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防禦殲敵

天放晴亮,在一線陣地視察的吳佩孚看得真切,對面2000多米外就是小鬼子的出發陣地,他們是擺出了“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架勢,準備來一個快速凌厲的進攻。

“哼……驕傲無知。”在指揮所,吳子玉評價神尾師團只用了4個字。

“爲什麼這麼說?”

“第一,沒有強大的火力準備,小鬼子以爲憑藉他們這幾門爛炮就可以壓制我們了麼?第二,兵力不足,3裡寬的攻擊正面,只打算利用2個大隊,簡直就是做夢;第三,……”吳佩孚一口氣概括了日軍的5條弊端,聽這口氣,簡直是將其鄙夷到了極點。

“你有信心就好。”吳子玉就是曹錕的膽氣,聽得自己的“智囊”如此有把握,原本還有幾分忐忑的曹錕放下心來,“等會我和你一起去一線壓陣,看看小鬼子是怎麼死的。”

“不必了,我打算先睡一覺。”吳佩孚大大咧咧伸了一個懶腰,“前線的事情交給下面去辦就好,小鬼子不到中午絕對清醒不過來。”

“子玉!”曹錕有些焦急,“這不太好吧,傳出去多難聽。”

“師座,眼下要的就是給弟兄們信心,告訴他們甭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吳佩孚毫不在意地說,“咱不是已經安排羅音突襲了麼,師座,您放心,鬼子的麻煩還多着呢。”

曹錕終究沒有這麼好的涵養,望着支起行軍牀呼呼呼大睡吳佩孚,心裡頭一陣感觸,這仗要是打贏了,自己該是什麼功勞?又該怎樣對吳佩孚論功行賞呢?想了半天理不出個頭緒,索性坐下來喝茶,喝了兩口又覺得心煩意亂,不知道在擔憂些什麼……到了此時才知道,那些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吳佩孚已經卸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壓力,但這種關心則亂的情緒還是不可避免地展示開來…也算是操心吧。

等啊等,直到臨近晌午都快要用餐的時候,還不見鬼子大規模發動進攻的蹤跡,倒是機要參謀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師座,師座……”

“慢慢說,咋樣了。”

“羅……羅營長……他……”參謀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與興奮,吼道,“打得鬼子哇哇叫啊。”

“好!好!好!”曹錕原地轉了三個圈問道,“怎麼打得?”

“按照參謀長的佈置,前指王總長給咱們派出了24架飛機襲擾小鬼子的陣地,就在鬼子那裡人仰馬翻,忙着對付空中的時候,羅營長挑選了600名弟兄,集中了2個團的輕機槍和迫擊炮,一擁而上,對準外面的小鬼子陣地就撲過去……”

“後來呢?”

“小鬼子被打急了,連連後退,3個陣地被我們沖掉2個,還有1個上面的鬼子被機槍和迫擊炮打得像馬蜂窩,羅營長帶着這600多弟兄就猛撲過去,師座,您猜,他們撈到了什麼好處?”

“什麼好處?”

“他們攆着鬼子一口氣追出5裡多地,結果在那裡一頭撞上了正在卸貨的輜重兵,滿地的彈藥、補給品,羅營長大開殺戒,打了個痛快,鬼子的步兵本來已經被我們衝得不成隊形了,再加上輜重兵又不是厲害角色,被羅營長三下五除二就幹掉了……不過,東西太多、時間太緊,突擊營只就地放了一把火,沒有搶回來什麼。”

“好!”曹錕一拍大腿,“他孃的,我倒小鬼子怎麼磨嘰了半天不進攻,原來竟然是這麼回事,快,趕緊給前指發電報告。”

“是!”機要參謀剛剛轉身,就聽見吳佩孚的聲音,“慢着,電文加兩句,下午鬼子必對我發動大規模進攻,請求前指進行空中支援。”

“子玉,你醒了?”

