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人心易改錢爲利

“王衝此子,少年早慧,又連歷大變,不能當他是一般少年。我族侄趙梓在信中說,可用此子之才,不可用此子之人。其人心性……往好處說,是銳直,往惡處說,是偏狹。在華陽時,他行事便無所顧忌,專壞成法,另開新局。到瀘州後,更是不知中庸,只顧快意,只求目的。爲求功成,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你要用他,千萬小心。”

這是趙遹離開瀘州時對孫羲叟的囑咐,孫羲叟與趙遹交情深厚,這些話是發自趙遹肺腑,直接把王衝比作又一個王安石。聽趙遹的意思,王衝甚至比王安石還要令人忌憚。王衝此子不僅文武雙全,在西園曬書會上露出的一絲學理苗頭,更有顛覆之意,近於離經叛道。

王衝自然不能跟王安石相提並論,拗相公負三十年大才,一朝得用,才露了禍害天下的真面目,而王衝麼,樁樁小事便已露了本質。趙遹不僅要在朝堂打壓他,不讓他入了官家或者哪位相公的眼,還要孫羲叟小心提防。而實際操作嘛,讓他跟僰人之事綁得越緊越好,得官乃至得差遣都沒什麼,就是不能讓他跟朝堂格局有染。

基於這樣的認識,孫羲叟就沒有深交籠絡王衝的意思,只把他當作僰事上的一柄利刃。此刃很鋒利,竟然借勢安定了興文寨周邊,讓興文寨這個異數立穩了。這讓孫羲叟心思更加火熱,再借興文寨之勢,叩問歸來州。

孫羲叟本想着先將風聲傳出去。試探歸來州和羅氏鬼國的反應,也包括朝堂的反應。最終目標是要在歸來州設軍。這也是盡他瀘南安撫使的職責。有宋以來,川峽四路里。就瀘南最能折騰,其次才輪得到永康軍對面的茂州汶州羌蕃。元豐亂過,元佑亂過,之前更是大亂。朝廷在瀘南設安撫司,以瀘州鎮固夷事,他便要將朝廷的意志貫徹到底。

元豐時烏蠻亂過,之前雖是僰人之亂,背後的羅氏鬼國難說沒有插手。孫羲叟雖然不太清楚羅氏鬼國的情況,但以他做事講求精細的心性來看。一件事就得丁卯分明,不存在曖昧模糊。羅氏鬼國無辜,朝廷怎麼作,都不該有異心。若是有染,那更該如此,以強勢震懾這個蠻國。如果羅氏鬼國作亂,不正好印證了他的憂慮?至於會不會被劾生事,只要妥當解決此事,那就是功。不像賈宗諒,能生事卻不能平事。

卻沒想,他這番盤算還沒展開,朝廷還沒有反應回來。王衝就衝在了前面。

爲救父親,敢於火箭焚匾……

爲救同窗,敢於獻佞君上……

還是爲救父親。捨得破家,乃至隨父從軍。進而甘冒奇險,只求爲父親脫罪……

爲兌現承諾。更敢以區區少年之身,擔下數千僰人前程……

回味自己所知的王衝事蹟,再跟眼下此事一對比,孫羲叟搖頭,這個王衝,怎麼看都不是個奸狡之輩。趙遹就顧着去看他行事的手段,卻不理他行事的用心。沒錯,王衝行事的確專擅權謀,可看他擔起的事,不行權謀也根本成不了事,而他的用心,卻真是一片赤誠。

那麼這次王衝去歸來州,又是爲了什麼呢?

孫羲叟心中閃過一絲愧疚的念頭,難道是將自己辟舉他入安撫司任管勾書寫機宜文字這事當作大恩,盡心回報?

