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龍門之亂(三)

薛軌乃是河東薛氏世族子弟,按照李逍遙的想法薛軌理應衣食無憂,豐衣足食。再說薛軌祖上又出現朝中大臣名將,應當得到當地薛氏族親的敬重以及羨慕,直到李逍遙進入薛軌府上才明白這一切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

“舍下簡陋,怠慢公子,請多見諒!”薛軌看着薛府中只有幾名家丁,房屋簡陋,所有的樑柱都破敗不堪,唯有‘薛府’兩個大字永遠的懸掛在大門前,大門上都佈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石獅也是殘破不堪,如此情景使得李逍遙震驚的看了一眼薛軌,使得薛軌略微不好意思道。

“薛大人,爲何是如此境況?”李逍遙內心震驚不已,由此詢問道。他真的無法想象大隋贊治的住所居然如此的破敗,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唉,吾雖出身薛氏世族,祖上曾經輝煌過,奈何到了我這一代薛氏家族一落千丈,吾無力恢復家族名譽。再說我並不是薛氏世族的嫡系,乃是旁系。因此得不到薛氏世族的幫助,再說父親身死所有人便不再與我聯繫,使得一年不如一年。若不是陳大人賞識下關,成爲贊治,否則我們這一脈恐怕要斷絕了。”

薛軌望着家徒四壁的薛府,找了一處比較整潔的地方坐着,他的妻子也進入廚房燒了一點吃的,端上來並且泡上了茶水供他們飲用。李逍遙細細的品茗着略微苦澀的茶水,又聽見薛軌繼續道出緣由。

“逍遙兄,你可知道我今年多大?我已經三十有餘,若不是陳大人賞識得到這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我想至今都成不了家,也不會又子嗣了,那我便愧對薛家的列祖列宗,死後無顏面面對他們。至於這幾名家丁乃是父親的隨從,因感恩父親的知遇之恩,才一直留在薛府。”

李逍遙聽完之後,才明白爲何薛府中的家丁基本上年歲比薛軌還要大,也知道爲何他如此的敬重陳叔達。在古代男子三十歲才成家的真的是少之又少,猶如今天社會中三十多歲的女子一樣非常的稀有,可以稱之爲剩男了。

“薛兄,你的年齡比我虛長几歲,那我便稱呼你爲薛大哥了,你可以稱呼我爲賢弟了!”李逍遙誠摯地說道,他喝下苦澀的茶水,感受的到時一名男子在艱苦的追尋着自己的夢想,這讓他非常的欽佩。

“既然如此,那我便喊你賢弟了!”薛軌爲人灑脫,不拘小節,“賢弟,你可知道府上多久沒有來客人了嗎?每年春節或是祭祀我這一脈的均是限制不允許祭祖,只得祭祀自己的父親或是祖父。當初家父在世時,門庭若市,自從他去世後,家道中落,門可羅雀,已經二十年沒有人踏入過府上,就連陳大人都未曾進來過。”

李逍遙能夠感受到薛軌的心情,切身體會到薛軌當初的處境真的是到了山窮水盡之地,卻沒有一人幫助。雖然他前世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農村中,人們也是非常的現實,可是沒有這種毫無人情味。

因此,李逍遙與薛軌成爲了人生當中的知己,真正的心與心在一起交流。李逍遙踏入薛府那一刻,薛軌便知曉此人可交,而且他救了自己的獨子,更是讓他感恩戴德,因此他才向老朋友一樣傾訴這麼多年的苦。

“今日多謝賢弟救了獨子,爲兄在此謝過!”薛軌家中並無酒水,只有苦澀的茶水,便以茶代酒敬了李逍遙幾杯,李逍遙沒有絲毫的不悅,亦是同樣的喝了下去,伍氏兄弟雖不是主客,可是薛軌一視同仁,他們也一飲而盡。

此時此刻,哪怕再苦的茶水他們都不覺得苦澀。因爲他們都擁有着同樣的經歷,使得他們更加欽佩薛軌能堅持下去的毅力。縱然薛軌是文弱書生一名,卻得到武將出身的伍氏兄弟的認同,實則不容易。

自古文武不和,朝堂之上政見不一,引來一次又一次的悲劇。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武將乃是匹夫之勇,不屑一顧;在武將眼中,文人墨客乃是紙上談兵,更是不願意與他們有太多的交際,這種情況亦是歷代皇帝樂於見到的,因爲帝王需要考慮的便是平衡之道,才能顯示君臨天下的權力。

“小事一樁,力所能及自當全力以赴!不知令公子名字是否取好了?”李逍遙恭敬地說道,他自己乃是一年後才取名的,看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他由此一問。

薛軌抱着自己的兒子,父愛之情溢於言表,又聽見李逍遙詢問自己,故而回道:“名字已經取好了!爲兄武功不行,可是文采還算過得去。自幼默讀孔孟之道,因此爲兒取名‘禮’。”

“《論語·學而》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李逍遙信手拈來一語道出薛軌取名的用意,“薛禮,好名字!薛兄是想讓賢侄時刻記得做人不能忘本?”

