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青山(下)

“拿下!都拿下!斬了!敲後腦敲死!”紇石烈端捂着胸口,聲嘶力竭地怒吼。

侍從們立刻動手,擠開人羣,拿住了長臂猿和矮冬瓜,但是大個子是個混不吝,一腳踹開侍從,就要廝打。人羣裡的烏古論老僧坐不住了,走出來大罵。

一臉兇相的大個子看到老僧,立馬就縮了下來,垂頭喪氣的聽老僧訓斥,還捱了幾巴掌,怒氣沖天的老僧連踢帶打的把他拽到紇石烈端面前,一腳踹跪。

“明府,是屬下訓誡不嚴,請重重責罰。”

“邰樂!羅必達!範德孟!又是你們三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以前寄下的帳今天一起算,父親,這等人就該重打軍棍,以儆效尤。”師起也站了出來,狠狠數落了這三個人,回頭向紇石烈端請示。

高俊和何志也也被抓(沒有反抗)了起來,押到紇石烈端面前。高俊還有點懵,這到底是要砍頭還是打軍棍?情況變化有點突然。

紇石烈端的表情看上去沒有任何變化,他憤憤的看着下面的五個人,最後拋下一句“都打三十軍棍,明天押到大青山上砍柴,砍不完一百斤不許下山!”,就轉身回了牙帳。師起和烏古論老僧趕緊跟了上去。

高俊一開始還擔心三十軍棍下來落個終身殘疾,但是一羣人嘻嘻哈哈的把他架上刑牀,像小姑娘打羽毛球那樣在屁股上輕輕點了十幾下就算交了差。剛被擡下來,兩個人就被十幾號臉都樂出花來的人圍住了。

“高俊,高俊,真有你的。”一個三十多的瘦高個含糊不清的說:“連邰樂都敢打,真行。”

“就是。”另外一個小鬍鬚靠近了來,高俊認出這是剛纔喊好喊的最兇的一個。“高俊跑野了,長本事了,哈哈!”

“高大郎,你不怕報復嗎?”有個看上去年級比較大的軍士皺着眉頭,低聲說:“他可是挺記仇呢。”

高俊迷迷糊糊的被衆人裹脅着回到帳篷,一衆人又鬧起來,歡笑不止,高俊和何志也的腦袋算是留下用來砍柴了。

就在兩個兵士提議拿骰子出來玩的時候,帳篷的簾子又被掀開,一把直刀走了進來,看到這把直刀,一衆兵士都慌忙行禮,口稱見過十人長。

這個十人長穿着白色的女真盤領長袍,腰帶扎得老高,上面掛着一把直刀,看上去金光閃閃,瞎子在黑夜裡也應該一目瞭然。他頗有威嚴的哄散了笑容不止的衆人,意味深長的看着高俊,用一種輕視的口氣問

“那兩個募軍來的,是你倆帶來的?”

“是。”高俊可不再想惹什麼麻煩,老老實實的低頭回答。

“哼!”隔着幾尺遠,高俊都能感覺到鼻子哼出的冷氣,腰刀在帳篷裡轉了一圈,就出去了。

不一會兒,僧虔和郭延嗣晃晃悠悠地回來了,看上去非常疲憊,何志也問他們什麼情況,兩個人卻都不肯細說,只是稱已經募軍,做了營地裡的擐甲阿里喜,就說太累,準備睡覺了。何志也心裡覺得不對,但也無可奈何,四個人鋪好了氈布,倒在上面呼呼大睡起來。

遼、金、西夏的軍制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固定的戰兵和輔兵結合的編制,遼軍出征時,契丹貴族子弟們披甲上馬,自己準備攜帶兩個輔兵,分別是守營鋪家丁和打柴草家丁;西夏軍則是點集的正兵帶着一名負贍兵,組成一“抄”;金朝軍制也大同小異,由一名正軍帶着一名阿里喜,阿里喜又名貼軍。

