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傳國玉璽(二)

話說李逍遙違抗聖旨將王世充處死,衆人都在等待着唐高祖李淵的聖旨,每個人都爲李逍遙捏一把冷汗。不過,當事人李逍遙絲毫未曾受到影響,無動於衷,他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根本就無法分心。首先他要處理洛陽城內的一些政務,尤其是含嘉倉的糧草補給;接着,李逍遙將單雄信及戰死的士兵屍首火化,爲他們親自送葬;最後,李逍遙還要將收納的洛陽大軍重新整合一遍,所有的將領分工明確,將這一切事情都處理好之後,李淵派遣而來的使者終於來到了洛陽城。

李逍遙命人擺上香案,焚香迎接聖旨。他風輕雲淡地聽候使者的話語,李逍遙知道自己不可能有任何事情。雖然看似衝動魯莽,不顧聖上的面子,違抗聖旨,實際上李逍遙心裡知道自己絕對不會有事,不過他也沒有想到唐高祖李淵居然將他派往江都,討伐宇文化及,而且還敕封他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凡是唐軍任何一支部隊都由他管轄,一時之間李逍遙愣住了。

李靖、秦瓊等人也愣住了,他們也沒有想到李淵居然對於李逍遙違抗聖旨,擅自將王世充斬殺之事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反而擢升李逍遙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並且他們這些有功之臣全部擢升,連升三級,而且戰死沙場的單雄信被追封爲忠義侯,然而此事必須等到剿滅宇文化及之後,他們才能真正的返回京師。

突然,他們覺得李淵也看不清,不僅僅李逍遙,就連當今皇上的想法,他們都無法看透。按照道理,李逍遙違抗聖旨,損失了皇上的面子,任何人都不可能安然無恙。可是,李逍遙不僅毫髮無傷,反而命他派兵前去剿滅宇文化及,收服江都,違抗聖旨之事揭過,暫且不提。

李靖皺着眉頭,詫異地問道:“逍遙,爲何皇上讓你帶兵前去討伐宇文化及?”

“師兄的意思,是想問我,爲何父親沒有將我處置,反而擢升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吧!”李逍遙苦笑地說道,他的目光又掃視一遍秦瓊、李玄霸、羅士信、伍天賜等人,發現他們的眼神跟李靖是一模一樣的,就連張鎮周、田瓚也是一臉詫異地望着李逍遙,只聽他無奈地嘆息一聲:“父親的意思很明顯,不想讓我安心的留在府中自在逍遙,想讓我走入人們的視線之中!其實,本王斬殺王世充時,就曾經想到過父親會罷免本王的官職以及帥位,安心的做個逍遙王爺,沒想到本王的心思,父親看得一清二楚,這是其一。”

“其二,本王在軍中的影響力較大,父親也是無奈,就連你們能征善戰的大將全部都是本王的麾下,然而太子或是秦王都無法真正的調動了,只能由本王親自統帥。雖然,二哥擊敗了劉武周,父親允許他開館,實際上是想收回他手中的一部分兵權,名義上是擢升,實際上是貶官,只不過天下大勢還有一些反王蠢蠢欲動,父親不可做的太過,以免寒了天下將士的心,於是將本王封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實際上也是貶職,時機一旦成熟,本王就會遠離兵權,回到朝堂之上,父親這是在提前準備。”

“其三,江都是前朝煬帝楊廣身死的地方,宇文化及弒君奪位,人心背離,他手中仍然有十幾萬大軍,不容小覷。若是由二哥前來討伐,路途遙遠,還不如由本王前去討伐。畢竟,兩地相距不遠,這只不過是表面上的,真正的是爲了傳國玉璽,父親早就猜測傳國玉璽還在江都,實際上就是想讓本王取得玉璽,至於討伐宇文化及乃是一種掩飾而已。”

