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相大白

蓬……”兜頭一盆冷水澆落下去,一個渾身青腫、滿子被渾身一激,重新又清醒過來,臉已經紅腫的分辨不出人樣,只有那雙倏忽睜開的眼睛似乎還證明這是一個活人。

此次,陰森森且到處都是用刑的器具,活像一個閻羅堂。

“你以爲你是日本人了不起了?你以爲你是黑龍會就牛氣沖天了?告訴你,老子不鳥這一套。”幾步開外,有個男子坐在一張桌子後面,渾身上下散發着逼人的氣勢。

“唔……”

“打了這幾天,你個老小子居然還不肯招,有種。不過,老子告訴你,這幾天都不是什麼做派,全是正餐前的開胃小菜,能不能挺過這頓,我倒真想看看你的造化。你當了這麼久的警察顧問,是不是連這一點還不知道?”對面端坐的男子,是內政部人稱“笑面黃蜂”黃辛悟,專司審訊職責,“我手上有六六三十六式花活,不管怎麼樣的好漢,能接過6就是鳳毛麟角,真想看看你能走多遠!”

被關押在當中的便是日人川島,當日捕獲此人後,皇帝極其憤怒,嚴令趙秉鈞:“務必查明真相,一網打盡日人餘黨。”

雖然,在外界公開的信息披露中,川島等人已經作爲騷亂的“犧牲品”而葬身火場,但實際上,所有被捕獲的日籍參與騷亂的人羣,全部被關押在京師郊外的地牢裡進行審訊。

普通地日本浪人根本就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場面,在“笑面黃蜂”面前。這些平日裡驕橫跋扈慣了的傢伙在這樣大的架勢面子,三下五除二就交代了——我們是浪人,不是武士的說。但底下的混混和直接掌控進程的川島和伊藤畢竟不能相提並論,是故雖然皇帝有一刀解決川島的心,卻還不得不耐着性子,讓內政部去招待這幾個傢伙。

“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麼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做式。”黃辛悟明白,川島等人交代與否都避免不了一死。可他們口中有那麼多地情報。簡簡單單地一死豈非太便宜了他?

“36式第1式。十指連心。“笑面黃蜂”地話音剛落,旁邊衝過來3大漢,兩人將川島的手臂緊緊紮實、壓緊,另一個則獰笑着將繡籤和錘子向川島的指甲處招呼。

“啊!”無比慘烈的一聲,第一根竹籤嵌入了指甲與肉體中間,硬生生地將指甲掀起。

“招不招?”

“再來!”

第二根,隨即“啊”的又是一聲。“招不招?”

“再來。”

釘了三根之後,川島終於吃不住勁,連聲喊“招!”巨大的痛苦沖垮了川島的精神防線,雖然他始終以侵略中國爲志向,本身地毅力和執着也要強於一般的黑社會成員,但他畢竟只是黑社會出身,沒有經過系統的刑訊逼供,也沒有像特工人員那樣有超常的忍受力。此刻他心如明鏡一般。不招是一死。招亦是死,乾脆走得痛痛快快的,也免得皮肉受苦。何況整個行動已經完全失敗。硬挺着不招也無濟於事。何況中國酷刑一直都小有名氣,聽到36式的大名,川島最後的防線解。

“還以爲你多硬氣,結果連第一式沒走完就招了。”黃辛悟譏笑着,“早點說也給你一個痛快。”

……

“這是川島等人的交代?”趙秉鈞翻閱着眼前厚厚地一沓卷宗,問道。

“是,全部記錄在此。”

“覈對了麼?”

“將幾個主犯一一提審詢問,探明地情況確實無二。”笑面黃蜂在趙秉鈞面前可是畢恭畢敬,“卑職以爲應該屬實。”

“宗人府裡那幾個不爭氣地東西怎麼說?”

