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

高俊在中都腳下駐營的當天,中都城外多個方向出現了野狐嶺、澮河堡的敗兵,城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武衛軍集體出動維持秩序。敗兵被引導駐紮在城外盧溝橋、金口閘、交亭鎮等地,尚書省派出祈侯郎君宣慰這些潰軍,並且運來了糧食和酒,挨個發給軍兵。

然而,卻有兩個軍兵寧願不領慰問,換下衣服,進了城裡,正是倒黴的烏古論老僧。

“到,到中都了。”烏古論老僧一進城,頓時覺得渾身發軟,靠在牆邊休息。

“是的,蒲輦,到中都了,我想石抹將軍也到了,我這就帶你去石抹將軍的住處。”

щщщ▲ttкan▲c ○

“沒想到這仗居然打成了這樣。”烏古論老僧心裡非常懊惱,本來,他聽從了身邊這位契丹侍衛的勸告,把自己的外甥邰樂扔在大營送死,跟隨大軍前往行省所在的澮河堡,準備在那裡領受親管謀克的官職。

沒想到,軍隊還沒走到澮河堡就遇到了黑韃,上萬大軍一觸即潰,兩個人好不容易逃得生路,路上得知行省在澮河堡也被打敗了,兩個人商議一下,決定回中都,在那裡等待石抹明安的消息。

“請蒲輦寬心,我的主人是個有信義的人,既然交易已經決定了,就一定會辦到。蒲輦爲了這個職位不惜捨棄自己的外甥,我的主人一定會加以補償的,主人在行省那裡早就辦好了你們謀克回山東的調令,即使打了敗仗,也很快就會發布的。”

聽到了“不惜捨棄自己的外甥”一句話,烏古論老僧的臉一沉,一言不發就往前走,契丹侍衛移剌阿辛自知失言,只好趕了上去引路,左拐右拐,到了石抹明安在文樓附近的家,可是這裡四面落鎖,未見有人。

“這……不應該啊,就算主人不在,主人的家眷也該在家。”移剌阿辛也有點吃驚,但是他只是心裡一閃而過這樣的念頭,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他轉身恭敬地安慰烏古論老僧。

“蒲輦,定然是石抹將軍尚在營中,沒有返家,蒲輦稍安勿躁,咱們且先休息去。”

老僧斜着眼睛瞥着阿辛,尚未可置否,就在這時,他身後傳來一個陰鬱的男聲。

“閣下是不是移馬河猛安押剌謀克的蒲輦?”

烏古論老僧吃了一驚,身體僵直的回過頭,那是一個頭戴范陽笠子、身穿黃衣的男子,他留着點髭鬚,表情陰邪。老僧突然意識到此人從剛纔就一直跟在他們後面。

“你是何人?”

“在下中都路武衛軍十人長術甲通。”

烏古論老僧的表情舒展開了。“我知道你,我們開拔之前,你曾經來我們謀克抓過人,抓的是高俊那小崽子,幸會啊,沒想到郎君你也活着回中都了。怎麼樣,高俊那小崽子,他——殺了嗎?”

“沒有。”術甲通看着烏古論老僧:“不但沒能殺掉他,而且他現在還是押剌百戶的指揮!”

“這?”烏古論老僧的臉劇烈的抽搐起來。“這不可能,押剌百戶不應該,不是應該已經……”烏古論老僧咋住了嘴,用一種仇恨的目光看着移剌阿辛。

“這裡不方便,咱們換個地方談吧。”術甲通左右掃視了一下,烏古論老僧點點頭,三個人快步離開。

半個時辰後,在中都最好的酒家“蓬萊閣”,術甲通三人安下了座次,三個人風塵僕僕的樣子引來不少食客的眼光,但是也未維持多久,在中都這種地方,好奇心是一種有害身體健康的品質。

烏古論老僧急切的想要知道押剌百戶的情況,尤其是想知道自己的外甥邰樂是否活着,但是術甲通也沒看清楚。三個人都是各懷心事,吞吞吐吐說了一個時辰也沒交待明白各自的事。

“咱們各有各的目的,我要溫迪罕僧虔和高俊等人的人頭,你要的是親管百戶的位置,我這麼說沒錯吧?”術甲通快刀斬亂麻,不再糾結各自的動機。

“正是如此。”老僧滿飲一杯酒,表情鬱郁。“我本來指望能夠在石抹明安那裡活動一番,定紇石烈端一個戰敗之罪,趁機拿下親管百戶的位置,萬萬想不到前線兵敗,高俊卻成爲了百戶的頭領。”

“我也未能想到,我本來受命捉拿要犯,卻始終未能全功,這次不但又讓僧虔他們逃了,我的屬下蒲察阿虎還失蹤了。不把這些人捉來,弄清蒲察阿虎的下落,我是不用想着回武衛軍了,回到軍中,定然是個瀆職之罪。”術甲通舉起酒杯:“蒲輦,你我都是有家不能回,請滿飲此杯。”

喝下這杯酒,烏古論老僧的臉更加漲紅了,兩眼裡全是血絲,他坐在座位上,青筋暴起,面色通紅,兩眼圓睜地看着術甲通:“你說怎麼辦!”

“別忘了你現在還是押剌百戶的蒲輦,只要你到軍中,高俊就得乖乖讓出位子。”術甲通的眼睛也紅起來,手死死的抓着桌子,好像要摳下來一塊。“紇石烈端這個老東西不是死了就是重傷,只要你回去拉攏人手,這些話還不是你怎麼說都行?”

兩個男人發出了低沉的詭笑聲。

從蓬萊閣出來,約好第二天見面的時間,術甲通就告辭返回棲身之處。烏古論老僧一想到外甥邰樂可能還活着,頓時四肢通泰,從懷裡摸出一長串佛珠來把玩着,佛珠很漂亮,是用金線串起來的,摸上去溫潤清亮,一看便知頗爲珍貴。

老僧的父母都信佛,纔給老僧取了這麼個名字,老僧的妹妹也很虔誠,但是老僧自己卻對神佛不感興趣。但是這佛珠是自己妹妹的遺物,實在是意義非凡。

當天中午,高俊在尚書省祈侯郎君的命令下移師中都城東的交亭鎮,高俊在這裡迅速安下營寨,挖掘倉庫,重申軍法,繼續訓練士卒,再度開展文化教學,當然還要安置縣民,五六名縣民代表在高俊的營帳裡得到接見,商討剩餘三百名縣民的去處。

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尾聲尾聲尾聲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尾聲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尾聲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尾聲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
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尾聲尾聲尾聲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尾聲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尾聲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尾聲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