衆人聽聞李逍遙所言,恍然大悟的點點頭,他們面面相覷,全都驚訝地瞪大着眼睛。頓時,他們經過李逍遙的點撥才明白,唐高祖李淵的真正意思,就連李靖都目瞪口呆,衆人沒有想到李淵真正的意思是想要取得傳國玉璽,只要得到傳國玉璽才能赦免李逍遙所犯的罪,只不過傳國玉璽一直不知道藏在何地,畢竟傳國玉璽代表着政權穩定,天下百姓才能真正的從心底認可,否則就算是再強大,都無法真正的掌控華夏大地,大唐王朝的詔令天下反王不遵從,就是因爲沒有加蓋傳國玉璽的印章,現在衆人都明白了李淵真正的意思,只是他們非常的納悶,爲何李淵會猜到傳國玉璽在江都,而不在其它地方。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爲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刻。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此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若是,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是登得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唐高祖李淵登基爲帝,之前沒有玉璽情有可原,天下大定之後沒有傳國玉璽作爲象徵,就顯得他奪取隋朝的江山,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順。

傳國玉璽取材自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自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輾轉各處,從厲王不識璞玉一直流傳到秦王嬴政手中,歷經百年終於被挖掘出來它真正的價值。由於嬴政自稱始皇帝,並且在攻破趙國時,得到和氏璧,就任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爲璽,傳國玉璽才成功。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原本風平浪靜的湖面頃,刻間狂風大作,風浪驟起,秦始皇所乘坐的龍舟眼看就要翻了,嬴政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傳國玉璽由此失落。而後八年,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儘管傳國玉璽,隨着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不過,歷代帝王要想真正的掌控天下,就必須擁有它。縱然李唐帝國聲勢浩大,佔據着大半個華夏國土,沒有傳國玉璽作爲信物,就算天下百姓臣服,仍然在心裡對李唐有些不恭。若是沒有傳國玉璽,唐高祖李淵登基爲帝,天下大定仍然無法真正的做到天下臣民歸心,因此李淵纔會迫不及待地尋找傳國玉璽。

秦瓊沉思片刻,躬身問道:“少主,爲何皇上猜測傳國玉璽在江都,不在其它地方?”

李逍遙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回道:“江都乃是隋煬帝楊廣身死的地方,如果本王是皇上的話,傳國玉璽又是如此之重,根本就不可能放在別處。畢竟,此物乃是皇位的象徵,恰逢天下大亂,以楊廣的性格絕對不會將玉璽放在任何地方,一定會貼身收藏於自己身邊,因此父皇纔會確定,玉璽在江都!”

張鎮周壯着膽子,接着問道:“既然在江都,宇文化及弒君篡位,取得江都的控制權,而且還直接將煬帝的孫子楊浩立爲新帝,如今又直接將他斬殺,理應早就被宇文化及得到了,爲何直到現在都沒有一絲關於傳國玉璽的消息?”

“以本王之見,宇文化及之所以立楊浩爲帝,一來是爲了名正言順,他乃是弒君篡位之人,若是貿然登基爲帝,天下羣雄必定羣起而攻之,那個時候宇文化及定然翻遍整個江都城都沒有得到傳國玉璽,無奈之下才會立楊浩爲帝;其二,就是爲了傳國玉璽,只要有心人知道是楊家子孫成爲新帝時,到時候做做樣子,將所有的權力交還於楊浩,那人必定會獻上玉璽,宇文化及沒有料到私藏玉璽者,居然不願意將它獻出,他見事情沒有任何的希望就決定殺了楊浩,斬草除根,自立爲帝。”

李逍遙淡然一笑,繼續說道:“至於爲何沒有一點傳國玉璽的消息,實屬正常。畢竟,宇文化及也沒有得到它。或許整個江都之中唯有一人知道玉璽藏在何處,只不過這件事本王也不敢確定,只是猜測,待我軍攻破江都後,到時候就知道了。”

“隋煬帝窮兵黷武,使得天下大亂,大好河山白白葬送在他的手中。天下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之時,羣雄而立。若是有誰得到傳國玉璽必定會招惹天下羣雄的敵視,此物是皇位的象徵,只要得到它,天下就已經掌握了一半,就算真的得到玉璽,以之前的形式來說,也不可能將它公之於衆,不然引起天下反王羣起而攻之的話,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只不過它的誘惑力非常的大,只要我們得到玉璽必定招惹更多的搶奪者,因此我們必須提前做好大戰的準備,明白嗎?”