“還沒用刑就軟了,一個個招得比誰都快。不過……川島等人的計劃,他們並不全部知情。”

“很好,剩下的事情你辦得利落些。”趙秉鈞沒有過多言語,只輕輕舉起手掌做了個向下劈地架勢。

“請大人放心,這口氣早就該給咱們出了……”黃辛悟會意,意氣風發的領命而去——這麼多年的功夫都招呼在自己人身上,終於也有地方給日本人嚐嚐了,他孃的,這感覺真他媽爽!

“勾結革命黨,南北聯動?”上書房裡,面對趙秉鈞呈遞上來的絕密報告,皇帝怒不可遏。

“都是川島等人交代,罪證確鑿,絕無虛構!”少頃,趙秉鈞彷彿想起什麼似的,稟告道,“根據廣州提審革命黨所知,叛亂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日本方面的援助,包括資金、軍械、彈藥等等,無不都是日本式樣,甚至還有從日本陸軍中流落出來的軍用樣式。”

“欺人太甚。”皇帝忽地又冷笑起來,“革命黨不是天天叫囂要驅逐滿人,打倒皇帝麼?怎麼又和滿人的親貴宗室攪合在了一起,可見居心叵測。”

“川島本人的計謀是,現在廣州扶植革命黨成事,然後利用人心動盪,京城不安的時機勾結世鐸等人造反,叫囂‘清君側’……”

“清君側?”皇帝冷笑一聲,“不過就是要朕的命罷了。”

皇帝在原地轉了一個圈後交代道:“將消息傳給《帝國日報》,讓樑卓如去作文章,就說革命黨爲叛亂宗室打前站,火中取栗,甘願爲其所用,不知其如何辯駁?”

“皇上聖明,如此一來,便以革命黨之矛攻革命黨之盾,使其進退兩難。”

“還有什麼發現?”

“微臣原本奇怪廣州之亂爲什麼和京師之亂在同一日,現在才明白過來,爲的就是方便行事。能渾水摸魚。不過,微

一點心得,總覺得事情還不止這麼簡單。”

“說下去。”

“表面上看,南北是在時間上聯繫在一起地變故,一南一北,渾水摸魚,方便行事。但查閱了伊藤等人的審訊記錄,微臣認爲有一點甚爲可疑。爲什麼他總是強調這個計策是上頭指示他這麼做呢?”趙秉鈞指出。“這些話反覆強調。甚至從不止一個人口中說出,臣以爲不是推卸責任的言語。”

皇帝若有所思,繼續傾聽趙秉鈞的發言。

“微臣發現,川島接受了一串奇怪的指令,在幾張電報紙上面,標稱有瓊州(海南島)、支那新政府、革命黨、雙向談判等幾個孤立的、不相干的字樣,問川島本人。只說是接到的密令,但密令不知何故卻不齊全,所以無法解讀,文字原件微臣亦已帶來。”

看着這幾片殘缺不全地詞語,皇帝陷入了沉思,這中間潛藏着一個不小地陰謀,到底是什麼呢?

思來想去,籌劃了好些思路。都感覺離題太遠。皇帝焦躁之下,看起了萬里海疆圖,打算看看瓊州究竟有何妙處。看到精妙處,皇帝地思緒在電光火石間一閃,忽然有了一個方案。

“南北兩次叛亂,其實是一個整體方案的繼續和展開。”皇帝指着地圖說道,“從地圖上看,如果能控制北起滿洲、朝鮮、南到臺灣、瓊州,日人的勢力便將帝國牢牢封鎖住,沿海一線,悉數在日人監視之下。所以,朕以爲這個陰謀其實是割讓瓊州的雙重保險。”

