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王府遇刺

李昇小心翼翼的將壺中的美酒一勺一勺的填滿,每一次填酒都能聞到馥郁的酒香,香氣悠久使人情不自禁地醉了。衆人還未喝下‘鄉愁’,就感覺到此酒的力道,李逍遙在長孫秀敏的耳邊低聲細語道:“敏兒,切記不可多飲,此酒後勁極大!”

長孫秀敏聞之微微點頭,她原本就不是那種嗜酒之人,只不過李逍遙的麾下在府中,身爲女主人的她必須出面相陪。按照習俗,不需要長孫秀敏作陪,不過李逍遙往往出乎預料。凡是李逍遙的至交好友蒞臨府上,李逍遙都會要求長孫秀敏作陪,縱然她不會喝酒,卻也會淺嘗,以示敬意。

在衆人千呼萬喚的目光下,李逍遙迎着衆人的目光,忍俊不禁地笑道:“諸位兄弟,此酒乃是本王自己釀造,今日取出來與衆位兄弟一起品嚐。凡是上桌者,無論身份地位皆可拋棄,此時我們都是生死兄弟,有今生沒有來世,他日大軍揮師北上,驅逐外患;衆兄弟再聚首時,試問天下英雄誰敵手,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

隨着李逍遙的慷慨激昂地話語,衆人神采奕奕地直視着李逍遙,又回想起衆兄弟被調往各地,甚少再次相聚,心中又難免有些悲傷,百感交集。李逍遙又繼續鄭重地說道:“此酒後勁極大,且不同與任何的美酒,乃是真正的男兒淚、英雄膽,酒量甚好者也喝不過一罈,切記不可豪飲!”

衆人微微點點頭,他們都看到李逍遙面露凝重之色,唯有呂公旦低頭看着金盃中的‘鄉愁’。倏爾,李逍遙雙手端起金花鴛鴦銀羽觴,長孫秀敏也端了起來,接着魏徵、伍天賜、呂公旦、李雙凱、李雲昭、李仁、李義等人全部舉起手中的金盃;接下來,李逍遙捧着金花鴛鴦銀羽觴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長孫秀敏只是淺嘗一小口,魏徵、伍天賜等人全部將金盃中的酒一飲而盡。

聞着香氣撲鼻地美酒,魏徵、伍天賜等人早已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迫不及待地喝了整整一杯,唯有長孫秀敏聽從李逍遙的話語,淺嘗一口,猛地皺起眉頭,“好辣!”她趕緊放下手中的金花鴛鴦銀羽觴,不停地捂着嘴巴,臉上瞬間變得通紅起來,剛剛品嚐一口,入口甘甜、香醇,清香無比,毫無任何的刺激之感,當酒進入喉嚨時,長孫秀敏才發現此酒比任何一種酒都要辣,頓時,她感覺自己的五臟六腑都像是在火燒一般,額頭都滲出汗水,嗔怒的瞪了一眼看熱鬧的李逍遙,暗罵一聲:“夫君也真是的,此酒根本就不能喝,實在是太辣了,下次打死都不能喝!”

李逍遙眉開眼笑地看着被‘鄉愁’嗆到的長孫秀敏,若無其事地繼續喝着金花鴛鴦銀羽觴中的酒。當他捧起金花鴛鴦銀羽觴時,李逍遙也愣住了,他千叮嚀萬囑咐決不可貪杯,一飲而盡,而魏徵、伍天賜、呂公旦等人根本就不聽,彷彿杯中之物是敵人一樣,恨不得快刀斬亂麻,李逍遙看着衆人一飲而盡地模樣,憋得通紅的臉色,他眉開眼笑地揶揄道:“魏大哥、天賜你們沒事吧!我不是說過讓你們不要一飲而盡嗎?你們幹嘛不聽,現在後悔了!”

衆人的目光齊齊的聚集在李逍遙的身上,他們非常的後悔,早知道此酒如此的烈性,絕對不會不計後果的豪飲。衆人握着手中的金盃,聞着撲鼻的香氣,嘴脣碰到金盃上,肚子裡的酒蟲開始作怪了,一時沒有忍住就猛地喝下去了,剛開始也是覺得芳香四溢,滿口留香,不過酒順着咽喉緩緩地流淌,又加之他們喝得太猛,愣是一股腦的衝了進去,衆人立即就感覺到肚子裡彷彿像是被火燒了一樣,火辣辣的感覺使得他們全部都憋着,臉色變得通紅起來,豆大的汗水滴了下來,喉嚨處都是火辣辣的感覺,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感覺,實在是難受。

