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朝堂之爭

唐高祖李淵笑呵呵的看着此時的李逍遙,少年白髮,就算是他終日操勞,頭髮依然漆黑如墨,看着銀髮飄飄的李逍遙,李淵唉聲嘆氣道:“逍遙,這些日子你可曾回府看過妻兒?不知他們是否安好?”

李逍遙詫異地瞥了一眼父親,不明所以,仍然微笑地回道:“父皇,敏兒他們母子兩人一切安好,再說了昇兒跟在伍哥身邊習武,他的心思全部都撲到了武藝上面,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只是這些時日苦了敏兒,早出晚歸,她終日在家等候着,實在是有些孤寂,兒臣決定解決完這件事就回府休息一段時間。”

“昇兒習武?他能吃得了那個苦嗎?”唐高祖李淵驚詫不已地嘆道,又聽聞李逍遙提及伍天賜的名諱,不禁皺着眉頭,低聲問道:“逍遙你說的可是伍天賜?”李逍遙點頭稱是,只聽李淵接着問道:“朕知道他們兄弟兩人,他們兩人是你的扈從,只是爲何朕一直未曾見過伍雲召,他到底去哪裡了?”

李逍遙高深莫測地笑了笑,道:“父皇,伍大哥去往何處,時機成熟了,您自然會知道。相信不久之後,他也應該要回來了!”

李淵狠狠地瞪了一眼李逍遙,心中嘀咕一聲:“什麼事情居然這麼保密,就連我這個做父親的都不知道,看樣子逍遙還有一些秘密沒有對朕說明!”他苦笑一聲,接着問道:“逍遙,當初你向朕請辭,解除兵權,爲何又要求朕將你安放在戶部,棄武從文?”

唐高祖李淵一直都不明白李逍遙爲何要這麼做,放着元帥不做,非要棄武從文,選擇戶部任職。當日,李淵在朝堂上任命李逍遙爲戶部尚書,也是李逍遙自己私下裡與李淵要求的,他一直想不通,手中握有兵權比在朝中任職要強太多了,而且私軍交還給李淵,他還能知道是什麼原因,可是爲何非要從戶部尚書做起,一步一步的登上權力的巔峰,就連李淵有時候都看不清李逍遙要的是什麼。

李逍遙淡然一笑,沉聲道:“父皇,兒臣原本打算從此閒賦在家,不再插手朝堂之事。只不過有些事情無法預料,兒臣私下裡派人明察暗訪才發現大唐橫掃天下,卻岌岌可危,內憂外患。最重要的是世家大族以及門閥之爭愈演愈烈,他們都想在百廢待興之際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且民不聊生,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無奈之下,兒臣才決定出山。”

“當日,兒臣卸下手中的兵權,將兵權交換與父皇,就是像世家大族以及門閥示警,也是向他們表明父皇纔是真正的天子,無人能夠撼動,然而,這些人卻不知好歹,變本加厲。兒臣才向父皇表明重新入朝爲官,但不是軍職,而是文職,爲得就是從根本上解決世家大族及門閥對李家江山的危機,因此纔會從戶部開始,上任之後,兒臣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削弱世家大族的影響,收復民心,一步一步的逼着他們不斷地讓步,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至於父皇擢升兒臣爲尚書令,原本是屬於二哥的職務,二哥爲了拉攏兒臣的麾下大將,自動請辭,躲在幕後。兒臣趁勢而爲,擔任尚書令後,兒臣才能進一步的實施新的計劃,實施最後一步,斷絕世家大族及門閥的人才來源,到時候再打擊他們的勢力易如反掌,並且逍遙的目標遠遠不在此,兒臣希望能夠看到繁榮昌盛的大唐帝國,做到前隋不能做到之事。”

李逍遙沒有告訴李淵真正放棄兵權的原因,是擔心功高震主,引起李淵的猜忌,甚至搞不好會引起兄弟之爭,於國於民都不利。唐高祖李淵聞之,沉思許久,驚訝不已地看着李逍遙,他才知道自己的兒子野心不是爲了名利,而是想要遠征攻打突厥,想要將突厥收復,李淵瞪大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逍遙,喃喃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唐高祖李淵也從李逍遙的話,聽出李逍遙做完這件事後,使得大唐國力增強,削弱世家大族及門閥的勢力,到時候大唐人才濟濟之時,就是李唐大軍攻打突厥等國之日。至於李逍遙自願請求任職戶部尚書,李淵能夠同意,願意與李逍遙配合演戲,也是爲了平衡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兩人之間的鬥爭,而且也是利用李逍遙在軍中的影響力,震懾世家大族,提醒他們不要鬧得太厲害,否則大軍將至,夷爲平地,這只不過是君王之道。

