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以死謝罪

唐儉、安修仁趁亂逃了出來,恰逢李逍遙的大軍抵達陰山之地,他們兩人對於李逍遙見死不救,不顧他們兩人的死活,毅然決然的出兵突襲頡利可汗,心中怨憤不平。唐儉、安修仁兩人憤怒地臉色,李逍遙一眼就知道他們心中的怨氣,他翻身下馬,恭敬地將他們兩人迎接到自己的營帳內。

李逍遙微微躬身,情真意切地歉意道:“唐大人、安將軍,本王在此向兩位陪個不是,兵荒馬亂之時,本王只能以大局爲重,實屬無奈之舉。若是放任頡利離開,他日東山再起,必定會有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遭殃,且本王早已安排好。縱然兩位大人身陷敵營以兩位大人的本事絕不會有事,本王萬萬沒有想到兩人大人居然自己殺了出來。本王在此向兩位大人陪個不是,還望見諒!”

唐儉、安修仁兩人見李逍遙爲了此事向自己兩人道歉,受寵若驚地急忙回道:“王爺不必如此,臣受之不起!”

李逍遙身爲大唐親王,居然對朝中的兩位大臣如此恭敬有加,使得他們兩人心中的怨憤也消失無蹤。唐儉的父親唐鑑與唐高祖李淵是世交,參與李淵太原起兵,榮升爲中書侍郎,他與李逍遙算得上是老相識了,不過他站在了李世民的這邊;安修仁乃是胡人出身,跟隨着李軌起兵,後歸順於大唐,榮升爲左武侯大將軍,而他效忠的卻是唐高祖李淵。

唐儉、安修仁兩人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之前他們主動請命前來撫慰突厥頡利可汗,目的也是爲了輔助李逍遙剿滅突厥的勢力。若不是他們兩人的武藝不弱,身邊還有一些侍衛的話,他們根本就不能乘着突厥大亂殺出來,他們也是識大體之人,又見李逍遙情真意切地向他們兩人道歉,縱然心中再大的怨憤也消失不見。並且,唐儉、安修仁兩人也被李逍遙的人格深深地折服,他們知道李逍遙爲了大唐的未來,寧願卑躬屈膝,只爲消除他們兩人心中的芥蒂,他們兩人都是朝中重臣,在李逍遙的面前,他們自愧不如,心生悔意。

李逍遙見唐儉、安修仁心中的怨憤平息不少,輕描淡寫地笑道:“唐大人、安將軍,本王必定將兩位大人今日的壯舉大大的記上一功,上奏皇上。由本王的舉薦,唐大人擢升戶部尚書;安將軍擢升爲尚書左僕射,不知兩位大人覺得如何?”

唐儉、安修仁聽聞李逍遙要舉薦自己榮升,面面相覷,驚詫不已,又望着李逍遙認真地臉色,他們兩人急忙謝道:“臣多謝王爺的提拔,誓死效忠王爺!”

李逍遙微微一笑,他知道唐儉、安修仁心中的怨憤完全消失了,而且將他們的心收回來了。常理而言,李逍遙身爲親王不必如此低聲下氣,但是多個朋友多條路。或許,他們兩人日後會有較大的作用也說不定。因此,李逍遙決定將他們兩人官升一級,方便行事。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後,倉皇而逃,他怨恨的看了一眼李唐大軍,蹬着馬從雲中直接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谷渾國王慕容伏允或者是高昌國王麴文泰。李唐大軍窮追不捨,在半路上,頡利可汗的部將大多叛逃,有的直接歸順於大唐,匆忙中頡利可汗的兒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不久之後,頡利可汗身邊只剩下數十騎兵,偏偏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

李道宗譏笑地看着狼狽不堪的頡利可汗,一言不發直接命令大軍全部進攻頡利可汗;頡利可汗身邊的數十騎兵頑強的抵禦唐軍士兵。唐軍以多勝少,大軍又是突厥騎兵的剋星,不消片刻功夫,頡利可汗身邊的騎兵全部被斬殺,唐將張寶相直接將頡利可汗擒獲。

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押赴李逍遙的營帳處,李逍遙放聲大笑,斬釘截鐵地笑道:“頡利可汗,本王又與你相見了!放心,本王留你一命,絕不會讓你有任何的閃失。本王讓你好生的活下去,親眼看看大唐軍隊佔領突厥,本王定要讓大唐威名遠播,傳遍九州。”

頡利可汗衣冠不整,蓬頭垢面,兩眼無神地望着意氣風發的李逍遙,黯然神傷地嘆息道:“成王敗寇,朕不願多言!”

