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入朝爲官

“李昇,你這個小子快點下來!再不下來,小心你的屁股!”李逍遙憤怒地看着樹上的小傢伙,他沒想到自己這個兒子實在是太調皮了,什麼地方都敢去,肆無忌憚的,要是以後這樣下去的話,對李昇以後的成長不利,於是李逍遙每次都要動手打他的屁股。

“爹,你已經說了無數次,能不能換個理由!”李昇攀附在樹枝上,低下頭奶聲奶氣地喊道,一雙小眼睛不屑一顧地嬉笑着,實在是李逍遙千篇一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創意。每次都是使用相同的招數,就是打李昇的屁股,如今他已經習慣了,根本就毫無畏懼,而且他身後的靠山是李淵、竇皇后還有李玄霸等人,非常的強大,有時候甚至是李逍遙都無可奈何。

李逍遙看着李昇不屑一顧地嘲笑自己,得意洋洋地模樣,使得李逍遙怒氣衝衝地直接一蹬腿就出現在李昇的面前,雙手一伸直接將李昇抱了下去,李昇不亦樂乎地歡大笑起來。事實上,李昇每次都如此的調皮是想李逍遙抱着他飛起來了,數次都哀求李逍遙教他武藝,都被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只能出狠招,想要感受一下脫離地心引力的感覺,他拍着大笑道:“爹,孩兒還想再來一次,好不好?”

李昇楚楚可憐的拉着李逍遙的衣角,哭喪着臉迫切地希望李逍遙再來一次,李逍遙看着愛子無奈地苦笑一聲,再次抱着李昇跳躍起來。雖然他不能做到像武俠小說那樣真的脫離地心引力,仍然藉助一些物體比常人跳躍的要高出許多,身輕如燕地終身一躍李昇眼睛都眯成一條線,笑眯眯地拍着小手。

“昇兒,如果你再大一點的話,爲父將傳授你武藝,如何?”李逍遙撫摸着李昇的小臉,笑眯眯地輕聲道。

李昇奶聲奶氣地不依道:“爹,孩兒已經兩歲了,我很有力氣的!不信的話,爹爹你來看看!”

爲了能夠得到父親傳授武藝,李昇豁出去了。他躡手躡腳地小跑到器械庫邊,挑了一把大刀使出吃奶的力氣,小臉漲得通紅的,李昇雙手緊緊的握着,不停地揮舞。李逍遙笑眯眯的看着小臉漲紅的李昇,大吃一驚,沒想到李昇真的能夠將二十多斤的大刀揮舞起來,而且還有模有樣的,吃驚道:“昇兒,你這個招式是哪裡學的?”

李昇吃力地放下手中的大刀,興奮地喊道:“爹,你看我的武藝不錯吧!”他聽聞李逍遙的話,撓撓頭,低下頭期期艾艾的回道:“爹,我說了,你不要生氣,行不行?”

“嗯!”李逍遙輕聲笑道,“只要你說出來是誰教你的,爹絕對不會生氣,而且還傳授你武藝!”

李昇聞之,口無遮攔地高聲道:“是伍伯伯,是他教我的!爹,教我武藝吧!我也想跟爹一樣馳騁沙場,爲大唐效命!”

李逍遙笑眯眯地問道:“昇兒,你的武藝是五哥教你的?”李昇堅定地點點頭,李逍遙又接着問道:“是不是你纏着伍四哥教你的?”

李昇鬼鬼祟祟地低下頭,驚訝道:“爹,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逍遙撫摸着李昇的小腦袋,他心知肚明。畢竟,李逍遙親口下令的絕不允許任何人私自傳授他武藝。如果不是李昇耍手段逼着伍天賜的話,以伍天賜的膽量根本就不敢擅自傳授李昇武藝。事已至此,李逍遙也無話可說,他不想李昇過早的就接觸武藝,只想讓他的童年過得開心一點,這是每一位作爲父母的心願,只不過李逍遙不清楚的是李昇一直纏着讓自己的父親教授自己的武藝,也是從伍天賜的口中得知李逍遙的武藝就連衛王李玄霸都望塵莫及,不過李逍遙卻知道他的武藝沒有師門的允許絕不可能私自傳授鬼谷門的絕技,只能是一般的強身健體之法。

“四哥,你給我出來!”李逍遙猛地大喝一聲,伍天賜的身影迅速地出現在他的面前,訕訕一笑,尷尬地撓撓頭,他瞥了一眼李昇歉意地目光又看着李逍遙憤怒地神情,還有李昇身前的大刀,就知道李昇這個小傢伙將他出賣了,支支吾吾地回道:“少主,何事?”