同時,李淵也是削弱李逍遙在軍中的影響力,避免他真正的功高震主,而且他擔心權力太大的話,李逍遙有不臣之心,雖然他依然最疼愛的是李逍遙,不過他登基不久,還未做夠皇位,他也想名留青史,因此李淵不得不對李逍遙有所防備,今日之後,李淵再也不會對李逍遙有任何的防備之心,只要李逍遙願意,只要不動搖國之根本,任何建議,李淵都會無條件的支持與他,因爲他們父子兩人的目標都是一樣的。

“父皇,距離朝會還有兩個時辰,您還是早些歇息!”李逍遙恭敬地說道。

唐高祖李淵不以爲然地笑道:“不妨事,今日朕要與你好好地聊聊,我們父子兩人好久沒有坐下說說話了。”李淵又大喝一聲:“來人,吩咐御膳房端上一些酒菜前來,朕要與逍遙王秉燭夜談!”隨着李淵的一聲令下,身邊的太監急忙小跑出去,當夜,李逍遙就留在書房內,與李逍遙一起喝着御酒,暢談心中的構想,兩人之間的關係親近了不少,李逍遙也感受到李淵對自己的戒心放下了,也就什麼都不顧忌了,兩人就喝着御酒好好地秉燭夜談一宿。

次日,一宿未睡的唐高祖李淵在太監的提醒下,與李逍遙一起前往大殿內,他一如既往的龍行虎步的大步向前,緩緩地坐在了龍椅上,羣臣全部躬身高喝一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高祖李淵沉聲道:“衆愛卿,平身!”然後,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諸位愛卿,昨夜朕與逍遙王秉燭夜談,逍遙王與朕提出一道新的政策,朕以爲不錯,不知愛卿以爲如何?”李淵笑逐顏開地看向了李逍遙,李逍遙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他站出身來,高聲說道:“啓奏父皇,兒臣以爲當廢除‘察舉制’,推行‘科舉制’!”

朝中大臣一聽‘科舉制’,面面相覷,詫異地看着李逍遙,長孫無忌沉聲道:“不知逍遙王所說的‘科舉制’是何物?臣,煩請王爺詳細說明!”

“既然長孫大人想要知道,本王今日就像諸位大人詳細說明!”李逍遙微微一笑道,“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朝廷所有,允許自由報考,也就是懷牒譜自薦於州縣,最主要的是以成績定取捨,並非是之前的他薦。”

“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科,是爲了選取司法人才,範圍爲律七條,令三條;明字科,選舉的是文字理論及書法人才,考《說文》、《字林》;明算科,考算術,範圍很廣,選算術人才。”

“秀才統稱飽讀詩書之人,俊士等科不需要經常舉行,真正考得是明經科、進士科。明經科主要考得是四書五經,《禮記》、《春秋》爲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爲中經;《周易》、《論語》、《孟子》、《尚書》爲小經。”

“至於進士科主要考策問,又分爲對策和射策兩部分。對策是將政事或經義方面的問題寫在簡策上,發給應舉者作答;射策是由應舉者用矢投射,並解釋射中的疑難問題。並且,還要考覈貼經,雜文,貼經只貼大經,即《禮記》、《春秋》的內容。”

李逍遙侃侃而談,微微一笑道:“不知諸位大人以爲如何?”

長孫無忌緊鎖眉頭,沉聲道:“啓奏皇上,臣以爲此制不適合大唐。”

唐高祖李淵淡然一笑,疑惑地問道:“長孫大人還請說說緣由?”

