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

外面春日陽光明媚,諸多的奴僕和吏員在知州衙門內外忙碌,很多官員已經陸續來到州衙赴宴,他們隨意談笑,聲音從外間傳到二堂內,令呂問賢心煩意亂。

岐州地界實在太小了,州城才二里見方,完全就是一個大型的集鎮,連很多縣城的規模都遠遠不及。

從州城城頭遠眺,往西南方向就是重巒疊嶂的岐山,翻過五六百米高但險峻異常的岐山山脈,便是諸山環抱,只有十數裡方圓的岐山港。

那裡原本有幾個小漁村,被岐山盜盤踞之後,興造了不少房舍,原本的漁村都是換了主人。

東北東南方向,多半是平原,有不少漁村和幾個小集鎮,地方很安靖,事實上多了幾個軍寨還促進了岐州的消費能力和商業,原本這裡就是一個遍佈漁民和菜農的大型海島而已。

可能幾百上千年後,這裡會逐漸和福州形成一個整體,現在這個時候,也就是一江之隔,而且江面狹窄,夏天時很多人直接游水至對岸的福州。

呂問賢長的很白,面容方面,下巴留着幾縷長鬚,他穿着家居的玄色長袍,頭戴唐巾,整個人顯得心煩意亂。

呂問賢在岐州已經好幾年,原本已經習慣了眼前的一切,現在他卻覺得海風味道太腥鹹,簡直叫人想吐。

“南安侯到了。”一個下人走近過來,小聲稟報。

“知道了。”呂問賢沉聲答應着,站起身上,臉上換了一臉笑容,邁步往大門而去。

至大門處,諸多的官吏已經站立等候,呂問賢帶頭抱拳躬身,見徐子先下馬過來,便是朗聲道:“下官知岐州軍州事呂問賢,拜見君侯。”

“呂大人不可如此。”徐子先搭住呂問賢胳膊,說道:“官場之上,只論官職,不論爵位,若論爵位,宗室都不可以出來做官辦事了,先君在岐州時,和昌文侯搭擋,可是隻論官位,不談爵位的。”

“狗屎……”呂問賢在內心罵了一句,徐應賓和陳篤敬都是侯爵,當然不必再講什麼爵位,自己如果拿大,用知州身份見徐子先,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麼事非出來。

“請君侯入座吧。”呂問賢乾巴巴的客套道,自己都能聽的出話語中的不甘和虛僞。

兩人把臂前行,走到一半,四周的人跟着,但保持着相當距離時,徐子先停住腳步,對呂問賢道:“我聽說知州大人經常攀派到上寨,在那裡觀測海盜活動?”

“有這事。”呂問賢道:“本官既是知軍州,當然要看陳於泰的活動,以防岐州百姓爲其所乘,漳州慘事,不可復演於岐州。”

“呂大人還經常到上中下三寨看將士會操?”

“嗯……”

呂問賢有點不耐煩,不知道徐子先是什麼意思……

“廂軍三寨,三千多人,看似不少了,會操時也夠威武雄壯,但我要向呂大人保證,要是有誰帶着這三千人去討伐海盜,能活着回來三百就算不錯的結果了。”

徐子先深深一嘆,對呂問賢道:“先君當初戰敗,原因很多,被人揹後捅刀子是戰敗原因之一,但最要緊的還是廂軍無用,三千多人被人一鼓擊潰,就算叫嶽峙,李友德還領岐州軍寨,拉出去打仗還是一個必敗的結果。”

呂問賢頗感羞辱,他自己的心思也是很明顯,上任之後經常勘探地形,研究從岐山翻過山嶺突襲的可能性,多次攀爬已經發覺了很多可以進兵的道路……

事實上只要用心,雖然山勢陡峭險峻,但這世間就沒有不能翻越的大山,又不是攀爬懸崖之類,山上原本就有一些獵戶之類的存在,各種羊腸小道都隱藏在木地灌木之中,稍加註意就能找到幾條翻過山嶺,突向海灘的通道。

自以爲找到道路,再訓練士卒,很有可能創造奇蹟,成就一番功名的呂問賢,對徐子先的到來當然是不情不願,以爲是被搶了可能到手的功勞。

“我來此之前就派人打聽了呂大人的行跡和爲官之道……”徐子先誠摯的道:“呂大人有心,待百姓也寬仁體恤,是個好知州,也想着剿滅岐山盜,志向可嘉。但憑這三寨廂軍,那是絕對辦不到的事。”

雖然感覺對方說的可能是事實,但被一個年齡比自己小一半的人這麼居高臨下的教訓,呂用賢內心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若干牴觸情緒,他有些羞惱的道:“南安侯說這些話,意欲何爲呢?”

“我是想叫呂大人放心。”徐子先淡淡的笑道:“剿賊之事,由我來行之,要緊的是南安水營練成,海陸並剿,更易成功。廂軍方面,我會嚴加訓練,充實餉械,革退沙汰不合格者,補充進壯丁,這樣數月乃至年後,可以動兵時,呂大人可以以知軍州的身份,跟着我一起在軍前,到時候奏本之上,你我二人並列,如何?”

