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

???“逍遙師弟過譽了,我等與你還差得遠呢!”孫思邈謙恭地回道,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到底多大,論醫術他不懼任何人,可是說到其它的那還真是不如別人。由於他對醫術的癡迷,孜孜不倦地研究才達到日後的成就,若非他的堅持與努力,孫思邈根本就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當初,孫思邈少年成名,滿腔熱血致力於懸壺濟世。他拋開一切,只想取得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他立志於將中醫發揚光大。孫思邈遍走名山大川,棲身於山林之間,不停地尋找自己所要的草藥,因爲他知道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二十歲的孫思邈已經博覽衆多的醫學名著,發現自己的理論知識非常的豐富,可是實戰經驗還是欠缺。於是,他便背上行囊踏上了自己追尋醫道的巔峰之路。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前人致力於一生都奉獻在醫學的事業上,通過走遍了深山老林他知道了中草藥的特性,爲了增加自己的臨牀經驗,他又在民間嘗試着爲患病的貧困之人解除痛苦,不斷地積累、總結下來,使得他醫學上的成就非常的高,可是獨自鑽研於醫道中,孫思邈沒有任何的怨言,也不曾抱怨,只有滿腔熱血。

孫思邈踏上終南山時,遇見一位鶴髮童顏的長者,穿着黑白相間的道袍,手握銀白色的拂塵,猶如仙風道骨一樣佇立在山崖處,他剛好經過此地以爲老人家要跳崖自盡,不顧自己的安危前去搭救於老道士。若非孫思邈一生致力於救治病患,心地善良,無意間的舉動打動了那位老道士,得到老道士的認同才收爲弟子。

此人正是李逍遙的師尊玄真子,終南山乃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依靠秦嶺山脈,是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玄真子身兼佛道兩家所長,終南山也是他必到之地。玄真子與孫思邈兩人互相探討了一下佛道兩家的哲理,然後又見孫思邈致力於懸壺濟世,與鬼谷門的教義不謀而合,於是將他收爲弟子,傳授其一些醫學上的知識,並且教授孫思邈一些養身之道,使得孫思邈身強體壯,從未生病,但是玄真子在醫學上的研究所限,無奈之下只能靠孫思邈自行研究,但是也將他獨門的真氣法門傳授於他,可是孫思邈志不在此,因此跟隨在玄真子身邊十年,醫術是突飛猛進,可是武功造詣只能算是養身,但是比之一般人要強很多。

“我跟隨師傅十年時間,師尊將自己最得意的技藝傳授於我,而我志不在此,使得無法學會師尊最高深的真氣法門,可是十年時間裡,我跟隨師傅走遍名山大川,對中草藥的特性有了深入地瞭解,反而將醫術上的成就提了更高。”

“當初,師尊見我立志於懸壺濟世,也就沒有強迫於我,一切隨緣。”孫思邈回憶道,雙眼溼潤的看着李逍遙,李逍遙知道孫思邈對師尊玄真子的真摯感情。

縱然玄真子在醫學上指點的並不同,可是鬼谷門的藏書何其多,玄真子就將所有有關於醫學的書籍全部找到,在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的醫書,孫思邈有幸都研究過。若非他在醫藥上天賦異稟,否則難以靠一個人鑽研達到今日的成就。可是沒有玄真子領進門,他也不會如此努力鑽研了。

“逍遙師弟,我比孫師兄晚幾年拜師!”李靖接過孫思邈的話,微笑地繼續說道:“當時我與另外一人在山林間切磋兵法以及武藝,師尊與孫師兄途徑此地,發現我們兩人是可樹之才,而那時我才二十歲,意氣風發的年紀,不服師尊,就與師尊比試了一下,無一例外地我全部輸了,那個人也敗在了師尊的手下,那個時候我們兩人就一起拜師,各自學了一門!”