“其一,按照逍遙王所言,自古流傳的‘察舉制’又將要廢除,自從逍遙王棄武從文後,提出多項建議,基本上都是廢除舊制,之前推行的制度對於大唐發展,臣不敢否定,若是再來推行新的制度,對於百姓難以接受再多,不利於大唐的穩定;其二,大唐初建不可再有任何的動搖,否則大唐危矣,若是真的按照逍遙策略去推行,人才參差不齊,與世家大族子弟相差甚遠,臣以爲予以否定。”

長孫無忌肆無忌憚地公然駁斥李逍遙,衆人紛紛詫異。他們都非常的清楚,長孫秀敏是長孫無忌的妹妹,雖然不是親兄妹,卻甚是親兄妹,而且長孫無忌能夠入朝爲官,也是李逍遙的推薦才受到皇上的賞識,纔有今時今日的地位,沒想到時過境遷,轉眼間就成爲朝堂上的敵人。

禮部尚書李孝恭出列,恭敬地說道:“啓奏皇上,臣贊同長孫大人的意見,反對廢除察舉制,行科舉制!如今入朝爲官者皆是由他人推薦,再由皇上親自考覈的。若是再來新的考覈制度,臣恐擔心天下百姓難以接受!”

щщщ● ttKan● ¢ ○ “臣附和逍遙王所提意見,功在當代,利於千秋。”魏徵站出身來,情真意切地高聲說道:“臣雖是出生於世家大族,妻室也是河東裴氏,然而臣自幼孤苦無依,又手無縛雞之力,只能走仕途。前隋統治不利,致使民不聊生,無奈只能投身於瓦崗,若無逍遙王的賞識以及舉薦,臣仍然是一介布衣。”

“如今身居廟堂之上,仍然無法忘懷曾經寒窗苦讀的歲月。臣知道天下寒士的心,大唐國內有才之士甚多,大多數人都被薦書、身份擋在門外,無法爲大唐效命。臣之所以能夠在此與各位大人談論國家大事,是得到逍遙王的舉薦,皇上的賞識,是臣之幸。你們這些大人高高在上,居於廟堂之上,可曾體會到天下寒門子弟的苦心,他們一輩子只能依仗仕途才能出人頭地,想要爲國盡忠,爲民請命,都是被門戶之見擋在殿外,臣以爲逍遙王之舉,不僅僅廣開言路,更能吸納有志之士,爲大唐效命,爲皇上分憂解難,臣贊同推行科舉制。”

朝中大臣紛紛低頭沉默不語,他們之中有很多就是寒門之士,他們心知肚明李逍遙所提出的意見對於寒門之士是大大的善舉,必定獲得天下讀書人的一直稱讚。然而,他們都不敢與魏徵一樣,敢正面支持李逍遙。畢竟,他們現在都不是以前的自己了,被魏徵當頭棒喝一聲,他們全部都清醒過來,一些少數官員紛紛出聲附和李逍遙所言。

唐高祖李淵對此充耳不聞,腦海中回憶着魏徵之前所言,猛地拍案叫絕地高聲道:“好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大臣們還在激烈的爭論着,李淵的稱讚聲,使得大殿上變得鴉雀無聲,又聽見李淵繼續說道:“魏愛卿所言深得朕心,道出了天下寒士的心,傳朕旨意:開科舉,廢除察舉制。”

衆人紛紛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淵,他們之前的爭吵根本就不能影響李淵的決定,沒想到唐高祖李淵早就心意已決,就算他們在朝堂上爭的你死我活,都無法改變李淵的心意。現在他們才知道唐高祖李淵今日提起此事,並非真的想要聽從他們的意見,而是一意孤行,向他們宣告而已,結果已經被李淵的一紙命令定下了,急忙恭手稱讚道:“吾皇聖明!”

於是,朝會就以此落幕,長孫無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逍遙,然後跟隨在秦王李世民的身後一同離開了,走在前方的李世民心裡非常的高興。今日之後,秦王李世民再也不會對長孫無忌有任何的防備之心,他一直都認爲長孫無忌是李逍遙的人,就算李世民娶了他的妹妹,仍然不夠放心,現在李世民真的放心了。

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16章 藥王(一)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70章 霸王槍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98章 邂詬(二)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31章 辭別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265章 甦醒第185章 夢魘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75章 鴻門宴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4章 指點明津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83章 龍鳳呈祥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98章 邂詬(二)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2章 團圓第52章 淵源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16章 藥王(一)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46章 弒君(二)第3章 巧得金錘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263章 袁天罡第36章 結拜第13章 聖旨到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84章 往事浮現
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16章 藥王(一)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70章 霸王槍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98章 邂詬(二)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31章 辭別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265章 甦醒第185章 夢魘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75章 鴻門宴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4章 指點明津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83章 龍鳳呈祥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98章 邂詬(二)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2章 團圓第52章 淵源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16章 藥王(一)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46章 弒君(二)第3章 巧得金錘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263章 袁天罡第36章 結拜第13章 聖旨到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84章 往事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