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山月浮屠(一)

楊婉前一晚很累, 沒有刻意梳洗,便整整一日都呆在承乾宮。

近黃昏時,中宮的人來傳話, 說是御藥局在皇后處擬各宮秋冬進補的方子, 召楊婉也過去。這是內廷的規矩, 每到換季的時候, 御藥局都會根據脈案給六宮擬新的補方。但皇子貴重, 每回擬方,皇后都會親自過問,必要時, 御藥局還要與貼身照顧皇子的人相談之後,方能最終定下。

宮人引着楊婉直入坤寧宮後殿, 內殿焚着不濃不淡的壽陽香, 皇后是個一絲不苟的人, 即便是過了酉時,妝容依舊很妥當。

御藥局的四位御醫正站在皇后面前回話, 皇后問一句,他們就各自答一句,皇后一面聽一面點頭,等宮人尋到空擋回話的時候,外面的天色已經有些暗了, 皇后示意楊婉進去, 受過她的禮, 又讓她在身旁站了。

“接着說吧。”

彭御醫道:“既然承乾宮的姑姑來了, 那臣就先問一問大殿下的身況如何吧。”

“是。”

楊婉屈膝行了禮, “太醫請問。”

彭御醫道: “殿下自入秋起便有肝氣上涌之狀,如今可見平復。”

楊婉應道:“一直照着您給的方子, 用飲食紓解,桔梗茶也沒斷過,殿下從前脣乾,眼燥的症狀,已好了大半。”

彭御醫續問道:“耳鳴之症,可有緩解。”

“是,已不再聽殿下說起這個症了。”

“殿下夜起得多嗎?”

“不多,不過殿下今日溫書溫得越發晚。”

彭御醫聞話,向皇后稟道:“這還是得殿下身邊的人才清楚。娘娘,殿下的補方可以定了。”

皇后擡手,將御醫呈給易琅的補方遞給楊婉,“以前寧妃在的時候,她看這些比本宮還強些,有時甚至還能同御醫們一道斟酌斟酌,如今,陛下把皇長子交給了你,你就替她看吧,有什麼不妥的大可直說。”

說完揉了揉額,朝外面問道:“蔣氏那邊怎麼樣了,陛下有恩赦嗎?”

內侍聽皇后詢問,忙進來小聲道:“回娘娘,這……蔣娘娘還在養心殿外跪着呢。”

“哎……”

皇后嘆了一口氣,把易珏的方子也遞給了楊婉,“你把這兩個方子一併念念吧,本宮聽聽,若沒什麼,就交御藥局辦吧。”

楊婉接過方子道:“賢娘娘不能來,那便召二殿下的奶口來問問吧。”

“別起這個心。”

皇后擺了擺手,“你忘了鶴居案的事兒了?眼看着那孩子長是長大了,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時被嚇住了。本宮以前聽寧妃說,易琅像易珏那麼大的時候,見了陛下就笑,可易珏……哎……”

她說着嘆了一聲,“不說笑了,連哭聲都沒有。”

四個御醫聽了這話面面相覷,卻沒有人應聲。

皇后摁着眉心,“楊婉。”

“奴婢在。”

“本宮說這話,你也聽着,陛下子嗣單薄,絲毫損傷不起,陛下信任你,你要盡一萬分心,纔對得起陛下。”

“奴婢明白。”

這一番對答下來,該說的說了,該敲打的敲打了,皇后精神也淺了,“行了,會極門要落鎖了,你們去吧。”

御醫們行禮退下,皇后又過問了幾句承乾宮的宮務,楊婉正答着,養心殿忽然傳話過來,說是蔣氏被褫奪了封號,禁足延禧宮。

皇后應了一句:“知道了。”忽又喚住傳喚的人問道:“陛下說了罪由嗎?”

“回娘娘,說了,說蔣氏誹謗寧妃,苛責內侍。”

皇后挑眉,“這是原話嗎?”

