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紙老虎

永和六年正月下旬,石琨、張舉率七萬大軍攻鄴。

對李閔、李農來說,這是一次真正的危機。

在此之前,無論是張才、李鬆的謀刺;石啓、石成的作反,甚至孫伏都引起的騷亂,都算不上真正的危機。那幾次的對手甚至不能稱之爲對手,只是幾撮依靠陰謀,希圖僥倖的小人物;只要避過最危險的一刻,李閔、李農動動手指便能將他們碾成齏粉。

這一次不同。這是真正的威脅。這是實力之間公開的較量。

雙方處在一個水平線,各自使出了所有的力氣,挾帶着不共戴天的怒火,死命向對方撞去;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滅,萬事皆休的結局。

石祗只有七萬大軍,鄴城各路軍馬至少有十二三萬;看似鄴城佔了不少優勢,實質不然。鄴城軍馬中,李閔、李農真正能放心使用的不過七八萬;七八萬人馬不僅要抵抗襄國敵軍,還要留下很大一部分,以鎮制另外四五萬禁軍,與此同時,還須提防石瀆張賀度的兩三萬新軍、黎陽倉段勤的一萬多守倉禁軍。

七八萬人馬分攤之後,李閔和李農手中能夠機動的人馬只有三萬。

張舉看透了這一點,他不會留下時日,讓李閔、李農將禁軍全部整合完畢。是以,招募到七八萬人馬後,匆匆揮兵南下,一刻也沒耽誤。他的目的不是在戰場上戰勝李閔、李農,而是製造危機,讓不服李閔、李農的禁軍趁機起事。

這次戰事的主戰場在鄴城內,在於爭取鄴城人心,他要做得是纏住李閔、李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無暇分神旁顧。張舉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得。

也許是成長環境造就的,李閔有種堅忍勇毅的特質,愈是逆境,愈能奮起。在後方尚未穩固的情況下,首次對戰擁有強大實力的敵軍,他沒有半點怯懦,鬥志更爲昂揚,每每所言,必是勝利,且是大勝。

正月二十,三萬大軍開進鄴城之北的華林苑,在明光宮北邊紮下大營,準備迎戰強敵,新義軍也被編入大軍之中,移駐明光宮。石青知道,李閔不願龜縮城中,他要以堂堂正正之師,打敗石琨、張舉,徹底粉碎一些人的妄想。

正月二十一。清晨。

李閔遣人過來通知石青去中軍帥帳,石青喊上左敬亭,帶了四個親衛趕了過去。

石青來到帥帳,只見李閔身披連環甲,胯下朱龍駒,一手連鉤戟,一手雙刃矛,全身披掛停當,整裝待發的模樣。

“雲重。就等你呢。走吧,陪本王前去探察敵情。”看見石青,李閔招呼一聲,隨即揚鞭揮馬,衝出轅門,千餘親衛鐵騎呼喇喇大聲吆喝,縱馬跟上。

見李閔隨從盡是騎士,石青便吩咐左敬亭等人迴轉,隨後,他一揚鞭,放馬馳騁,向前追趕李閔。

據斥候回報,石琨、張舉大軍昨夜在邯鄲駐紮。邯鄲距離鄴城不足百里,距離華林苑北部邊緣不過五六十里。這種距離,相對於動輒數萬、連營十里的大軍來說,實在太短了。雙方斥候已開始相互接觸絞殺。

漳水流域,一馬平川;出了華林苑範圍,石青攆上李閔,黑雪落後朱龍一個馬身,在無遮無掩的平原上疾馳狂奔,行了十餘里,前方突兀地現出一道坡地;這道坡地高出四周幾丈,是個難得的制高點。

李閔驅使朱龍,徑直衝了高坡,千餘鐵騎呼嘯跟隨,一一躍上。

一到坡上,視野立刻開闊許多。身後,華林苑的旌旗營帳模糊可見,前方,天地盡頭有一條纖細的黑影如蛇一般,向這邊蠕動過來。

這條黑影之後,有一點極小的空隙,空隙北邊,是遮天蔽日的煙塵,那是大隊人馬行進造成的。煙塵翻翻滾滾,看不清其中到底有多少人,只是那隔天蔽日的聲勢,便已足夠震駭人心。

石青估計,那條黑影應該是敵軍前鋒,此時距離高坡大概不到十里。

“敵軍大隊快到了,請武德王速速回轉,聚將迎敵。”在高坡上矗立片刻,張艾擔心李閔的安危,於是婉轉進言,勸其迴轉。

“既是探查敵情,哪能遠遠看看就走?”

李閔拒絕了張艾的進諫,轉對石青道:“節義將軍!汝可敢隨本王衝擊一番,試探試探敵軍戰力?”

“固所願耳,不甘請爾。”石青抱槍拱手,躍躍欲試。穿越以來,他還沒有親身經歷過如此大的陣仗,忍不住想親身體驗一番。

“好漢子!”李閔大笑一聲,一打馬衝下高坡,揚聲呼道:“勇士們。隨本王殺敵!”