李逍遙邪笑一聲道:“何事?應該是我來問你吧!昇兒的武藝是不是你暗中傳授的?”

伍天賜無奈地嘆息一聲,低聲道:“是我暗中傳授小公子的!”

李昇目不轉睛地看着憤怒無比的李逍遙,又看了看啞口無言的伍天賜,大吃一驚,實在是沒有想到之前父親還是笑眯眯的,怎麼態度急轉而下,變得如此的暴怒,他奶聲奶氣地大哭起來,抱着李逍遙的大腿,嗚咽道:“爹,你答應孩兒的不會怪罪伍伯伯的,您說話不算數!嗚嗚……”

他心急如焚之下眼淚都急出來了,李逍遙看着梨花帶雨的兒子,無奈地嘆息一聲,擦着李昇的小臉蛋上的淚痕,卻被李昇倔強的甩開直接跑開了,就連伍天賜都沒有反應過來。李逍遙望着傷心不已的兒子,久久不語,然後轉身疾言厲色地說道:“五哥,難道忘記本王下得命令嗎?”

伍天賜唉聲嘆氣一聲,低聲道:“末將甘願受罰!”

“五哥,你知道我爲何不讓李昇學武嗎?”李逍遙淡淡地看着伍天賜,他微微搖頭,伍天賜一直不明白爲何李曉要不讓小公子練武,只聽李逍遙愁雲慘淡地笑道:“大唐看似橫掃天下,實際上卻危機四伏,內憂外患。內憂有大哥、二哥,外患有突厥、吐蕃等國對大唐虎視眈眈,突厥主動與大唐請和,實際上是伺機而動,他日必定捲土重來,大唐與突厥等只有一國能存,而且前隋遺留下來的諸多問題都需要解決,百姓也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否則對大唐不利!”

伍天賜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詫異地問道:“爲何太子與秦王是內憂?”

“大哥是皇太子,日後的大唐君王,必定君臨天下;然而,二哥在朝中勢力龐大,影響力頗深,並且文官大部分都是他的門下,日後大哥登基爲帝,二哥絕對不可能答應。對於大唐來說非常的不利,而本王我就把持着兵權,對他們兩人來說都是最大的威脅,並且昇兒又深得父皇的寵愛,他日必定招致後患。”

“昇兒是本王的兒子,焉能不知他的潛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爲了避免他日兄弟相殘的局面,本王只能放下手中的兵權,自願退出皇位之爭。那日父皇擺宴爲諸將接風洗塵,父皇對昇兒的寵愛有加,必定會傳自大哥、二哥的耳中,而二哥大勝歸來,都不曾受到如此禮遇,對本王卻如此寵愛,必定招惹他們兩人的嫉恨,雖說憑藉本王手中的實力,不懼任何一人,只不過大唐目前來說,還不能動亂,一旦動亂,大唐初建的權利又要分崩離析了,到時候民不聊生,百姓再也經不起動亂了,因此大局出發,本王不得不退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就連手中的私軍也一併交出來,就是爲了避免留下隱患!”

“再說,父皇親自當着羣臣的面賜封昇兒爲嗣王,朝中大臣必定會認爲父皇想改立皇太子,因此朝中明爭暗鬥更加劇烈。本王已經退下職位一月有餘,深深的知道朝廷中爭權奪利甚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父皇再疼愛本王,他都是皇上了,有些事情不得不爲之。因此,本王寧願閒賦在家,也不願再次擔當軍職,畢竟軍中大半個將領皆是本王的麾下,功高震主,就算是本王是親王都不行,五哥你能明白嗎?”

伍天賜聞之呆如木雞,木訥地點點頭,他才知道逍遙王府實際上是危機四伏,衆人虎視眈眈。若是稍微走錯一步,就會滿盤皆輸。他才知道自己真的錯了,如果衆人知道李逍遙之子會武藝,而且悟性極好,深得李逍遙的真傳,對於任何一方勢力而言都非常的危險,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剷除李昇。即使有李逍遙等人保護,不過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真的有人盯上了李昇,或許他的性命堪憂,伍天賜的冷汗流了出來,鄭重其事地說道:“末將明白了,還請少主責罰!”

“孺子可教也!”李逍遙微微頷首讚揚道,他的一番話說得是大唐也是逍遙王府,伍天賜心悅誠服地低下頭,承認自己的錯誤,李逍遙心滿意足地點點頭,唉聲嘆氣道:“如果昇兒命中有此一劫,避無可避,不如迎難而上。明日起,你就親自指點他武藝,如果可以的話,就讓李仁、李雙凱等人一起教導監督他習武,待時機成熟後,本王親自教導,記住要學武不怕苦,就算他是我的兒子,你們該下狠手就給我往死裡整,明白嗎?”