李逍遙讚賞地望着張寶相,點點頭道:“張將軍,活捉頡利可汗,此乃大功一件,本王必定奏明聖上,定會大大的賞賜。既然頡利被你所擒,就由你親自押赴進京面聖,本王要徹底消滅突厥,繼續揮師北上,直搗真珠可汗的老巢。”

隨着頡利可汗被張寶相活捉生擒,突厥的名將以及部落首領包括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至於,突利可汗更是直接領兵前來自動請降,他聽聞頡利可汗三十餘萬大軍在大唐的攻擊下,迅速瓦解崩裂。雖然突利可汗近些年也在暗地裡發展自己的勢力,卻無法達到頡利可汗的高度,只有十萬兵力。因此,突利可汗也直接歸順於大唐。

突厥頡利可汗率領的大軍被大唐殲滅,又被活捉的消息迅速傳到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於是,真珠可汗夷男也擔心大唐的軍隊攻擊自己,無奈之下,也上表唐高祖李淵表示歸順之心。真珠可汗夷男不曾想到,昨天修書發往大唐的歸降書,今天卻有頡利可汗的殘部以及大多數鐵勒的部衆投到了他的帳下,甚至另一個部族回紇也在土拉河畔建立了牙帳,也向真珠可汗夷男俯首稱臣,願意與他一同抵禦李唐大軍,使得真珠可汗夷男自信心膨脹起來,上表的歸降書也成爲一紙空文。

只不過這些事情,李逍遙暫時撇在一旁,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李逍遙率領麾下將領數十人,他們將一處丘陵團團圍住,就連李靖也前來了。至於,大唐十餘萬大軍李逍遙一個都沒有動,率領的皆是他自己麾下的將領,他來此的目的就是爲了將大師兄袁天罡壓回去,面見師尊。

袁天罡見頡利可汗兵敗如山倒,直接與他分道揚鑣,想要趁機逃走,卻不想李靖派遣大軍緊隨其後,一直追逐到此處的丘陵上,衆人也不攻擊,只是將山丘團團圍住,不允許袁天罡逃走。他們只聽命於李逍遙一人的指揮,李逍遙命他們不允許殺他,一來是袁天罡是鬼谷門的叛徒,二來袁天罡擅長施毒術,李逍遙擔心他們不聽從命令,私自行動導致性命不保。因此,李逍遙命令他們只圍不攻。

李逍遙昂首闊步地前來,他翻身下馬,來到了山丘處,李逍遙急忙前來,緊鎖眉頭,低聲道:“師弟,大師兄就在山丘中的上,他說想要見你,其他人一律不見!我擔心會有危險,不如我們直接攻上去,將其拿下。畢竟,大師兄的毒術實在是高明之極!”

“師兄不必多慮,你且看看我的身後是誰!”李逍遙從容不迫地笑了笑,李靖詫異地撇過頭,只見李逍遙身後出現了好幾道熟悉的身影,大吃一驚,只聽李逍遙淡然的笑了笑道:“實際上,當我確定了大師兄在突厥之中,就已經命人將他們全部請出來,有他們相助,其他人不必擔心。”

李逍遙又猛地大喝一聲:“衆將士聽令,退到三百米之外,沒有我的命令,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允許擅自行動!”衆將士詫異地看着李逍遙,李玄霸也在其中,他擔心李逍遙會出事,李玄霸也是玄真子的記名弟子,與玄真子有些淵源。不過,李逍遙疾言厲色地說道:“難道你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了嗎?”

秦瓊、伍氏兄弟、徐懋功、李玄霸等人全部都低下頭,無奈地恭聲道:“諾!”

李逍遙望着他們退了出去,微微一笑,然後轉身望着李靖,沉聲道:“師兄,我們一起上去吧!大師兄的事情,也該有個了斷了!”

李靖木訥地點點頭,面無表情地朝着山丘走去,緊隨在李逍遙身後的有二師兄李淳風、三師兄藥王孫思邈、四師兄虯髯客,以及李逍遙與李靖兩人。玄真子的五大弟子在這一天,史無前例的聚集在一起,就連李靖一時也難以自制,他沒有想到李逍遙會將諸位師兄全部請過來。他沉思了許久,想想也是。畢竟,此事是鬼谷門中的大事,其他的師兄也必須前來,而且李逍遙又是本門的門主,必須聽從他的號令。因此,衆人一同上去了,李逍遙根本就沒有將袁天罡的話放在心上,他直接帶領着其他人一同上去了。

袁天罡端坐在山丘之中,仰望着前方一望無際的荒漠,他苦笑一聲道:“逍遙王,我不是讓你一人前來嗎?爲何,你要讓他們一起!”

李逍遙大吃一驚,恭手道:“大師兄,你乃是師尊最大的弟子,我們這些師弟理應前來與師兄一起聚聚。因此,我纔會讓師兄們一同上來。”

“你還喊我爲師兄,我很高興,只不過我已經被師尊逐出師門,不再是你的大師兄了!”袁天罡憂心忡忡地嘆息一聲,他轉頭望着李淳風,淡然一笑道:“淳風,你也來了!這些年你一直尋找我,實在苦了你!”

李淳風大吃一驚道:“大師兄,難道你一直知道我在尋找你?”

