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

僞軍們的戰鬥意志是來源於蒙古人的,在眼下這種情況,這些遠離家鄉到山東來作戰的人終於徹底喪失了撈一票的想法,轉身紛紛逃命,諸位將領也禁治不得。

“大好時機,各位準備!”高俊登高遠望,眼看着敵軍已經旗幟散亂,下令各軍整隊齊進。

“必勝!”樓升的第四營立刻整隊齊進,而他們所遇到的乃是石天應,後者還沒來得及看好逃命的方向,就在正面遭遇了樓升,隊伍立刻就被衝散。

石天應還想聚衆再戰,戰馬卻被一名太平軍兵砍翻,當即摔了個狗啃泥,立刻有幾雙有力的大手把他牢牢摁住,想要俘虜此人。誰知道石天應這人確實永麗絕倫,居然反手一擊,擰斷了一名軍兵的手腕,轉身就跑。被激怒的軍兵們追上,幾桿長槍一發捅進去,當即斬殺了一名蒙古大將。

其他各方面的情況也都與此類似,漢軍各部都想着保全自己的軍隊,不願意爲其他軍隊做後援,無論木華黎怎麼叫喚,諸將也只是北逃。

“算了,咱們去德州!”木華黎氣苦不過,只能和軍隊一道向北逃竄,此時,他仍舊期待能夠燒燬高俊的給養,這樣的話,高俊到底還是要被迫放棄河北的。

當天晚上,木華黎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孛魯率領騎兵趕了回來。

本來他們確實是按照計劃去燒燬敵軍的堡壘的,然而在路上,他們卻看到了還在席地而息的張惠所率領的軍馬。

騎兵們立刻叫嚷起來,現在去攻擊堡壘,能不能贏還是兩說,可眼前的軍功卻是實實在在的,看着他們附近車上的給養,搶過來還能發一筆小財,孛魯可沒有他父親的威嚴,在這種時刻也無法約束自己的手下,這些騎兵們不等主將發出命令,就立刻對眼前的敵人發動進攻。

張惠等人還坐在地上大吃大喝,突然聽到了遠處的馬蹄聲,立刻就知道情況不妙,沒有絲毫的等待,這些人立刻站起來準備迎戰敵軍,尤其是那二十多名軍兵代表,此時正是他們將功贖罪的好機會。

僞軍騎兵們發動突襲,張惠指揮軍隊,任憑敵軍洗劫了補給車隊,然後趁着敵人紀律散亂的時候發動了步兵短促反突擊,一舉打垮了敵軍的騎兵。

等到孛魯重新收攏被打敗的騎兵時,高俊已經戰勝了木華黎,在這種情況下,孛魯也只能無奈地率軍返回。他們在路上遭遇了太平軍的通用騎兵,又損失了上百人馬。

而此時,在更靠南的方向上,蒙古騎兵對河橋的攻擊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狀態,就在這個時候,高俊的信使及時趕到,士兵們在不情不願的情況下選擇後退到河邊的堡壘裡面繼續防禦。

然而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一開始歡呼雀躍,打算一舉衝過來的蒙古騎兵卻在片刻之後改變了主意,在河橋邊上稍作停留之後,就反身撤走了。

帶孫匹馬逃到這裡,向前線的蒙古將士們帶來後方大敗的消息,很顯然,太平軍的騎兵並不好對付。指望在河南發動蒙古人擅長的流動作戰也未免太過危險,在商量之後,蒙古騎兵選擇了回撤。

儘管經歷了一天的戰鬥,但畢竟是性命攸關的事情,他們把戰馬發揮出了比平常更高的能力,居然幾次躲過了高俊的圍追堵截,勝利的逃回了嚴實所佔據的博州。

沒能捕捉到這敗亡的兩千騎兵是高俊的一大遺憾,但是相比於這次戰鬥的成果來說,真的不算什麼,在過去十數天的作戰當中,高俊僅僅靠1萬名士兵就阻擋了2萬名精銳的蒙古軍隊。

雙方連番鏖戰,高俊幾次陷入困境,但是憑藉着頑強防守,終於拖到了蒙古軍隊內部生變,暴露出他們組織能力低下的一刻。

隨即,高俊又能夠及時組織主力部隊,主動尋求決戰,連續擊垮敵軍部隊,殺傷蒙軍數千之衆,使得木華黎元氣大傷,殘部逃入了博州和德州,短時間內不敢再來侵犯高俊的根據地了。

而趁着這段時間,濟南府和周邊地區已經大大的恢復了,敵人殘留下來的餘孽也都被清洗乾淨。曾經跟蒙古政權合作、對太平軍心懷不滿、以及各種投機分子都被清算,整個山東在政治上重新趨於安定。

在剛剛收復的北清河沿岸地區徵收來的上萬軍隊也進行了初期訓練,很快他們也能夠投入作戰戰場,太平軍又恢復了分兵之前的實力,度過了潘正帶走三個營之後短暫的兵力危機。

這場戰爭也意味着保衛根據地階段的結束,高俊成功的守衛了自己的地盤兒,並且即將開始主動出擊。

勝利的消息傳回濟南的時候,市民們幾乎不敢相信,帶給大家地獄般痛苦的蒙古軍隊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被力量尚且不如他們的高俊輕鬆擊敗了,有關這場戰爭勝利的流言蜚語難以平息,就連集賢院裡面的幾位本地耆老也有些狐疑。

因此,高俊決定進行一次俘虜遊街活動。

五月初一的清晨,濟南市數軍民全都聚集在街道上,在騎兵的監視下,在戰鬥中被俘的277名蒙古人和1744名僞軍一起通過濟南的街道。

通過一系列的審訊,高俊也清楚了木華黎在戰爭中的幾次重要決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強勁敏銳的對手,然而,他指揮的軍隊帶有過多的落後殘餘,使得這名精幹的指揮官不能發揮他的真正實力。

從軍事角度來說,高俊輸給了木華黎,但是太平軍戰勝了蒙古軍隊,這是對過去六年來太平軍組織建設的肯定,太平軍贏得了組織的勝利,贏得了歷史的勝利。

第十五章 合(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五章 決(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尾聲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尾聲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
第十五章 合(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五章 決(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尾聲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尾聲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