“是。”

皇后看了楊婉一眼,“她什麼時候誹謗寧妃了。”

楊婉躬身應道:“延禧宮平日裡是有一些不太好聽的話,只是楊婉是奴婢,只能護着殿下,不敢過問主子們的事。”

皇后笑了笑,“所以姜尚儀誇你,你這就是聰明的人。看吧,憑她怎麼鬧呢,陛下心裡都有數。”

說完又問道:“那個跳河的內侍呢。”

“陛下讓杖殺。”

“哦……”

皇后應着,雙手合十唸了一聲“阿彌陀佛”,“也罷了,在內廷自戕也是重罪,本宮這就去看看易珏。”

“娘娘,您還得備着接旨,胡秉筆已經在過來的路上了。”

皇后沒說什麼,傳話命人來替她整鬢。”

對於這個旨意,其實皇后並不意外,蔣氏獲罪自然不能養再養育易珏,皇帝在中宮處這裡起心,也是理所當然。但是說到底,她一點都不想接下這個沒什麼天賦的孩子。

楊婉借皇后預備接旨的故,辭出坤寧後殿。

外面秋風瑟瑟,各處點燈的宮人護着火小心的行走。

深秋天干,這一個月皇城裡已經起了好幾場火事,各處點燈的宮人們越發小心。

楊婉聽着耳邊慎重的腳步聲,一面走一面梳理如今的形勢。

蔣賢妃和寧妃一樣,都是連名姓都不曾留下的嬪妃,楊婉雖然令她落到了這樣的境地,但這依舊不能讓楊婉確定,在清波館這一局裡,她有真正贏到什麼。

剩下的還得看張洛,看他會不會真正對張琮動手。

還有,如果他動手,會是在時候動手。

畢竟《明史》記載,貞寧十三冬天,張琮曾起頭,聯名包括白煥在內的多名閣臣上書彈劾鄧瑛侵佔杭州兩大書院學田。這一場彈劾持續了整整兩個月,其間有兩位閣臣退閣,白煥甚至一度被剝去官服,投入東廠大獄。然而在貞寧十四年春,激憤的春闈考生彙集在白煥家門前跪哭申述,貞寧帝不堪學怨,下令將鄧瑛押入詔獄。

這一段牢獄之災,明史上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個字記載,但楊婉後來在楊倫的私集裡讀到過這樣一段文字。

“別後數月再逢,人面雖如昨,魂已削七分,然文心猶在,凝血鑄骨。”

此文是一篇京郊遊記,楊倫寫於貞寧十四年秋。

楊婉讀到這話的時候,曾很想流淚。

楊倫寫的這個人是誰,一直無據可考,可楊婉就是覺得,那就是初出詔獄的鄧瑛。

楊婉想着,不禁希望張洛可以比她想象之中的更狠一些,雖然這無疑是在逼張洛弒父,但是除了張洛之外,楊婉也想不到第二個人,能夠對張琮下手。

不過,在這之後張洛會對她做什麼,她一直不敢具體地去猜。

一陣驚顫流竄渾身,牽出了胃部的抽痛,她有大半日沒有吃東西,正想說去護城河直房那邊和鄧瑛一道煮兩碗麪吃,誰知剛走出坤寧宮的側門,便見合玉上氣不接下氣地朝楊婉奔來。

“姑姑,快回去。”

“怎麼了?”

楊婉下意識道:“殿下出事了嗎?”

“不是殿下,是鄧督主?”

“啊?”

楊婉下意識的加快了步子,合玉追着她道:“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殿下今日從文華殿回來就什麼都不肯吃,奴婢探了探殿下的額頭,竟燙得狠,但殿下不準傳御醫,甚至還摔了奴婢遞的茶,我們原本是想來找姑姑的,可是又怕冒然來尋姑姑,讓皇后娘娘知道,反而給姑姑添錯處,結果那糊塗心的清蒙,便去內東廠尋了督主過來……”

楊婉腳下一絆,險些摔倒,“然後呢。”

合玉慌忙去扶她,聲音也越發急切起來:“然後殿下就命督主進了書房,說了些奴婢們沒有聽懂的話,不知爲何,督主就惹惱了殿下,殿下傳了杖,姑姑……奴婢也勸了,但沒勸住……”

後面的話楊婉沒有太聽清。

她回想起今早合玉對她說的話以及昨日鄧瑛那一句:“殿下會將我杖斃。”大概猜到易琅爲何和會突然動怒。然而,當她趕至承乾宮宮門前時,卻見宮門緊閉。

合玉上前道:“爲什麼閉門!”