這事他用心不純,興文寨約盟大獲成功,瀘南由此基本安定下來,王衝功勞不小,他得有所酬謝,但因趙遹的囑咐,又不能讓王衝得用,乾脆就來了這麼一手。既向王衝表明了態度,又能引動朝堂,阻了王衝的官途。

“這小子……竟是個憨直之人!罷了,我也親去興文寨作他的後盾,趁熱打鐵,將歸來州之事辦了。”

想來想去,孫羲叟只能這般感慨,而歸來州之事,既然王衝已經替他開路了,他也不能就此退縮。

孫羲叟到興文寨時,已是四月二十。他不是第一次來興文寨了,但也爲興文寨一日一變,整潔中又見生機勃勃的氣象所動。而在這裡跟廉訪使江崇撞上,卻又感覺像是吃了只蒼蠅。

“安撫真是忠勤……”

“廉訪也有心了……”

兩人見面,淡淡兩三句後便不知該怎麼說下去了。孫羲叟是不屑加不爽,走馬承受就是皇帝的耳目,在他這個正經文官面前,依舊得畢恭畢敬。但此時的走馬承受比往朝囂張了不少,就說江崇,此時跑到興文寨來,不是看王衝,就是衡量歸來州之事,不管哪一件,都讓孫羲叟很反感。

沉默相持許久,孫羲叟無奈地道:“廉訪既在此,本官便去巡查寨堡了。”

這是潛規則,文官不好與走馬承受同時共視一事。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江崇就得避開孫羲叟,可這裡除了興文寨,也沒有江崇有理由去的地方,他只好硬着頭皮頂。孫羲叟是安撫使,視察城寨防務,巡視峒囤,哪裡都能去。

江崇勉強笑道:“江某也是盡心公事,安撫莫要怪罪。”

不怪罪纔怪!

孫羲叟氣呼呼地離了興文寨,跑去寨子外的軍寨,逮着種騫出氣。翻約盟時種騫沒在場的老帳,挑剔軍寨裡的瀘州義軍軍紀鬆弛,搞得種騫一臉灰一肚氣,卻無處發泄。

一個安撫使,一個廉訪使,一內一外蹲在興文寨,再加個脾氣不好的知寨,興文寨的人再沒了好日子過。竇羅枝整日長吁短嘆,她是沒了機會去親近王彥中,而王彥中也悶悶不樂。孫羲叟總把他招去談文下棋。這人文學不怎麼的,卻又自傲,棋藝不佳,棋品也不好,憋得他很難受。

江崇也難受。有孫羲叟在附近,他再不敢大吃牛肉。大口喝酒,只能擺出一副忠勤模樣。一樁樁細查興文寨的事務。至於宇文柏、鮮于萌和唐瑋,乾脆縮起來,不再跟他們打照面。

日子一天天過去,瀘南的氣候開始又熱又悶,再加上心情不好,人人都像是抹了一層漿糊在身上,份外難受。到了四月二十八,孫羲叟和江崇都等得不耐煩,擔憂王衝出事。歸來州會有大變時,王衝終於回來了。

“廉訪也來了?”

王衝與江崇見面,見王衝丰神俊朗,氣度雍容,沒一點苦大仇深的銳利感覺,更像出身仕宦的公子哥,讓江崇很有些詫異。卻不知此時的王衝,已解了心結,立下宏願。以至心性豁朗,纔有如此氣質。

有心跟王衝深談,但時候不對,江崇無奈地道:“王將仕還是先去見孫安撫吧。前日他去了輪多囤,今日也該回來了。”

孫羲叟也來了,正好……

“江廉訪與我一同去吧。有些事,便是孫安撫。也該想與廉訪共知。歸來州有大前景,就不知廉訪願不願與安撫同賭。”

王衝直接拉上江崇。江崇下意識要拒絕,可聽到這話,眼中閃過精芒,躊躇片刻,跟着王衝去了。

“事情就是這樣,安撫若有決心,歸來州便能作穩朝廷藩籬。”

軍寨裡,種騫這個主人被趕了出去,王衝將歸來州之行詳盡道出,聽得孫羲叟和江崇心馳神搖。

羅氏鬼國願意再獻歸來州,而且不是名義上的獻,只要讓歸來州鬼主旁甘世襲名義上的歸來州官職,歸來州便是朝廷治下。新的名字甚至都想好了,可以叫歸州。

“羅氏鬼國,不忌憚朝廷有他心?”

