐州。等局勢平穩了再調回來。”岑天時笑道:“這段時間,主公的這種機構權力分配其實也很不錯,各部門各司其職,各守其位,很容易讓政令上傳下達。”

李玄清一笑,也沒解釋,只是點頭道:“部門設置暫時這樣了,以後如果遇到新情況,其實可以增設新的部門,或者有些部門隨着時間的推移,可以消減或者合併。”

“報告主公,總參報告,靈武軍前出靈州城,兵鋒已經距離定遠城不足一百里。”就在兩人繼續聊這種機構設置的時候,外面傳令兵匆匆走了進來彙報戰情。

李玄清和岑天時相視一眼,點點頭笑道:“看來韓遵還能撐一段時間嘛。先生,天策府搬遷的事情多麻煩你了。我要去給韓大帥送送行。”

“主公放心,後方交給天時就好。主公放心前去,我隨後就到。”岑天時對着李玄清一拱手,肅然道。

“巧兮,收拾好了沒。咱們馬上出發。”李玄清喊了一聲之後抓起放在一旁的橫霜承影兩劍之後,卻見到巧兮提着一個小包裹站在玉獅子身邊,粉色的草原女裝,外面披着李玄清的那件白色披風,俏生生的模樣分外惹人憐愛。

“巧兮,咱們換個地方住如何?”李玄清走過來颳了刮巧兮的鼻子,笑道:“去我以前住的地方好不好?”

“好啊,巧兮也想看看大哥哥以前生活的地方呢。”巧兮嘻嘻一笑道:“那地方有好吃的嗎?巧兮就喜歡吃好吃的。”

“放心吧,有好多好吃的。到時候大哥哥做好吃的給你吃。”李玄清愛憐的一笑,這丫頭八成是打着以前想吃有吃不起的東西都給吃回來的主意了。

李玄清把巧兮報上馬背,縱身一躍,玉獅子一聲長鳴,出了府門,親衛隊留下跟隨民政部行動,李玄清帶着巧兮來到城外的總參大營。

“主公,巧兮也來了。”徐天翔見到李玄清和巧兮下馬,迎上來笑道,“豐州馬上又要下雪了,怪冷的,我們先進去再說。”玉獅子被親衛牽走。

“天翔,什麼情況,韓遵這個天氣出兵,他以爲他和我們一樣,年輕活力旺,可以不在乎這個鬼天氣啊。”李玄清讓巧兮在一邊倒茶,看着總參大帳裡幾個年輕的參謀正在對着沙盤和地圖不斷的比劃,也不去打擾他們,和徐天翔走到一邊,奇怪的問道。

徐天翔苦笑道:“我也不清楚,據玄影衛的消息,韓遵已經重病在牀很多時間了,這次估計是迴光返照吧。小四已經趕到前線了,他說他準備啓動暗夜計劃。”

李玄清心裡一動,沉吟半晌才道:“暗夜計劃?這麼說韓遵準備動手了?”繼而苦笑道:“這還真是計劃之外的事情了,我還打算完整的接收靈武軍呢。現在看來估計是泡湯了。讓小四放手去做吧,不要去管他了,只要叮囑他保證張天虎他們三人的安全就行了。”

“我已經叮囑過了,主公放心。”徐天翔點點頭,道:“厚純的第三營也馬上要開拔了,主公我們總參是不是和厚純他們一起出發?”

李玄清點點頭道:“總參的具體事宜你負責,我不過問。你給侯勇、寶亮傳訊,西進戰略展開之後,東邊和北邊要加強警惕,他們兩部要接受大本營陳凡的節制,實施豐州聯防一體化。”

“侯勇的騎兵都是不是根據戰情推進,調離南下?西受降城讓陳凡派兵駐守。讓騎兵都當城防軍有點奢侈了。”徐天翔記下李玄清的話之後,繼續道。

李玄清一笑,道:“是不是侯勇這個滾刀肉又來煩你了?讓他南下也可以,但是現在不是時候,留下一支機動兵力能夠震懾東方的對手,讓他們不要伸出渾水摸魚的念頭。”

“主公是說李克用新調到振武軍的周德威?”徐天翔驚疑不定道。

李玄清點點頭,道:“李克用此人剛愎自用,對於我那位便宜大哥李存孝始終心存忌憚,自從他把李存孝調到幽州邊界去和劉仁恭大戰之後,就讓周德威領銜振武軍、雲中和代郡之後,可是把我們在東邊的佈置全部打亂了。而且這個周德威可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我怕他到時候會來打劫我們。”頓了一下之後道:“侯勇的騎兵屯兵西受降城,雖然地處邊陲,但實際上卻能依靠騎兵的速度做到隨時支援每一處軍鎮。”

“我明白了,主公,我會讓侯勇耐心等待的,並且提醒天德城的劉寶亮提高警惕。”徐天翔臉色鄭重,肅然道:“要不是豐州對於我們來說太過重要,其實陳凡是最合適的,他性格沉穩,擅長防守。”

“稟報主公,參謀長,第三營準備啓程,王都統過來詢問,總參是否隨第三營一起行動。”外面傳令兵帶來第三營的消息。

李玄清和徐天翔點點頭,眼光在定遠城停住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
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