尤其是李逍遙在一旁看熱鬧的打趣自己,他們有口難言,根本就無力反駁。不過,他們非常的好奇,李逍遙也喝了一大口,彷彿就像是喝水一樣,臉不紅心不跳的,他們卻像是被火燒一樣,喉嚨處的灼熱感瞬間蔓延全身,就算此時是寒冷的冬季,都能感覺到身體滾燙的感覺。最重要的是,衆人是看到李逍遙喝了一大口後,才猛地一飲而盡,他們認爲李逍遙是少主,他都能喝下大半碗,自己等人也沒有問題,誰曾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巨大的後勁迅速地躥了上來,衆人感覺自己的頭腦有些昏沉,甚至是號稱‘酒神’的呂公旦都感覺自己渾身輕飄飄的。他感覺這種烈酒根本就沒有喝過,尤其是火辣辣的感覺,對他沉浸在十幾年的酒道之人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雖然有些烈,不過喝下去之後,仔細地感受一下,發現這種感覺就是舒爽,喝酒就當如此。

衆人首次喝濃度如此之高的烈性酒,過了許久,衆人都緩了過來,只聽李逍遙淡然地笑道:“看樣子,你們都能適應了。現在,你們能否明白,爲何我將此酒名爲‘鄉愁’。首先此酒最適合北寒之地,尤其是進入冬季時,天氣冷,鵝毛大雪喝下此酒絕對是最舒服的;其次,此酒的烈性就像是上陣殺敵一樣,時刻保持清醒,刺激着我們的感官,令我們有勇氣面對任何的困難;最後,此酒乃是真正的男兒的杯中之物,任何酒都無法比擬,讓我們時刻謹記家鄉的味道。”

衆人一陣沉默,他們都緩過來了,聽聞李逍遙的解釋,衆人全部都低頭沉思,沉默不語。此酒的烈性是前所未有的,正如李逍遙所言,喝完之後,全身一陣舒爽的感覺實在是讓人無法忘記,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能感受到此酒就像是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一樣,必須一往無前,決不可退縮。酒在他們肚子裡,事在心裡,中間總好象隔着一層,無論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也掩蓋不了心中的傷痛,然而此酒讓人回憶往昔,彷彿就是馳騁沙場時的感覺,如此的令人難以忘懷。

事實上,‘鄉愁’是李逍遙按照後世中盛行的高濃度的二鍋頭釀造的。由於,李逍遙在現代社會中家境貧寒,是真正的寒門,不是大富大貴之家,根本就買不起茅臺、五糧液等昂貴的名酒,只能選擇大衆化的二鍋頭。顧名思義,二鍋頭就是原材料在經過第二鍋燒製時的鍋頭酒,這酒最爲純正、無異味、濃度雖高卻不烈,真的醇厚綿香,非常的好喝。

二鍋頭酒是北京的傳統白酒,屬普通白酒。在元朝佔據中原時,將北京定爲“中都”,傳來了蒸酒器,釀製燒酒。一直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爲了提高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爲錫鍋,因爲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成分,所以只摘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爲“二鍋頭”,也是一種很純淨的好酒,還是質量最好的酒。

清代詩人吳延祁在詩中讚揚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

二鍋頭在在中國酒類,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在北京,隨處可見有人喝二鍋頭,甚至喝二鍋頭就像喝豆汁一樣,喝的時候多配以涼菜;食客也常常一起飲用二鍋頭來助興提味。並且,在冬天吃餃子時,配以二鍋頭是最常見的搭配方式,有俗語曰:“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釀造酒的人每燒一鍋酒,開始流出的酒被人稱作“鍋頭”,這酒的濃度比較高,可達到七十五度以上,數量少,只佔總數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後濃度不斷地下降,至二十五度左右斷酒;至於,後面流出的所謂謂“酒稍子”,實際上酒稍子不能喝,只有十幾度,一直流至一、兩度時,蒸餾纔會結束,所得“酒稍子”,回底鍋隨下次蒸餾回收,五度以下提煉食用酒精,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燒酒的原料一般都要經過五到六次的發酵和上鍋,除了原材料有小麥、高粱、玉米等等,還有輔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麥麩子和米糠什麼的。按一定的比例經過粉碎後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攪拌均勻後入窖發酵,一般要五天後酒醅出窖,這是第一鍋;出酒後,要把蒸鍋中的料取出,經過揚場,把這些料冷卻、鬆散開,而後還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攪拌均勻後再入窖發酵,這才完成一個班次的工作,五天後再取出用來燒酒,爲第二鍋,這時開始流出的酒才能真正稱爲“二鍋頭”。

由於隋唐時期還未出現蒸酒器,因此李逍遙只能退而求次,自行製作一個,不過效果與後世傳入中原的蒸酒器相差甚遠,沒有達到真正後世流傳中的二鍋頭效用。不過,仍然比如今的白酒濃度要高出許多,味道相比二鍋頭而言要差些,卻是魏徵等人沒有喝過的滋味,尤其是烈性十足,又回味無窮,這是李逍遙寄託自己的懷念自己在後世中的親人,也是用此酒懷念曾經的人,用來緬懷過去,珍惜現在的唯一的物品,而且在隋唐時期製作起來非常的麻煩,李逍遙也就沒有釀造太多,只是用作兄弟相聚時之物。

