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

人生四大喜事,詩曰:“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李逍遙經歷人生必不可少的‘洞房花燭夜’,忐忑不安地看着端坐在牀沿蓋着紅蓋頭,穿着龍鳳褂的長孫秀敏,經過‘三書六禮’,長孫秀敏正式成爲李逍遙的妻子,之前一直夢寐以求的女人就坐在自己的身邊,曾經的浪子也成家了,激動地同時又有一些感慨,猶如翻江倒海一般,讓人無法忘懷。

與此同時,紅蓋頭遮擋住臉頰的長孫秀敏,俏臉扉紅,她終於等到這一天,成爲李逍遙的妻子,爲他生兒育女,開枝散葉。長孫秀敏迫切地想要嫁給李逍遙爲妻,曾經的夢想一朝成真,彷彿是夢中一樣,恍恍惚惚的,眼神迷離的想着爲李逍遙生兒育女之事,之前就有人教過她,想到此處仍然難免有些尷尬,在紅色的蓋頭下擋住她臉上的嬌羞。

Wшw● тTk ān● c ○

李逍遙春風得意的坐在了長孫秀敏的身邊,長孫秀敏清晰地感受到李逍遙身上鋪天蓋地的男子氣息,心跳加速,臉色變得更加紅潤起來。接下來,李逍遙緩慢地掀開了長孫秀敏的蓋頭,露出真容,他癡迷的看着精心打扮的長孫秀敏,只覺得眼前的長孫秀敏超過任何一位女人,豔麗無比,猶如仙子一般,美不勝收。

清澈明亮的瞳孔,彎彎的柳葉眉,長長的睫毛微微地顫動着,白皙無瑕的皮膚透出淡淡紅霞,薄薄的雙脣如玫瑰花瓣嬌嫩欲滴,尤其是那一雙美眸含情脈脈的望着李逍遙,彷彿是有股魔力,牽引着李逍遙的目光;迎着李逍遙癡呆的目光,長孫秀敏再次羞怯的低下頭,在李逍遙的眼中只有長孫秀敏一人的身影,再也容不下任何人,挺秀的瓊鼻,香腮微微泛起一層紅暈,吐氣如蘭的櫻脣就像是果凍一樣,鵝蛋臉頰甚是美豔,吹彈可破的肌膚如霜如雪,猶如出水芙蓉,聞着長孫秀敏身上散發的香氣,李逍遙醉了。

長孫秀敏見李逍遙遲遲沒有動作,心急之下,擡起腦袋看着李逍遙癡醉的模樣,根本就不像是往日裡淡定從容,英明神武的逍遙王,不禁‘撲哧’一笑,清脆如鈴般的笑聲,黃鶯般聲音美妙,使人陶醉,長孫秀敏嬌羞的嗔道:“呆子!”

一時之間,李逍遙整個人都愣住了!此時此刻的長孫秀敏,即使嫵媚動人,又清純無比。在李逍遙的聽來,長孫秀敏的笑聲如銀鈴般悅耳,如同世間的精靈,一點一點地敲擊在他的心上,濃密的睫毛如蝶翼一般上下顫動,遮掩不住她水靈的眼眸;長孫秀敏櫻脣勾起,笑聲又如罌粟一般使人目眩神迷,嬌嫩的臉龐猶如芙蓉綻放,嗔似玫瑰飲露,動則丁香搖曳,絕世的容顏讓李逍遙流連忘返。

李逍遙緩緩地將長孫秀敏摟在懷裡,動情地說道:“敏兒,你真美,今生能娶到你,足矣!”

“嗯!”長孫秀敏感受着李逍遙的真心,臉頰貼在李逍遙的胸口上,她清楚地聽到李逍遙心跳的節奏聲,嬌羞的低聲道:“妾身能嫁給逍遙爲妻,足矣!”

李逍遙聞之,摟的更加緊了,彷彿要將長孫秀敏跟自己融爲一體,彼此不再分開。他捧起長孫秀敏的俏臉,深情地凝望着,毫不猶豫地吻了上去,而長孫秀敏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只能任由李逍遙妄爲,感受到長孫秀敏嘴脣的柔嫩,他更加用力地吻着,這一吻令長孫秀敏眼神迷離,她能感受到李逍遙對自己的愛意連綿,李逍遙低下頭輕聲道:“敏兒,時辰不早了,我們早些歇息吧!”

長孫秀敏嬌羞的點點頭,聲如細絲的回道:“嗯!”

