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密稱帝

李密突然發動攻擊直接將翟讓殺死,衆人一陣呆滯,紛紛瞪大着眼睛望着微笑地李密,還有手握大刀的蔡建德,他們根本就不清楚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在場地翟弘、翟摩侯、王儒信三人,他們之前以爲翟讓邀請李密前來是爲了除掉他,哪想到最後還是被李密將翟讓殺死。

翟弘大驚失色地喊道:“李密,你好膽子,居然敢殺死首領!你……”

謾罵聲戛然而止,蔡建德又舉起手中的大刀直接一刀下去插進翟弘的心臟處,抽出大刀鮮血又從胸口中噴出來,整個人倒在血泊之中,一命嗚呼。接着,蔡建德手中的大刀又朝着翟摩侯、王儒信揮去,早有所準備的王儒信抽出腰間的佩刀,直接擋住了蔡建德的攻擊,翟摩侯見狀大喊一聲:“李密謀害了大首領,他要策反了!……”

翟摩侯的喊叫聲驚動了正在吃飯飲酒的翟讓心腹大將,他們見狀有異,急忙放下手中的酒罈子,碗筷直接朝着他們那裡走去,紛紛抽出手中的武器,神色緊張地往回走。當初,他們從府中出來掃視了一眼四周,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埋伏,而且李密的身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心腹,可是翟讓的身邊有自己的心腹大將,又有自己的兄弟等人,人數以及力量都站在了翟讓的身邊,於是他們才能安心地離開。

衆人都認爲是必勝之局,李密絕對會被翟讓殺死,他們都放下了戒備心,在他們的設想中翟讓絕對會一舉殲滅李密的勢力。只要李密死去,到時候他手中的勢力還不都得乖乖的被翟讓所接收。到時候,時機成熟就可以自立爲帝,那個時候他們就是封疆大吏了。

衆人喝得正是氣勁地時候,居然傳來翟摩侯得喊叫聲,他們才知道李密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將計就計直接殺死了翟讓。而且聽到喊叫聲時,他們也猜到李密也得對翟摩侯、王儒信下手,一聽就知道事情發展超出自己的想象,無奈之下只能急匆匆的趕回去救援,就連手中的美酒都直接丟棄,抽出自己的武器紛紛朝着李密走來。

當他們走到府中附近時,突然出現一支隊伍,清一色地手拿武器,而且一下子出現了好幾位之前都沒有見到面得幾人,其中有秦瓊、徐懋功、單雄信、程咬金、羅士信。他們紛紛抽出自己的武器,秦瓊微笑地看了他們一眼,笑了笑道:“若是你們放下手中的武器,且放過爾等性命;若是固執己見,堅持反抗,那休怪我等辣手無情,不顧兄弟之情誼,兵戎相見了!”

翟讓的心腹之人見秦瓊等人擋在自己等人面前,而且派遣重兵將自己團團圍住,他們面面相覷。其中不乏與秦瓊等人交情深厚之人,王君可就與秦瓊相交莫逆,只不過各爲其主。王君可見從來不站在任何勢力的秦瓊等人出現自己的面前,並且幫助李密阻擋自己,他詫異地說道:“秦兄,爲何你會幫助李密對付我等?你不是不參與翟讓與李密之間的鬥爭嗎?”

秦瓊見出聲之人是王君可,他微微頷首回道:“自有我的理由,王兄,你我相交一場,在此我奉勸你還是束手就擒,投降吧!我敢保證,李將軍絕對不會對你們下手,你們的官職仍然是如此,不會有任何的變動,你們放心,我秦瓊說到做到!”

王君可皺着眉頭,沉思許久,沒有說話。此時,程咬金望了一眼翟讓心腹大將中也有自己熟悉的好友,他也站了出來,勸說道:“牛兄,我們乃是舊相識,今日聽兄弟的,你們還是快快投降,到時候我們定會爲諸位求情,絕對不會讓諸位有任何的生命危險。”

牛進達名秀,字進達,以字行,祖籍隴西,濮陽雷澤人,唐朝大將。其曾祖父爲東魏韓州刺史、上柱國、平原縣公牛定,祖父爲北齊鎮東將軍、淮北太守牛雙,父爲隋清漳縣令牛漢。由於不願意爲隋煬帝效命,毅然而然地投身草莽之中,棲身於山東,與程咬金兩人算是舊識,只不過後來兩人先後投入瓦崗寨,分屬不同的陣營之內。

牛進達也是隋唐演義尤俊達的歷史原型,他與程咬金兩人淵源頗深,交情匪淺。只不過程咬金更傾向於李密,他則投奔於翟讓,與翟讓一同打下江山。再說,程咬金在瓦崗能夠混得風生水起,多多少少歸於牛進達的引薦,否則程咬金短短時日裡根本就無法認識太多的人。