內侍歉疚地看着楊婉,“是殿下的命令。奴婢不敢不從,請姑姑恕罪。殿下說他是爲了姑姑好,若姑姑不想督主受重責,就請在此等候。”

楊婉擡頭朝宮門上看去,榆陽樹的樹冠已經禿了一大半,如果說草木關情,這就像在昭示人命一般。人能夠在刑罰下活多久呢?活不長吧。楊婉想起鄧瑛的身體,即便有衣裳的遮蔽,也仍然能夠窺見殘意。她心臟一陣抽痛,不防咬破了下脣。

“姑姑,怎麼辦啊。”

怎麼辦,什麼都不能做。

易琅知道,楊婉絕不能因爲一個太監在承乾宮門前哭鬧,所以這道宮門一關起,該受的人受,該忍的人忍,該行“殺伐”的行“殺伐”,門裡門外,人人內心雪亮,竟有些“痛”快。

承乾宮的書房內,鄧瑛還跪着,易琅站在他面前,喉嚨雖然已經燒得有些發啞,人卻立得筆直。

“我饒了你很多次,但這一次我不能寬恕你。”

“是。奴婢也不想求寬恕。”

易琅低下頭,“你曾對我說過,對閹宦不可容情。”

“是。”

“可是我不懂,你身爲閹宦,爲什麼要這麼說,你不怕刑罰嗎?或者你不怕死嗎?”

鄧瑛伏下身,青色的衣袖鋪於地面,額頭便觸在易琅的腳邊。

“殿下,奴婢原本就是戴罪之身,蒙陛下恩赦,方餘有殘生,再重的刑罰對奴婢來講,都並不過分,但既然活下來了,奴婢不想死得過早。”

“爲什麼,當年和你一起獲罪的罪臣後人,都在南海子裡絕食自盡,你是如何吞下那些飯食的。”

鄧瑛咳了一聲。

“三大殿尚未完工,奴婢放不下心。”

易琅追道:“這句話我信,可是後來呢?桐嘉書院案以後,爲何要掌東廠?擡起頭來答。”

鄧瑛依言擡起頭,“奴婢能問問殿下,殿下的老師是如何解答此問的嗎?”

易琅沉默了須臾,方道:“你貪慕權勢,混亂司法,但是……”

易琅轉過話鋒,凝向鄧瑛的眼睛,“我年紀尚不大,朝堂上還沒有我說話的餘地,很多事情我也看不全,想不明白,但是我不想偏聽,等我再大一點,等君父準我議政以後,我便能看全看明白。”

他說完朝後退了一步,徑直喚鄧瑛的名字。

“鄧瑛。”

“奴婢在。”

“知道自己今日爲何要受責嗎?”

鄧瑛點頭,“奴婢知道,今日晨間殿下在偏殿前喚住奴婢的時候,奴婢就一直在等殿下的處置。”

“那你有話要說嗎?”

“有。”

“說。”

“請殿下容情,少打。”

易琅冷道:“你這是在求情嗎?你之前不是說,不可對閹宦容情的嗎?難道只是說說而已?”

“不是……奴婢身子已經不好了,請殿下不要在此時取奴婢的性命。奴婢還有未完之事。”