伍天賜大吃一驚,道:“少主,您說的是真的嗎?”

李逍遙好氣又好笑地說道:“當然是真的,他選擇的道路就算是再苦再累也必須給我走下去,日後或許用得着也說不定!…………”

李逍遙的話還未說完,身後一道倩影出現在李逍遙的眼前,他苦笑一聲,喃喃道:“沒想到這個小子居然學會了告狀,搬救兵!”他急忙上前,輕聲道:“敏兒,你怎麼出來了?”

長孫秀敏無奈地皺着眉頭笑道:“還不是昇兒,他非得拉着我來到後院,說是王爺要責罰伍兄,實在是被逼無奈之下,纔來的!”她拉着李昇的小手,只見小傢伙竊喜地笑了笑,然後偷偷瞄了一眼伍天賜,見他毫髮無傷,放心下來,李逍遙等人望着古靈精怪的李昇,皆是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哭笑不得的搖頭嘆息不止。

伍天賜激動不已的看着李昇,他沒有想到這個小傢伙居然如此講義氣,自己說服不了父親,連忙跑到後房找來長孫秀敏,讓他的母親前來說服李逍遙。他心裡充滿着暖意,竊喜道:“這個小傢伙,不愧是少主的兒子,如此年紀就重情重義,他日必定是戰場上一員虎將!”

於是,李逍遙開門見山地詢問了李昇學會是很吃苦的,問他怕不怕,能不能堅持下去,沒想到李昇斬釘截鐵的回答李逍遙,他一定能堅持下來的,而且他還豪言壯語的說要超過自己。李逍遙聞之興奮不已,就讓李昇跟隨着伍天賜以及李仁、李雙凱等人習武,系統的去學習總比雜亂無章的要好很多,李昇聽到父親准許自己能夠習武高興壞了,在李逍遙的臉上狠狠的親了幾口,然後迫不及待地去拉着伍天賜等人去演武場上,小試身手。

長孫秀敏哭笑不得看着蹦蹦跳跳的兒子離開的身影,她轉身低聲道:“逍遙,你已經足不出府一個月了,而且又不允許他人前來拜訪,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當初,李逍遙在大殿內自動請辭,閒賦在家。長孫秀敏就覺得奇怪,不過她是女兒家,有些事不必知道的太多,長孫秀敏一直在府中相夫教子。而且,李昇在一個月快速地成長,不僅僅會說話,而且非常的流利,甚至臂力都在增長,驚得長孫秀敏想起李玄霸,她心裡一直渴望自己的兒子學習四書五經,事情卻出乎她的意料,這個小傢伙每天都喜歡舞槍弄棒的,最後被李逍遙嚴令禁止後,才變得乖巧一段時間,卻無法真正的嚇住他,一如既往地繼續練武,長孫秀敏也只能睜一眼閉一隻眼。

“時機成熟了,不日我就要再次進入衆人的視線中!”李逍遙淡淡地笑道,他牽着長孫秀敏的小手,輕聲道:“敏兒,爲夫甘願拋棄唾手可得的權力,足不出戶,你不會責怪我吧!”

長孫秀敏柔情似水地笑道:“王爺做的決定,妾身一直都支持!既然王爺選擇放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兵權,必定有自己的打算,妾身乃是女流之輩,根本就不需要詢問太多。再說了,王爺的本事人所共知,只是不知王爺接下來該如何做?”

李逍遙含情脈脈地凝望着長孫秀敏,斬釘截鐵地說道:“接下來,本王要在朝堂之中大顯身手,本王要入朝爲官,造福一方百姓,使得大唐更加的鼎盛繁榮!”

第4章 指點明津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3章 巧得金錘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107章 紅拂第51章 徐府危機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97章 少夫人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08章 刺殺第146章 弒君(二)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4章 指點明津第90章 邂逅(一)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08章 離別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70章 宣戰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3章 巧得金錘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89章 洛陽花會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52章 科舉制第88章 逍遙扇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270章 宣戰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111章 義結金蘭
第4章 指點明津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51章 徐府危機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98章 皇后病危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3章 巧得金錘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107章 紅拂第51章 徐府危機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97章 少夫人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08章 刺殺第146章 弒君(二)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4章 指點明津第90章 邂逅(一)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08章 離別第282章 王妃產子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70章 宣戰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3章 巧得金錘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257章 一怒爲紅顏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82章 衆人齊聚(十二)第254章 酒神來訪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89章 洛陽花會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52章 科舉制第88章 逍遙扇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31章 各司其職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270章 宣戰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111章 義結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