王君可、牛進達兩人都是綠林中人,不僅僅與秦瓊、程咬金兩人相識,就連單雄信都非常的熟悉。畢竟,單雄信以前也是綠林中人,只不過後來投身於李逍遙的門下,才放棄了江湖中的地位,二賢莊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回去過。不過,他們幾人的關係再怎麼好,都無法避免各自爲了利益而爭鬥不休,遠的不說就說近的,他們幾人就是站在了不同的陣營之內,兄弟間兵戎相見。

府外兩軍對壘,氛圍更加的壓抑緊張,衆人都劍拔弩張。無論秦瓊等人如何勸說,以王君可、牛進達兩人爲首的翟讓心腹大將就是不妥協,使得衆人一下子僵持在那裡。不過府內卻已經形勢逐漸明朗化了,裴元慶不知何時出現在自己父親身邊,輕輕地拍了一下裴仁基的肩膀,安撫他從容一點。

因爲裴元慶看見自己的父親臉色驟變,準備與李密對抗,這可是事關重大,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因此他才從後方走向臺前,他見王儒信抽出武器擋住了蔡建德的大刀,也出招直接朝着他的頭部奮力一擊砸了過去,裴元慶使用的也是錘子,而且他的力道除了羅士信是最大的,因此王儒信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刀朝着自己砍來,根本無法移動分毫,蔡建德抓住時機用力一擊,沾有血跡的大刀直接砍在了王儒信的脖子處,鮮血從動脈直接噴散出來,濺到翟摩侯的臉上,他驚恐地哭喊道:“不……不要殺我……”

蔡建德彷彿像是一尊佛像,大刀抽出來直接朝着翟摩侯砍去,翟摩侯尖叫聲響起,整個人倒在血泊中,身子慢慢地變得僵硬起來。李密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拍着蔡建德的肩膀,沉聲道:“蔡將軍,在此多謝!”然後又將目光望向了舉起雙錘的裴元慶,真誠地謝道:“多謝!”

蔡建德笑了笑搖搖頭,裴元慶傲慢無比的笑了笑,然後轉身離開。李密望着裴元慶離去地身影,他鄭重其事的點點頭,他知道如果沒有蔡建德以及裴元慶的幫忙,或許現在倒在血泊之中的人就是他自己。不過說來也奇怪,翟讓居然將蔡建德以及房玄藻安排在自己的身邊,這真是天賜良機。

瓦崗上上下下,只有寥寥數人知道房玄藻已經投靠自己。可是,衆人不知的蔡建德早已經投靠了李密,就連翟讓都不清楚,蔡建德與李密真正算起來也有一段師徒之情,只不過李密教導的時間不久,就參與了玄感之亂,翟讓死不瞑目,就是因爲他不知道的是跟隨自己身邊許久的蔡建德居然將大刀對向自己,而且沒有任何的感情,他要是早知道蔡建德與李密有此一段舊情,根本就不會安排他在自己的身邊,給了蔡建德一擊即中的機會。

李密最大的競爭對手翟讓被自己將計就計的殺死,可是他手中的兵權以及大將卻是一個極大的變數。因爲李密根本就無法真正的收服這些人的心,就連秦瓊、徐懋功等人都是看在程咬金的面子幫助自己出兵阻攔住翟讓的救命,他現在正在思考的就是如何將這些人收服。

李密將府中的大門打開,怡然自得走了出來,他望着兩軍劍拔弩張地氣氛,心中一片駭然,他不知道翟讓居然在瓦崗之中有這麼的影響力,哪怕翟讓在後期沒有什麼大的作爲,不過前期跟隨他的心腹大將卻是實打實的,眼下最要緊的便是將這些人收服到自己的麾下,保證瓦崗寨內的穩定,否則他們一旦離開瓦崗,瓦崗軍的戰鬥力不止少了那麼一點點,於是爲了避免這些人散夥離開瓦崗,他不得不發揮出自己的口才功夫,否則別無他法。

