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思鄉心切

隋煬帝楊廣晚年引鏡自照,自我諷刺,隨着國勢漸弱性格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之前出兵征討突厥,又征討高句麗殺伐果斷,如今卻又仁慈待人,就連一直跟隨在楊廣身邊的大臣宇文化及都無法相信眼前的這人就是堂堂隋朝的當今聖上,不知究竟哪個纔是真實地楊廣。

瓦崗軍佔據了洛口截斷了隋煬帝西歸之路,王世充統率的十幾萬援軍也死傷大半,使得楊廣心灰意冷,滯留在江都。並且隋煬帝厭倦了繼續航行,無意回到京師大興。畢竟,當初乃是楊廣憑藉着過人的膽識開河渠,遷都洛陽城,如果他此時被逼無奈回到京師大興的話,天下百姓又如何看待,就連大興的當地官員都瞧不起他。

隋煬帝楊廣身爲帝王,縱然是死也要死得有尊嚴,他不想再聽見百姓的流言蜚語,也不想過問朝中的大臣的明爭暗鬥。於是,隋煬帝不想回到京師大興,而且洛陽城被瓦崗軍團團圍住,現在危機只不過是暫時緩解,因此他也不願意坐鎮東都洛陽,卻打算另以丹陽爲新的都城,安逸於在江東。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這是一首明末時期,由著名抗清詩人夏完淳所作的《別雲間》裡面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必死的決心,可是對於家鄉的無限依戀和深切的感嘆,慷慨悲壯的詩句用在隋軍身上那是最好不過了。

隋煬帝楊廣的扈從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數都是西北關中之人,他們跟隨在楊廣身邊乘着龍舟從南到北,由西到東,久居在外,而且有的軍士早已成家,家中尚有妻兒,有的尚有老母在堂。自從跟隨着隋煬帝楊廣以來,便甚少有時間回家陪伴自己的親人。

如今面對瓦崗軍強勢猛攻攻佔了洛口,截取了隋煬帝楊廣的西歸之路,又聽聞王世充率領的十幾萬援軍死傷大半。雖然王世充偷襲瓦崗軍不成,反而斷送萬餘人兵卒的性命是導火索,可是他們知道真正的責任還是在當今聖上的身上,他們大多數人面對着叛軍疾風驟雨般的攻擊,深怕自己會是下一刻就是自己死亡,人人自危,終日惶惶度日。

頓時,驍果禁衛軍人心惶惶,自上到下人人自危,軍心不穩,而且長時間在外。此時此刻,他們非常的想念家中的親人,思鄉之情與日俱增,又見隋煬帝楊廣不願意西歸,卻想要繼續留在江東,他們乃是西北關中人不適應江東的氣候,使得他們心灰意冷,人心更加的不安,軍中騷亂頻頻發生,便悄悄地謀劃着叛離楊廣回到自己的家鄉。

驍果禁衛軍士兵思鄉心切,想早日西歸,早點回到家中,使得禁衛軍內人人都在想着如何離開江東。武賁郎將司馬德戡乃是驍果禁衛軍的統領,他統率着萬餘驍果軍駐紮在江都城內,直接對隋煬帝楊廣的安全負責,也是皇帝的安全警衛,他身爲將領怎麼會不明白自己下屬的心思呢,而且就連他自己都想着早日西歸。

司馬德戡得知驍果禁軍密謀叛逃,他就暗中聯絡了一批人,這些人都是驍果禁衛軍中與他關係交好者,準備藉着士兵歸心似箭的心理搶奪一些財物,然後結伴一起西歸關中。此時,他們並沒有弒殺楊廣叛逆的野心,他們只不過是想爲自己安排後路。

於是,司馬德戡便與一些人開始謀劃劫奪財物。此刻,他們正在開始分贓,將自己等人搶奪過來的財物平均分配,可是他們幾人就聽見走廊中有急匆匆的腳步聲,於是司馬德戡與衆人對視一眼然後快速地收拾乾淨,然後若無其事的在一起喝着酒水。

“司馬兄,我們一起喝酒!”