由於此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氣芬芳,酒質醇厚,入口甘潤、爽洌,酒力強勁,後勁綿長,使人回味悠長,衆人喝過一次後,終於適應了,而且非常的喜歡。於是,李逍遙毫不吝嗇地將此酒分到衆人的金盃中,李昇也不停地爲衆人斟滿,他偷偷地喝了一小口,頓時,整個人都感覺飄飄然的,頭重腳輕,走起路來都搖搖晃晃的,李逍遙見兒子如此模樣,心知他定是偷偷地品嚐了一下,衆人也是哭笑不得看着搖搖晃晃的李昇,笑得合不攏嘴,無奈之下,長孫秀敏只能中途退席將自己的兒子抱緊房內,她非常的慶幸自己沒有喝多,不然也會出盡洋相,到時候對於她的名聲極其不好。

長孫秀敏抱着李昇離開,衆人也吃了好幾杯,興致高漲起來,也就不在乎什麼禮數了,直接將酒罈子端上來,誰沒有了就自己倒上,喝得最多的是呂公旦,他從未喝過如此好酒,故而也就貪杯,第一個倒下;魏徵乃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家教甚嚴,因此他喝酒懂得適合而止,而且他前次受到教訓,銘記在心,根本就不敢再一飲而盡,就連伍天賜都害怕此酒的勁道,於是,衆人歡快地吃着酒,放下心中所有的負擔,準備好不醉不歸。

然而,衆人沉浸在美酒佳餚的環境裡,卻不知在王府外暗藏殺機。由於逍遙王府坐落在京城,防衛森嚴,李逍遙也就讓家丁奴僕全部一起品嚐一下,根本就無人防守,使得刺客抓住千載難逢的時機,悄悄地溜進王府中。

數十道穿着夜行衣,黑巾蒙面,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把彎刀,他們一同潛入逍遙王府中,配合默契的悄悄地前進。李逍遙等人仍然繼續觥籌交錯,所有人的臉上都紅彤彤的,眼神迷離,都被強大的後勁席捲大腦,就連李逍遙都有醉了,不然以他的聽力早就知道府內有人潛入。

數十名訓練有素的刺客,紛紛從腰間抽出武器,領頭者打一個手勢,命令衆人按耐住性子靜靜地等待着,直到李仁、李雲昭等人也漸漸地支持不住,開始趴在桌子上,與此同時,長孫秀敏將兒子抱回房中由丫鬟照顧,也就再次回來,她知道李逍遙等人喝得差不多了,後勁十足的酒就算是千杯不醉的人,也架不住這樣喝,她帶着丫鬟一起前來,就是爲李逍遙收拾殘局的。

長孫秀敏看着橫七豎八倒在地上的人,無奈地搖頭嘆息一聲:“真是一羣酒鬼!唉!……”

於是,她吩咐丫鬟們收拾桌子上的殘留物,李逍遙見到長孫秀敏的身影,直接將她摟進懷裡,醉眼迷離地喃喃道:“敏兒,有你真好!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有你今生足矣!……”

長孫秀敏被李逍遙猛地拉進懷中,臉上騰地火紅一片,看着丫鬟們嬉笑的目光,長孫秀敏羞澀地低下頭聽着李逍遙情意綿綿的話語,整個人都軟了,她奮力地捶打着想要逃出李逍遙的懷中,無論怎麼用力都無法掙脫開來,羞怯的低語道:“夫君……”

李逍遙醉眼朦朧地望着長孫秀敏,與此同時,長孫秀敏也擡起頭,驚慌失措的看向李逍遙身後一道寒光直刺而來,她猛地將李逍遙一把推開,鋒利無比的劍刃直接刺穿了長孫秀敏的身體,一道鮮血噴在李逍遙的臉上,他趔趄着身子愣住了,聞着血腥味,醉意立即消散,李逍遙猛地大喊一聲:“敏兒!……”

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85章 夢魘第2章 取名李曉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62章 伍家滅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46章 弒君(二)第35章 瘋魔棍法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15章 蒞臨太原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8章 衆人齊聚(八)第2章 取名李曉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117章 藥王(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1章 救援洛陽第2章 取名李曉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187章 遊說屈突蓋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08章 刺殺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75章 鴻門宴第5章 拜入名門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5章 蒞臨太原第112章 相見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98章 邂詬(二)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46章 百里追殺第51章 徐府危機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128章 亂鬥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94章 證據確鑿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3章 宣戰第5章 拜入名門
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85章 夢魘第2章 取名李曉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62章 伍家滅門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54章 未雨綢繆第146章 弒君(二)第35章 瘋魔棍法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15章 蒞臨太原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8章 衆人齊聚(八)第2章 取名李曉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117章 藥王(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1章 救援洛陽第2章 取名李曉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187章 遊說屈突蓋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08章 刺殺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75章 鴻門宴第5章 拜入名門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5章 蒞臨太原第112章 相見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98章 邂詬(二)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46章 百里追殺第51章 徐府危機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128章 亂鬥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94章 證據確鑿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3章 宣戰第5章 拜入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