江崇身爲武人,在這一點上比孫羲叟還想得深。把這話深深一品,孫羲叟臉色微變,他倒是低估了此事的影響。

王衝道:“羅國這幾代羅王,已安樂多年,只求守成,只要朝廷施恩安撫,以歸來州再換得朝廷封賞和商貿之利,他們樂見其成,原本歸來州也非他們固有之地。”

他再補充道:“不過朝廷與羅國兩方都難信此事可輕易而爲,就看安撫和廉訪能不能說動朝廷了,給出足夠誠意。”

孫江兩人恍然,才知王衝爲何非要把他們兩人拉在一起談這事。王衝的意思是,整件事情,其實就是個信任問題。羅國那邊其實沒什麼變數,只要朝廷給名給利,就能坐享開邊之功。但朝廷能不能信此事,只要給了名頭,就能收下歸來州,這是個大問題。孫羲叟說話不完全頂用,要再加上江崇在官家那用些功夫,兩面合力,才能讓汴梁相信,動歸來州沒什麼問題。

不過這樣一來,就如王衝所言,對兩人來說就是一場賭博。孫羲叟本意是想設軍,有軍治在,就確立了以兵爲防的策略。他日出事,還可以追責知軍等地方官員,而現在卻是設州,如瀘南安撫司下的純州祥州戎州一樣,一步到位,他日歸來州以及羅國出了問題,就要歸罪於他這個主張恩撫籠絡之人。

至於江崇,更是豪賭。他一旦沾了此事,也就與歸來州的前景禍福相倚。可好處卻是,若是成功,他就顯出了治事之才,很有可能擺脫皇帝耳目這條路子。

“此事怕是那個旁甘更想得名利吧,由此可見,羅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

孫羲叟抓住了此事的關鍵,王衝暗道,此人對事情的細節可不糊塗。他在歸來州呆了十多天,就是坐等旁甘的消息。旁甘被他說動,派人急赴畢節的羅王府,取得了羅王的允准。具體細節王衝不清楚,但猜測也是跟利有關。旁甘應該是允諾上繳多少財貨,讓羅王動了心。

其實整件事情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王衝暗示旁甘可以私鑄銅錢。這一點牽扯太深,王衝自然不會跟孫羲叟和江崇說透。羅國有銅,即便不足,還有羅殿國乃至大理國,只要找來內地錢匠,鑄什麼銅錢都沒問題。

羅國通過歸來州和興文寨,用銅錢換取內地的商貨,獲利比直接賣銅豐厚。而這些銅錢流入宋地後,既可以順江而下,在荊湖和江淮直接當錢用。也可以融爲銅器行銷。就宋地這邊的商賈而言,也是大利。

既然兩面都是利。之前爲何沒有這麼做呢?

這就有兩重阻礙,一是羅國道路險阻。商貿不通。並不是說真沒辦法販運商貨,而是流通太弱,沒有走出一條寬敞之路。其二就是法令問題,羅國鑄大宋銅錢,流入鐵錢區,這就大違朝廷之策。

但王衝以興文寨對歸來州,這兩重阻礙就有望解決。

道路問題,真要有大宗商貨來往,便是絕壁。也能搭出棧橋。比如戎州雅州,朝廷以茶換羌蕃的馬,不是就生生走出了一條茶馬古道?

而法令問題,這就是私下的勾當了。王衝建議旁甘,將此事從官面上剝開,以興文商行對旁甘在歸來州所建的商行,兩家控制私鑄銅錢的流向,只要不擴散得太快,遮掩個幾年沒問題。幾年之後。再視情況選擇洗白之路。大宋缺銅,銅錢外流很忌諱,內流卻是很歡迎的。到時無非也就是朝廷要想辦法掌控這條路,可涉及到羅國。該也不敢大動干戈。

孫江兩人默然許久,江崇忽然道:“我記得,朝廷對羅國本就封過矩州和姚州刺史。再封個歸州刺史,也沒什麼。”

孫羲叟眼中也綻出精芒:“一個州刺史。還是給羅王庶子的,有多大意義?若是羅王願受朝廷封號……”

果然是個膽大心厚的主。連江崇也都暗抽口涼氣。王衝暗自搖頭,這就不止是歸來州的事,會影響到與大理國的關係,撼動整個西南。羅王歷來都是以兒子,以一小塊土地,間接借用大宋的名義,不願直接受大宋封授,畢竟旁邊就是大理國。

孫羲叟也意識到這事不太可能,失笑道:“只是一說而已……”

他深吸口氣,點頭道:“此事無廉訪相助,倒真難讓朝廷動心,不過,本官還是想見見這個旁甘,聽他親口說來。守正,你可願爲本官搭線?”