“雙重保險?”趙秉鈞雖然不明白爲什麼皇帝認爲日本人志在瓊州,但如果聽之任之地放過也太失之草率。

“第一重,一旦世鐸等人陰謀得逞,必然會向日本祈援以鞏固根基,日人便會趁機提出要求,眼下各國勢力均衡,瓊州因爲人煙稀少、地處偏僻不爲人所注意,所以割給日本亦無不可;第二重,一旦革命黨造反成功,日人必定唆使其割據兩廣,這番割據倘若不得日人援助亦不能久,革命黨爲了挾洋自重,必定無一不應允,瓊州孤懸海外,價值不大,割給日本換取援助亦無不可。這樣,日本北上援助‘新政府’,南方扶持革命黨,左右逢源,兩邊通吃,豈不美哉……”

“原來如此,臣明白了。”

“當然,這還是朕考慮的一種設想,究竟是否如此,還需要驗證,所以,內政部務必加緊對此次動亂牽涉到的有關日本人員進行監控,暗地捕來,進行查證。”

“臣明白。”

“這次騷亂,內政部舉止失當,應對失措,幾乎狼狽,所幸你趕來報信給朕提了醒,這份功勞朕不會忘記的。”論功行賞是皇帝一貫地主張,“過幾天,內閣適當改組一下,你要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來,朕對你厚望有加,要求你務必在3內建立起遍佈全國的情報體系,如果再像這次這樣狼狽,你自己午門外候斬吧……”

“臣遵旨!臣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對於皇帝的語言藝術,趙秉鈞已經有了深入的瞭解,所謂“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來,就是“提拔重用”的代名詞,現在已經身居內政部侍郎,再提拔不就是內政大臣了?讓他如何能不喜出望外!

幾乎在同一時間,黑龍會內部,頭山滿和內田良平正在商議有關中國事件地善後。

“可惜,太可惜了,幾乎成功,卻最後功虧一簣。”內田良平提起川島就要發火,“也不知這個笨蛋怎麼經營地,多好的形勢,居然讓他糟蹋成這樣。”

“和他聯繫上了沒有?”

“沒有。支那官方消息說他斃命於騷亂之中,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死一個川島何足掛齒,只是攻略瓊州地戰略此番卻不得不推遲了。”

“瓊州?有什麼用?”

“你不懂,你不懂。”頭山滿連連搖頭,“瓊州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與支那大陸並不接壤,雖然不如臺灣富庶,但其地位與臺灣一模一樣,今後帝國要進入南方支那半島發展,這是一個異常合適的基地。”

“可是,和這次行動有什麼關係?”

“這本來是這次行動的戰利品,可以要求支那割讓給帝國,可惜現在全泡湯了。”頭山滿耐心地解釋起來,“世鐸等人如果成事,必然需要我們的援助,那麼要求一個地方的酬謝是順理成章之事,瓊州地處偏僻,人煙又少,不會太引人注目;支那革命黨如果成事,同樣需要我們的援助,讓他們拿瓊州來換,豈不很好?”

“瓊州真有這麼好麼?”內田將信將疑,“在我看來不就是一個稍微大點的荒島。”

“我們的目光要放得長遠些,我和大藏大臣曾經聊天,他告訴我,以日本目前的人口繁殖速度,再過20年,本土人口過剩,大州這個地方地廣人稀,而且氣候條件很好,稻米一年可以三熟,是海外拓殖移民的好去處;第二,帝國本土沒有鐵礦資源,但在瓊州,發現了一處產量巨大的富鐵礦,而且還可以露天開採,簡直是天助我也;第三,瓊州附帶大量島嶼,海軍若是闢爲基地,進出印度洋、掌握南洋極爲方便,形成帝國的前哨基地……”

“原來如此,我受教了……”

“既然這次不太順利,那先收斂幾天,避避風頭也好。”頭山滿異常惋惜地說,“攻略瓊州的計劃恐怕不得不再次推遲一段時間了……”

