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船隊(下)

那是十艘五層的艨艟大船,全部都吃水很深,看得出來都是滿載的貨船,每艘船的船尾就打着一個小小的燈籠,高俊的船工們大罵對方不按規矩掛燈,大晚上看不出船隻大小,最前頭的幾艘船差點撞上。但是大船根本沒有反應,粗暴地切到高俊的前方。這裡是潞河與盧溝河的交匯處,大船是從盧溝河來的。

“這是碰瓷嗎?”高俊奔到船頭,即便沒有什麼行船知識,他也能看出來,這些大船完全遮蔽了航路,高俊的船隊根本無法繼續前進,船工們落了帆,彼此呼喝着,將二十艘船盡力安排開,避免碰撞。舉起火把,和對面交涉。

高俊的船隊是十六艘載人的通州樣戰船,加上四艘載貨物、牲口的沙船,而對方起碼是十條大型貨船,船工人數應該與高俊相當,要是真的鬧什麼矛盾,高俊倒也不害怕,手下這幫人,大部分都是和蒙古騎兵打過仗的。

“這是什麼船,怎麼這麼橫?”何志也奇怪的問船工。

“郎君有所不知,這是運河上的商船,一向如此。”船工苦着臉說,何志也聽後恍然大悟,點點頭。

這下輪到高俊奇怪了,拉過何志也到邊上,皺着眉頭問道:“都說士農工商,這幫商人有錢也不至於敢如此招搖過市吧?咱們是軍船,難不成不如商船?”

“高俊,這你就不知道了,金代的商人地位並不低。這羣女真人原本處於奴隸社會,奴隸社會的特點就是鄙視勞動,所以女真人不以力農、力工爲榮,而是熱衷於囤積財貨,這種社會風氣擡高了商人的地位。除此之外,金朝政府的‘金銀一分稅’的差異稅收政策,擴大了大商人對小商人的優勢。這些大商人依託女真貴族,依附皇親國戚,自然可以如此招搖。”

“原來還有這等事。”高俊擰起了眉頭,心裡很不痛快。

就在這時,大船上點起了一個火把,一名穿着綢布暖衫的中年人從桅檣上探出頭來,低聲說了些什麼,旁邊的船工高聲喊了起來:

“下面的船隊來人答話!”

高俊頗爲戒備的看了何志也一眼,後者點點頭,吩咐李小七打出號燈,讓其餘各船小心戒備。高俊站在船艏,朗聲回話

“我是山東路押剌百戶的親管百戶高俊,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有艘船漏了,借你們的船載一下貨,你的人趕緊下船吧!”

“欺人太甚!”高俊萬萬沒想到對方可以把如此無理的要求說的這麼理直氣壯,好像便宜了高俊一樣。“我們憑什麼讓船?”

“我們是冀州殷家的船隊,你們下船吧。”

“我不認識什麼殷家,你們不要堵着水道了,要走快點走。”高俊沒想到在運河上碰到了有錢爲所欲爲的人,心裡的火氣竄出來不少。

“對,郎君,跟他們打一架!”潘正靈巧的從各艘船之間跳來跳去,輕輕一躍,就踩到了高俊坐船的甲板,潘正在北清河打過魚,水性還是可以的。

“潘正,你來這裡幹什麼?回到自己的船上去,讓大家做好準備,別讓對方搶船。”高俊微微拔出金刀,寒光閃現,似有殺機。

就在這時,何志也“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志也,你這是怎麼了?”備戰氣氛全被破壞了,高俊收了刀,無奈的看着何志也。

“我是笑高郎君如今終於混成人樣了,想當初寒酸謙卑,如今可以有人有槍擼胳膊就幹,前後的差別真大。”

高俊驚訝的看着何志也,慢慢放下長刀,努力笑了一下。“人嘛,爬上去就翹尾巴。”高俊當然知道何志也在譏諷自己現在這般殺氣騰騰,仔細想來,何志也的意思有道理,高俊還沒有理由現在和一支商船隊劍拔弩張,甚至火併當場。

“我急着回山東赴任,官期緊急,耽誤不起。”高俊喊着,語氣柔和了一些,努力和對方講道理。

“郎君,我這船上的貨都貴重,不能被水浸了,所以你的船一定要借我們,郎君你上岸步行,至多不過耽誤你幾天,你要是不借,我們一告狀,郎君的官位也保不住。”那人見高俊語氣柔和了,也苦口婆心的勸告起來,語氣就像是怕孩子學壞的孟母、曾母,但是理由對於高俊來說則是無比刺耳。

“無論如何,不能讓船,你的船漏了是你自己準備不周,我們沒義務替你載貨。”

“你……”那男子拉下臉來,就要訓斥高俊,但一位青衣的僕役匆匆登上桅檣,附耳對那男子說了些什麼,此人臉色一變,顫悠悠回到桅檣前,再次開口了,但是語氣遠沒有原來那麼強硬。

“你們可是押剌百戶的部隊?指揮是高俊?”

“正是我。”高俊示意左右準備好打一仗的各項佈置,親身來到頭船船艏答話。

“我們家主人請您上船說話。”那男子一反之前的倨傲,邀請的語氣客氣了一點,但是措辭依舊讓人不舒服。

“我接任押剌百戶親管百戶才幾天啊,這裡怕是有詐。”高俊皺着眉頭對何志也說,後者也點點頭,金代大商人的橫行無忌可是史書上都留了一筆的,雖說這幫人應該沒有賺高俊性命的動機,但是對於這些人還是小心爲妙,軍兵們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亂箭促射之。

“高郎君不要如此戒備,我家主人與你在中都相識。”僕役又來傳信,那名男子好像很不高興,和僕役爭執了幾句,纔不情不願的又喊了幾句話。

中都相識?高俊和何志也面面相覷,他們各自絞盡腦汁,也沒想起來什麼在中都認識的人。

“高俊,你什麼時候學會打啞謎了?”何志也的表情看不出變化,似乎根本不緊張。“你要是沒消息,我就緊急接過指揮權,攻破商船救你出來,這五百人是你的後盾,他們不敢加害於你!”

高俊用力的握了握何志也的手,原來對方也出了一身的汗,隨後指揮坐船靠前到商船下,商船早就放下了軟梯,雖然金刀掛住了三次,高俊還是有驚無險的爬上了船,隨從只有一個李小七而已。

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尾聲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
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尾聲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尾聲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