孫羲叟這已是認可了大半,但出於謹慎,他還得親自出面。

王衝早與旁甘達成了默契,點頭道:“安撫願行此事,旁甘會到興文寨來見安撫。”

兩人一怔,王衝竟然說動了旁甘來興文寨!?真不知是王衝口才太了得,還是旁甘名利之心太重!?

恐怕是後者吧,不然歸來州之事,哪能這麼順暢?孫羲叟這麼想着。

江崇看王衝的眼神卻又變了,沒有偌大的利益,可辦不到此事,王衝到底拿出了什麼東西?

雖然兩人依舊各懷心思,但就在這一日,興文軍寨的小廳堂裡,孫羲叟、江崇和王衝三人,就歸來州獻土之事達成了一致。

離開興文寨時,孫羲叟撫着王衝的肩膀,憋了許久,才擠出一句話:“守正,本官於你有愧啊!”

王衝笑道:“安撫哪裡話?安撫辟舉王衝入安撫司,這番恩德,絕不敢忘!就算安撫沒有此舉,爲安興文寨數千生靈,爲朝廷定瀘南,王衝也當盡心國事,以安撫之急爲急!”

孫羲叟再嘆,這話似乎有馬屁之嫌了,卻聽王衝又道:“王衝敬安撫,如敬趙龍圖,安撫與龍圖都是勇於任事之人,王衝從安撫和龍圖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雖然對這兩人某些行徑很不滿,但這話倒還是真誠的。如果給許光凝打六十分,趙孫兩人便有七十分,相對的,鄧洵武那等人,三十分都不到。

孫羲叟心中感慨,苦笑道:“可辟舉之事,多半無望啊。”

王衝再拱手道:“王沖年少,還未學成,怎會急於仕途?王衝是感安撫賞識之心!”

這也是真話,才十七歲,急着當官任差幹嘛?更重要的是打基礎,學知、名望、財力、歷練,這纔是基礎。

孫羲叟更用力地拍着王衝肩膀:“好!好好做!我定不負你!”

趙龍圖,你終究是看錯人了。

孫羲叟滿腔感慨地走了,江崇找到王衝,目光閃爍不定。

“守正,我有些不明白,旁甘到底是得了什麼利,纔會這麼主動?”

他問得很隱諱,意思卻很直接,王衝微微一笑:“廉訪,你這是代誰問的?官家?鄧相公,還是你自己?”

江崇沉默片刻,低聲道:“這裡只有武人江崇,沒有廉訪,沒有鄧家姻親。”

將宇文柏對江崇的描述再品了一回,王衝掏出一枚大觀銅錢,默默放在書案上。

此人可以拉攏,這個坑本來就要找人來一起蹲,也考慮過孫羲叟。可孫羲叟是文官,地位也到了一定層面,這種事很有顧慮,而這個不得志的武人江崇,正合適。

江崇盯着那枚銅錢,疑惑不語,這就是利嘛,他在問具體是什麼利。

“有些事情想得太深太多,反而忽略了它的表面……”

王衝悠悠的話語,如勾魂魔音,深深透入江崇心底。。)

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33章 少年學諭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32章 連升四級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69章 洗卻鉛華夷事畢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71章 大夢如香人自迷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東西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7章 人心之能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35章 成人成事善惡源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72章 殺與被殺生死間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27章 歷史之網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113章 思過思生負天命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2章 天罰王家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39章 伊川門下辨知行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3章 二郎再世第2章 天罰王家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89章 廿載姻緣一陷牽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6章 善惡有分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
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33章 少年學諭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32章 連升四級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69章 洗卻鉛華夷事畢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71章 大夢如香人自迷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東西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7章 人心之能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35章 成人成事善惡源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72章 殺與被殺生死間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27章 歷史之網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113章 思過思生負天命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2章 天罰王家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39章 伊川門下辨知行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3章 二郎再世第2章 天罰王家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89章 廿載姻緣一陷牽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6章 善惡有分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