“殺敵!”千餘親衛騎吆喝一聲,衝下高坡。張艾不再諫勸,跟着呼喝一聲,與石青一左一右,護在李閔兩側。

爲了節省馬力,衝下高坡後,李閔命令親衛騎緩步前進,慢慢接近敵軍前鋒。

敵軍前鋒大約有五千人,瞧見千餘騎兵慢吞吞地迎過來,有些詫異。這個數目的騎兵,說多,不足以衝鋒陷陣,說少,比一般的斥候大隊又多了不少,而且沒有藏匿痕跡,沒有衝鋒陷陣的跡象,看起來實在有些奇怪。

對方將領非常謹慎,一邊派出斥候就近查探,一邊命令隊伍停止行軍,就地集結佈陣。敵軍大隊發現有異,加快腳程,迅速逼上了。

“烏合之衆!”雙方相距三百步時,李閔瞥了一眼對面散亂的陣形,不屑地輕哼一聲,隨即一磕馬腹,朱龍邁步小跑起來,他揚聲命令,道:“亮旗!衝鋒!”

‘李’字大旗呼啦啦迎風豎起,一千鐵騎四蹄騰開,踢踏出轟隆隆的顫音,呼嘯着向對方衝去。

三百步轉眼即過。幾個呼吸之間,雙方面目清晰可辨。李閔大呼:“李閔在此!爾等還不授首!”

呼聲如海嘯,如滾雷,震人耳膜,催人膽寒。

大呼聲中,朱龍馬焚城烈火一般衝進對方陣中,連鉤戟狂舞,雙刃矛閃爍,如流星破空,如水印泄地,又如席捲落葉的狂風,所過之處,除了殘肢血肉,再無一個完好站立之人。

“啊!真是武德——”敵軍中一個士卒驚駭狂呼,‘王’字沒有來得及出口,喉管已被雙刃矛洞穿。其實不需他提醒,他的袍澤看到了李字大旗,聽到了李閔的呼聲,他們已經知道,他們面對的是武德王!

五千敵軍前鋒包括他們的將領,有勇氣對抗一千普通精騎,但他們絕沒有勇氣對抗武德王親率的一千精騎。這個時候,武德王的名字,遠遠比連鉤戟、雙刃矛更有威力。

石青緊隨李閔,衝進敵軍陣中,剛剛殺死兩人,五千敵軍泄洪一般齊聲大譁,轉身就跑,拼命向後逃竄。

此時,一千精騎還未與敵軍發生接觸,殺入敵陣的,只有李閔、石青、張艾三人。

潰敗來得太過突然,不僅對手料想不到,石青、李閔都沒料到會是這種結局。

李閔蓄了許久的氣力,意欲好生搏殺一番,面前敵軍卻是一空,竟是殺無可殺。驚愕之下,他掃了眼敵軍逃竄的方向,旋即下令道:“張艾!汝率三百騎,從左翼包抄;雲重!汝率三百騎,從右阻截。汝等需將逃敵驅趕向敵軍主力,不可讓其四散逃開。其他人,隨本王居中驅趕。”

不會就這麼勝了吧。愣怔之間,石青接下軍令,率三百精騎斜掠而出。

兵敗如山倒。

聽着隆隆的鐵蹄越逼越近,聽着落後袍澤發出的慘號,敵軍前鋒將士魂飛天外,驚駭莫名,什麼都顧不得,只知道埋頭狂奔。他們不求跑贏戰馬,只想跑贏自己的袍澤。

敵軍主力和前鋒相距不到五里,正自匆匆向前趕,他們同樣沒有料到,前方會發生這種突變。

“這該怎麼辦?。。。”望着越來越近的潰兵,大軍前列,身當士卒的張舉、石琨面面相覷,驚慌失措。兩人都沒有應付過這種場面。

王朗打馬疾馳,匆匆從主力隊列中部趕上前。

張舉、石琨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不等王朗下馬,上前抓住,疾呼道:“王將軍。你看如何是好?是不是應該列陣迎戰。。。”

“早幹嗎去了!現今哪還來得及!”望着近在咫尺的潰兵,王朗氣急敗壞地大叫大嚷。發泄一通後,他省起對面兩人的身份,於是緩和聲音,進言道:“朗正在集結精騎,待會上去抵擋一陣。請汝陰王和太尉率主力後撤五里,整頓部衆,結陣固守。”

“如此甚好。仰賴王將軍了。”張舉、石琨彷彿有了主心骨,抹了把汗,匆忙率軍後撤。

王朗沒有想到,潰兵退的如此之快,他的三千精騎剛剛集結,就被潰退的前鋒軍和匆忙後撤的主力擋住了去路,戰馬還未來得及跑動,李閔已率軍殺到。

盯了一眼連鉤戟上寒芒閃爍的月牙,王朗心頭一黯:“傳令,後撤!”

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10章 匕現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六十一章 驚變下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8章 風起雲涌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八章 彌合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六十五章 夜襲下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九章 驚變上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七十七章 博浪二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五章 奏對四十章 端倪初現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章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七十七章 博浪二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五十六章 金鉤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六章 並肩第1章 天塹變通途九十章 陣前勵士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十七章 密謀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4章 第一步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十七章 來了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十八章 灄頭人士四十六章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第3章 連環箭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第3章 談婚論嫁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八十一章 博浪六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九十三章 挑釁八十三爲了勝利十八章 開戰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5章 殺威棒?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
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10章 匕現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六十一章 驚變下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8章 風起雲涌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八章 彌合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六十五章 夜襲下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九章 驚變上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七十七章 博浪二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五章 奏對四十章 端倪初現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章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七十七章 博浪二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五十六章 金鉤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六章 並肩第1章 天塹變通途九十章 陣前勵士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十七章 密謀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4章 第一步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十七章 來了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十八章 灄頭人士四十六章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第3章 連環箭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第3章 談婚論嫁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三十七章 依靠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八十一章 博浪六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九十三章 挑釁八十三爲了勝利十八章 開戰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5章 殺威棒?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