“師座,我根本就沒睡。”吳佩孚呵呵一笑,“我在閉目養神呢。”

下午時分,神尾師團籌劃已久的戰事終於端上了檯面……由於“突圍事件”的戲耍,整整1個聯隊的日軍在在指揮官“鴨血給給!”的號令中擺開衝鋒的架勢猛撲過來。

不過,10年來日軍也不是毫無進步,最起碼諸如猛攻203高地那樣的密集陣形是不會再擺了,在1600多米的攻擊正面上,鬼子拉開了架勢,擺開了散兵線,一排排地投入了進攻。在2000米外,伴隨着步兵的如潮的吶喊聲,日軍開始了火力準備。

“轟轟”炮彈在3師的陣地上四處炸響,彈片橫飛、硝煙嗆人,到處都是漫天飛舞的石頭和土塊。

“他孃的,小鬼子的炮還真猛。”藏身於戰壕之中的下士艱難地吐出口中的浮土抱怨道。

“你說啥?”2米開外的班長聽力本來就一般,再加上震耳欲聾的炮聲更是聽不真切。

“俺說……鬼子……的炮猛。”

“嗯!”班長使勁把頭搖了搖,泥土撲簌撲簌地往下掉。

20分鐘後,炮火開始延伸,鬼子的步兵開始抵近到了陣地的前沿。

“他奶奶的……該輪到咱們了!”班長眼看炮火已經過去,跳起來大吼道,“弟兄們……”

“嗯……”響聲匯聚成一片,個個都像極了泥猴兒。

“鬼子上來了。”不知誰喊了一聲,大家顧不上相互調侃,連忙撲向各自的戰鬥崗位。

“連長命令,鬼子走近了再打,不許亂開槍。”

“不許亂開槍,走近了再打。”隨着傳令兵遞過來的口號,將士們一個個相互傳遞。

“殺給給!”已經撲到離陣地不足300米的地方了,個別眼尖的早就看清楚了對面鬼子的猙獰面目,日軍指揮官也大概覺得距離差不多了,軍刀一揮,發出了進攻的口號。

聽到命令的日軍收起了原本彎腰曲背的架勢,挺直了身子開始向前衝。

“打!“眼看日軍衝入了有效射程,守軍的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一起開火,在陣地面前交織成一片火海,衝在最前面的日軍士兵當即被撂倒在地,後面的士兵雖然仍然如潮水般涌來,但來得越多遭到火力狙擊而斃命的人也就越多。

第一次進攻被打退了,日軍拋下了數十具屍體開始後退。片刻後,不信邪的日軍再次發動第二次進攻,但第二次、第三次進攻也被打退了,敗退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遭到的打擊一次比一次猛烈。強弩之末勢不能透魯縞,何況是連番進攻、身心俱疲的日軍呢?

在拋下數百具屍體後,日軍的指揮官察覺到了不妙,國防軍的防禦陣地雖然沒有多少加戰壕以及地雷的前沿陣地卻非常難以對付。眼看日軍遲疑着,等待着本方進一步的火力清洗和壓制,3師的將士們也不着急,就這麼默默地等待着,等着對方衝上來送死。

前指擬定的計劃有兩個作戰要點:一是包圍敵人,二是用防禦消滅敵人。前一個要點非常容易理解,只有包圍才能最大可能地全殲敵人,中心開花只是爲了造就日軍乖乖進入包圍圈而特意埋下的誘餌,而後一點雖然在表面上有些匪夷所思,但如果仔細分析卻會讓人拍案叫絕。1910、重機槍、戰壕等成就了防禦方的優勢,進攻一方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是無法突破對方防線的,這是防禦作戰最大的優勢所在,它可以用盡量小的代價來消耗敵軍,所謂用防禦來消滅敵人,乃是這一特徵的最形象表述。當然,破壞這種防禦戰的兵器不是沒有,飛機、戰車都是剋制防禦作戰的武器,可惜的是,此時的飛機和戰車都還比較簡陋,無法發揮類似後世的作用和價值,退一步說,即便他們能夠擔當起這個重任,這些也都是國防軍的長處,此時日軍的航空和裝甲力量根本不值得一提,更何況神尾師團壓根就沒有飛機和戰車。

據悉,強調防禦作戰,強調內線作戰是皇帝的意志,皇帝因爲熟悉戰史,對歷史上一戰的戰壕戰中進攻方的驚人損失極爲頭痛,希望藉此妙法來消滅敵軍,而大本營內一干智囊看過計劃後,也認爲極有創意、極富想像力,“可用最小代價消滅最大之敵!”

