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東都會盟(四)

ps:??感謝男勃王的大額打賞和月票,話說老兄,你這id還真是重口味啊!當然還有den自兄,感謝你的支持。

實際上,能夠獲准覲見天子,韓延徽自己也感到很詫異。一大早天不亮,他便來到定鼎門外等候着,一直等到卯時宮門大開。其間,有殿直武士將韓延徽帶往偏廂,上上下下仔細檢看了一番,確認韓延徽沒有裹帶物件,方纔放心。

李振從側門而出,望着等候多時的韓延徽,臉上似笑非笑,他的神態讓韓延徽立刻感到此行的結果恐怕不妙。懷着幾分忐忑,韓延徽在李振的袖袍指引下,步入皇城。

踏過白玉欄杆配飾的天津橋,沿着筆直的天樞中道步行百步,眼前既是巍峨的宮城。在渾身甲冑的雄壯軍士注目下,韓延徽穿越端門,來到高大的乾元殿。

李振手指三段二十七階高臺上的乾元殿,介紹道:“此典與黃巢兵亂時被毀,天覆二年,樑王下令修繕洛陽宮室,直至去歲底方纔完成。三日後,天下諸侯會盟便在此殿之內……”

韓延徽默然,三日後……這麼說各方諸侯已經達成了會盟的約定了?

仰望乾元殿的飛檐巨柱,韓延徽暗歎,果然是天家氣象,卻不知韓某是否有一天能夠立於其間商討國事?若真能如此,方不負在這世上走過一遭!

繞過乾元殿,一棟高聳入雲的塔狀建築映入眼簾,雖然沒有乾元殿佔地宏大,但高度卻遠超其上,韓延徽將脖子都擡酸了,才勉強看到最上層的圓頂。一股壓倒性的震撼感從頭頂直灌而下,令他忽然間動彈不得,整個身子都感到酥麻無比。

“這便是武皇修築的萬象神宮罷?”韓延徽喃喃問。

李振雖然看得多了。但每次經過這裡,都擋不住內心的那種狂熱:“不錯,萬象神宮,遙想當年,武皇何等氣魄……”

兩人於此駐足良久,方纔不捨離去。再向北,便是還未修繕完畢的徽猷殿,以及陶光園,許多工匠仍在忙碌穿梭着,巨木和青磚堆積得到處都是。

韓延徽說。預計今年年底,徽猷殿便可修繕完畢,到時就能夠在此舉辦朝會,各王都可選派一人出任卿大夫以上職位,李振笑問韓延徽是否有意入朝爲官,到時候他李振可以代爲舉薦。

這種試探性的玩笑被韓延徽直接無視了,他很清楚自己的權力根源在哪裡,離開了盧龍,他連在李振面前平坐的機會都沒有。至於入朝?算了。自c混秋之後,何曾見過周天子朝中大夫有什麼權位可言。

由此,李振引着韓延徽折而向西,至九州池。九州池是一座圍繞着九片錯落池水的園林。當今天子李曄便居住在這裡。

在一座配殿之旁停下,殿內出來一名女官,輕聲問道:“李觀察,這位便是來自幽州的進奏使麼?”自從樑王斬殺宦官之後。天子身邊已無中官,遷都洛陽後,樑王選拔了一批女官充塞宮中。代行傳稟之責。

李振微微頜首,韓延徽上千施禮:“燕王府掌書記、盧龍進奏使韓延徽,陛見天子,還望誠納。”

女官入殿,少頃,出來道:“陛下在殿內相侯,請韓使入內,李觀察是否同入?”

李振一笑:“某便找個所在飲茶相侯,就不去招人煩厭了。”

韓延徽向李振點頭謝過,然後邁步入檻。殿內陳設簡樸,只幾張條案桌椅,立着兩面碩大屏風,將空間隔爲三進。

天子李曄沒有穿戴經制衣冠,只着寬大的布袍,就這麼隨意坐在正中的一張椅子上,面前既無高階也無龍案,只椅旁擺着一個小几,放着茶壺和茶盞。他的斜後方是一張桌子,上面整齊的放置着筆墨紙硯等物,此外,再無其餘,樸素得就像一個貧苦士子般。

眼前的景象與韓延徽的想象有着天壤之別,他不禁一呆,在天子的示意下,方纔悵然若失的坐了下去。

“韓使莫要拘束,隨意就是。”天子擺手道。

“陛下簡樸,臣心不安。”

“卻是好多了,至少能吃飽穿暖。”天子一句話,令韓延徽鼻頭微酸。

“陛下艱難,臣等死罪!”

