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

潘正、裴真和聚集而來的各軍使當即打了個冷戰,雖然高俊說過很多“思想開放”的話,但畢竟那些意見都高屋建瓴,甚至有些雲山霧罩,哪裡有這句話如此直白而殘酷。

但是高俊並沒有理解他們的感受一樣,自顧自的坐了下來,臉上掛着譏諷的冷笑。

“難道你們不相信嗎?”

裴真哆哆嗦嗦的回答:“貴,貴人,這話可不是亂說的……”

“諸位,完顏金的末日就在眼前了,就從道家準備放棄中都開始!”

“此時還沒有商議出什麼結果,聽說右丞相完顏承暉極力反對南遷,承暉相公乃是首相,如果他都極力避免的話,也未必就一定要放棄河北吧?”

“呵呵,啊,哈哈哈!”高俊的冷笑變成了嘲笑:“完顏承暉,我怕他連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這是什麼意思?”

“朝堂之上的風雲波動,雖然計謀百出、虛實莫測,但又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怎樣的明爭暗鬥,都要回歸到各自的立場上來,大家都知道,如今國家高官,無外乎完顏承暉與術虎高琪二人,可是這樣?”

“不錯,唯此二位相公而已。”

“你們可知他二人主張如何?”

“承暉反對南遷,高琪主張南遷。”

“那你們覺得是南遷好還是不南遷好呢?”

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潘正首先回答:“還是不南遷好,如今中都雖然糧食短缺,但並非不能恢復,只要天子穩坐中都,就能震懾河北,叛賊不敢輕動,黑韃也不敢輕易再戰。反倒是去了開封,雖然一時間糧食充足,但是河北羣龍無首,久而久之必然陷於蒙古之手。”

“說的好,潘指揮好籌劃!”高俊讚許的點點頭:“咱們都能知道的道理,難道術虎高琪不明白嗎?南遷有一利而有百弊,而留守中都有百利而唯有一弊。可是術虎高琪卻堅持要南遷,你們可知爲何?”

“我等不知。”

“雖然陛下南遷開封,但必然不會直接放棄河北,而是要留下一二大臣留守中都,能夠擔負這個重任的只有完顏承暉和術虎高琪二人,如果把完顏承暉留在這裡,不出多久中都必爲蒙古所破,以完顏承暉的性格,必會自殺殉國,屆時術虎高琪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不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嗎?”

“就爲了這個理由,就要放棄河北百萬百姓嗎?”

“難道這個理由不充分嗎?河北的百萬百姓與術虎高琪有什麼關係?大金雖然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但也是地大物博的堂堂之國,丟棄河北也能堅持很久,術虎高琪能安穩坐二十年首相,人世間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鍋裡的肉再多,也不如自己碗裡有一塊啊。”

“指揮使,我們向陛下面刺這個奸臣!”

“呵呵。”高俊恢復了冷笑:“你我還是靜觀其變吧,聖主心中早有定論。”

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裴真焦急的拉着高俊:“貴人,聖主真的要放棄河北嗎?河北一失,山東和陝西也危險了!”

高俊看着他焦急的臉,此時高俊心中已經談不上憤怒或者是悲傷,早就知道這種事必然發生,所以當真正得知之後,內心裡是一種失落的平靜。

“與其在這裡想着聖主是否會放棄河北,倒不如先想一想自己以後的出路。西夏馬上就要大舉進攻陝西了,你們是回陝西還是跟我走?”

“跟貴人走?貴人要去哪裡?”

“”到如今,我也和你講明我的真實身份,我本是山東路統軍司的一個小小的百戶,名字叫做高俊,偶然與當今聖上相識,胡沙虎亂政,召道家前來中都,所以我隱姓埋名跟隨左右,此番立下了擁立之功,道家任命我爲山東西路東平府兵馬副都指揮,允許我鎮守一方,行六部事,我準備過段時間就回山東去,平定山東地方。”

裴真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貴人,貴人,你是這般人物?”

“我不是任何什麼人物,也不能叱吒風雲,道家有什麼心思我也左右不了,但是我不忍心見天下蒼生受苦。”高俊坦然說道:“裴真,明年西夏一定會侵擾陝西的,你的家鄉需要你,而我這裡也需要人手幫助我平定江山,何去何從,我希望裴真你能好好想一想。”

裴真跌跌撞撞的走出屋子,眼前的一切似乎都變了形狀,這是在中都嗎?不太像,這是在陝西嗎?好像也不是,我還在大金嗎?我還在當下嗎?

高俊並沒有去一點點開導裴真,有些事情是強求不來的。他即刻下令讓軍兵們準備行裝,收拾物品,放棄中都也就是在一個月內的事,到時候不能手慌腳忙。

“把壓箱底兒的錢全都拿出來,招聘工匠、手藝人、讀書人,從書鋪購買書籍,想辦法弄其他軍用物資,包括硫磺、牛馬、銅鐵、牛角、毛皮、藥材。”

軍兵們在各自憂心忡忡的軍使的率領下的分開了,看着紛紛亂亂的人羣,高俊在心中不免有一些悲涼感,完顏珣到底還是要離開中都,河北到底還是要遭受蹂躪,不知道自己到時候又能救幾個人呢?

之後連續幾天,高俊的軍兵都在剁手的路上一路狂奔,很多商人意識到皇上要離開中都了,也都紛紛想南下避禍,囤積的貨物全都減價出售,倒是讓高俊多賣了不少東西。這段時間殷去寒一直在自己的房間裡窩着,似乎對外面的事充耳不聞。

此時,就算是重新商議這個命題,完顏承暉也不會在堅持留守中都了,這樣的局面他也不可能再收拾了。

當正式的詔書下達的時候,高俊手下的軍兵已經基本整理完畢,陝西勇敢軍們也都打點好了行裝,這些人雖然沒有得到高俊的親自命令,但是看到身旁的山東人們都開始整理行李,自然也都十分生疑,等到南遷詔書下來的時候,勇敢軍們炸了窩。

原本就欽佩高俊的他們此時對高俊佩服得五體投地,而這個時候,他們也得知了高俊有意招攬自己,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裴真,雖然在這羣勇敢軍當中有好幾位隊將,那毫無疑問,裴真是唯一的主心骨,他的打算將決定大部分中堅人士的去留。

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九章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尾聲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七章 願(上)第五章 決(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八章 戰與和(下)
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九章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尾聲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七章 願(上)第五章 決(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八章 戰與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