“當年我被逐出師門,不久之後,你便在天下找尋我的蹤跡!”袁天罡微微點點頭,沉聲道:“本門算天算地算人,但是不算己。在你們來臨之前,我給自己卜了一卦,乃是下巽上乾,乾爲天,巽爲風,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四卦是爲‘姤卦’,預示着我與舊識重逢。”

李淳風疑惑不解的問道:“既然你知道,我們會再次相遇,爲何不逃走?”

袁天罡微微一笑,淡然地說道:“我已經逃了大半輩子,不想再逃了。之前是因爲心願未了,不得已纔要離開,如今我心願已了也是時候了結了!”他又看向了李逍遙,悵然若失地嘆息道:“若是你早些時候出現,我也就不會走這樣的道路,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既然這條路是我自己的選擇,那我就該爲此負責。逍遙師弟,我相信本門在你的手中必定會發揚光大,有你帶領本門,必定帶來再次的強盛;當初的決定,我是錯了,大錯已經鑄成,難以挽回,唯有一死以謝師恩!”

“師弟,日後若是見到師尊,請代我向師尊轉達,不肖弟子袁天罡沒有做出任何有損本門之事!……嘔……”

袁天罡口吐暗紅色的鮮血,眼睛慢慢地閉上了,直接向後倒去,衆人大驚失色,李逍遙眼疾手快地出現在袁天罡的身旁,快速地封住了袁天罡的經脈,他猛地大喝一聲:“三師兄,快點爲大師兄把把脈,看看情況如何,快點!”

衆人大驚失色,急忙上前查看,虯髯客直接提着孫思邈飛速地出現在袁天罡的身邊,藥王孫思邈握住袁天罡的脈門,驚呼一聲道:“大師兄中了很厲害的毒,快將他身子放平,我用金針徹底封住他的氣血!若是晚了……”

藥王孫思邈的話還未說完,袁天罡昏昏欲睡的甦醒過來,他咧嘴一笑,暗紅色的血液直接流淌出來,艱難地挺起精神,斷斷續續地說道:“師弟,不必……了……此毒……乃是……我……親手……研製的,世上再無解藥……”

“我……本……無意害人性命……陰錯陽差……造成了……無辜……百姓的死亡……實乃……大罪過也……今日……我……以死謝罪……心願已了……無任何……遺……憾……”

袁天罡心滿意足地笑了,目不轉睛地望着李淳風,他的腦中回想起自己幼年時候,自己與李淳風跟隨着師尊玄真子學藝的場景,眼睛慢慢地閉上了,彷彿他看見了師尊玄真子就在自己的面前,袁天罡微笑地閉上了眼睛,看到了玄真子的容貌,他好想大聲喊道道:“師尊,弟子好想您!若是再有來世,我一定會好好的侍奉您!……”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山老林中,一位慈眉善目、鶴髮童顏的道士心中一陣傷痛,手中的水壺直接掉落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彷彿心中最疼愛的人要離去一樣,他就是衆人的師傅玄真子。玄真子走出山洞,望着前方,緊鎖眉頭,喃喃自語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何我會感覺心中有些傷痛,難道是他們之中誰出了什麼事?”

玄真子轉念一想,覺得不可能,李逍遙身爲大唐的逍遙王身邊侍衛衆多,不可能會有事;又想起了李靖,也覺得不可能,李逍遙與李靖就在一起;又想起了虯髯客,他的武藝玄真子非常的放心;還想起了前不久才相見的弟子李淳風,分別不過數月,不可能會有事;還想起了藥王孫思邈,更加不可能,他一直在深山之中,甚少出世,也不會有事;最後,玄真子想起了數十年未見的大弟子,他急忙推算一下,才確定的確是大弟子袁天罡出事了,玄真子心中焦急不安,卻又無動於衷,愣了半晌,玄真子無奈地嘆息一聲轉身回去了。

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68章 六合大槍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61章 鐵匠借錢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19章 虯髯客第105章 少夫人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58章 神秘人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0章 玄感反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98章 邂詬(二)第132章 團圓第91章 邂詬(二)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63章 袁天罡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89章 洛陽花會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93章 長孫秀敏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1章 救援洛陽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31章 辭別第88章 逍遙扇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75章 鴻門宴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28章 亂鬥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97章 少夫人第98章 邂詬(二)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章 聖旨到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60章 約法三章
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68章 六合大槍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61章 鐵匠借錢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19章 虯髯客第105章 少夫人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58章 神秘人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20章 玄感反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98章 邂詬(二)第132章 團圓第91章 邂詬(二)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63章 袁天罡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89章 洛陽花會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93章 長孫秀敏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1章 救援洛陽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31章 辭別第88章 逍遙扇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75章 鴻門宴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28章 亂鬥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193章 獨戰羣雄(三)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97章 少夫人第98章 邂詬(二)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章 聖旨到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60章 約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