得到長孫秀敏的同意,他們兩人迎來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洞房花燭夜’,其中的滋味不足爲外人道也。長孫秀敏經歷了數年的守候,今朝成真,如願以償的嫁給了自己心愛的男人;李逍遙經歷了數年的南征北戰,雲遊四方的浪子,從廝殺的戰場上回到現實,大唐根基已定,一統河山指日可待之時,他終於放下了心中多年的負擔,與自己的摯愛成婚,未來的一切將不再有他的身影,只不過李逍遙的願望仍然難以達成,天不遂人願。

李逍遙與長孫秀敏兩人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形影不離。新婚後半個月,一次出遊時,接到李淵的詔令,李逍遙仔細地問過之後,才知道事態緊急,邊關將士傳來急報,唐高祖李淵不僅僅召集了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還將李靖、秦瓊等人將領以及秦王李世民等文武百官全部召集了,於是李逍遙馬不停蹄的趕往皇宮,所到之處長安城百姓全部讓行,沒有任何的阻攔,畢竟李逍遙是將領,能夠讓他如此心急如焚的大事,必定是國事,他們也不敢阻攔,李逍遙暢行無阻的來到了皇宮大殿內,衆人也紛紛緊隨而至,所有人都面色凝重,都清楚此次戰事與以往不同,因此衆人沉默寡言。

此次邊關告急,並非往常一樣是突厥來襲或是哪一路反王侵犯大唐領土,而是衆多反王一起圍攻,從不同的地點進攻大唐,一時之間,李唐大軍難以快速集結在一起,只能上奏李淵,派遣大軍增援,而且加起來有十幾份奏本,全部都是八百里加急送到長安城,擺在唐高祖的面前,這次參與一起進攻的反王有北平王羅藝、濟寧王王薄、南陽王朱燦、河北鳳鳴王李子通、曹州宋義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談聖、兗州魯王徐圓朗等人,反唐大軍共計數十萬。

衆多反王藉着李逍遙大婚之際,集結大軍在不同的地方,侵犯大唐,使得李唐大軍四處奔走,甚至有的地方守將被他們斬殺,攻佔了城池。衆人都心照不宣的一起進攻,事前沒有任何的商議,仍然行動一致,趁着李逍遙率領大軍班師回朝之際,且籌備婚禮,抓緊時間進攻大唐的邊關,集結全部兵力,在援軍還未抵達時,想要一舉攻破長安城。

“諸王齊齊進攻大唐的邊關,如今我軍兵強馬壯,糧草充盈,兵力數十萬根本就無懼他們,既然他們主動進攻大唐,兒臣以爲理所應當的派遣大軍前去征討,務必將反王的勢力連根拔除。以兒臣之見,反王沒有抱成團,都是分別進攻,都知道大唐無可匹敵,他們無奈之下只能舉全國之兵力,侵犯大唐的國土,決不可姑息!”

太子李建成躬身說道,他接到李淵的急詔後,立即從東宮來到大殿內,認真地看了一遍邊關將領上奏的軍情,認真地分析總結後,覺得這些反王看似團結在一起,實際上是迫於無奈。畢竟,大唐根基已定,任何一家勢力都無法與大唐相抗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於是纔有十幾位反王共同侵犯李唐的疆土,邊關將領在匆忙之中,根本就來不及思考,大唐佔領的都城守將不約而同地上奏李淵說是有敵軍來襲。

唐高祖李淵聞之,沉默以對,然後仔細地再想了一遍,發現太子李建成說得有些道理,大殿上衆人皆是詫異地看着太子李建成,出乎衆人意料,他居然能夠將反王的勢力分析的如此透徹,一語驚醒夢中人。衆人跟隨着李建成的分析,沉思片刻後,也覺得李建成說得有道理。如果他們真的形成聯盟,就不會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進攻了,當初李淵先入爲主,認爲反王已經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大唐,現在才知道是自己多想了。

“逍遙,你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你是怎麼看待此次衆多反王共同襲擊大唐之事?”唐高祖李淵瞥見李逍遙風輕雲淡地模樣,詫異地想了想,出聲詢問李逍遙的意見,衆人全部都是面色凝重的,唯有他一人不動如山,彷彿一切都不是什麼大事。

李逍遙聽聞李淵指名道姓的喊自己,受寵若驚地回望了一眼,然後從容不迫地躬着身子,豪氣干雲地說道:“回父皇,兒臣贊成大哥的意見!既然人家都欺負上門了,我們還是坐以待斃,任由邊關將領獨自與敵軍對抗,他們必定會被反王們擒拿,身首異處也有可能,這樣做的話,大唐就會寒了天下將領的心,寒了千千萬萬百姓的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們找死,我們又有何懼,大不了一戰,憑藉我軍的兵力以及天然的屏障,兒臣以爲此戰李唐必定勝利。”

李淵撫卹大笑道:“甚好!既然衆王不願歸順朕,又趁人之危侵犯大唐邊陲,就以逍遙所奏,與他們一決高下,定鼎中原!”