“不說這個,”天子搖了搖頭:“至少還活着……對了,吾家皇叔身體安健否?”

韓延徽拱手道:“燕王殿下一切安好,殿下託臣向陛下問安,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也向陛下問安……”說着,從袖中取出三封書信遞了過去。

天子很高興,連忙接了過來:“正要問起呢。”旋即向屏風後喊道:“皇后、昭儀,快些出來,韓使不是外人,是皇叔遣來問安的。”

兩名美婦從屏風後轉出,滿臉通紅,扭捏不安的立於天子身後,韓延徽再次起身,向二婦施禮。因爲二婦穿戴都是普通帛衫,無冠蓋美飾,是以韓延徽也分不清誰是何皇后,誰是李昭儀,只得含糊的一體行禮:“臣叩見皇后、昭儀。”

何皇后和李昭儀回了禮,眼珠子立刻盯着天子膝上的三封書信,目不轉睛,臉頰微微顫抖,顯是關心已極。

天子善解人意,笑着將太子書信遞給何皇后,又將公主書信遞給李昭儀,自己拆開李誠中的信認真觀閱,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不多時,三道粗重的呼吸響起,先是何皇后開口:“陛下,十一郎身子骨很好,他說他吃得好、穿得好,皇叔還給他請了東宮教習……陛下,你看,十一郎的文字雋秀多了。”

李昭儀也笑了:“十三姐也好得很,她和太子一起唸書,已經會寫字了。”說着說着,李昭儀的眼角滲出淚來,將何皇后也引哭了。

天子閱罷李誠中的書信,又接過何皇后和李昭儀手中的信件,一邊看一邊開心的說:“哭什麼?十一郎和十三姐日子過得很好,吾早說了,皇叔不會薄了他們的。”

韓延徽心中難受,看着這原本應屬天下最高貴的家庭,如今卻彷彿普通農家夫婦一般,千百個不是滋味。

等何皇后和李昭儀歡天喜地的退到後面去回書,天子忽然問韓延徽:“韓使此來見吾,軍士不曾爲難麼?”

韓延徽一愣,隨即醒悟,回道:“陛下英明,這些書信李觀察都看過的。”

天子嘆了口氣,隔了半晌,幽幽問:“韓使,皇叔遣你來東都,是爲與盟之事麼?”

韓延徽點頭:“正是。”他左右望了望,以眼神詢問天子,天子道:“說,樑王現在對吾很放心,沒人偷聽。”

韓延徽咬了咬牙,輕聲問:“陛下可願北狩?”

天子渾身一震,盯着韓延徽道:“去幽州?”

韓延徽點頭,天子遲疑着問:“你有辦法?什麼辦法?”

韓延徽道:“宮中有燕王殿下的人。”他沒有詳細解釋,有些事情不能隨意泄露,特別是涉及如此緊要的人員安排,更不能輕易說出來,這不僅是對下屬負責,也是爲天子的安危着想。

舔了舔發乾的嘴脣,天子坐不住了,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過了半晌,天子停下腳步,坐回來,看着韓延徽道:“皇叔美意,吾甚是感激。但,此事莫要再提也罷。”

韓延徽愕然:“陛下難道打算就此困於牢籠不得復出?”

天子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待分封大典之後,吾家就可安穩如昔了。”

韓延徽奇道:“莫非陛下是贊同分封的?”

天子道:“天下藩鎮都當了國君,便沒人來爭吾這皇位了,爲何不贊同?”

韓延徽不敢置信的問:“陛下,樑王借分封之機,要召集諸侯北伐,一旦河東、河北淪入樑王之手,樑王必然勢大難制,到時恐陛下願爲一白丁而不可得矣!”

天子點頭,道:“吾知道,也許,將來之事,誰又說得清呢?但樑王答允吾,分封之後,以都畿爲吾之供養……樑王想要北伐河東、河北,沒有三年五載不能功成,有這三五年工夫,某必可以都畿之地重振禁軍……”

說着說着,天子嘴脣顫抖,眼中一片狂熱和激動:“吾缺的就是時間,缺的就是機會!韓使回到幽州後,還望轉達皇叔,請皇叔務必堅持住,多堅持一天,吾這裡就可多募一隊軍士,吾只要五年,不,三年,三年之內必可重建禁軍。到時與皇叔一起,以天子令集諸侯大軍討伐逆臣,天下庶幾可定!……這是機會!是李唐重振的機會!”

