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身陷雷區

+:光臣等人也是異常鬱悶——居然發展到這個局面,真是讓人有些棘手。

“支那的口氣很強硬,甚至還威脅讓我們承擔一切後果。”加藤那張臉上說不出是笑還是哭,但惱怒之情溢於言表,“這讓人絕對不能容忍。”

“這充其量是支那人的虛張聲勢罷了,不過到底在哪裡登陸,卻是需要好好斟酌一番。”山東外海的波濤還算平靜,否則真是折騰死了神尾。面對艦上會議室內的山東地圖,他分明也有些猶豫——這點倒是和外界對其性格的判斷頗爲接近。

“從作戰上看,直接從膠州灣兩個側翼進行包抄,避開炮臺火力是比較明智的舉措,但是……”神尾用鉛筆在上面重重點了幾下,“一來這是支那軍隊重點佈防的區域,雖然支那人的戰鬥力頗爲可疑,但終究是個隱患;二來,從地形和態勢上觀察,此處也不適宜進行登陸作戰,別的姑且不說,單是灘塗就不太理想,運輸艦老遠就要駐錨……”

“這是個問題。”加藤也有些頭疼,兩棲登陸,難的不是人員上岸而是裝備和物資能隨同上岸,在戰爭已發展到近代之時,沒有後勤支援的部隊根本就不能打勝仗。

“報告,大本營發來的覆電。”

“以一部在嶗山灣登陸作爲佯動和牽制,以主力在山東龍口登陸……”加藤唸叨着電報。隨手將其遞給了神尾,“大本營的指示還正是及時。”

“既然有明確命令,只能遵照執行。”其實,這個方案並不能算是新鮮,陸軍在進行動員之時,參謀本部已經對神尾進行了耳提面命,其中就包括正面進攻打不開局面之時應該如何處置地問題,只是陸海軍之間素來隔閡,陸軍非得要海軍出個醜之後才肯表達自己的真實態勢。

“真是可惡。”加藤在心裡咒罵着。嘴上卻是微笑,“加藤君,那麼我們便準備遵照執行?”

時隔一天之後,嶗山灣北部。日英聯合艦隊又是黑壓壓的一片雲集,很多艦艇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昨日交火的痕跡,爲了最大限度的增強對支那軍隊的威懾力,這些艦艇被迫“帶傷上陣”。加藤已經許諾手下,一旦登陸完畢,准許受損艦艇立即返回大連進行維修……

“司令官閣下,前導艦發來信號。灘頭無異樣,請求允許登陸!”

“好,可以登陸。”加藤放聲大笑。“膽小如鼠的支那軍隊果然撤退了!”

在旗艦明確的命令指揮下。一艘艘滿載着陸軍士兵和裝備的淺水艦艇朝灘頭駛去。這一片灘頭地勢開闊、地形平坦,灘頭正對地海域水也不淺。正值漲小潮的時候,淺水艦艇一直能把人員輸送到距離灘頭左右的敵方。

日軍士兵手提步槍,哇啦哇啦地跳出小船,血紅的膏藥旗在日光地照耀下顯得格外刺激,爲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英軍在第一批登陸部隊中也派出了自己的人選,雖然人數不多,但碩大的米字旗依然清晰可辨。雖然登陸地場面非常輕鬆,但神尾沒有託大,還是嚴格按照“佯攻”和“牽制”的要求,只安排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進行登陸,而且只帶了簡單的後勤補給和輕武器,一門火炮都沒有——神尾地命令很簡單,開進去,佔領灘頭,鞏固陣地,吸引目光,不要急於戰鬥。

至於他本人和師團主力部隊,則要和艦隊大部隊一起趕往龍口。

真是個膽小的傢伙!——加藤有些看不起神尾,但又不便發作,折騰到了中午時分,龐大的艦隊主力轉向西北方向,準備趕往新目地地。

帝國國防軍真地退走了麼?

非也,爲了避免艦炮火力地殺傷,部隊除了安排少部分觀察員外,其餘全都撤離了灘頭陣地,並且成功地給鬼子造成了國防軍已經遁走的假象,實際上,在鬼子登陸地第一刻起,情報已經源源不斷地傳往指揮部。

“繼續監視,不可輕舉妄動!讓敵人先嚐嘗地雷的威力!”