衆人見大門打開,李密安然無恙地走了出來,作爲跟隨李密等人隨從一陣高興,作爲翟讓的隨從他們知道自己的災難來了,翟讓被李密殺死了。衆人心中的猜測得到證實,李密確實將預先謀劃除掉他的翟讓殺死,他們心中一陣彷徨,就連王君可、牛進達等人都想起了秦瓊等人之前所言,他們紛紛望了一眼淡然地秦瓊等人,心中一陣驚訝,他們猜測秦瓊、徐懋功等人是否早就知道李密一定能夠勝利,翟讓身死的消息,可是他們並沒有說清楚,現在翟讓已經死了,衆人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翟讓的其他的手下將領見李密安然無恙,心裡都是非常震驚,全部都目瞪口呆地望着笑眯眯地李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了。這時候李密發揮他的口才優勢,他知道如果這個時候不說話的話,那麼以後這些人定然會離他而去,畢竟翟讓死去的消息很快瓦崗上下都會傳遍,若是這些人都離開了,就坐實了他謀殺翟讓的罪名,到時候就會失去人心,瓦崗好不容易得到如此龐大的勢力,怎麼可能讓他一夜之間就消失。

於是,李密微微一笑,沉聲道:“我與各位一起興起義兵,是爲了除暴安良。可是大首領不顧我們當初起義的宗旨,獨斷專行、貪婪暴虐、****同僚、對上無禮。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繼續領導瓦崗寨繼續前行,再說他居然設計想要將我除掉,現在只殺他一家人,請你們不要干涉。”

與此同時,蔡建德、房玄藻兩人異口同聲道:“將軍所言甚是,大家還是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吧!我相信將軍絕對不會秋後算賬,衆位兄弟敬請放心!”

衆人一陣目瞪口呆地望着蔡建德、房玄藻兩人,就連秦瓊、徐懋功等人都一臉的好奇,他們兩人之前都是翟讓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投靠了李密。他們更是不顧衆人異樣的目光居然幫助李密說好話,這使得衆人非常的震驚,不過他們兩人所說的話確實有些作用。

畢竟,翟讓被李密斬殺並不能責怪於李密心狠手辣,要怪只能怨翟讓想要重新奪得瓦崗的控制權。權利鬥爭中,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你是否願意。再說他們都知道秦瓊、徐懋功等人相助於李密,並非真心實意的投靠於他們,即使李密取得瓦崗的控制權,秦瓊、徐懋功等人仍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盤,只不過隱藏在自己的心裡,不願意表露出來。

此時的李密只能依靠翟讓的舊部重新整合瓦崗的勢力,否則一旦真的遇到敵人的進攻,僅憑這些人想要完全阻擋住敵人的進攻,還要穩住瓦崗軍軍心,他們這些人李密無論如何都必要將這些人留下來。於是,王君可、牛進達等人爲首,決定放下武器,向李密投降。

李密見翟讓的隨從全部都投降了,緊繃地神經終於鬆了下來,他微笑地說道:“衆位兄弟,我李密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所託,我必定讓瓦崗寨更加繁榮昌盛,將我們的版圖不斷地擴大!時間不早了,諸位兄弟也早些回去休息!”

李密是個做事小心謹慎之人,他知道秦瓊、徐懋功等人根本就沒有對自己真正的效忠,只不過是想要藉此機會飛黃騰達。再說,翟讓的心腹大將雖然對自己俯首稱臣,承認自己在瓦崗寨獨一無二的地位。不過,李密根本就不清楚這些人心裡是如何想的,甚至會不會有人有二心,這些問題他都要想到。

爲了避免以後出現的混亂,李密將翟讓的舊部重新拆分,分別由自己的麾下大將統領,將他們手中的權力完全地回收,直到他們手中沒有一點兵權才完全安心。同時,李密也知道自己登基爲帝的時機將要來臨了,他開始着手登基爲帝的事情。

大業十四年正月,瓦崗大首領翟讓死於李密之手,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整合,李密終於完全掌控了瓦崗寨的實力,成爲真正的掌權者。於是,李密就趁此機會直接宣佈在瓦崗寨內登基爲帝,他想要與天下英雄一爭天下。

李密將瓦崗寨改國號‘魏’,自稱皇帝,年號永平,麾下大將全部得到分封,就連秦瓊、徐懋功等人也不例外,仍然得到賞賜。

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5章 少夫人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6章 弒君(二)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12章 相見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117章 藥王(二)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51章 徐府危機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177章 東征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89章 洛陽花會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54章 未雨綢繆第43章 斷魂酒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2章 淵源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08章 刺殺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08章 離別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5章 蒞臨太原第106章 與君同行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55章 打劫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章 與天相爭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78章 兵發瓦崗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41章 單氏雙雄
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2章 少年白髮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5章 少夫人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6章 弒君(二)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12章 相見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117章 藥王(二)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51章 徐府危機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177章 東征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89章 洛陽花會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54章 未雨綢繆第43章 斷魂酒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2章 淵源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08章 刺殺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08章 離別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5章 蒞臨太原第106章 與君同行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55章 打劫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章 與天相爭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78章 兵發瓦崗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41章 單氏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