一道大大咧咧地聲音從遠處屋外便傳進司馬德戡的耳朵裡,他一聽急忙站起身然後準備開門,其他人也是一臉輕鬆地,深深地害怕自己等人的行爲會被人發現,可是聽到來人的聲音,提心吊膽的心情頃刻間風平浪靜,因爲他們都認識將要出現的人,而且與他們幾人的私交甚篤,此人便是宇文化及的幼子宇文承趾。

宇文承趾乃是宇文化及幼子,亦是宇文成都的弟弟。自小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宇文世家,沒有宇文成都驚世駭俗的武藝,也沒有成爲狀元的文才,文武皆是不行,可是他有一位好父親、好兄長,誰要是欺負於他,作爲兄長的宇文成都必定身先士卒爲他撐腰,若是招惹不能得罪之人則有宇文化及出面解決。

由於生活條件優越又不學無術,宇文承趾活脫脫的一位花花公子,只知道吃喝玩樂,可是宇文化及的這位小公子卻遺傳了宇文化及的八面玲瓏,無論是朝中大臣之子,還是江湖地痞流氓都與他稱兄道弟,爲人有些小聰明,處事圓滑。

宇文成都在煬帝楊廣巡遊太原時被趕回家中的李逍遙擊殺,喪子之痛的宇文化及對宇文承趾更是疼愛有加,畢竟宇文世家的香火全部都要靠宇文承趾傳承,而且楊廣針對當時沒有任何動作令宇文成都枉死,心裡有些愧疚就將宇文承趾任命爲禁衛軍統領,與司馬德戡平級。

作爲禁衛軍統領的宇文承趾只是一位遊手好閒的甩手掌櫃,他根本就不管不顧,一切都是由武賁郎將司馬德戡一手擔當。可是宇文承趾與兄長宇文成都,驍果禁衛軍士兵更加喜歡宇文承趾,縱然他不學無術一事無成,可是對待自己人非常的慷慨,而宇文成都武功甚高,爲人又高傲不願與他們這羣人爲伍。

因此,禁衛軍一些將領與宇文承趾關係甚密。宇文承趾風風火火的不等司馬德戡開門,直接用力地推開房門,擡起頭看見衆多將領皆是在他房間裡,他也沒有起疑心,反而一陣大笑道:“哈哈,原來你們也在這裡啊,是不是知道兄弟我今日前來!”

快人快語地他不等衆人回答,又上前一步走,然後從身後端出一罈酒,壇口被一層又層的密封着,保留着酒香以及甘醇,而且看上面還有一些泥土,他們幾人更是一陣激動,宇文承趾大笑道:“兄弟我知道諸位兄長還些時日嚐到酒水了,特意從府中取出一罈十年陳釀,剛好諸位兄長都在此省的我一個個去喊了,趁此機會大家痛飲一番。”

宇文承趾一邊說着,一邊將密封的壇口一層層的剝開,露出酒塞,然後他用力地打開來,衆人頓時聞到一股酒香,空氣中散發着的酒香使得他們幾人各個都目不轉睛地渴望着品嚐一下這罈美酒的味道,他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咕隆’,不停地嚥下一口痰,神情陶醉,眼神迷離的回味着這罈美酒散發的香氣,使人回味無窮。

其中一人驚喜的笑道:“統領,這酒……”

宇文承趾見他雙手不停地搓着,一副嘴饞的猴急樣又瞥了一眼其他人,發現他們都是一副嘴臉,簡直像是一個媽生的,就連司馬德戡也不例外,他得意洋洋的偷笑道:“其實這壇酒是我從父親那裡偷拿出來的,據說是皇上御賜的御酒,就連他都不捨得喝,衆位兄弟我們來喝一口試試看!”

司馬德戡急忙從旁邊的櫃子裡端出一套杯具,這是他們幾人專門喝酒用的。由於宇文承趾被任命禁衛軍統領之後,他們這些人也跟着享受到良好的待遇,沒事的時候幾人都會偷偷地喝上一杯,但是絕對不會喝多,以免耽誤正事。

他們也不知道宇文承趾從哪裡得到這麼多好酒,而且每一次都是一罈子,每壇都是上好的佳釀,使得他們喝平日的酒都感覺平淡無味。於是,宇文承趾一旦出現在這裡他們都會不請自來的與他聚聚,久而久之幾人私下裡變得無話不談,私交甚篤。

