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司農朱雋

劉協終於到了洛陽,而且確實像劉虞介紹的那樣,洛陽城的面貌已經完全可以與大火之前相媲美,而且經過重新規劃之後的城市格局,比先前更見整潔。鄭綸特意開闢了一片區域用來安排隨行官員的居所,而皇宮中則已整飭一新,劉協非常滿意。

鄭綸還是第一次得以進入溫德殿,劉協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爲皇帝返京的第一個朝議場所,其中還有一個典故。建寧二年,漢靈帝在溫德殿遇青蛇之後,這座宮殿一直都沒有得到復原,而按照宮裡的傳說,正是因爲青蛇的不祥才導致了張角兄弟的黃巾起義;現在劉協重新在溫德殿開始他真正的皇帝生涯,爲的是討一個吉祥。

文武百官一齊分列兩旁。鄭綸只是個五品將軍,本不足以登堂入朝;劉協隨意封了個值殿將軍的二品散職,鄭綸才勉強站立在武官的行列中,無巧不巧,正在朱雋之下。

劉協對洛陽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滿意,封賞了洛陽治下所有的有功之臣,除了鄭綸,直到散朝之時,鄭綸也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太尉楊彪叫住了鄭綸,“伯純若得閒,可否一敘?”

鄭綸頗覺意外,跟隨皇帝來的公卿大臣,無不都是家世顯赫,面前的楊彪算是第一個主動跟自己接近的顯貴。鄭綸笑道,“太尉大人既然有話要說,不如現在就去太尉府上拜會。”

楊彪微怔,笑道,“伯純倒是直爽人。”

劉虞、劉曄是皇室宗親,自不必說;二荀、郭嘉、程昱、董昭都得到了非常豐厚的賞賜,太史慈、徐晃、華雄、管亥、俞涉都成了將軍,就連陣亡的張饒張青也追封了掛名的侯爵。這樣的安排,鄭綸非常滿意,至於他自己,似乎並不重要。郭嘉雖然沒有直接推辭了光祿大夫的要職,但是對於紫綬金印的待遇並不熱衷,其他人也都採取類似的冷漠態度,甚至都沒有人關心什麼時候能把個人的印綬刻制頒發。

這就是楊彪想問的,“天子今封伯純麾下衆將士,唯獨不提伯純,你猜這是爲何?”

鄭綸笑了笑,“如果我要封賞的話,那麼一定會在天子抵達洛陽之前就提出來;既然我對封賞沒興趣,那麼天子這樣安排,對我也沒什麼影響。”

楊彪呆了,“功名功名,有功自要求名。我有些不太理解。”

“沒什麼,個人志趣不同罷了。”鄭綸滿臉的輕鬆,“讓信任自己的人得到他們所需要的,讓仇視自己的人失去他們最珍貴的,這纔算是我的原則。”

楊彪還是很茫然。

劉協需要守衛皇宮的禁軍,而他從長安帶來的舊部總共只有數百人,按照朱雋的建議,讓鄭綸遞呈各處守軍的名冊,順便接管鄭綸的軍隊。可是鄭綸送交的名冊上記錄的名字竟然不到三千,而且還是分散在河東、河內、弘農各地的總和。朱雋當面質問:“單單破虜軍軍制下就有兩萬的滿員編制,伯純莫非有私心?”

鄭綸不卑不亢,“洛陽之所以能有現在的繁華,都是因爲我們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激勵制度去鼓勵士民開荒。軍隊中的士兵有自由去選擇務農或是從商,因此在他們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產業之後,自然就不需要軍隊的給養,自然就該從軍隊編制中除名。”

鄭綸的話只說了一半,全軍所有的士兵都有了他們自己的產業,而留在花名冊上的,則是軍隊中最核心的骨幹,除了幾位將軍之外,李成、王三等人悉數在列,他們是真正構成軍隊的中堅。

劉協並不清楚洛陽軍務,朱雋戎馬一生都沒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一時竟也不知該如何處理,轉念道,“似此,若要招募禁軍,當如何?”

鄭綸笑道,“此事不難,老大人可命人於城中四處張貼榜文招募,註明月俸待遇,自然會有應徵者前來。庫銀由洛陽府庫支付,如何?”

鄭綸最後這句話纔是關鍵,劉協大喜,忙讓朱雋起草擬定榜文。朱雋參照舊部的俸祿,酌情增減,標註清楚。鄭綸一看,月俸只有五大錢,暗覺好笑,卻不指明,令人抄錄數十份,散發到各處城門口。

十日後,朱雋問起鄭綸徵募情況,鄭綸苦着臉搖頭,“寥寥。”

朱雋不信,親自巡視各處城門,果然連圍觀的人都沒幾個,而且多半都是新近逃荒來的外鄉人。朱雋大疑,問守榜軍士,“爲何無人問津?”

軍士答道,“凡洛陽軍民,開荒者土地歸其所有,行商者免稅三年,誰不想爲自己多置些產業呢?再說了,您看您標的價碼,月俸五大錢,在別處興許是很不錯的待遇,可是在咱洛陽鄭大人轄下,嘿嘿,俺也不瞞您說,就俺這個纔來洛陽半年多的,俺都已經有十畝薄田了。”

朱雋突然問道,“那按你這麼說,鄭綸本人所擁有的產業,豈不驚人?”