易琅聽完這句話,忽然莫名一陣悸動。

他以前十分痛恨閹宦在主子面前乞憐,可眼前的人雖然是在求饒,他卻好像有些恨不起來。

61.獨住碧城(七)36.晴翠琉璃(八)95.江風寒露(二)87.山月浮屠(四)166.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娛樂篇)164.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生篇)28.陽春一面(六)152.銀沙啄玉(八)79.蒿里清風(六)49.冬聆桑聲(二)163.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病篇)61.獨住碧城(七)29.晴翠琉璃(一)120.月泉星河(八)168.我和楊婉的現代日常(春節篇)28.陽春一面(六)84.山月浮屠(一)56.獨住碧城(二)80.蒿里清風(七)78.蒿里清風(五)49.冬聆桑聲(二)78.蒿里清風(五)84.山月浮屠(一)162.終章:終生不渝159.竹紙雕心(五)18.月伏杏陣(二)98.江風寒露(五)11.仰見春臺(四)139.寒江渡雪(一)16.仰見春臺(九)94.江風寒露(一)102.江風寒露(九)72.天翠如翡(九)161.尾聲:檐下芭蕉雨21.月伏杏陣(五)140.寒江渡雪(二)88.山月浮屠(五)17.月伏杏陣(一)105.杏影席地(二)161.尾聲:檐下芭蕉雨84.山月浮屠(一)140.寒江渡雪(二)126.還君故衫(六)61.獨住碧城(七)28.陽春一面(六)111.杏影席地(八)145.寒江渡雪(八)15.仰見春臺(八)117.月泉星河(五)161.尾聲:檐下芭蕉雨104.杏影席地(一)21.月伏杏陣(五)63.獨住碧城(九)6.傷鶴芙蓉(五)56.獨住碧城(二)18.月伏杏陣(二)41.瀾裡浮萍(三)148.銀沙啄玉(三)140.寒江渡雪(二)141.寒江渡雪(三)52.冬聆桑聲(五)158.竹紙雕心(四)122.還君故衫(二)17.月伏杏陣(一)40.瀾裡浮萍(二)97.江風寒露(四)158.竹紙雕心(四)12.仰見春臺(五)153.銀沙啄玉(九)22.月伏杏陣(六)124.還君故衫(四)66.天翠如翡(三)113.月泉星河(一)162.終章:終生不渝121.還君故衫(一)3.傷鶴芙蓉(二)165.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啊哈篇)164.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生篇)14.仰見春臺(七)88.山月浮屠(五)105.杏影席地(二)11.仰見春臺(四)4.傷鶴芙蓉(三)65.天翠如翡(二)166.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娛樂篇)144.寒江渡雪(七)85.山月浮屠(二)99.江風寒露(六)67.天翠如翡(四)38.晴翠琉璃(十)112.杏影席地(九)72.天翠如翡(九)58.獨住碧城(四)39.瀾裡浮萍(一)110.杏影席地(七)47.瀾裡浮萍(九)29.晴翠琉璃(一)91.山月浮屠(八)100.江風寒露(七)52.冬聆桑聲(五)
61.獨住碧城(七)36.晴翠琉璃(八)95.江風寒露(二)87.山月浮屠(四)166.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娛樂篇)164.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生篇)28.陽春一面(六)152.銀沙啄玉(八)79.蒿里清風(六)49.冬聆桑聲(二)163.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病篇)61.獨住碧城(七)29.晴翠琉璃(一)120.月泉星河(八)168.我和楊婉的現代日常(春節篇)28.陽春一面(六)84.山月浮屠(一)56.獨住碧城(二)80.蒿里清風(七)78.蒿里清風(五)49.冬聆桑聲(二)78.蒿里清風(五)84.山月浮屠(一)162.終章:終生不渝159.竹紙雕心(五)18.月伏杏陣(二)98.江風寒露(五)11.仰見春臺(四)139.寒江渡雪(一)16.仰見春臺(九)94.江風寒露(一)102.江風寒露(九)72.天翠如翡(九)161.尾聲:檐下芭蕉雨21.月伏杏陣(五)140.寒江渡雪(二)88.山月浮屠(五)17.月伏杏陣(一)105.杏影席地(二)161.尾聲:檐下芭蕉雨84.山月浮屠(一)140.寒江渡雪(二)126.還君故衫(六)61.獨住碧城(七)28.陽春一面(六)111.杏影席地(八)145.寒江渡雪(八)15.仰見春臺(八)117.月泉星河(五)161.尾聲:檐下芭蕉雨104.杏影席地(一)21.月伏杏陣(五)63.獨住碧城(九)6.傷鶴芙蓉(五)56.獨住碧城(二)18.月伏杏陣(二)41.瀾裡浮萍(三)148.銀沙啄玉(三)140.寒江渡雪(二)141.寒江渡雪(三)52.冬聆桑聲(五)158.竹紙雕心(四)122.還君故衫(二)17.月伏杏陣(一)40.瀾裡浮萍(二)97.江風寒露(四)158.竹紙雕心(四)12.仰見春臺(五)153.銀沙啄玉(九)22.月伏杏陣(六)124.還君故衫(四)66.天翠如翡(三)113.月泉星河(一)162.終章:終生不渝121.還君故衫(一)3.傷鶴芙蓉(二)165.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啊哈篇)164.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生篇)14.仰見春臺(七)88.山月浮屠(五)105.杏影席地(二)11.仰見春臺(四)4.傷鶴芙蓉(三)65.天翠如翡(二)166.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娛樂篇)144.寒江渡雪(七)85.山月浮屠(二)99.江風寒露(六)67.天翠如翡(四)38.晴翠琉璃(十)112.杏影席地(九)72.天翠如翡(九)58.獨住碧城(四)39.瀾裡浮萍(一)110.杏影席地(七)47.瀾裡浮萍(九)29.晴翠琉璃(一)91.山月浮屠(八)100.江風寒露(七)52.冬聆桑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