天子一邊說,一邊拽着韓延徽的胳膊,將他拉到殿外,指着牆外聳立的飛檐殿角,悄聲道:“韓使,你看,你看見了麼?乾元殿!萬象神宮!還有徽猷殿!還有天堂!還有貞觀殿……這些都是祖輩留給吾的,他不能在吾的手中失去……韓使,相信吾,也請皇叔相信吾,只要三年,三年之後,吾便可復盛唐氣象!韓使,請你回去,告訴皇叔,一定要擋住樑王,對了,吾可下旨,若是戰事一起,皇叔可在幽州建天策府,一應軍國大事,皇叔可以自決!吾,下旨恐怕不行,便下口諭罷……”

韓延徽的心漸漸沉了下去,他忽然感到一陣心悸,同時伴隨着深深的悲哀。看着有些近乎瘋魔的天子,這一刻,他眼中的洛陽宮竟然一片恍惚。。)

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39章 雙極(十一)第72章 懷遠新思維(四)第33章 盧龍節度(二)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51章 己未之冬(二)第63章 兩河輪戰(九)第129章 河南(七)第2章 西京變(二)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40章 雙極(十二)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22章 遼西雙城(二十二)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98章 決戰上黨(十三)第46章 雙極(十八)第41章 盧龍節度(十)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53章 盧龍節度(二十二)第44章 春夏(十)第85章 釘子(十八)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75章 轉折(七)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18章 大河之東(三)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42章 白狼山水間(九)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115章 南北戰策(九)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57章 己未之冬(八)第41章 白狼山水間(八)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58章 兩河輪戰(四)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67章 兩河輪戰(十三)第10章 魏州(五)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38章 雙極(十)第25章 幽州留後(二十五)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43章 雙極(十五)第62章 河北新軍閥(五)第20章 西京變(二十)第39章 薊州(一)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60章 燕郡問題(五)第24章 插曲(一)第124章 河南(二)第109章 南北戰策(三)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68章 釘子(一)第50章 范陽之春(四)第49章 君之野望(七)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35章 春夏(一)第36章 營州經略(八)第32章 盧龍節度(一)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90章 決戰上黨(五)第74章 轉折(六)第76章 非常規戰爭(十三)第112章 南北戰策(六)第69章 釘子(二)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52章 范陽之春(六)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46章 春夏(十二)第101章 決戰上黨(十六)第10章 魏州(五)第38章 白狼山水間(五)第66章 饒樂山巔(二十)第59章 兩河輪戰(五)
第46章 君之野望(四)第39章 雙極(十一)第72章 懷遠新思維(四)第33章 盧龍節度(二)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51章 己未之冬(二)第63章 兩河輪戰(九)第129章 河南(七)第2章 西京變(二)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40章 雙極(十二)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22章 遼西雙城(二十二)第74章 懷遠新思維(六)第71章 非常規戰爭(八)第98章 決戰上黨(十三)第46章 雙極(十八)第41章 盧龍節度(十)第13章 蔣袁合流(三)第16章 北迴歸線(六)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53章 盧龍節度(二十二)第44章 春夏(十)第85章 釘子(十八)第78章 大王莊——將軍廟(二)第75章 轉折(七)第116章 南北戰策(十)第58章 燕郡問題(三)第18章 大河之東(三)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42章 白狼山水間(九)第61章 河北新軍閥四第19章 西京變(十九)第115章 南北戰策(九)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57章 己未之冬(八)第41章 白狼山水間(八)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58章 兩河輪戰(四)第62章 燕郡問題(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9章 中官之死(三)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67章 兩河輪戰(十三)第10章 魏州(五)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38章 雙極(十)第25章 幽州留後(二十五)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43章 雙極(十五)第62章 河北新軍閥(五)第20章 西京變(二十)第39章 薊州(一)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47章 白狼山水間(十四)第60章 燕郡問題(五)第24章 插曲(一)第124章 河南(二)第109章 南北戰策(三)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68章 釘子(一)第50章 范陽之春(四)第49章 君之野望(七)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35章 春夏(一)第36章 營州經略(八)第32章 盧龍節度(一)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90章 決戰上黨(五)第74章 轉折(六)第76章 非常規戰爭(十三)第112章 南北戰策(六)第69章 釘子(二)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2章 饒樂山巔(六)第23章 榆關風雲(二)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57章 饒樂山巔(十一)第52章 范陽之春(六)第42章 盧龍節度(十一)第46章 春夏(十二)第101章 決戰上黨(十六)第10章 魏州(五)第38章 白狼山水間(五)第66章 饒樂山巔(二十)第59章 兩河輪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