軍士笑道,“這位老大人,您又錯了。我家鄭大人沒有參加開荒,因此他自己沒有半畝田;我家準夫人卻是中山郡國的大商人,不過鄭大人自己卻是沒有任何產業。”

“怎麼可能?”朱雋死活只是不信。

軍士哂笑,“不信?不信您可以問別人去啊,他們應該知道得都比俺多。”

朱雋想了想,徑直投軍營去。駐紮在洛陽的城防軍營在東門靠近虎牢關的洛水邊,由華雄親自訓練;太史慈回弘農郟縣、管亥回河東,徐晃卻留在軍營裡協助華雄,對鄭綸軍特殊的訓練方式和建制倍感興趣。

朱雋到了軍營,完全被眼前所見震驚。長期的戎馬生涯,使朱雋很輕易就能判斷一支軍隊的強弱,可是就是這樣幾十年來培養的職業感覺,告訴朱雋,鄭綸的軍隊幾乎是接近於最理想最完美的。

華雄並未因朱雋的到來而中斷訓練,卻讓徐晃陪同朱雋四處巡視。

朱雋認得徐晃,非常隨和地問道,“公明,你在這裡多久了?”

徐晃忙答,“末將一來洛陽,就隨華將軍在此訓練。”

朱雋微微頷首,“吾觀軍營中怕是有近萬士卒吧?”

徐晃不知其意,答道,“確切地說,是一萬整。”

“那麼城防的常備軍,是不參與到這裡的訓練吧?”

“是。”

“好,很好!”朱雋臉色一變,“勞煩公明,請華將軍前來。”

徐晃見朱雋來意不善,忙轉身去喊華雄,華雄聽得直皺眉,“老賊當日屢屢鼓惑天子改道南陽,不知今日又打得什麼鬼主意!別理他,讓他在營中多等會兒,訓練結束以後再說。”

徐晃本想勸幾句,一想到破虜軍與曹操的宿怨,便也不再多說。

朱雋竟被晾在軍營中乾等,直到黃昏將盡,軍中號角聲起。

“哈哈……老大人恕罪,末將操練士卒,實抽不開身。”華雄朗聲笑着從營外走進。

朱雋耐性極好,也不動怒,微笑道,“將軍辛苦。”

第50章 意外收穫第79章 癡情蔡琰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89章 不歸之途第89章 不歸之途第5章 倉促上陣第14章 蔡氏父女第53章 銜枚夜襲第8章 潛伏使命第3章 隨遇而安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3章 以退爲進第46章 閉月添愁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1章 死地求生第55章 賢士論鄭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4章 走馬擇主第118章 鬥一鬥第57章 飛戟擲敵第84章 司農朱雋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章 竹簡誄文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9章 癡情蔡琰第86章 中山龍嘯第55章 賢士論鄭第89章 不歸之途第93章 各懷心思第86章 中山龍嘯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落尾神箭第39章 世人負我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3章 以退爲進第68章 英雄胸襟第60章 女兒嬌第60章 女兒嬌第84章 司農朱雋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55章 賢士論鄭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2章 新仇舊恨第36章 弄巧成拙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0章 命運轉機第64章 二將歸心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88章 白髮征夫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1章 司徒王允第74章 青皇促駕第35章 白虎之威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69章 再入長安第95章 咫尺天涯第41章 死地求生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39章 世人負我第41章 死地求生第61章 弓弩之道第69章 再入長安第118章 鬥一鬥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7章 宜陽血戰第30章 安平客棧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6章 困獸欲搏第66章 激將出擊第68章 英雄胸襟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46章 閉月添愁第39章 世人負我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9章 與商相謀第54章 破虜鋒芒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7章 折命皇宮第69章 再入長安第25章 戰場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9章 穎川四士第54章 破虜鋒芒第9章 洛陽故舊
第50章 意外收穫第79章 癡情蔡琰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89章 不歸之途第89章 不歸之途第5章 倉促上陣第14章 蔡氏父女第53章 銜枚夜襲第8章 潛伏使命第3章 隨遇而安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3章 以退爲進第46章 閉月添愁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1章 死地求生第55章 賢士論鄭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4章 走馬擇主第118章 鬥一鬥第57章 飛戟擲敵第84章 司農朱雋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章 竹簡誄文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9章 癡情蔡琰第86章 中山龍嘯第55章 賢士論鄭第89章 不歸之途第93章 各懷心思第86章 中山龍嘯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落尾神箭第39章 世人負我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3章 以退爲進第68章 英雄胸襟第60章 女兒嬌第60章 女兒嬌第84章 司農朱雋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55章 賢士論鄭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2章 新仇舊恨第36章 弄巧成拙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0章 命運轉機第64章 二將歸心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88章 白髮征夫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1章 司徒王允第74章 青皇促駕第35章 白虎之威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69章 再入長安第95章 咫尺天涯第41章 死地求生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39章 世人負我第41章 死地求生第61章 弓弩之道第69章 再入長安第118章 鬥一鬥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7章 宜陽血戰第30章 安平客棧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6章 困獸欲搏第66章 激將出擊第68章 英雄胸襟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46章 閉月添愁第39章 世人負我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9章 與商相謀第54章 破虜鋒芒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7章 折命皇宮第69章 再入長安第25章 戰場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9章 穎川四士第54章 破虜鋒芒第9章 洛陽故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