宇文承趾將罈子端起來然後將每人的杯子都裝滿酒水,然後輕輕地放下酒罈子,又端起酒杯飄香的酒香讓人陶醉不已,然後猛地一飲而盡,衆人齊齊回味着水酒的滋味,而且天氣正值寒冬,幾杯酒水下肚胸口不斷涌出一團火焰使得他們幾人身子暖和了許多,衆人異口同聲地讚道:“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於是,司馬德戡等人均是搶着喝,一罈子酒杯他們五人喝得只剩下定點,而宇文承趾自己都沒有喝得太多,他苦笑連連的望着衆人實在是無奈地搖搖頭。司馬德戡等幾人喝下的最多,腦子已經覺得有些昏昏沉沉了,紅面春光,滿嘴的酒氣就連他們的視線都開始有些模樣,有的人甚至直接醉倒在地,可是嘴中還在嘟囔着:“好……好酒……再……喝……”

封存許久的御酒,入口甘醇,沒有刺激的火辣辣的味道,喝上幾杯確實無傷大雅,然而他們四人喝得不僅多而且迅速,主要是他們幾人準備逃離楊廣的身邊,怕以後喝不上這樣的美酒了,纔會如此豪飲,可是現在酒勁上來了,一發不可收拾直接衝向了他們幾人的大腦使得他們幾人均是走路都搖搖晃晃的。

司馬德戡醉眼迷離地望着哭笑不得的宇文承趾,猶如像是見到自己的親兄弟一樣,然後用手拍在他肩膀上,藏在心裡的秘密頃刻間找到了宣泄口一樣噴涌而出,戀戀不捨得含糊道:“兄……兄弟,不妨說句話,你……你實在是我的好兄弟,哥哥我真是捨不得你啊!……”

宇文承趾只是喝了幾杯,並沒有像他們那樣跟醉貓一樣,可是他聽見司馬德戡戀戀不捨的神情,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趁着他喝醉之際。笑臉盈盈地問道:“兄長爲何說出此話來呢?”

“唉,兄弟你有所不知啊!”司馬德戡向宇文承趾傾訴道,“爲兄以及諸位兄弟乃是西北關中人氏,然瓦崗叛軍阻擋西歸之路,且聖上不願回到京師大興,只願留在江東。可是衆位兄弟實在是心裡惦記着家中的親人,而且現在大隋王朝大勢已去,我等不得不爲自己打算才行!”

宇文承趾疑惑不解地望着司馬德戡,皺着眉頭道:“思鄉之情人皆有之,此乃人之常情!”

“兄弟這話說得對,可是聖上安於江東,我等也是不得已纔會出此下策。如今,我等兄弟已經聯繫好準備叛逃的兄弟了,他們也同意我等的想法,願意結伴西歸關中。爲兄此次回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與兄弟相見!”

司馬德戡一邊醉醺醺的將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宇文承趾,而且還怕宇文承趾誤會自己是胡吹,於是將他入門之前藏起來的包裹拿了出來,裡面都是一些金銀珠寶,宇文承趾見到包袱裡都是金銀珠寶便已經確立司馬德戡並不是在說笑,而是真的想要叛逃西歸。

宇文承趾沉思許久後,終於擡起頭看向了司馬德戡,然後將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講了說來,兩人開始準備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於是新的一輪風雨就在江都發生,此時發生的事情無人知曉,唯有司馬德戡以及宇文承趾等人知道。

第9章 途中救人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88章 逍遙扇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65章 甦醒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0章 玄感反隋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43章 斷魂酒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65章 甦醒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21章 救援洛陽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98章 邂詬(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50章 均田制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89章 洛陽花會第208章 離別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07章 紅拂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23章 宣戰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46章 弒君(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3章 巧得金錘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4章 商議對策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44章 囑託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145章 弒君(一)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70章 霸王槍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250章 均田制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3章 聖旨到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107章 紅拂
第9章 途中救人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88章 逍遙扇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65章 甦醒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0章 玄感反隋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43章 斷魂酒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65章 甦醒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21章 救援洛陽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98章 邂詬(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50章 均田制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89章 洛陽花會第208章 離別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07章 紅拂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23章 宣戰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46章 弒君(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3章 巧得金錘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4章 商議對策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44章 囑託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145章 弒君(一)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70章 霸王槍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250章 均田制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3章 聖旨到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107章 紅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