請君入甕的戰略意圖就是希望構築一個緊密而又龐大的包圍圈,將敵人圍死、困死!同時再用第3師的內線防禦崩壞鬼子的進攻利牙,加速神尾師團的崩潰。

天空忽然轟鳴起來,神尾懊惱地發現,惱人的蒼蠅又來了……

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3章 煞費苦心第1章 獨闢蹊徑第8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3章 內外有別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9章 深不可測第36章 大義凜然第52章 狗急跳牆第21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憲政精髓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怒不可遏第46章 幕後操縱第97章 圖窮匕見第92章 鬥爭哲學第24章 下定決心第13章 暗藏殺機第2章 試點湖北第11章 憲政精髓第51章 積極穩妥第25章 山窮水盡第19章 考題買賣第20章 恩威並施第6章 暗潮將起第52章 狗急跳牆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9章 曉之以理第48章 始於海關第67章 國防經費第37章 頭頭是道卷首語第34章 牽動心絃第21章 另闢蹊徑第30章 既往不咎第91章 強力彈壓第67章 國防經費第84章 睚眥必報第15章 惴惴不安第58章 帝國憲法第91章 禍水旁引第14章 否極泰來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章 全面推進第34章 心有靈犀第32章 官制改革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圖窮匕見第78章 步步爲營第91章 強力彈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64章 痛下決心第6章 暗潮將起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0章 語重心長第56章 中外同理第26章 徹底解決第57章 御案九件第23章 內外有別第34章 心有靈犀第13章 英魂不滅第99章 最終清算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1章 血戰武昌第14章 各懷鬼胎第3章 決不退讓第38章 鋒芒畢露第11章 憲政精髓第32章 官制改革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5章 步步進逼第58章 回心轉意第52章 狗急跳牆第72章 校場展示第89章 殺氣逼人第40章 革故鼎新第22章 勢在必然第5章 膠東風雲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1章 憲政精髓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5章 煽風點火第45章 若有所思第22章 別出心裁第9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6 將計就計第8章 海雷神威第15章 步步進逼第25章 山窮水盡第31章 半推半就第10章 進攻方向第16章 夜襲得手第42章 五體投地
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3章 煞費苦心第1章 獨闢蹊徑第8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3章 內外有別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9章 深不可測第36章 大義凜然第52章 狗急跳牆第21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憲政精髓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9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怒不可遏第46章 幕後操縱第97章 圖窮匕見第92章 鬥爭哲學第24章 下定決心第13章 暗藏殺機第2章 試點湖北第11章 憲政精髓第51章 積極穩妥第25章 山窮水盡第19章 考題買賣第20章 恩威並施第6章 暗潮將起第52章 狗急跳牆第15章 兩相權衡第39章 曉之以理第48章 始於海關第67章 國防經費第37章 頭頭是道卷首語第34章 牽動心絃第21章 另闢蹊徑第30章 既往不咎第91章 強力彈壓第67章 國防經費第84章 睚眥必報第15章 惴惴不安第58章 帝國憲法第91章 禍水旁引第14章 否極泰來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章 全面推進第34章 心有靈犀第32章 官制改革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圖窮匕見第78章 步步爲營第91章 強力彈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64章 痛下決心第6章 暗潮將起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0章 語重心長第56章 中外同理第26章 徹底解決第57章 御案九件第23章 內外有別第34章 心有靈犀第13章 英魂不滅第99章 最終清算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1章 血戰武昌第14章 各懷鬼胎第3章 決不退讓第38章 鋒芒畢露第11章 憲政精髓第32章 官制改革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5章 步步進逼第58章 回心轉意第52章 狗急跳牆第72章 校場展示第89章 殺氣逼人第40章 革故鼎新第22章 勢在必然第5章 膠東風雲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1章 憲政精髓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5章 煽風點火第45章 若有所思第22章 別出心裁第9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1章 血戰武昌第26 將計就計第8章 海雷神威第15章 步步進逼第25章 山窮水盡第31章 半推半就第10章 進攻方向第16章 夜襲得手第42章 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