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高俊像是瘋了一樣,披上衣服就跟着潘正跑了出去,在城頭遠遠望去,南北數十里運河已經凍成冰面,運河表面甚至有很多敵軍正在小心翼翼的走着。

高俊頓時覺得眼前一黑,雙腿像是踩在棉花上,一下子就暈了過去。

運河被凍住了,後路被切斷了。

甦醒後,高俊最後一次升帳議事,這是他永遠都檢討不明白的錯誤。

“我真蠢,真的,我怎麼就忘記了冬天運河可能要結冰呢?”

一夜之間的暴風雪,運河已經結了一層冰,所有船都動彈不得,留守在城內的軍兵和民夫們呆呆望着冰面上的船,似乎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結局,不少人已經放聲大哭起來。

高俊絞盡腦汁尋找辦法,但是無濟於事,城牆已經損毀嚴重,只要蒙軍再進攻一次,整座糧倉的城壁就將完全坍塌。冰面雖然不是很厚,但是船開不出去。

高俊的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過了半晌,纔對潘正說:“高某今日害得大家死無葬身之地了。”

“指揮……”潘正泣不成聲,跪倒在地,其他軍官也紛紛跪下,口稱要和指揮一起赴死。

“不到最後時刻,決不能放棄希望。”高俊把軍官們一個一個扶起來:“咱們陪石抹明安明安玩一把命。”

契丹人似乎並不急着進攻,他們繞城一週之後,不斷靠近城牆又遠離,始終不敢靠得太近,大部分人對昨天看到的那些地獄火焰還心有餘悸。

但是如今火焰不在城外,而在城內,一絲黑煙從糧倉上空飄起來,軍兵把按照高俊的吩咐燒掉所有的糧食,不一會兒,整座糧城內濃煙滾滾,數萬石糧食一點點被火焰吞噬。

火勢越來越大,在城外的蒙軍軍營裡也清晰可見,石抹明安頓時有了最不好的預感,趕緊率領手下向糧城趕來。

然而已經晚了,所有的糧倉都被高俊點了一把火,軍兵們心疼的看着數萬石糧食全部化作焦炭。沖天的大火烤得所有人臉上發燙,甚至於城內的運河支道已被火焰所烘烤而逐漸融化,船隻又浮到了水面上。

但是這毫無作用,出了水門,城外數十里的運河依舊冰封。

所有人都默默看着那些船,這原本是他們逃脫的希望,但希望如今已化作泡影。

契丹人在城外逐步靠近了,他們發覺,對手的那種阿鼻地獄的火焰似乎已經沒有了,敵人已經不能再繼續防守了。

石抹明安大聲號令着,希望破城之後多少能搶救回來一點糧食。

高俊率領軍兵站到城牆上,準備最後再和敵人進行困獸一搏。

人們粗糙的臉上看不出悲喜。

契丹人靠近了。

一旦城破,無人能夠倖存,少年軍們也要求上城作戰。

高俊心中百感交集,看着孩子們說不出話來,這纔是一羣十一二歲的孩子,卻因爲自己那愚蠢的驕傲而陷入了死地。

“不要上去了,稍後我會打開水門,你們踏着冰面往運河那邊跑,現在結冰不夠厚,黑韃不敢縱馬來追,我們會在城牆上用弓箭掩護你們,運氣好的話,也許你們有的人能逃脫生路。”

“我們不走!”李驍奇淚流滿面:“我跟高指揮一起。”

“聽我的話,快走!”高俊努力抑制感情:“黑韃馬上就要進攻了,連軍令都不聽了嗎?”

少年軍兵們圍了上來,眼睛裡面都噙着熱淚。

“指揮,”一個瘦弱的男孩說:“我四歲就化了雙親,自此就在流浪,別人扔的東西,哪怕是餿的也搶來吃,自從跟了指揮,指揮給我們衣穿,給我們飯吃,教我們讀書習字,從來不把我們當野種看。指揮視我們如子弟,我們也都視指揮如父親,此時子女怎麼敢拋棄父親呢。”

“父親!”少年軍兵齊齊跪了下來。

高俊拉着幾名少年的手,不知說什麼好。

火焰越燒越高,全體軍兵在城牆上,奮力發出箭矢和礌石,軍兵們一座座的拆掉望樓和箭樓,把磚瓦和木石擲了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契丹大營那邊似乎傳來一陣嘈雜,蒙軍紛紛向北望去,眼神裡都是不可思議。

高俊急匆匆轉到北牆,頓時瞪圓了眼睛。

一支船隊,正在向南駛來。

“那是什麼旗幟?”高俊看不太清楚,潘正站在他身旁仔細辨認了一下:“指揮,那是冀州殷家的旗幟!”

“殷家?”高俊不可置信。

隨着船隊靠近,高俊終於明白爲什麼這支船隊能在冰面上行駛,開頭的兩艘船是敷鐵撞冰船,這種船是專門爲了對付河流封凍而設計出來的破冰船。

“舡頭敷鐵”是在東北內地被髮明的,後來被帶入中原。這種船船體堅固而沉重,船頭敷鐵並且裝有鐵錐,河流冰面不厚的時候可以直接依靠鐵錐破冰,如果冰面厚重,則像現代破冰船一樣船頭衝上冰面,把冰壓碎。

這兩艘破冰船尤其大,船帆也張的很滿,足夠走人的冰面在這兩艘船的鐵錐面前,就像是用熱刀切豬油,整支船隊越靠越近。

有契丹武士想靠近張弓搭箭,但是破冰船軋出長長的裂縫,整塊冰面一下子破碎開來,他甚至來不及驚叫一聲,就帶着鐵甲沉到了冰水裡。

破冰船的裂縫還在延伸,剩下的敵軍驚恐的叫着,躲避快速延展的裂縫,連滾帶爬的跑到岸上。

高俊和軍兵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隨即歡呼起來,在傔從的秩序維持下,紛紛跑進船艙裡,城牆爲之一空。

“快進攻!”石抹明安壓抑着怒氣,手下人馬終於沿着梯子爬進城內,但是眼睜睜的看着焚燒的煙霧當中水門大開,一艘艘漕船依次開了出去。

高俊站在船頭,蒲察勇在他身後手執弓箭,城內已經沒有一個軍兵或民夫,所有人都按照預定方案穩準地上了船。

契丹人和蒙古人都開始朝船隊放箭,確實有硬弓手射中了船,但是船隊兩邊都加上了不少擋板,上面的累累鑿痕表示,這支船隊早就有了應對放箭的經驗。

“快,用火箭射船帆!”石抹明安縱馬上前,也古正帶着幾名蒙古神射手尋找機會。

“什麼?番?”也古一頭霧水。

“船帆,就是船上面那塊布。”

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尾聲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尾聲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尾聲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
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尾聲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尾聲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尾聲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