衆人微微點頭,堅定不移的望着李逍遙,他們願意誓死追隨與他。在他們看來宇文化及是衆多反王之中實力最弱之人,根本就無法與李唐大軍相提並論。衆人心中根本就沒有將宇文化及放在眼裡,在他們眼中,攻破江都只不過是雕蟲小技,根本就不足爲懼。

於是,李逍遙直接將張鎮周、田瓚等人全部留在了洛陽城,鎮守洛陽,並且成爲李唐大軍的後援軍。至於李逍遙自己,他率領着麾下大將帶領着十萬餘人出發,然後又派遣五萬大軍前往瓦崗城,派遣使者告知徐懋功等人一聲,若是他凱旋而歸,就隨他一同前往京師。

李逍遙率領着麾下大將秦瓊、伍天賜、羅士信、程咬金,以及同門師兄李靖,還有自己的兄長李玄霸,身後跟隨着十萬大軍聲勢浩大的朝着江都進發。由於,李逍遙率領大軍接二連三的攻破數座城池,關鍵是魏王李密,鄭王王世充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兵力強盛無比,麾下大將各個能征善戰,武藝高強之人。因此,任何勢力只要是聽聞李逍遙的風吹草動的消息,都會立即稟告回去,使得衆多勢力紛紛擔心,李逍遙率領大軍是進攻自己,全部都加強戒備,以防萬一。

李唐大軍進攻江都的消息傳來,衆多反王全部都舒了一口氣,如今的他們聽聞李逍遙的名諱都會忍不住的全身顫抖。只不過,佔據江都城的宇文化及聽聞李唐大軍朝着自己攻來,宇文化及嚇得直接癱軟在地,就連其他將領全身也是冷汗直流,瞪大着眼睛張大着嘴,全部都啞口無言,宇文化及苦澀地笑道:“沒想到朕做皇帝還未到一個月時間,就要滅國了,難道真是天命難違嗎?”

宇文化及做夢都不曾想到,李唐大軍進攻的對象居然是自己。雖然,宇文化及也登基爲帝,只不過時間根本就不到一個月,實力也是在衆多反唐勢力中實力最弱的,也是地方最小的。根本就沒有哪個反王爲了攻佔江都,而與他們翻臉,基本上宇文化及都是夾着尾巴做人。

當初,宇文化及意氣風發地弒君奪位,當時的威風何其大,就連名震天下的瓦崗大軍都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時光倒轉,飛速流逝,轉眼間,宇文化及成爲人們口中的奸臣,弒君篡位,瓦崗大軍卻早已名震天下,就算被李唐大軍攻破,仍然難以抹殺他們的威名,因此李逍遙麾下大將基本上都是瓦崗舊將,最重要的是殺人如麻的李玄霸也在此行的隊伍中,還有一個更加深不可測的白髮少年,也是這支李唐大軍的元帥——李逍遙,他一想起這些人就覺得頭皮發麻,渾身軟弱無力,兩眼無神的望着衆人。

李唐大軍就像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一樣,擋在宇文化及的面前,使得他無法攀登,更加無法超越。一時之間,千斤重的壓力重重的落在他的肩上,以及心中,使得宇文化及感覺自己都不能呼吸了,巨大的壓力是他之前從未有過的,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使得宇文化及苦澀地笑了一下,喃喃道:“天亡我也!……”

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0章 歸家救母第252章 科舉制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94章 進退兩難第47章 福禍相依第13章 聖旨到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258章 神秘人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5章 蒞臨太原第5章 拜入名門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5章 拜入名門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07章 紅拂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88章 逍遙扇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7章 錦囊妙計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58章 神秘人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98章 邂詬(二)第47章 福禍相依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258章 神秘人第19章 半路截殺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65章 甦醒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252章 科舉制第13章 聖旨到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章 拜入名門第270章 宣戰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
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10章 歸家救母第252章 科舉制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94章 進退兩難第47章 福禍相依第13章 聖旨到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258章 神秘人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5章 蒞臨太原第5章 拜入名門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5章 拜入名門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107章 紅拂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88章 逍遙扇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7章 錦囊妙計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2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58章 神秘人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98章 邂詬(二)第47章 福禍相依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258章 神秘人第19章 半路截殺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65章 甦醒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11章 困獸猶鬥(一)第252章 科舉制第13章 聖旨到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章 拜入名門第270章 宣戰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