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

在寶勝寨的這段日子,高俊也並沒有閒着,全軍繼續整訓,還要將在這裡躲避的百姓訓練爲軍兵,夏伯陽等人天天扯着嗓子操練軍馬,各都都儘可能的分配一些新兵。

高俊也在軍兵中觀察,尋找可以培訓的新軍官,昨天他又新組建了兩個都,並且任命了新的軍使:費大力和必蘭壽馬。這兩個都現如今各自只有兩名軍官、四名老兵和十五名新兵,滿員率只有兩成,但是隻要能夠突圍,隨時可以從民兵裡面繼續招募人員。

現在各都可以說是絲毫不“臃腫”,甚至於軍使都不打旗子了,而是像隊正那樣帶頭作戰。

但是沒等高俊實施反擊計劃,納牙阿率先發動了兇猛的進攻。

和高俊一樣,納牙阿也迅速發現了眼下蒙古軍所面臨的威脅,鐵木真成功的推進,離納牙阿的距離越來越遠。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很難互相策應,所以最好趁着這個機會,趕緊對高俊下手。鐵木真後者雖然心懷憂慮,但是對自己的中軍萬戶依舊比較認可。

納牙阿發動了進攻,他麾下有三千蒙古軍。除去鐵木真自己還剩下的三千人馬以及拖雷的三千人馬之外,已經是山東境內最大規模的蒙古軍——窩闊臺已經慘遭全殲,察合臺也遭受重創。如果納牙阿慘遭失敗的話,鐵木真對山東的第一輪進攻就可以說是以慘敗而告終。

而恰恰相反,如果他成功的將高俊驅逐出去,不但鐵木真再也沒有人束縛手腳,可以將被高俊視爲後方的膠東地區燒個烈焰朝天。而且納牙阿還可以趁勝追擊,進入泰山境內,將前來支援的潘正從泰山山脈中趕到平原上去,墊蒙古人的馬蹄子。

正因爲如此,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納牙阿一反常態,將全部兵力都壓了上去,爲了組織這次進攻,他們這幾天截留了大部分從河北運來的各類物資,尤其是糧草,以便士兵們精神滿滿的發動衝擊。

蒙古人發起狠來真的是誰都擋不住,更何況他們的軍力是高俊的一倍有餘,也就是半天的功夫,他們就縱火燒燬了新修建的幾道寨門,攻下了一個山頭,騎兵沿着山谷前進。但是被道路上所設置的壕溝拒馬所阻攔,軍兵們從山頭上衝下來,與在山谷間的騎兵戰成一團。

雙方在肉搏戰中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太平軍充分利用了區域內有幾道峭壁,戰馬無法上下的優勢,想辦法延長蒙古人的衝鋒路徑,居高臨下的用弓箭和石頭對付他們。而蒙古人則依靠下馬步兵填平了壕溝,逐步的佔據了山谷間的道路。

夜幕逐漸降臨,兩軍開始休息,太平軍依照傳統,組織敢死隊下山衝擊敵軍,而蒙古人也早有準備,雙方混戰一場,太平軍吃了小虧,迅速脫離戰線。

第二天的戰鬥更加膠着,蒙古人逐步佔據了所有的山間道路,僅留下數個山頭上還有太平軍駐守,而六百多名主力軍馬不得不退入寶勝寨之內。

但是蒙古人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這兩天的進攻之中,蒙古軍死傷近六百人,以至於當納牙阿要求他們繼續作戰的時候,差點就鬧出了兵變。太平軍是爲生存而戰,而蒙古人只不過是爲下一次劫掠而戰,雙方的士氣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蒙古人也沒有軍典制度,無法建立堅強的信心。

當天晚上,太平軍再次趁夜出動了,不過這次並不是偷襲敵軍,反而人人都拿了一把長長的鐮刀,要割掉山腳下的茅草,防止第二天蒙古軍放火攻山。

在漫長的黑夜中,蒙古人呆在篝火旁,睜着迷茫的眼睛,他們看不清黑夜裡面的人影聳動,但是能夠聽到割草的聲音,那種單調、重複、千篇一律卻又響個不停的鐮刀聲讓他們夜不能寐。

有傳言說,這是長生天派出他的使者到地上來,在割取死人的頭髮,要帶他們迴天上。

第二天拂曉,蒙古軍氣惱的再次發動進攻,向山上打去,但是還是被太平軍擊退下來。寶勝寨的主力人馬也趁機出擊,收復了一座小山。但是考慮到兵力不足的窘境,最後高俊還是放棄了外圍的一個山頭。

眼看着這種情況,納牙阿覺得此時不宜操之過急,蒙古軍一反前幾天的舉動,不但不再填平壕溝,反而開始主動挖掘溝壕,他們笨手笨腳的拿着工具,模仿太平軍的樣子挖出一道道溝壕,設置柵欄拒馬,大有在山間谷地長期據守的意思。蒙古軍紮下連營,一個個氈帳坐落在山道間,每逢路口則設置一個大營,屯兵上百人。

火把點亮起來,整個夜晚山間燈火通明,蒙古軍在亮堂堂的道路上來回巡邏,頓時覺得心裡面安定了不少,納牙阿連續兩天沒有發動進攻,打算讓士兵們略微休整休整。

優勢被轉移到蒙古人這邊,儘管他們損失了六七百人,但太平軍的損失也不比這少太多。

蒙古人也想試着發動一次夜襲,這次行動的指揮官是拜塔爾百戶,他精心挑選了150名優良的蒙古士兵,準備趁夜襲擊附近的一座山頭。所有的士兵都身形矯健,穿着優良的皮甲,武器包好了氈布,以防止發出聲音。

拜塔爾鬥志滿滿,他的兩個弟弟也在受選的這150人當中,如果這次襲擊果然能夠成功,多多少少也能讓兩位兄弟獲得一些戰功。

事實上,太平軍確實鬆懈了不少,連日來的苦戰讓他們精神打不起來,哨兵都開始難免打瞌睡。

但是蒙古人註定遇到剋星,溫撒文殊奴這幾天一直無事可做,這天晚上乾脆出來巡視,遠遠眺望,他突然指着不遠處的山頭說:“那裡有蒙古人!”

值夜軍官不敢相信,兩座山頭之間起碼隔了60丈的距離,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看見什麼蒙古夜襲的軍馬的,大家甚至連山頭的輪廓都看不清,但是文殊奴信誓旦旦。

“先把火把踩滅!”拜塔爾一邊用刀格鬥,一邊大喊着。也就在這個時候,高俊在睡夢中被驚醒,當他披好衣服離開帳篷的時候,對面山頭上的火把已經滅掉了一半兒,只能看到兩軍交戰的片影。

溫撒文殊奴睜着一雙碧綠的眼睛,高俊直接下命令給他:“我們跟着你,衝到對面的山頭上去支援!”

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尾聲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尾聲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前言第六章 貓(下)尾聲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尾聲第三章 金麥(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
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尾聲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尾聲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前言第六章 貓(下)尾聲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尾聲第三章 金麥(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