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援軍抵達

經過數日的大戰,唐軍兵力不斷的削弱,突厥大軍的將士死亡後,又有人繼續頂替那人,如此輪換使得唐軍寡不敵衆。縱然戰鬥力旗鼓相當,人數整整差了二十多萬,無法彌補。接連數日的大戰消耗,對於唐軍來說卻是致命之傷,突厥大軍後續大軍陸續接上,採取車輪戰術,使得唐軍僅剩餘萬餘人。若是再這樣下去的話,唐軍必定被突厥大軍消滅,全部戰死,不僅僅戰死就連嘉峪關都要拱手讓人。

張寶相想到此處,唉聲嘆氣一聲,憤怒道:“本將就算是戰死也不會投降於突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張士貴愁眉苦臉地苦笑一聲,他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樣的發展下去。他們之前與突厥大軍交鋒上百次,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憋屈。他們據城抗敵,沒有采取主動攻擊仍然死去大半,兵力銳減,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事,大唐援軍遲遲未到,若是繼續抵抗的話,突厥必定攻破嘉峪關,到時候他們兩人就是歷史罪人,大唐的天下將會遭受到突厥士兵的洗劫,他們兩人寧願死,也不會留下如此的罵名。

身爲將領,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數,無論是張士貴,又或是張寶相,他們都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既然身爲將軍,戎馬一生,戰死沙場是他們人生最好的結局。但是,這樣長時間據守在嘉峪關依然挽回不了唐軍頹敗之勢,他們心中憋屈着怒火,無處可發。

張士貴望着笑臉盈盈的雅爾金的嘴臉,恨不得親手斬殺他,他憤怒地低聲道:“大哥,突厥兵力遠甚於我等。長時間的等待,不僅僅沒有絲毫的效果,居然還造成兄弟們慘死,實在是太窩火了。我等身爲戰士,理應拋頭顱灑熱血,不是龜縮在城池中,眼睜睜地看着突厥大軍攻佔嘉峪關,硬拼是死,守城也是死,橫豎都是個死,乾脆我們兄弟兩人率領餘下的兄弟們,一起開城門,殺出去,就算是死,我等也可以拉個墊背的,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張寶相贊同地點點頭,聲如洪鐘地回道:“賢弟說的是,我等身爲大唐將領,李將軍趕回京師時,將軍中的職位交予我兩人。沒想到我等還未等到李將軍回來,邊關的守將已經損失過半,僅剩萬餘人,我等已無面目面對江東父老鄉親。”

“縱然是死,也應該是戰死沙場,坐以待斃實在是不智之舉!”張寶相豪氣干雲地高聲道,“今日就讓我們兄弟兩人好好地大幹一場,雖死無憾!”

張寶相與張士貴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帶領最後剩下的唐軍與突厥大軍背水一戰。不過,他們兩人雖是嘉峪關守將,在生死關頭,他也不願意強求士兵們跟隨自己殺出來,與敵人一決生死。於是,他們兩人將餘下的萬人召集在一起,詢問了衆人的意見,他們毫不猶豫地高聲回道:“誓死追隨將軍,雖死無憾!”

次日,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再次在城門攻擊時,城門打開了,張寶相與張士貴兩人相視大笑,昂首闊步地率領一萬餘人從城中走了出來,然後命令城門的將士直接將門栓住,直接斷去唐軍後退之路。突厥先鋒大將雅爾金望着身穿戎裝的張士貴、張寶相等人,他興奮地笑道:“將軍是前來獻城投降的嗎?”

“投降?沒想過!”張士貴毫不畏懼地淡然一笑,斬釘截鐵地高聲道:“今日本帥是取爾等首級,兄弟們給我殺!”

張士貴出其不意的揮舞着手中的武器,朝着雅爾金等人衝了過去;張寶相及其身後的士兵紛紛舉起長矛掩護着張士貴衝殺,他們不過身上的傷勢,也不在乎敵人的人數。唐軍士兵無所畏懼的向前衝刺着,就連突厥騎兵殺過來,依然毫不退卻,他們的心中只記得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個是一個,生死置之度外。因此,他們根本就不在乎突厥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放開手腳殺了過去。

雅爾金不屑一顧地譏笑道:“不自量力!”

隨即,他也率領大軍殺了過去,雙方將士你來我往全部都廝殺起來。突厥大軍的士兵全部都是北方人士,與猛獸爲伍,他們見唐軍士兵殺了過來,根本不顧身上的傷勢,得到了他們的尊重,但是兩軍交鋒,絕不可能心慈手軟,否則死的就是他們,他們也舉起手中的武器殺了過去。

“報!……”探子單膝跪地,神色慌張的說道:“稟報元帥,突厥大軍已經抵達嘉峪關,現如今守軍士兵所剩無幾,守城將軍親自帶領衆位將士與突厥大軍廝殺,形勢迫在眉睫!”

