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

村民們真的依照事前的約定送來了糧食,一車接着一車拉進營地。糧食的品種很雜,有大米,小米,高粱,白麪,還有未脫粒的小麥,亦或者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都被混在一塊蒸熟了當飯吃,在艱苦條件下的太平軍也不講究什麼,抱起碗來都是狼吞虎嚥。

“所有各類雜糧合計近四百石,真有他們的,居然攢了咱們一天的軍糧!”趙永忍不住驚呼,以他們所見到的真定府城外村莊的場景,按理來說,提供一日的軍糧都應該將他們掀了底,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做到了。

但是馮達還是皺起眉頭,送來的糧食極多極雜,混在一起,很明顯是大家零星的湊出來的,照這情況來看,百姓們手頭的存糧真的是一點兒也不豐裕。

想到這一點,他對李銘說:“老李,咱們去看看百姓們吃的是什麼。”

兩個將軍穿過營地,士兵們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飯,情況一切都好,但是在外面的村落裡卻看不到一絲炊煙,這更加重了兩人的疑慮。趙永也跟了出來,三個人信步走到最近的村莊,這裡荒涼破敗,孩子們蹲在門口,呆呆的眼睛望着這三位不速之客。

“整個村莊都一天沒動煙火!”馮達驚訝至極:“他們已經沒有糧食了!”

等三個人回來的時候,諸位糧長們已經在營帳中集合了,紛紛向三位將軍請安,問軍兵們吃的好不好,夠不夠?

“我們已經打聽清楚了,今天你們就把百姓手中的糧食全都拿了出來,大家都斷了頓。我們是吃飽了,可百姓們一粒米都沒吃到!”

“多少日子都挺過來了,餓三天餓不死人!”眼看着事情已經敗露了,幾位糧長梗着脖子,努力爲自己申辯。

“那明天怎麼辦?明天你們怎麼提供糧食?不行,今天就必須撤軍!”

“將軍,將軍你放心,明天的軍兵伙食我們一樣不少的交給大家!”爲首的糧長往前站了一步,情急之下居然抓住了馮達的袖子:“求你信我們一次,我們今晚一定能湊足明天的糧食!”

馮達李銘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

吃飽喝足的士兵們入睡,只留下警戒的人,當天晚上,鹹得不組織了一場漏洞百出的突擊,不但沒能勞動太平軍,反而又損失了數百人,不少敵軍一看情形不對,直接跪地投降。

“鹹得不這等狗殺才統軍,蒙古人可真會用人。”李李銘一笑:“要我看,真定軍馬還肯出城,已經算是給面子了。”

此時在南面,高俊的大軍在正面上驅逐了耶律阿海的五千軍馬,敵軍立刻逃至磁州城內,太平軍隨即圍住城池,磁州雖然是富庶郡邑,但是幾番爭奪之後城垣毀壞,並不難攻取。

在清漳流域的蒙古軍隊都集中到了這裡,放棄了包括彰德府在內的大小府州,敵軍已經意識到太平軍即將進行決戰,因此也全力奉陪。

在河北中部的一支蒙古軍隊甚至立刻發揮老戰術,突破了根據地邊界,試圖來個釜底抽薪。戰術還頗爲奏效,他們一路洗劫了十多個鄉村,打到了朝城縣外圍。但就在這裡,他們遭遇了根據地民兵的堵截,損失了不少戰馬,與此同時,各管社的丁壯民夫們也全部被動員起來保護村莊,讓這些蒙古軍隊失去了搜刮補給的能力,被困在朝城縣城下。

太平軍不敢懈怠,出動了一千多節度使手下的鎮防軍,又調集了山東西部民兵五千多人蔘與這次圍堵,總算是將敵軍牢牢摁住。但蒙古人也拒絕投降,雙方足足對峙了51天,這支軍隊也成了整場戰役當中最後一隻被消滅的敵軍。

同樣是在九月初四,高俊的先頭騎兵在邯鄲縣大趙鎮與蒙古騎兵相遇,並且進行了短時間的接觸戰,各自損失了幾個人。這是蒙古軍隊大規模前進的先兆,根據高俊所得到的消息,從洺州到沃州之間,蒙古人已經拉開漫長的行軍線,總兵力可能達到五萬人之多。如果再加上當地世侯能夠參與作戰的屯住軍馬,十萬都打不住。

他們就是木華黎親自率領來支援磁州,與高俊相對抗的軍隊。但是,木華黎驚恐的發覺一個事實:太平軍的行動居然比蒙古人更快!

軍隊行軍的速度,既包括戰略行軍的速度,也包括在戰場上進行戰術機動的速度,很早之前,人們就發現,騎兵們在戰場上戰術機動更快,兩軍對戰的時候能夠快速抵達更好的位置,對敵軍發起強有力的進攻,然而,如果是長途跋涉的話,騎兵甚至可能會落在步兵的後面。

因爲在進行遠距離的戰略機動時,不光要考慮奔跑的速度,更要考慮其持久性和補給狀況。馬不同於人,耐久性差,抗病性也差,不容易照顧,所需要的馬料也更多。因此,同等補給之下,騎兵的速度一般是不能與步兵相提並論的。

但是,在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純輕騎兵機動往往也能達到較高速度,一方面是因糧於敵的策略,另一方面則是堅韌的意志,再加上多戰馬輪換的特殊作戰方式,他們比普通的步兵還要快。

不過,現在情況完全變了樣子,由於木華黎也在想要穩定中原的形式,所以不能再縱容蒙古騎兵繼續與他們喜愛的大燒大殺的方式來獲得給養,而世侯們又不能穩定統治地方,鎮壓各地民變,導致中原式的補給制度也跟不上。蒙古人出現了從未有過的補給缺失,以致於行軍速度也大打折扣。

相比而言,太平軍在獲得充足補給之後動作神速,從開州出發,先打大名府,再打磁州,一路勢如破竹,朝夕進軍,從不停歇。轉眼間已經包圍了耶律阿海並且據邯鄲、成安、新安等縣,派遣先遣部隊抵達洺水之畔,阻止蒙古軍隊的進一步行動。

而要論起戰術機動,太平軍現如今同樣也有了強大的騎兵部隊,真到了兩軍對戰的時刻,同樣可以與敵軍騎兵相抗衡,蒙古人已經棋輸一着,大量軍隊只能屯駐在洺州到沃州之間,等待敵軍的下一步行動,再採取對策。

北面,也古同樣也很着急,他進入村子之後一刻不停的催促士兵們快些行動,這對於堂堂王子來說未免有失體面。

士兵們在村外得到了糧食,並且美美的吃了一頓,但是在村中卻沒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糧食都被村民們打包好了,發覺村口被敵人堵上之後就立刻帶着進入地道。儘管不少人過早離開地道而被殺,但是糧食也留在了地道之中。

蒙古人也冒險進入了地道,在各個陷阱當中損失了六七個人,士氣受阻,不想再繼續進入。

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尾聲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尾聲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章 糧(下)尾聲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章 燕(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尾聲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
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尾聲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尾聲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章 糧(下)尾聲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章 燕(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尾聲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