理論上來說,高俊、郭延嗣、僧虔都是阿里喜,沒有共同一帳的道理,應該各自跟隨自己的正軍去。但是,高俊是師起的若干名阿里喜之一,還沒有頭臉到可以住在師起的帳篷裡;郭延嗣和僧虔並沒有自己的正軍可以跟隨。至於何志也,募來的書手向來是自行解決住宿問題的,他旁敲側擊了半天也沒打聽出來自己原來睡在哪。

所以,四個人乾脆獨自佔了一個帳篷,這個帳篷的主人前不久也成了逃兵,留下的東西都被其他帳篷的人分了,只留下分不掉的帳篷,被回來的高俊他們佔掉,倒是沒人有意見。

高俊還不太敏感,倒是何志也率先發覺,金軍的編制已經名存實亡,猛安謀克戶不願意參軍,猛安謀克只能花錢募軍,原來成分單一的女真軍隊也出現了不少漢人。至於一個正軍帶一個貼軍的制度,恐怕早已經見鬼去了。

第二天,高俊和何志也一人被髮了一把柴刀,結隊去附近的大青山砍柴。

大青山就位於營地的東南角,事實上,整座營地都可以當做是在山腳下。雖然山的名字叫的不小,但是卻不是什麼高峰,山勢低緩,有不少鬱鬱蔥蔥的樹木,遼西一直到西京路以北的地區,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草原上也有着一片一片的樹林。

高俊仔細看了一下,山上林間還有一座木製的高臺,看來是瞭望之用,高俊點點頭,如果連這種東西都沒有,他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立馬逃出金營。

何志也沒注意看大青山,倒是一直在和周圍的人攀談,很快就和一羣人打成一片,這次伐木的隊伍約合四十多人,由十幾個手執長槍的軍士護衛着,後面還趕着幾輛大車,一輛放着軍士的鎧甲,另外幾輛是空着的,估計用來裝柴禾。

四周空曠無比,原本都說蒙古軍隊的覘騎已經靠近到了金軍邊緣,甚至能看清金軍每天的炊飯,但是高俊極力遠望,也看不到蒙古人的一絲蹤跡。

倒是這十幾個長槍軍士吸引了高俊的注意,和砍柴的軍士相比,他們身體更健碩,有幾個能和高俊比肩,雖然沒有穿鎧甲,但是一身土黃色短打看上去倒也利落,大部分把頭盔扔在了車上,露出女真人的兩條長辮子;有幾個罩着女真片甲頭盔,看上去比較警覺。

相比而言,砍柴的隊伍瘦小不少,穿的五花八門,有的是漢人的髮髻,有的是女真式的辮子,還有人綰着奇特的錐髻——將前額剃光,腦後的頭髮做一頂小小的髮髻,看上去是漢式衣冠和女真蕹發的混合產物。

金熙宗初年,計劃全國蕹發,但是前線的軍事行動連連失利,所以一直沒有強力貫徹。海陵王即位之後,於天德二年發佈命令,河南漢民可以自由選擇髮型,不再堅持剃髮,但是河北的蕹發令始終沒有取消。

金世宗時代開始,頭髮工作的重心由要求漢人蕹發轉向防止女真人束髮,大定二十七年,金世宗下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稱漢姓、學南人衣裝,犯者抵罪。”可女真束髮之風依舊逐漸蔓延。

儘管如此,蕹發左衽還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宋朝樓鑰出使金朝,記載“男子髡頂,月輒三四髡,不然亦間養餘發,作椎髻於頂上,包以羅巾,號曰‘蹋鴟’”,這是對河南地區的記載,可見即使沒有強制措施,剃髮的人也非常多,所謂上行下效,就是如此。

高俊正尋思着,隊伍已經開到大青山,望着手裡的柴刀,他這才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他不會砍樹啊!

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尾聲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五章 貓(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尾聲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無標題章節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五章 散兵(上)
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尾聲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五章 貓(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尾聲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無標題章節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五章 散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