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李密和翟讓帶領七千名精兵攻佔洛倉。同年越王楊侗派遣虎賁郎將劉長恭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五千人討伐李密,隋煬帝楊廣派遣裴仁基爲河南道討捕大使,接收張須陀所有的部下,軍隊士兵暴漲到三萬餘人,據守虎牢以抵抗李密。

蕭懷靜身爲監軍御史,不僅沒有幫助過裴仁基,反而千方百計地向他施壓讓他提前與瓦崗叛軍決戰,裴仁基迫於無奈命令諸將明日出徵。當初,他接到同爲討伐李密的劉長恭快馬加鞭傳來的信件,商量了一下等到他自己前來再兩軍合力夾擊瓦崗叛軍。

裴仁基接到信件時立即回覆等劉長恭軍隊前來再商議兩軍合擊之事,可是蕭懷靜不知這些軍事機密,又被裴仁基麾下諸將說自己的不是,並且前來之前聽從宇文化及的密令一定要找到裴仁基的把柄,最好是讓裴仁基死於戰場上,於是他強迫裴仁基出兵。

次日,裴仁基在缺少大將之下無奈出兵與李密相約而戰,三次會戰,手下諸將無一人能與李密手下相比,而裴元慶、秦瓊、羅士信三人又受到一百軍棍的懲罰,使得他們無法出戰。最後的結果是裴仁基大敗而歸,死傷無數,戰後統計己方戰死了萬餘人,一下子兵力大大縮減。

雙方互相廝殺的同時裴仁基也斬殺了不少李密率領的瓦崗叛軍,無論是敵人或是戰俘一律殺無赦。這也是蕭懷靜下命使得他不得不這樣做,骨子裡他並不是那種殘忍的將軍。可是蕭懷靜卻認爲留下這些戰俘無用,而且浪費糧食不如直接殺了。

“裴將軍,你與李密這個逆賊前前後後打了不下十餘次仗,沒有哪一次本大人聽到將軍得勝而歸,如今已經聽得太多次鎩羽而歸的戰報了。若是明日再戰,你還是輸的話,休怪我不講情面,將裴將軍的豐功偉績全部寫進奏章裡,上表聖上讓他判斷吧!”

蕭懷靜義憤填膺地大吼道,他實在是高估了裴仁基的統兵能力。原本打算趁着裴仁基戰勝李密叛軍,他就可以藉此邀功了。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哪怕是取得一場勝利都是可以的,可是偏偏裴仁基只輸不贏。

“裴將軍,前幾次你的兒子並未出戰,本大人能夠理解。可是這二十多天下來,身體應該好了差不多。明日再戰,他必須給我參加,還有另外兩人必須也得給我上陣殺敵。皇上是讓你們這些人鎮壓瓦崗叛軍的,不是來此逍遙快活,養尊處優的。若是明日不能準時出戰,還未取得勝利的話,他們三人全部給我開除軍籍,直接捲鋪蓋滾蛋。”

蕭懷靜氣憤的口不擇言的大喊大叫道,一道寬闊地身形猛地出現在他的面前,沉聲道:“蕭大人,若想開除我們三人的軍籍,直接捲鋪蓋滾蛋,這件事不需要你來操心了。若是你想要上奏彈劾末將以下犯上,我不介意等皇上命令或是兵部調令前來之前讓你終生下不了牀。”

秦瓊沉吟道,犀利的目光與蕭懷靜相接,使得他全身發顫,然後又聽到裴元慶直截了當道:“蕭大人,我們三人明日必定會出現在戰場上,這點無須大人提醒。但是以後你要是再敢對我父親不敬,休怪我手下不留情。”

羅士信猛地將自己的銀錘砸向了蕭懷靜身邊的椅子上,嚇得蕭懷靜直接癱倒在地,兩腿打顫,冷汗直流,他身邊的隨從早就嚇得屁滾尿流了,就連裴仁基也被自己兒子的行動嚇壞了,可是他心裡非常的欣慰,嘴上卻慌張道:“元慶,不可!”

“裴……裴將軍,你縱子妄爲,以下犯上,本大人一定會……”蕭懷靜支支吾吾地謾罵道,他站起身來,攙扶住椅子把手顫顫巍巍地看了一眼裴元慶那兇狠地神情,嚇得他硬生生的將後面的話吞下肚子裡。

蕭懷靜乃是文人墨客,根本毫無縛雞之力,之前在裴仁基等人面前作威作福習慣了,於是講話肆無忌憚。沒想到裴元慶與裴仁基完全是兩種性格,他火急火燎的,火爆的脾氣直接用行動震懾住蕭懷靜,蕭懷靜見到裴元慶兇狠的模樣當真是害怕了。現在他才明白這羣當兵的不是讀書人,不像唸書人是動口不動手,他們一旦發火就不是嘴巴上吵架了,寧願是動手也不動口,直接使用暴力解決問題,誰的拳頭大誰就是強者。

蕭懷靜見裴元慶、秦瓊及羅士信凶神惡煞的模樣,嚇得他話都不想繼續說,趕緊溜之大吉。衆將士見蕭懷靜夾着尾巴逃走了,紛紛大笑起來,就連裴仁基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嚴厲的批評道:“元慶,下次不要這麼衝動了!”