“那個人乃是真正的武癡,不過說實話他的武學天賦就連師尊都稱讚不已,於是乎他只學單獨的一門技藝,師尊問他學不學兵法,可是他說自己的夢想是行俠仗義,並非領兵作戰,不願被朝廷束縛自己的性格,因此只學了師尊武功。”

“而我從小立志爲國盡忠,於是師尊傳授我武藝以及兵法。由於我與孫師兄乃是一個地方的人,因此在師尊身邊基本上都是師兄照顧我,而那個人性格乖張,除了師尊能夠壓制他之外,任何人的命令都不願意聽。因此,我經常與他切磋,師傅也允許,沒有說什麼。但是,每次我們都是點到爲止。”

李逍遙好奇地問道:“結果如何?”

李靖微笑地回道:“單打獨鬥我不及他,可是我會排兵佈陣使得他每次都吃虧,因此我們兩人每次都是全身是傷的回來,師傅也不曾多言,受傷之後都是孫師兄爲我們兩人診治。隨着時間的增長,我與那人不停地交手,彼此惺惺相惜,反而真正地不打不相識。”

“縱然我們兩人都是師尊的弟子,而且入門時間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爲了爭奪排名纔會如此競爭激烈,否則我們也不會如此的大打出手!其實那個傢伙實在是不厚道,要不是我手下留情,他早就死在我的陣法裡面了!”

孫思邈捋了捋鬍鬚微笑地看着李靖撇着嘴抱怨地模樣,笑道:“哈哈!……藥師,你還記得啊!”他見李逍遙好奇地看着自己,又接着說了起來,“其實師尊與我途徑他們二人交戰的地方,也是無意間走到那裡的,因爲我需要中草藥,師尊又擔心我一個人萬一走失或是遇上猛獸,所以就一起進去了。”

“師尊與我還未走多遠,便看見他們兩人生死相搏。只不過那個時候他們兩人並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因此下手難免收不住,再說他本就是孤膽英雄,僅憑着自身的力量居然將藥師的陣法攻破,我與師尊非常的震驚,正是這樣才使得師尊動了收徒之心。”

“原本那次只不過是兩人互相切磋,因爲他們兩人是結義兄弟,互相切磋難免有些損傷,可是他的殺意實在是太強盛了,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若非師尊及時出現擋住了他的最後一擊,而且又阻止了藥師繼續行動的話,他們兩人就是兩敗俱傷,而且至少有一人會死去。”

“師尊出手制止,再加上我在旁邊救治才使得他們兩人保住一命,以師尊的能力縱然我不在身邊,他們兩人也不會死去,只不過師尊說讓我用他們兩人試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於是順理成章的由我來醫治了。”

“雖然那一次切磋,藥師留了一手,可是師弟他也留手了,兩人都沒有真正地使出全力。但是這也是在他們兩人挑戰師尊後才發現的,之前並沒有發現。可是師弟他赤手空拳得硬是在藥師臉上留下紀念,使得藥師清醒過來後頂着一雙熊貓眼,這是他最生氣的地方。”

“熊貓眼?”李逍遙低頭喃喃自語地掃視了一眼李靖,腦子裡立即浮現出當時的場景,李靖身材魁梧,長得一表人才,尤其是掛着一對熊貓眼,而且還是青色的這讓他憋住自己的笑意,現在他明白爲何李靖如此生氣了,他忽想起了後世流行的一句話:“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亂,相貌要保留!”

無論是英雄瀟灑地翩翩公子,還是溫文爾雅地傾國傾城的女子,他們都非常重視自己的相貌,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如果誰敢打了自己臉,毀了自己的樣貌,那是最大的罪過,李逍遙立即想到後世中周星馳演的電影,哪怕身體被人打得再傷,只要英俊的相貌保存,那就是不幸中的萬幸。

“孫師兄,那位師兄到底是何人?居然有此本領將李師兄的相貌差點毀容了呢?”李逍遙急忙問道,他現在最好奇的還是那人到底是誰,居然有如此本領,居然敢打‘軍神’的臉,心裡暗暗地稱讚:“這位師兄實在是一位英雄人物,乃是我輩的楷模,值得敬重!”

“他就是……”孫思邈微笑地準備回答,可是瞥見身後出現了一位人影,他愣了一會,急忙轉口道:“李叔,不知近來可好!”