“如果事情都是君侯所爲,本官可不會沾這種光。”

“如果一個人吃第十個包子吃飽了,頭前九個就不算了?”徐子先輕笑道:“這幾年岐州地方安靜,廂軍完整,陳於泰迫於壓力對各方的劫掠都少了許多,大人之功是數年的勞苦和心思,如果一戰定立功勞,大人卻被排斥於外,我都會感覺不公平……”

一種得到理解的感覺涌上心頭,呂問賢神色怪異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徐子先,終是忍不住道:“君侯一直都是這麼明察秋毫,洞徹人心的嗎?”

“防禦使後宅的葡萄架可不是這麼想的。”徐子先頗爲幽默的回答,他相信呂問賢知道是什麼意思。

果不其然,呂問賢似乎吁了口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

迎接防禦使的酒宴規格相當之高,岐州是府下軍州,和建州,汀州,漳州,泉州,邵武軍,興化軍這樣的上等軍州不同,屬於府下代管軍州,比縣高,比正經的州府低等。

府也是有高有低,最高級別的府是燕京府,也就是京兆府,其次是江陵府和福州府,各大府的知府一般地位在安撫使下,但江陵知府一般會掛節度使或是觀文殿大學士或兼某部尚書等若干職務,實權不在江南東路安撫使之下,甚至在其之上。

岐州之設,原本就是因爲防禦海盜,其實防禦使比知州更引人矚目,徐子先赴任,最少在岐州士紳和百姓眼裡,甚至在駐軍羣體裡都引發了軒然大波。

知州呂問賢的歡迎宴吸引了大量圍觀的人羣,不大的州衙之外,圍的裡三層外三層,待酒宴快結束時,關於徐子先的很多傳言和談話,都是在岐州各階層流傳開來。

在此之前,福州的若干家報紙開足馬力,宣揚徐子先的戰功,南安團練的精銳武勇,然後再有人質疑徐子先遲遲不接任,不願對陳於泰動手,有保存實力和養寇自重的嫌疑。

在徐子先赴任之前,頗有一些歧州士紳和百姓相信了這種論調,對徐子先心懷不滿的人大有人在。

但後來有人駁斥,輿論漸漸平息,特別是齊王措詞異常嚴厲,不準民間胡論議論軍政大事,報紙不宜在軍務上隨意施加影響,擾亂軍心,蠱惑民意,在大都督府的施壓之下,很多莫名的輿論最少在短期內是消失了。

徐子先至岐州後,已經在州衙,防禦使衙門等各處接見屬官時,強調再三,無有水營,不能談剿匪,聯想到南安正在擴大水營團練名額,招募數千水營兵,南安侯府又花重金修復了大量船隻,其意如何,當然是昭然若揭。

至此時,很多人是感覺冤枉了這位青年君侯,不管怎樣,其志向在剿滅陳於泰是沒有錯,從去歲開始,修船和準備募兵就已經開始了,若不是有意岐山盜,任在京師的功勞,徐子先在福建路何處不能去?到建州任防禦使,不比掛個同知岐州的頭銜要好的多?

人羣之中,有個滿臉鬍鬚的壯漢,一直抱着膀子在觀察州衙的情形,同時也在聽各人的議論,時而皺眉,時而點頭,時而面露鄙夷譏諷的笑容。

到了起更前後,宴會結束,圍觀的人羣早散開了,只有一些小攤販沒有走,希望能在夜深之前再賺十個八個銅錢。

壯漢從人羣中離開,臨走前買了幾塊牛肉餡的餡餅,啃的滿手滿臉都是油,他健步如飛,穿過黑暗的小巷,在狗的吠叫聲中走到城牆腳下。

岐州城牆先是夯土,後來海盜犯境的局面日趨嚴重,成宗年間政事堂下令福州府撥付款項對岐州城牆進行包磚。

周長二里零一百五十步,有垛口和射孔,馬面牆,兩座城樓和藏兵洞,沒有甕城,相當簡陋,城磚也有不少零落或凸起的,這壯漢相度了一小會兒,身形如猿般的在城牆上蠕動了一小會兒,便是攀上了不高的城牆,然後不加遲疑,縱身自另一側而下。

夜色中,壯漢飛奔而過,前方就是駐有兩營兵的中寨,壯漢雖不懼,卻不欲多事,因而從一側繞道而過,夜晚的軍營只有箭樓有燈影照映,不能及遠,壯漢在裡許外繞道而過,根本未驚動任何人。

到得岐山山腳下,先是有道路,半腰還有村莊,到數百米之上時,林地茂盛,灌木繁多,人蹤已經罕至,壯漢如一隻蒼猿般在崇山峻嶺之間跳躍攀爬,及至山顛又順勢而下,幾無絲毫滯礙,可見這樣的翻山越嶺,於他來說也是常事了。

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
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落戶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三十章 江邊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