裴元慶無所謂的笑了笑,然後一臉認真地說道:“父帥,下次若是那個混蛋敢這樣對你,我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秦瓊見裴仁基無奈地搖搖頭,沉聲道:“元帥,爲何你讓一個不懂軍事的人肆意妄爲呢?”

“唉,並非是我想,而是沒有辦法。蕭懷靜雖然不學無術,畢竟他是當今聖上派遣而來的監軍,若是我與他對着幹,或是不顧他的臉面,那就是損害了聖上的顏面。到時候內憂外患,我們將如何與瓦崗叛軍對戰呢?”

秦瓊等諸將見裴仁基一忍再忍,哪怕是自己受到再大的委屈都沒有與蕭懷靜翻臉,實則是爲了大局着想。衆人對他真的欽佩不已,或許裴仁基領軍能力一般,沒有出衆的軍事才能,可是裴仁基的大局觀以及識大體,不計較個人得失。

“元慶,秦將軍、士信,明日你們三人爲先鋒與瓦崗叛軍一決雌雄。雖然蕭懷靜說得難聽些,但是說得也是實話。如果我們再輸得話,軍心就渙散了,到時候別說瓦崗叛軍了,任何一支叛軍都能將我們消滅掉!”

裴仁基沉吟道,他說的是實情。一連幾場戰鬥自己率領的隋軍接二連三的失敗了,若是再輸的話,他自己真的無法統領這麼士兵,原本有三萬人的隊伍幾次敗仗下來,只有一半人不到了,再這樣發展下去,他這個主帥就是光桿司令,無兵可調。

“元帥,今日我們三人前來就是向元帥請戰的。”秦瓊躬身笑道,“這兩十多天下來,我們身上的傷勢也好的差不多了,雖然我沒有上前線,但是我們幾人也聽到下面士兵的評價了。於是,我們三人一致決定明日隨軍出征。”

裴仁基見秦瓊等人堅定地目光,欣慰地點點頭,道:“今日你們早點休息吧!明日讓他們瞧瞧我們的厲害!”

次日,裴仁基率領着萬餘士兵再次來到了洛倉城門下,朝着瓦崗叛軍叫陣道:“叛賊,下來快快受死!”

洛倉城門不久之後就打開了,從城門內出來了兩人各率領一支隊伍,見到裴仁基再次領軍哈哈大笑道:“裴將軍,你這次準備堅持幾回合?難道忘記了上次是誰夾着尾巴聞風而逃呢?”

裴仁基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道:“這次不知道是誰會夾着尾巴聞風而逃呢!”然後轉身瞥了一眼身後的秦瓊、羅士信及裴元慶,“此兩人誰來出戰迎敵?”

裴元慶蹬着馬背,牽着繮繩,扛着一雙銀錘上前一步走,大喝一聲道:“來將何名?”

二人一看裴元慶年紀甚小,手中拿斗大兩柄鐵鎚,心中奇異,大喝一聲問道:“來將何名?你手中的鎚敢是木頭的?”

“我乃隋朝虎賁郎將裴仁基長子裴元慶便是。我這兩柄錘,只要上陣打人,你管我是不是木頭!”裴元慶惱怒地大喝道:“你們又是何人?”

“我乃是瓦崗寨守城官賈閏甫!”賈閏甫指了指身邊的守城將官,笑道:“這位是柳周臣,與我一樣是瓦崗寨守城官。”

“廢話休要多言,讓你們瞧瞧本將的厲害!”裴元慶大喝一聲,賈閏甫、柳周臣二人大笑,紛紛把刀一齊砍向裴元慶。

裴元慶將手中的一對銀錘輕輕往上一架,擋住賈閏甫、柳周臣二人的長刀,兩柄鋼刀一齊都被震斷了,二人虎口也震開了,血液從虎口處地落下來,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好厲害!”兩人也不顧什麼臉面,撥馬往回跑去。

裴元慶騎着馬跟在他們身後一路追了過來,賈閏甫、柳周臣二人剛剛經過城門之下,裴元慶也到城門橋上。而站在城上軍士俯瞰一下,他們認識自己的守城官,擔心誤傷了自己的將領,所有人都一臉驚訝的看着,誰也不敢放箭,正是沒有人願意放箭,使得裴元慶殺入城門內。