李逍遙聞之大驚失色道:“突厥大軍居然先一步抵達嘉峪關,看樣子頡利可汗早有圖謀大唐之意,傳本帥的命令,大軍加速腳程,師兄、伍大哥、四哥、天賜,你們三人隨我率領一支先鋒部隊前去救援嘉峪關守城士兵,其餘將領由秦二哥、徐三哥統帥,務必儘快抵達嘉峪關!”

秦瓊、徐懋功等人沉聲道:“諾!”

李逍遙率領着李靖、李玄霸、伍氏兄弟,一共無人一騎絕塵地快馬加鞭,身後跟隨着一支兩千餘騎兵,他們也緊隨其後,加速前行。李逍遙率領大軍日夜兼程的趕路,終於抵達嘉峪關距離三十里的地方,卻聽聞探子來報說,突厥大軍已經率先一步進攻嘉峪關,他心知肚明若是稍微晚點,整個嘉峪關必定成爲突厥的囊中之物,如果是那樣的話,對於大唐來說,局勢不利。

經過一番慘烈地征戰,張士貴率領的大軍寡不敵衆敗下陣來,就連張士貴等人也被雅爾金生擒活捉,守城將士僅剩下一千餘人,張士貴以及張寶相兩人都身受重傷;突厥大軍戰死五千餘人,重傷兩千餘人,雅爾金趾高氣昂的俯瞰張士貴、張寶相等人,肆意的大笑起來,道:“本帥今日留你們一命,只要你們勸說城中士兵將城門打開的話,本帥就請求大汗饒爾等一命。”

“呸,惺惺作態!”張士貴不屑的譏笑,目光灼灼的看着雅爾金,他意氣風發地高聲道,“爺爺乃是大唐將領,一生只效忠於大唐皇帝陛下,至於突厥可汗,爺爺我還看不上!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想讓爺爺投降,癡人說夢。爺爺我寧願死,決不會向突厥搖尾乞憐,俯首稱臣!”

“敬酒不吃吃罰酒!”雅爾金怒吼一聲,憤怒地高聲道:“來人,將他給我殺了祭旗!”

張士貴從容不迫地笑了笑,意氣風發地瞥了一眼突厥士兵,他將腰間的佩刀抽出來,錚亮的刀刃,猙獰的笑了,突厥士兵猛地將大刀對準着張士貴的脖子用力的砍了下去。千鈞一髮之際,一道劃破空氣飛馳而來的箭矢直接射中了突厥手中的大刀,將大刀刺穿從突厥士兵手中脫手而飛出去,衆人一陣驚訝,皆是目瞪口呆地望着飛出去,倒插在地面上的大刀,箭矢刺穿了鋒利的刀刃,就像是射穿了厚實的鎧甲一樣,無不使人驚詫不已。

張士貴閉上眼睛等待着突厥士兵的大刀,他沒有感覺到自己脖子飛了出去,身首異處,好奇之下,他睜開了眼睛,擡起頭望見衆人的眼睛朝着遠方看去,根本就沒有搭理他。張士貴也詫異的望了過去,只見一頭銀白色頭髮的白衣少帥,風度翩翩的騎着駿馬奔馳而來,人未到,洪亮且不可一世的聲音在衆人的耳朵中想起:“本王倒要看看誰嫌自己的命長,敢斬大唐的將領,有沒有問過本王!”

奔騰不息的駿馬踏着堅實的步伐,飛馳而來,只見說話的那人一頭銀白色的長髮不停地飛舞,兩道英挺的劍眉,銳利的黑眸,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猶如展翅高飛的雄鷹,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孑然而立傲視天地的強勢霸道,彷彿世界因他的出現變得精彩。

“逍……遙……王!”雅爾金一字一句地沉聲道,他望着那人銀髮,身邊追隨着數人,每個人都是殺氣騰騰的,之後又有數千餘騎兵,他就猜到此人就是消滅頡利可汗派往增援的突厥士兵的逍遙王。如今,李逍遙的威名傳遍了整個突厥國內,人人都畏懼着逍遙王的武藝又恨之入骨,雅爾金怒目而視的喃喃道:“沒想到大唐皇帝居然派來了逍遙王,正好與他算算舊賬!”

突厥頡利可汗派往增援劉黑闥的大軍的將領就是雅爾金的兄長,一母同胞,雅爾金的雙親死於戰亂之中,他們兩兄弟相依爲命;雅爾金之所以能夠得到頡利可汗的重用,也全都是拜他的兄長所賜。若不是他兄長在頡利可汗面前竭力舉薦的話,或許雅爾金還是牧羊人,兄長之仇不共戴天。

張士貴等人在生死邊緣線上走了一遭,他們望着英姿颯爽的李逍遙出現在嘉峪關,而且李靖也隨着李逍遙前來,他們就知道援軍已經抵達了,衆人熱淚盈眶地看着狂傲不羈的李逍遙。原本抱着必死之心的士兵,直到李唐大軍已經到了,而且自己等人的性命,被李逍遙所救,他們各個臉上都掛着淚痕,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而且逍遙王就像是撐天柱一樣,喪失鬥志的將士們瞬間鬥志昂揚,崇拜的看着銀髮飄飄的李逍遙。

雅爾金虎視眈眈的看着,兇光畢露,大喝一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逍遙王?”李逍遙泰然自若地回望了一眼雅爾金,淡淡地點點頭,雅爾金沉聲道:“逍遙王,今日就你的頭來祭奠兄長的亡魂,納命來!”