國防軍在進行抗登陸準備時,事先曾經以“演習”爲名在膠州灣、嶗山灣附近灘頭佈置了大量的雷區並用顯著的標識予以

當時佈置的時候有一個總的指導原則,凡是適宜登陸布上足夠的地雷,而且要多種型號、多種類型的地雷一起布。當然,前線部隊在佈雷時早就留了個心眼,公開標識的雷區未必就是真正的雷區,真實而又完整的雷區分佈圖只有三份,全部列爲最高機密看守起來,各防禦陣地指揮官手中只有本單位正面的分佈圖是完整而又有效的。就是這樣一個迷魂陣,前線部隊還別出心裁地弄出了很多文章,藉着大雨、颱風的機會,原本已經模糊不清的指示牌更加變得糊塗並且歪歪斜斜地插在地裡,風颳過來搖搖欲墜,誰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埋在土裡。附近百姓倒是知道厲害,都是遠遠遁開,鬼子哪裡曉得其中詳細,稀裡糊塗就撲了上來。

嶗山灣附近的灘頭由於地勢相對理想,是登陸的好“地點”,所以是國防軍用力最深、雷區最爲發達的區域,完全是布好了陷阱等待獵物的上鉤。雷區的佈置很有意思,最靠近灘頭陣地的開闊沙地埋的是炸藥和電擊發地雷,沒有手工引發是絕對不會爆炸的,人稱一號雷區,優點是方便、可控、佈置密集、威力大、不會誤傷,缺點是造價不菲、埋設也頗費周折。其次是二號雷區,佈置的各種各樣的絆發、壓發、連鎖地雷區,密度稍小,但因分佈面積大,絕對數量不小。三號雷區的地雷密度更小,且以詭雷爲主,爲的是在對方已經脆弱的心理上再次施加壓力,用恐慌、懷疑情緒來最大限度地阻滯敵軍推進的速度。

雖然神尾交代給三島大隊的任務只是“鞏固”灘頭陣地,但對急於立功而且驕橫異常的鬼子而言,鞏固二字等同於進攻——怎麼着也得把支那軍隊打垮了纔算是鞏固吧。因此,在草草編列部隊之後,大隊長三島就率領手下朝縱深開進,亦朝死亡開進。

隨着後續部隊的陸續登陸,已經呈散兵陣形散開的鬼子先鋒部隊在幾名軍官的帶領下,“嗷嗷”衝了過來,很快就殺到了二號雷區的邊緣。也許是渡過一號雷區的平安無事麻痹了他們的心態,剛開始還有一些謹慎、小心的鬼子變得愈發猖狂,不僅推進的陣形開始散亂起來,就是姿勢也由原先的彎腰弓背變成了直挺挺的前進。

“報告長官,這裡有一塊牌子!”

“嗯?”鬼子中尉一看,木牌插得歪歪斜斜,上面依稀還有四個大字“地雷!危險!”

“八嘎!”鬼子軍官額頭青筋暴跳,掏出指揮刀狠狠地朝木牌劈去,轟隆一聲,被砍斷的木牌引發了引信,鬼子軍官當場被炸得血肉模糊,半邊臉皮被硬生生的撕去,兩隻眼睛也將彈片照單全納。

一呼百應,地雷陣裡忽然就炸開了鍋,爆炸聲此起彼伏,20個鬼子成爲了犧牲品,倖存下來的人也已經充滿了恐懼,有人想去救援受傷倒地的同伴,結果沒走兩步又引發了地雷,又是轟隆隆的一片。有意志膽小的試圖退出這片區域,但慌不擇路的他們依然不能避免地雷的招呼……一番折騰,大大小小的傷員居然接近50人,一個開路[.:報銷了,讓一直在暗中觀察的國防軍觀測員竊喜不已。

此時,後面的三島還在率領大隊人馬繼續推進,聽到了前面的爆炸聲,在軍官的望遠鏡裡則出現了呻吟遍地、血肉模糊的傷員景象,灘頭附近的黃沙地上空籠罩着一層淡淡的硝煙霧。地雷!三島立即判明瞭形勢,而且可以肯定是支那人大片的雷區。