老李見李靖與李逍遙兩人一直在屋外,而且天色已晚,太陽已經完全落下了,他擔心李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好起來,連忙出來尋找,而紅拂與長孫秀敏則呆在屋內講着悄悄話,至於伍天賜則是見到孫思邈的身影原本以爲是傷害兩人的,看見他手中的草藥知道李逍遙沒有任何的危險,就退了下去只是在遠處靜靜地等着李逍遙的命令。

孫思邈話鋒一轉,李逍遙以及李靖兩人急忙轉身,驚訝地看着老李的身影緩慢地朝着自己等人走來,心裡暗暗地想道:“幸虧師兄腦筋轉得快,否則這個秘密就要被人知道了!”李逍遙與李靖兩人默契十足地守口如瓶,他們幾人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只是伍天賜可能猜到一點,但是沒有得到確認,他也不會詢問李逍遙。

老李見有人喊自己,還以爲是李靖,擡起頭渾濁的眼神仔細地看了一眼,覺得眼前朝着自己微笑地男子在哪裡見過,又看見他身旁有着草藥,立即回想起來,驚喜地回道:“原來是孫大夫,您何時回來的?怎麼不進門呢?”

“藥師,你也真是的,幹嘛不帶着孫大夫到屋內休息片刻呢?”老李責備地看了一眼李靖,其實暗地裡是罵他不好好的保護自己,身子剛剛好,現在還在屋外,擔心李靖舊病復發,又是責怪李靖怠慢了孫思邈。

畢竟,李靖病重時,孫思邈在無人招呼之下自己趕來爲李靖治病,而且分文不收。當時,老李就非常的奇怪孫思邈爲何出現在這裡,可是李靖清醒片刻讓老李放心,一切只需要聽從孫思邈的就可以了。於是,老李對孫思邈非常的感謝。若是沒有孫思邈的藥方,使得李靖的身子能夠支撐到李逍遙前來,否則李靖早已身死道消了。

老李也不知道李靖與孫思邈之間有一層同門之誼,只道是李靖在外結交的好友。當初,孫思邈說過會上山採藥,老李見他身旁還有幾味草藥,他就知道孫思邈並不是忽悠他,這段日子確實是去深山老林中採藥去了,而且時間剛剛好。

“孫大夫請進,逍遙公子與藥師你們兩人也給我進屋吧!”老李熱情地笑道。

孫思邈、李靖、李逍遙三人剛剛準備踏腳朝着屋內走去,可是身後傳來一陣洪亮的喊叫聲,震得三人急忙轉身看向來人,只聽到:“藥師,我聽說你病了,死了沒有啊!沒有的話現在就給我出來,我們兩人還未勝負呢!”

李逍遙詫異地看着李靖,只見孫思邈哭笑不得地說道:“說曹操,曹操就到了,他還真是快啊!”

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23章 宣戰第93章 長孫秀敏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52章 淵源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69章 鑄造師第175章 鴻門宴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3章 巧得金錘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62章 二師兄第128章 亂鬥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31章 辭別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28章 亂鬥第270章 宣戰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8章 衆人齊聚(八)第128章 亂鬥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42章 惺惺相惜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52章 淵源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33章 生死相搏第175章 鴻門宴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62章 二師兄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44章 囑託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270章 宣戰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12章 相見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91章 邂詬(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65章 甦醒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28章 亂鬥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
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23章 宣戰第93章 長孫秀敏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52章 淵源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69章 鑄造師第175章 鴻門宴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3章 巧得金錘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62章 二師兄第128章 亂鬥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31章 辭別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28章 亂鬥第270章 宣戰第11章 與天相爭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8章 大隋第一勇士第78章 衆人齊聚(八)第128章 亂鬥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127章 三星齊聚(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42章 惺惺相惜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52章 淵源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33章 生死相搏第175章 鴻門宴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62章 二師兄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44章 囑託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93章 再次相遇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270章 宣戰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12章 相見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91章 邂詬(二)第6章 鬼谷傳人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65章 甦醒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128章 亂鬥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