李逍遙淡淡地看着不顧安危衝殺而來的雅爾金,聽到他的話,李逍遙皺着眉頭,他不記得見過雅爾金,更加不記得自己有殺過他的兄長。但是,李逍遙看到雅爾金那雙充滿憤怒與仇恨的眼睛時,他終於確定了雅爾金所言不虛,狂傲不羈地笑道:“不自量力!”

雅爾金看見仇人就在眼前,忘記了自己身邊還有數萬大軍,由於他的擅自衝殺前去,後方突厥少了將領的指揮,猶如一盤散沙一樣,戰鬥力全無,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該衝上去還是等待着結果。眨眼間,雅爾金被李逍遙一招擊敗,直接倒地吐血,重傷昏迷;李逍遙的目光又看向了阿史那杜也,只見他看着雅爾金被李逍遙一招解決了,露出一絲懼怕,無奈之下,他只能下令撤兵。

李逍遙親自出手後,一招就幹倒了雅爾金,身後的騎兵見自己的將領被李逍遙擊倒,急忙一哄而上衝了出去,就不想被李玄霸舉着一雙紫金錘擋住。李玄霸臂力驚人,紫金錘重量又是駭人聽聞,騎兵根本就不曾見過李玄霸,更加不知道他的厲害之處,傻愣着衝了上去,直接被李玄霸一錘下去,人仰馬翻,跨坐在戰馬上的士兵直接倒地身亡;伍氏兄弟以及李靖他們三人率領着兩千餘騎兵從側翼進發,在突厥大軍被李逍遙、李玄霸兩人吸引時,出其不意的救下了張士貴等人。

突厥騎兵被李玄霸一錘子砸死,在他們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若不是親眼所見,他們絕對不可能相信所向披靡的騎兵居然抵不過李玄霸的一錘子。衆人也全部停止進攻的步伐,李玄霸又舉起手中的紫金錘,掄起紫金錘一陣猛砸,突厥騎兵立即慌了陣腳,無奈之下,阿史那杜也纔會下令撤離,就連重傷的雅爾金也乘坐在馬上,離開了。

李逍遙見赫赫有名的突厥大軍撤兵,他那裡會放過他們,畢竟突厥士兵想要對張士貴等人痛下殺手,這筆賬李逍遙必須找突厥大軍清算。李逍遙猛地大喝一聲,制止阿史那杜也撤軍的話語,他高聲喝道:“暫住,本王還未與你算清楚,傷害了大唐將領,屠殺大唐將士數萬,難道本王會輕而易舉的讓你離開嗎?真是可笑至極,想走,也要問問本王才行。”

阿史那杜也皺着眉頭,詫異地看着憤怒的李逍遙。雙方大戰,死傷在所難免。他根本就不聽從李逍遙的號令,依然率領着大軍離開;李逍遙見阿史那杜也不理會自己的話,氣憤不已。於是,李逍遙命令李玄霸、伍氏兄弟、李靖等人直接率領着兩千餘人的兵力,不假思索的朝着阿史那杜也的大軍衝了過去,一時之間,廝殺聲再次響起來。

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36章 結拜第31章 辭別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3章 宣戰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43章 斷魂酒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63章 逍遙之怒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112章 相見第41章 單氏雙雄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91章 邂詬(二)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4章 進退兩難第8章 逆天改命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55章 打劫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69章 鑄造師第112章 相見第14章 商議對策第32章 歷城傳藝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45章 雄信惹禍第91章 邂詬(二)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1章 與天相爭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55章 打劫第88章 逍遙扇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8章 亂鬥第187章 遊說屈突蓋第105章 少夫人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24章 大殺四方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44章 囑託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54章 未雨綢繆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19章 虯髯客第187章 交戰前夕
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36章 結拜第31章 辭別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3章 宣戰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43章 斷魂酒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63章 逍遙之怒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112章 相見第41章 單氏雙雄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91章 邂詬(二)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4章 進退兩難第8章 逆天改命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55章 打劫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69章 鑄造師第112章 相見第14章 商議對策第32章 歷城傳藝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45章 雄信惹禍第91章 邂詬(二)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1章 與天相爭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289章 阻父滅佛第55章 打劫第88章 逍遙扇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8章 亂鬥第187章 遊說屈突蓋第105章 少夫人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24章 大殺四方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44章 囑託第32章 歷城傳藝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54章 未雨綢繆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19章 虯髯客第187章 交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