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

八月十五日,高俊還正在向兗州進發的時候,壽張縣衙張燈結綵,慶祝中秋佳節。

小雙在廚房忙前忙後準備飯食,今天對於她還有一個特殊的事情——何志也又要認乾妹妹了,從今天以後,嚴小娘和王晚妹就算是小雙的妹妹了。

這件事情是何志也與高俊商議好的,第一次旬假那天,王則的父親當衆搶白王晚妹的事傳到了何志也的耳朵裡,這讓他心中有些不平靜,乾脆和高俊說打算認這兩個姑娘做自己的妹妹,這樣的話,也許有助於大家正視這兩個人。

說實話,高俊對這麼做的效果有所懷疑,不過既然有小雙的例子在前,他也不好反對,可他還是嚴正的告訴何志也,不能總依靠這種手段來解決問題。

何志也當然也知道這種手段只是一時救急,但是社會風氣不是一時半會兒扳得過來的,哪怕是21世紀,都有不少人相信“你被侵犯是因爲你穿的騷”。眼下只能用這種手段,希望人們能夠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何志也吞吞吐吐的將這件事告訴了小雙,總擔心這個農村姑娘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已經嫌棄了這個妹妹,他好不容易的將這件事說完之後,小雙卻微微笑了。

“原來你是說這件事啊。”

“小雙,你?”

“沒關係,這事挺好的。”小雙撥弄了一下頭髮,靦腆地笑了,微微露出白白的牙。“反正我從師範學校畢業之後應該就會分配去當老師,總應該有人照顧你。”

“呃,沒有沒有,不用不用。”何志也每次見到自己這個妹妹,總有點兒心裡亂糟糟的,不知道爲什麼,當初傳出他們倆流言蜚語的時候,他恨不得完全撇清這件事,而現如今卻又有些反覆忐忑。

不過讓何志也有些始料不及的是,輿論比高俊想的還要糟糕一點,根據地的許多人實在不能理解爲什麼何先生要和這兩個土匪女人連起關係——小雙姑娘雖然家裡貧寒了一些,但也是清白人家的女兒,而且讀書識字又認學,當然是個好姑娘。這兩個女人算什麼?失身於賊寇自不必說,現在還在沿街賣盒飯,賣飯的下一步就是賣酒,賣酒就是賣唱,賣唱就是賣身!

於是乎,又出現不少風言風語。

正當何志也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高俊就站在霍儀旁邊——這位紅襖軍首領的屍首就躺在他的腳下,本來高俊是有計劃招降他的,可是當霍儀發現中了埋伏大勢已去之後,立刻揮劍自刎了,高俊下令將陣亡的紅襖軍安葬。

就在這個地方,高俊和軍官們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進程。

雖然攻破郝定的戰役跟原定計劃略有差池,但實際結果幾乎一致,高俊在幾天之內就徹底剿滅了郝定,並且離開了兗州,根據情況來看,任福和彭義斌就像是事先預定好發條的遙控木偶一樣,幾乎絲毫不差的按照高俊預想的路線行進。

任福從蒙山出發,已經快要抵達陪尾山口。

彭義斌從滕州出發,他剛剛去接應被燕寧打敗的王義深,夏全等各路紅襖軍,目前還在趕回來的路上,彭義斌的行動並不是很快,既是因爲隊伍中友軍敗卒的拖累,再者,彭義斌也絕對不會想到郝定居然出城作戰,將自己的上萬人馬一次送光。

從根據地那邊傳來的消息是,石硅發現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已經從單州方向撤回濟州,但是此時郝定已經全軍覆沒,孤立無援的石硅不敢尾隨高俊,也不敢進攻根據地,目前盤踞在濟州到金鄉一帶。

時青雖然收到了高俊的來信,但是卻沒有接受高俊的招降,僅僅秘密表示自己不會和高俊作戰,但是出於紅襖軍的基本要求,兩者之間的這種私下協議絕對不能公開出來。

張汝楫、孫邦佐雖然也有前來救援的意思,但是他們倆已經被紇石烈志纏住了,直到現在還困在萊蕪以北的地方。

基於這種形式,軍官們紛紛主張按照原本的預定計劃,火速佔據陪尾山山口,正面擋住任福,隨後主力南下擊敗劉二祖。

高俊批准了這種計劃,當天晚上,李銘旗第一都火速開拔,而馮達旗下一都則返回兗州,在那裡蒐集民船,逆泗水而上,水陸並進,共圖陪尾山。

高俊偵察到的信息比較真實,孫邦佐和張汝楫確實遭到紇石烈志的打擊,金軍野戰部隊雖然在和蒙古人的戰鬥中損失慘重,但並非是一兵一卒都沒有剩下,而駙馬都尉僕散安貞元帥率領的正是這麼一支精華尚在的金軍。

紇石烈志作爲僕散安貞的提控,被安排處理側向的威脅,這個人是金軍當中有名的暴脾氣,性格急躁剛烈,但確實是一名不錯的騎兵指揮官,依靠衝擊力的優勢,他連續擊敗張汝楫和孫邦佐。

但是有些消息是高俊打聽不到的。

本來,這兩位紅襖軍首領真是叫苦不迭,他們得知了一些傳聞,草頭大齊天子楊安兒在萊州又打了一場大敗仗,所謂的二十萬人馬蕩然無存。前來援助他的方郭三也被僕散安貞生擒,楊安兒率領少量親信逃往膠東,據說是準備出海避難,如若是這樣的話,建立還沒有一年的大齊就徹底完蛋了。

然而就是在這一天,兩位首領卻聚在一起,在野外擺開筵席,數十名親信護衛左右,兩個人似乎是在等待什麼人。

“張都監,你說這個人果然有辦法嗎?”孫邦佐顯得有些焦急的樣子。

“這位兄弟究竟是何人?眼下軍情緊急,我們兄弟實在沒時間和您你來我往的,朱富兄弟說您能救我們脫離官軍的圍剿,我們只能信兄弟一把,求兄弟你早指點我們哥倆脫離迷津!”張汝楫率先拱手。

孫邦佐也跟上:“但求兄弟幫忙則個!”

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九章 劫(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尾聲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五章 決(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
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九章 劫(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尾聲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五章 決(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