“可惡的支那人!”他的臉頓時漲成豬肝色,身後的部隊茫然不知所措,既不前進,也不後退,只是呆呆地聽着前面的呻吟與慘叫聲。

日軍卻不知道,他們已經深入到了一號雷區的裡面……

“營長,差不多了,幹吧!”指揮部裡早已有人按奈不住,各個觀測員彙報上來的情況幾乎驚人的一致,灘頭已經至少有一千二百以上的敵軍,且空餘面積已經大爲縮小,短時間

內不可能再大量增加人員;而在二號雷區,日軍的醫護兵跟在工兵後面,已經救助了不少傷員,雷區中未爆炸的地雷已經被工兵清理掉了一大片,時間

如果稍有遲疑,日軍將在雷區中開闢一條通路。

第99章 最終清算第4章 陰謀詭計第25章 山窮水盡第40章 革故鼎新第62章 悲情訴說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2章 惡有惡報第26 將計就計第42章 五體投地第47章 針鋒相對第37章 心心相印第18章 防禦殲敵第12章 脣槍舌劍第80章 亡命天涯第30章 原來如此第43章 日新月異第70章 飯館說書第88章 控制局面第7章 多事之秋第86章 特殊使命第76章 黑虎掏心第28章 深謀遠慮第52章 狗急跳牆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6章 當頭一棒第27章 暗度陳倉第26章 冠冕堂皇第88章 控制局面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4章 怒不可遏第38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走出陰影第50章 廢兩改元第45章 若有所思第69章 軍工事業第52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外交折衝第67章 紛至沓來第60章 五權制衡第92章 鬥爭哲學第34章 生離死別第5章 果斷決策第58章 帝國憲法第27章 暗度陳倉第63章 親王鬧事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章 全面推進第67章 國防經費第4章 陰謀詭計第71章 利益交換第32章 官制改革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0章 最後時刻第29章 深不可測第1章 秘密佈置第44章 強行貸款第80章 亡命天涯第7章 大浪涌來第49章 同仇敵愾第98章 國內建設第90章 鐵的手腕第46章 置身事外第74章 暗度陳倉第27章 相互妥協第33章 各顯神通第36章 大義凜然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4章 百感交集第34章 排除干擾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1章 雷霆萬鈞第44章 顛撲不破第43章 日新月異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1章 章程既定第7章 真才實學第53章 不可收拾第55章 左右爲難第19章 推心置腹第52章 維新重寶第95章 制度改良第3章 鐵廠之辯第9章 以暴制暴第94章 趁勢改革第31章 半推半就第24章 走出陰影第47章 華美篇章第27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偉大母愛第44章 顛撲不破第82章 劍指廣州第36章 當頭一棒第1章 獨闢蹊徑第86章 猝然發動第1章 獨闢蹊徑第10章 驚天鉅變第56章 中外同理第8章 箭在弦上第79章 面授機宜第29章 左右爲難
第99章 最終清算第4章 陰謀詭計第25章 山窮水盡第40章 革故鼎新第62章 悲情訴說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2章 惡有惡報第26 將計就計第42章 五體投地第47章 針鋒相對第37章 心心相印第18章 防禦殲敵第12章 脣槍舌劍第80章 亡命天涯第30章 原來如此第43章 日新月異第70章 飯館說書第88章 控制局面第7章 多事之秋第86章 特殊使命第76章 黑虎掏心第28章 深謀遠慮第52章 狗急跳牆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6章 當頭一棒第27章 暗度陳倉第26章 冠冕堂皇第88章 控制局面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4章 怒不可遏第38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走出陰影第50章 廢兩改元第45章 若有所思第69章 軍工事業第52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外交折衝第67章 紛至沓來第60章 五權制衡第92章 鬥爭哲學第34章 生離死別第5章 果斷決策第58章 帝國憲法第27章 暗度陳倉第63章 親王鬧事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章 全面推進第67章 國防經費第4章 陰謀詭計第71章 利益交換第32章 官制改革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0章 最後時刻第29章 深不可測第1章 秘密佈置第44章 強行貸款第80章 亡命天涯第7章 大浪涌來第49章 同仇敵愾第98章 國內建設第90章 鐵的手腕第46章 置身事外第74章 暗度陳倉第27章 相互妥協第33章 各顯神通第36章 大義凜然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4章 百感交集第34章 排除干擾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1章 雷霆萬鈞第44章 顛撲不破第43章 日新月異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1章 章程既定第7章 真才實學第53章 不可收拾第55章 左右爲難第19章 推心置腹第52章 維新重寶第95章 制度改良第3章 鐵廠之辯第9章 以暴制暴第94章 趁勢改革第31章 半推半就第24章 走出陰影第47章 華美篇章第27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偉大母愛第44章 顛撲不破第82章 劍指廣州第36章 當頭一棒第1章 獨闢蹊徑第86章 猝然發動第1章 獨闢蹊徑第10章 驚天鉅變第56章 中外同理第8章 箭在弦上第79章 面授機宜第29章 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