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

故事很好,但不是高俊想要的。高俊很希望利用平定州周邊的地勢,打一場小規模的殲滅戰,消滅敵軍的一支騎兵勁旅。

娘子關之戰,殲滅敵軍數千人,河東之戰可謂先聲奪人,已經痛擊蒙古一次,那麼平定州之戰要更好打一些,這也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不過,參軍系統自從上次搞出中途島是廟算之後已經被高俊大力整理過,不再那麼輕率樂觀了,這次,丘真爲首的作戰參謀們認爲,平定州之戰如果敵軍有大量騎兵參與的話,其實並不算好打,高俊的想法是有風險的。

高俊觀摩了丘真他們進行的幾次模擬推演,確實,陽泉地區屬於山間盆地,雖然面積狹小,但卻有利於騎兵隱藏之後快速機動,如果過於冒進,很有可能遭遇山間騎兵的突然打擊。

如果穩步推進,先佔據周邊各山頭,然後再發動對平定州的解圍行動,雖然更穩妥,但是耗時太長,耗力太多,而且,給了敵軍騎兵步兵以撤退的時間,這同樣不是高俊所期待的。

高俊要的是一個引蛇出洞的計劃,敵軍騎兵出現在戰場上,那正好就應該將敵軍的騎兵就地殲滅,正如之前所做的戰略追求一樣,在河東的每一次戰役都應該是殲滅戰,分別一口一口的吃掉每條戰線上的敵軍,絕對不能讓他們互相策應。

蒙古軍隊有很強的偵察能力,搞大迂迴、包圍戰是不容易成功的,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在正面作戰,甚至引誘敵軍與光軍作戰,在戰場上想辦法將之殲滅則更有可行性。

高俊期待能夠讓步兵與火槍手們相互配合,製造出強大的正面火力,讓蒙古人的衝鋒有來無回。

此時,大部分火槍手所使用的依舊是竹子做的突火槍,威力實在是讓人難以滿意,另有一些步兵使用管制火銃,稍強一些,在近距離可以洞穿敵軍的盔甲,只有少部分士兵使用質量更好的火門槍,雖然擊發慢,但是由於採用了優質火藥裝填,並改善了槍栓設計,威力堪比明清時期的鳥槍,足以洞穿敵軍的鎧甲。

至於火繩槍,則是神兵利器,高俊親自關照這支隊伍,並讓劉國安一定要在最合適的時機方可使用,絕不可使一支火繩槍落入敵軍手中,儘可能地觀測火繩槍戰果。

也就是在這幾天的訓練當中,高俊也第一次見到了司忠信,這個湖北將軍看到高俊之後非常激動,連續表示自己景仰高太尉威名已經很久了,而後者得知司忠信喜得貴子之後,也給他預備了點小小禮物。

“孩子起名叫什麼?”

“姓司,在一片大樹林中出生的,所以小名就叫樹生好了。”

高俊忍不住要笑出來,但隨即就談回了軍事上的準備,司忠信表示淮南軍馬在意志上完全可以保證,前紅軍成員雖然體格上比不上光軍的原有水平,但是他們勤加練習火銃,再加上軍官們嚴厲督促,可以實現連環打放,也包括高俊所要求的三段射擊。

到底行不行,戰場上見真章,高俊這次非常謹慎的動用了三萬兵力,哪怕是事情有所不測,也可以及時補救,儘可能的讓火槍兵的野戰首秀來的無阻礙。

與有條不紊的高俊相比,木華黎聽到的消息就要糟糕許多了,前不久僧虔自寧武退兵,劉伯林收復了西京路與河東北路之間的州縣,重新佔據呂梁山,讓蒙古人重新鬆了一口氣,以爲國土完備。但是隨即到來的河北大敗讓全河東都蒙上了陰影,這次高俊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娘子關,消息已經傳到了太原的木華黎這裡。

“這羣混帳漢人,爲何還不各自將我要徵調的兵馬帶來,個個都想着保全自己的地盤和兵馬,等他高俊到來,一切兵馬錢糧城市人民都爲他有了,怎麼這等愚!”

正當木華黎捶胸頓足的時候,孛魯急匆匆的趕來,說在太原城內發現了這個,是高俊新發布的什麼宣言。

來宣讀這一聲明的是黃承舊,他又被木華黎帶到了河東。

當得知高俊要大力打擊各地豪強,就算是各路世侯投降,也必須接受這一政策之後,木華黎臉上露出了輕鬆的表情。手下這幫世侯想的是什麼他還是很清楚的,這個高俊居然要挖這幫人的根,那麼原本一盤散沙,想隨風倒的士豪們就必須團結起來,在蒙古人的大旗下爲捍衛自己做狗多年得到的利益而艱苦戰鬥。

“高俊,他什麼時候變得這般愚蠢了!”木華黎現在又覺得鬥志來了,準備調集蒙古軍兵在盂山一帶防守,並派出孛魯親自率領蒙古騎兵支援平定州前線,以平定州里的郭文振爲誘餌,在陽泉盆地殲滅高俊的兵馬。

太原距離平定州的距離不算遠,孛魯率領三千蒙古鐵蹄很快就趕到了前線,平定州已經包圍半年之久,城池上滿目瘡痍,但看得出來近期不會陷落,城頭上的士兵雖然已經兵無鬥志,但害怕蒙古人破城之後的報復,也都不願投降。

大家這就放心了許多,高俊兵馬雖多,在狹窄的盆地也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有三千騎兵就足以堅守平定州一段時間,反正身後有太師國王大軍壓陣,就算戰況不利也可以從容撤退。

第二天上午,光軍前鋒部隊抵達平定州東部的各山口,大張旗幟鼓號喧天,平定州城內的守軍看到遠處有不明人馬前來,先是一陣緊張,發現這羣人不是敵人之後頓時來了精神。

總軍樂團團長劉德手裡握着樂隊指揮用的短槍,開始緩緩的上下搖動,軍樂手們開始奏樂,震耳欲聾的嗩吶聲在積雪的山谷間久久迴盪,一對對黑色的蟻流從山谷不同的縫隙中涌了出來,士兵們在山谷裡快速行軍,結成陣勢,緩緩的向平定州推進。

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章 燕(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尾聲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尾聲
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章 燕(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尾聲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