衆多瓦崗將士急忙一涌而上將裴元慶堵住在城門外,不允許他在踏入城中一步,否則將會是一大禍患。而且城上的將士都瞧見了裴元慶的勇猛,紛紛下城趕到城門後方擋住大門就是阻擋住裴元慶進去。

裴元慶見賈閏甫、柳周臣二人已經逃進城內,又見城門已經關上了,現在想要阻止已經是不可能了。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向前衝去,他急忙將自己的雙錘猛地砸向城門,巨大的衝擊力將寬厚的城門打得不停地晃動着,城門後方頂住的人全部都被這股衝擊力掀翻在地,又換了一批上去阻擋住。

裴元慶砸了幾下見城門絲毫無損,也就放棄了,然後跨坐在馬背上驕傲地回道隋軍陣營。衆位將士見裴元慶一人就殺的瓦崗叛軍兩人倉皇而逃,心裡一陣快意,急忙歡呼道:“將軍威武,將軍威武!”一時之間興奮地聲音響徹到洛倉城內,而隋軍士氣大漲,苦等了許久今日終於見到了隋軍的初次勝利,他們熱烈地歡呼,這個勝利實在是難得。

第一回合,隋軍勝利,裴元慶以他過人的勇猛無敵身姿直接爲隋軍帶來了久違的勝利,他們驕傲地笑着離開了。裴仁基離開洛倉城門下,驕傲地昂起頭,龍行虎步的離開了。

“賈閏甫、柳周臣,你們覺得裴元慶此人武功到底如何?”李密端坐在椅子上,堂下坐着賈閏甫、柳周臣兩人,他嚴肅地詢問道。

賈閏甫、柳周臣兩人面面相覷,柳周臣上前一步恭手道:“李兄,以我們兩人之力居然在他手上走不過一招。若是真刀實槍的一對一,裴元慶絕對能夠憑藉一人之力將我們二人其中任何一人一招致命,而且他的臂力驚人,當世中少有敵手。”

柳周臣將自己的雙手伸了出來,虎口處的傷口仍然歷歷在目,衆人這纔看清楚當時裴元慶隨意一擊的力道到底是有多麼的厲害,他們二人的武功不及單雄信、程咬金等人,可是兩人聯手足可以與其中任何一人戰鬥數十回合不落下風,不曾想到他們兄弟二人聯合攻擊居然被裴元慶一招破了,而且自己還受傷,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李密皺着眉頭,沉思片刻道:“前幾日裴仁基與我軍對戰,他輸得一敗塗地,沒想到今日居然能夠東山再起。如果那幾日裴仁基身邊有如何高手,爲何不及早使用呢?”

徐懋功躬身道:“李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這件事怨不得裴仁基不用,而是那個時候時機根本就不對。最關鍵的是裴元慶此人勇猛無敵,好勇鬥狠被隨行監軍蕭懷靜抓個現行,每人捱了一百軍棍,因此前段時日他們幾人都在修養之中。”

“難怪啦,我就覺得如此當時裴元慶在的話,或許我們想要取勝還真的比較困難呢!”李密淡淡地憂愁道,又將目光看向了徐懋功,“軍事有何良策破敵?”

徐懋功自信的回道:“既然裴元慶好勇鬥狠,那我們不妨在這點上面大做文章!不如採取‘車輪戰’耗盡裴元慶的體力,明日只要能上戰場的將領全部都給我上去,每人要輪流與裴元慶交戰。如果不行就羣起而攻之,到時候我想就算裴元慶勇猛無敵,絕對會疲倦,到時候就是我們反擊之時。”

李密讚賞的點點頭,道:“那好,明日我們就採用‘車輪戰’與裴仁基率領的隋軍一決高下,諸位兄弟好好地休息一下吧,養足了精神,明日我們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呢!”

於是,衆人紛紛退了下去。

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19章 虯髯客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55章 打劫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14章 商議對策第128章 亂鬥第98章 邂詬(二)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5章 拜入名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3章 宣戰第23章 宣戰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08章 刺殺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19章 半路截殺第88章 逍遙扇第262章 二師兄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240章 一戰決生死(二)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91章 邂詬(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98章 邂詬(二)第7章 錦囊妙計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78章 兵發瓦崗
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19章 虯髯客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55章 打劫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14章 商議對策第128章 亂鬥第98章 邂詬(二)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5章 拜入名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3章 宣戰第23章 宣戰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08章 刺殺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19章 半路截殺第88章 逍遙扇第262章 二師兄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240章 一戰決生死(二)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91章 邂詬(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98章 邂詬(二)第7章 錦囊妙計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78章 兵發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