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

木華黎是戰爭藝術的大師,所以在這方面他的能力遠遠強於高俊,幾乎僅僅憑藉着自己一個人的腦力運轉策劃對太平軍各堡壘不間斷的襲擊,與此同時,又已經開始構思新的作戰方案。

相比而言,高俊沒有這麼好的CPU,他是藉助了整個參謀部的力量才得以和木華黎抗衡,小心翼翼的運用兵力,並且通過經常性的隱蔽調動來掩蓋堡壘實際上的屯住軍馬人數,這個工作由唐太平來負責。而高俊才得以花時間來想敵軍有可能的行動和應對的方式。

事實上計劃進行的很成功,木華黎產生了誤判,認爲七個堡壘屯住的太平軍總人數應該在一萬七千人左右,事實上,堡壘內僅僅有八千人而已——六千五百老兵,一千五百名一個月前纔剛剛招收的軍兵。

敵人的人數如此之多,讓木華黎都產生了一種懷疑,根據僞軍們的情報,太平軍總人數也不過是一萬七千人左右,那麼他們把全部兵力都放在了這七個堡壘之中嗎?還是在這一段時間內,他們又大大擴充了呢。

後者是極有可能的,畢竟他們又拿下了五州的地盤兒,逼降了那麼多的僞軍,自然要將之收編,也許太平軍的總兵力已經膨脹到四五萬了。木華黎開始苦惱。

高俊這邊,參謀部也在苦苦整理對方的資料,顯然,敵軍的人數和戰前傳遞回來的情報略有差池,但整體而言並沒有大錯,敵軍的人馬不會超過三萬人。蒙古騎兵也不會超過一萬人。

這是一支龐大的野戰兵團,太平軍如果離開堡壘,在平原闊野上和他們對陣激戰,沒有一絲一毫取勝的可能性。如果不是木華黎錯誤的判斷了堡壘中的太平軍兵力,因此沒有采用分兵多路突進的冒險策略的話,其實高俊早就失敗了。

在戰鬥中,木華黎已經整理出了一個思路:敵軍兵力衆多,而且佔據着有利地形,具有一定數量的優質騎兵,各堡壘之間具有互相增援的能力。

所以,蒙軍面對這樣的堡壘羣應當具有耐心,在德州打造攻城器械之後,集中優勢兵力,一個一個敲掉堡壘,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調動蒙古騎兵,在野戰中打擊敵軍的增援部隊。充分利用蒙古人在野戰當中的優勢,儘可能的拉扯敵軍的步兵,阻止他們的增援,甚至於在野外摧毀他們。

敵人的堡壘佈局非常巧妙,而且敵軍的部隊也不是完全不敢野戰。一旦出現指揮失誤,還有可能負責切斷敵軍聯繫的騎兵反而會被敵人圍困在各堡壘之間,然後被慢慢絞殺,局勢的變幻要依賴於指揮者的隨機應變,更深刻的因素是雙方將領對勝利追求的決心。

僅就目前而言,這已經是木華黎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案了,當然,此時還面臨着一個巨大挑戰,他實在是搞不清楚七個堡壘裡面敵軍的兵力配置。

這7個堡壘好比魔盒,木華黎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到兩個進行重兵攻打,如果很不幸地選擇了高俊重兵把守的堡壘,戰鬥將會變得漫長而痛苦,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假如他攻打的堡壘人數不多,但是附近的堡壘屯有重兵乃至於騎兵的話,如果不加以小心,很有可能被高俊從背後狠狠的捅一下。

這幾天,高俊就像是街頭變戲法的魔術師一樣,還在不斷的調動各堡壘間的兵力,製作一幕又一幕的煙霧彈,讓他的對手理不清頭緒。

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木華黎選擇了最靠西的說壘。

高俊很願意出錢聽聽木華黎的決策過程,有時候他不得不承認,也許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氣運,在大蒙古國崛起的路程上魔法一樣的出現了很多真正的神人猛將。木華黎準確的猜到了高俊最薄弱的堡壘,而且事實上兵力比他想象的還要少得多,當攻城器械轟隆隆的拉上來時,整個說壘裡面僅僅有四百多名軍兵。

按照參謀部調動兵力的基本原則,每個堡壘至少要有600名負責守衛的軍兵。然而,高俊故佈疑陣的時候木華黎也在不斷試探,雙方的計劃都只能繼續到與敵方接觸的一刻。木華黎通過巧妙的兵力變動,迫使參謀部選擇了冒險,而這位蒙古第一智將絕對不會放過給對手一個教訓的機會。

僅僅有四百人還不算,守衛這座堡壘的是陳秉彝,高俊手底下最不能打仗的人!

當攻城部隊開到說壘下面的時候,高俊才知道前線出了情況,各堡壘開始飛快的傳遞消息。很明顯,敵人這回是玩真格的,這段時間木華黎看似沒頭蒼蠅的試探中,已經對太平軍堡壘之間的人員流向有了相當的估計。

“這該怎麼辦?”跟高俊一塊守衛年壘的郭延嗣有些發昏,問出了一個可笑的問題。

各堡壘的守將沒有猶豫,得到高俊的信號之後就迅速發起瞭解圍行動,他們以城牆爲依託,可以和突入堡壘羣中的蒙古騎兵野戰,戰況相當激烈,從旦至暮,殺聲不斷,幾進幾齣。

距離說壘最近的是香壘,守將訛名山律迅速派出輕騎兵前去騷擾敵軍,但立刻遭遇蒙軍騎兵的強力驅逐,訛名山律想方舍法將這些蒙古騎兵往自己的堡壘附近帶,敵軍不知是計,追逐輕騎兵的時候遭遇了另一股來增援的力量——李銘的騎兵部隊,一下子被打得大敗,但是蒙古騎兵的增援部隊隨即趕到,帶孫親自率軍發動反擊,雙方激戰半日,太平軍逐漸不支,不得不向後撤退。

與此同時,另一路援軍在張惠的親自率領下從稻壘出發,繞小路向前進,然而卻在一處斜坡上遭遇到了蒙軍騎兵隊,雙方由於地形原因事先都沒有看到對方,因而出現了暫時性的慌亂。隨後太平軍立刻發動衝擊,殺傷了敵軍十數名騎兵,隨後就地結陣,敵軍騎兵在外圍遊蕩衝擊,但始終攻不進張惠的核心防線。

在出發之前,張惠讓軍兵們帶了兩天的乾糧,因此他們決心就地防禦,等待時機有變。

第八章 願(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四章 狗(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尾聲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八章。鼠(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尾聲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章 北院(下)
第八章 願(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四章 狗(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尾聲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八章。鼠(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尾聲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章 北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