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

“這是發動夜襲的絕好時機,絕對不能放過!”聽對方說完,唐太平不由得大爲喜悅,擡頭一看已經接近午夜,如果要夜襲的話,應該立刻着手準備。

“咱們趕快回去,我要向高郎君做直接彙報。”

然而高俊聽說此事之後,卻皺了皺眉頭:“這不會是敵軍派來的死間,準備埋伏咱們吧。”

“我看這三個人不是間諜,應該不會有錯。”唐太平回答得乾脆利落,他沒有什麼實際依據,只是長期在鹽幫與三教九流接觸,有些察言觀色的本領。但是高俊未可置否,下令把這三個人交給保衛典史那邊去仔細審查。

唐太平回去後左思右想,還是覺得浪費時機太不可取,但是沒有高俊的命令,他連動個手指頭都不行。

一直生悶氣到後半夜,終於忍不住了:“我自己一個人去。”

站崗的軍兵莫名其妙:“統制,你要去幹什麼?”

“少廢話,把我的盔甲拿來。”唐太平披上盔甲,又要牽出一匹戰馬來,這下子軍兵們有些明白了。

“統制,你這是幹什麼?一個人去劫營,那不是瘋了嗎?”

“這麼好的機會不用不行,今晚我就一個人上,我贏了,那自然是大好事,就算殺腦殼也是我一個人的,要是打輸了,我肯定回不來,高郎君也沒處追究去。”

士兵們全都苦勸,指揮和軍使們也都被驚動,一起過來勸說唐太平,而後者卻一揮手:“我相信我的判斷,哪怕是我一個人去也能引起不小的騷亂,你們遠遠的一望便知。如果看到敵軍擾動起來,就說明有效,這個時候你們再投入戰鬥,就能將敵軍打個落花流水。”

衆人還在勸阻,唐太平哪裡聽,要來戰馬騎上就走,幾名軍官立刻表示願意隨主將一同去,唐太平下令指揮都留下,只帶了兩名武藝不錯的軍使。

三個人剛剛打馬離開,高俊就親自趕到了,他一聽到有人通風報信,急的連衣服都沒換,穿着單衣跑了過來,聽說這三人已經走了,氣的一跺腳:“我要把這混蛋的腦袋揪下來!”

士兵們立刻動員起來,這個時候,高俊纔不會聽唐太平的,無論營地亂不亂,一定要爭取將去送肉的三個人拉回來。

然而,士兵剛剛走到半路,卻看到敵方營地的火光暴漲,而且還有嘈雜的人聲,難不成真的就像唐太平所判斷的,敵軍外強中乾,已經是一觸即潰了?

六名士兵搭了個人梯,努力把高俊擡高起來觀察,雖然樣子有些滑稽,但高俊可以看出遠處敵軍營地裡確實有些混亂,看樣子情形就像唐太平所預料的那樣!

“你立刻回去通知各軍做好準備,隨同我們一道發動進攻!”高俊即可催促士兵們繼續前進,向前衝擊敵軍營地,而已經看到遠處敵軍混亂的軍兵們士氣大振,他們敲響戰鼓,向敵軍的營地撲了過去。

斡脫牽來戰馬,高俊直接闖入敵軍營中,此時,蒙古人營中已經一片混亂,到處都是茫然無措,奔跑逃走的士兵,既有僞軍,也有蒙古人。

太平軍騎兵準備的速度遠勝敵軍,剛剛接到消息就立刻趕了過來,士兵們都是從帳篷裡剛剛被叫醒的,但是此刻卻衣甲森嚴,這和李銘平時的魔鬼訓練不無關係。

在紛亂的人羣當中,高俊隱約看到了陳光諒,他氣喘吁吁,但也確實殺了個痛快,利劍長槍上都流淌着敵人卑賤的污血。

柳園也奔了過來,他用弓箭射殺了兩人,又用長槍挑飛了一個,在這次戰鬥中,斬獲頗豐。此時,他用惡狠狠的眼睛看着四周,尋找下一個獵物,隊伍已經打散,大家都在分頭獵殺,反正敵軍也不可能重新集結了。

另一個驍勇善戰的騎兵小軍官是耶律質林,作爲契丹郡主的三名護衛之一,無處可去的他,如今也成爲了太平軍,正在爲抗擊敵人保衛國家的大業中加上契丹人的功勳,在太平軍當中,像他這樣的契丹族騎兵還有不少人。

其他人也匆匆追了過來,高俊直接把長劍往地上一插:“就在這裡指揮,把敵人通通肅清!”

等到清晨的時候,大部分敵軍已經束手就擒,兩千蒙古騎兵能跑回去的十不存一,大批的戰馬和輜重都落入了高俊手中。移剌禿花率領一支殘軍突圍,但太平軍隨即追上,馮達已經將他們團團圍在一處略微隆起的小山頭上。

敵軍人數應該在2000人以上,但至多不會超過3500人。

高俊立刻前去觀察,那小山頭真讓他啞然失笑,如果他小時候多喝牛奶,沒事來點兒高樂高,說不定都能比這小山包高一點。

此時,敵軍的數千軍馬就緊緊密密的並排站在這座小山包上,甚至連轉換身體都困難。他們像是綿羊一樣擠在一起,讓高俊突然覺得十分可憐。

這面已經選了二三十個嗓門大的軍兵,輪番向敵軍喊話,無非是太平軍優待俘虜,只要主動交出武器站出來,就不會被削去拇指,可以全須全尾的回家,否則的話,在這麼小的一座山包上,他們根本支持不了片刻。

就在片刻之後,小山包上爆發出一陣騷動,接着,山上的士兵紛紛扔掉武器,慢慢一步步的挨下山來,宣告投降。

高俊這才知道,移剌禿花已經“忠勇殉國”,他看見情形不妙,自刎而死。

“我們三個一衝進去,韃子和僞軍就一起亂套了。”唐太平哈哈大笑的講述戰鬥經歷,而高俊有些恨恨的說:“身爲根據地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軍官,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就應該軍法懲處。本來應該給你三十個小軍法,但是你奪取了此次戰役的勝利,功大於過,這筆賬就暫時放下,但下回再敢這麼幹,我直接送你大軍法!”

就在這個時候,後方傳來情報,在德州城的守軍發覺了太平軍已經全部撤離,對營地發動進攻,太平軍留守的部隊已經全面撤退。

“好啊,剛吃了一大桌飯,現在又要吃另一大桌。”高俊一拍巴掌:“我們剛消滅完這支軍馬,馬上又有萬多人要送到懷裡來,德州城內守軍無備,咱們掉頭快擊,要比這次更快的打敗敵人。”

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尾聲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尾聲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尾聲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尾聲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尾聲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尾聲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尾聲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章 牛馬(下)尾聲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
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尾聲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尾聲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尾聲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尾聲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尾聲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尾聲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尾聲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章 牛馬(下)尾聲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