李逍遙豪言壯語深深地打動了唐高祖李淵的心,之前李淵一直都是低調做事,大唐初建時,他爲了天下霸業,搖尾乞憐,如今天下反王中再無任何勢力能夠與李唐相提並論,既然如此何須委曲求全,不如放手大幹一場,將心中憋得一肚子的火全部一股腦的倒出來,李淵微微一笑:“逍遙,你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朕今日就李唐所有的兵權全部交給你,一切調度由你安排,務必將他們一干人等一網打盡!”

“兒臣領命!”

李逍遙硬着頭皮無奈地回道,他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原本以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沒有任何的實權,自己能夠多花點時間陪伴長孫秀敏的身邊,沒想到他是如此去想,李淵卻不是這麼想的,反而給了李逍遙實權,天下兵馬都歸他一人統轄,位高權重,朝中大臣紛紛瞪大着眼睛看着李淵,他們等待着李逍遙收回成命。

畢竟,天下兵馬大權由李逍遙一人掌控,就連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人也紛紛震驚不已,這個權力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如今,李逍遙手中掌管大唐的所有兵馬,無論是私軍還是唐軍,都要聽命於李逍遙,這等權力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一位皇子擁有的權力,任何朝代中的皇上都擔心子女會爲了至高無上的帝位,決定兵行險招,採取逼宮,一般而言,一國之君爲了以防萬一,不可能會給子女太大的權力,最多是文職,不可能將軍權給他。

若是李逍遙稍微有點心,他可以憑藉手中的兵權推翻李淵的帝位,自立登基爲帝,朝中大臣,沒有任何人敢反對。唐高祖李淵當衆宣佈這個驚天消息,使得朝中大臣全部愣住了,不明白李淵的用意何爲,他們紛紛猜測李淵是想讓李逍遙接替皇位,成爲大唐下一位皇帝,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唯有李逍遙哭笑不得看着李淵,眼神中滿含着委屈,他實在是不願意繼續征戰沙場,天下大勢已定,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出山,然而李淵根本就不顧其他,苦口婆心地說道:“逍遙,朕知道你與秀敏兩人新婚燕爾;然,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你身爲逍遙王,更應該身先士卒,以作表率,李唐的江山就交予你了,不要辜負朕的所託!”

李逍遙迫不得已的點點頭,他實在沒有想到唐高祖李淵會在背後給他‘一刀’,明知他淡泊名利,卻每次把他推向臺前。若不是李淵是他的父親,以李逍遙的性格,直接拍拍手直接走了,根本就不會聽從他的命令。李逍遙哭笑不得的喃喃道:“誰讓我攤上這麼一個父親呢!唉,時也命也!”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唐高祖李淵知道衆位兒子中唯有李逍遙喜歡自由,淡泊名利,根本就沒有將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職務看在眼中。可是,李淵也知道其他兒子對於至高無上的帝位虎視眈眈,他不敢賭,只能將所有的責任寄託在李逍遙的身上,而且他也是想借此機會平衡衆位子女,李逍遙掌控着兵權,而他卻支持着太子李建成,朝中大臣多數支持秦王李世民,唯有李逍遙在軍中的影響甚是龐大,這點他深深地能夠體會到。

然而,李淵金口玉言將天下兵馬大權全部交給李逍遙手中,由他指揮作戰。畢竟,這次李唐面對的敵人不是一個而是全面開戰,真正到了決定天下王者歸屬的時候了,放眼超綱只有李逍遙一人有此能力遠程作戰,至於皇宮大內的禁衛軍由李淵親自掌控,這也是爲了以防萬一,不可能真的將所有的大軍全部交給李逍遙一人,不然他這個皇帝名不副實。

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45章 雄信惹禍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70章 霸王槍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55章 打劫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0章 霸王槍第8章 逆天改命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252章 科舉制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36章 結拜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36章 結拜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95章 透露身份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章 惺惺相惜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97章 少夫人第42章 惺惺相惜第88章 逍遙扇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08章 刺殺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119章 虯髯客第3章 巧得金錘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65章 甦醒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05章 少夫人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08章 離別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44章 囑託
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45章 雄信惹禍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70章 霸王槍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55章 打劫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0章 霸王槍第8章 逆天改命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252章 科舉制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36章 結拜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36章 結拜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95章 透露身份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章 惺惺相惜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97章 少夫人第42章 惺惺相惜第88章 逍遙扇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08章 刺殺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119章 虯髯客第3章 巧得金錘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65章 甦醒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05章 少夫人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08章 離別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44章 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