“賢弟不僅醫術讓爲兄震驚,就連文采亦是出衆,愚兄佩服!”薛軌驚訝地看着李逍遙,沒想到年紀輕輕地他居然能夠一語道破獨子取名的緣由。

“難道兄長忘記我是方外人士嗎?呵呵!”李逍遙風趣的回道,兩人相視一笑。李逍遙又瞥了一眼薛軌懷中的男嬰,看着那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正好奇地看着自己,不禁想起了‘薛禮’這個名字在哪裡聽過。

“兄長,你剛剛說賢侄的名字是薛禮,不是愚弄小弟的吧!”李逍遙驚疑不定地再次確定道,因爲他想起了這個名字在貞觀末世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賢弟爲何有此一問?愚兄怎麼會愚弄賢弟呢?難道‘薛禮’這個名字不好?”薛軌疑惑地看着一臉驚訝地李逍遙,知道他是方外人士,又懂得玄學,他擔心這個名字是否符合孩子的命格。

“好!非常好!”李逍遙大笑道,不僅薛軌滿臉疑慮,伍氏兄弟也是不解的看着一會驚訝一會又開懷大笑的李逍遙,“不知道孩子的號有沒有想好?”

“還未取號,畢竟年歲尚幼,愚兄未曾想到!”薛軌詫異地回道。古代人取名,不僅僅有字,還有號,只不過必須經過加冠之禮方可准許,只不過薛氏這一脈家道中落,因此都是父母或是自己取,並不是族中長輩取。

“既然如此,那小弟便爲賢侄取號贈予他爲週歲禮物如何?”李逍遙一連激動地詢問道,得到了薛軌點頭同意,他才繼續說下去,“取號‘仁貴’,兄長以爲如何?”

“仁貴?薛仁貴!這個號愚兄便接下啦!好名字,當真是好名字!”薛軌轉念一想覺得這是逍遙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之意,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的兒子有一天會成爲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超越歷代薛氏先祖,達到他們從未有過的高度。

李逍遙內心興奮不已,他不曾想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絳州龍門的薛仁貴,大唐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官拜都督之職,封爲平陽郡公的薛仁貴居然是自己爲他取名的,而且此時的薛仁貴只有一歲多點,根本不像歷史中的那麼威猛不凡,但是這個孩子以後必定是驚動天下之人。

薛軌尚在襁褓中的獨子聽見‘薛仁貴’三個字,彷彿是找到什麼好玩的玩具一樣,睡眼朦朧的視野頃刻間變得炯炯有神,興奮不已,更是脫離薛軌的懷中直接跳到李逍遙的懷中,不停地手舞足蹈,衆人皆是驚訝,就連李逍遙也被這個小傢伙嚇了一跳,暗暗想道:“難道這個小子跟自己一樣都是來自於未來?”

“賢弟,小兒如此喜歡你,不如你便收爲弟子吧!”薛軌笑眯眯地看着獨子在剛剛認識不久的賢弟身上玩的不亦樂乎,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跟李逍遙這麼有緣分,於是提議道。

“大唐名將薛仁貴居然是我的弟子,想想就覺得不錯!而且此子確實是練武的大才,日後定能傳承吾的衣鉢!”李逍遙腦袋快速的思考後,高興地大笑道:“那我便收下他爲我的弟子,待他滿六歲兄長便讓他帶着這個到太原李府找我!”

“太原李府?你是唐公李淵最小的兒子?”薛軌接過李逍遙的腰牌,看着上面鐫刻着‘李’字,他震驚的說道。

“事情倉促來不及稟明小弟的身份,正如兄長所說,我便是唐公幼子李逍遙!”李逍遙見薛軌猜到自己的身份,便不再隱瞞,道出實情。

“世人皆知唐公李淵四子各個天賦異稟,皆是人中龍鳳,卻不知李府第五子!唉,賢弟居然是李府小公子,兄長高攀了!”薛軌感嘆道,若不是當初他聽聞過唐公李淵幼子的傳聞,以及父親在世時提到過,他根本就猜不出眼前的這位銀髮少年居然是唐公之子,實在是讓他震驚不已。

“兄長過譽了,我因幼年隨時學藝十年,不在李府長大,因此少有人知李府還有第五子。如今你我既然是兄弟,且又是賢侄的師傅,不必介懷身份!來,今日是值得慶祝的日子!”李逍遙不以爲意地說道,然後吩咐身邊得伍雲召道:“雲召兄,你且去買些菜,打幾壺酒來,我們好好的慶祝慶祝,不醉不歸!”

此次龍門之行,李逍遙不僅得到日後名揚天下的弟子,而且知道了絳州爲何是人傑地靈之地的原因,收穫頗豐。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77章 東征第132章 團圓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70章 宣戰第7章 錦囊妙計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263章 袁天罡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4章 指點明津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0章 歸家救母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77章 東征第60章 約法三章第14章 商議對策第97章 少夫人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50章 均田制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53章 懋功認主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46章 弒君(二)第94章 進退兩難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175章 鴻門宴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62章 伍家滅門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93章 再次相遇第69章 鑄造師第69章 鑄造師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78章 兵發瓦崗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3章 逍遙之怒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17章 藥王(二)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23章 宣戰第47章 福禍相依第41章 單氏雙雄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
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77章 東征第132章 團圓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70章 宣戰第7章 錦囊妙計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263章 袁天罡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4章 指點明津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0章 歸家救母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77章 東征第60章 約法三章第14章 商議對策第97章 少夫人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50章 均田制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53章 懋功認主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46章 弒君(二)第94章 進退兩難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175章 鴻門宴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62章 伍家滅門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93章 再次相遇第69章 鑄造師第69章 鑄造師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78章 兵發瓦崗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3章 逍遙之怒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17章 藥王(二)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23章 宣戰第47章 福禍相依第41章 單氏雙雄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