第82章 劍指廣州第92章 善後處理第34章 牽動心絃第40章 雷霆震怒第27章 外交折衝第13章 轉危爲安第20章 出人意料第45章 若有所思第54章 驚弓之鳥第66章 以權制權第72章 惡有惡報第26章 冠冕堂皇第73章 革新兵器第19節 棋高一着第52章 維新重寶第56章 弄巧成拙第31章 果有天書第35章 額外插曲第15章 惴惴不安第60章 五權制衡第77章 羣情洶洶第26 將計就計第74章 創新思路第14章 否極泰來第16章 緊鑼密鼓第87章 表面功夫第82章 劍指廣州第19章 火從天降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6章 內緊外鬆第19節 棋高一着第39章 曉之以理第11章 血戰武昌第44章 強行貸款第70章 臺前幕後第26 將計就計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1章 漸次推行第91章 禍水旁引第47章 過於輕敵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5章 制度改良第89章 殺氣逼人第27章 外交折衝第19節 棋高一着第6章 驚心動魄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1章 半推半就第33章 各顯神通第17章 弦外之音第6章 寧缺毋濫第34章 生離死別第60章 投機倒把第1章 辯論之光第36章 自求多福第10章 驚天鉅變第27章 外交折衝第67章 紛至沓來第90章 危在旦夕第3章 決不退讓第30章 聖意難懂第10章 變亂紛呈第17章 弦外之音第47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職官考試第66章 以權制權第38章 動之以情第55章 左右爲難第32章 官制改革第23章 深明大義第69章 蓋棺論定第32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人才薈萃第15章 惴惴不安第61章 明察暗訪第87章 神兵天將第30章 原來如此第68章 彌留之際第29章 音若沉雷第15章 步步進逼第86章 猝然發動第27章 外交折衝第46章 置身事外第95章 制度改良第8章 改弦易轍第71章 利益交換第65章 心有靈犀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2章 新的方案第35章 虛虛實實第24章 怒不可遏第57章 御案九件第16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財政預算第73章 革新兵器第5章 膠東風雲第98章 最後關頭第57章 御案九件第96章 皇位繼承
第82章 劍指廣州第92章 善後處理第34章 牽動心絃第40章 雷霆震怒第27章 外交折衝第13章 轉危爲安第20章 出人意料第45章 若有所思第54章 驚弓之鳥第66章 以權制權第72章 惡有惡報第26章 冠冕堂皇第73章 革新兵器第19節 棋高一着第52章 維新重寶第56章 弄巧成拙第31章 果有天書第35章 額外插曲第15章 惴惴不安第60章 五權制衡第77章 羣情洶洶第26 將計就計第74章 創新思路第14章 否極泰來第16章 緊鑼密鼓第87章 表面功夫第82章 劍指廣州第19章 火從天降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6章 內緊外鬆第19節 棋高一着第39章 曉之以理第11章 血戰武昌第44章 強行貸款第70章 臺前幕後第26 將計就計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1章 漸次推行第91章 禍水旁引第47章 過於輕敵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5章 制度改良第89章 殺氣逼人第27章 外交折衝第19節 棋高一着第6章 驚心動魄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1章 半推半就第33章 各顯神通第17章 弦外之音第6章 寧缺毋濫第34章 生離死別第60章 投機倒把第1章 辯論之光第36章 自求多福第10章 驚天鉅變第27章 外交折衝第67章 紛至沓來第90章 危在旦夕第3章 決不退讓第30章 聖意難懂第10章 變亂紛呈第17章 弦外之音第47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職官考試第66章 以權制權第38章 動之以情第55章 左右爲難第32章 官制改革第23章 深明大義第69章 蓋棺論定第32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人才薈萃第15章 惴惴不安第61章 明察暗訪第87章 神兵天將第30章 原來如此第68章 彌留之際第29章 音若沉雷第15章 步步進逼第86章 猝然發動第27章 外交折衝第46章 置身事外第95章 制度改良第8章 改弦易轍第71章 利益交換第65章 心有靈犀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2章 新的方案第35章 虛虛實實第24章 怒不可遏第57章 御案九件第16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財政預算第73章 革新兵器第5章 膠東風雲第98章 最後關頭第57章 御案九件第96章 皇位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