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私器

六十九章私器

三月底,新義軍主力開始大規模回師。

白馬渡陸營作廢,衡水營所在的水寨暫時保留,以便爲新義軍溝通黃河南北;志願兵步卒包括諸葛羽統帶的親衛步兵營、義務兵除戴洛營外,全部迴轉青、兗,軍帥府將安排他們幫助青、兗民衆春耕農作。

輕騎營、權翼精騎營例外,不用參與農作,石青命令兩營移防歷城,整訓操演;歷城的工匠正在打製馬鐙,權翼精騎將在輕騎營的協助下,配備馬鐙,摸索新戰法。

義務兵戴洛營駐防惠濟河,監視尉氏的豫州軍;陳然暫時留在孫家塢打理民生事物,等待軍帥府政務部、民務部來人接手。伍慈隨王猛迴轉肥子,一方面撫卹戰死、傷殘士卒家人,一方面要將鄴城來的宮女許配給有功將士。

魏統部精騎和石青的親衛騎最後離開孫家塢,六千餘鐵騎在白馬渡駐足,等待鄴城方面的消息;一旦冉閔同意禁軍精騎會同新義軍進兵河內,他們將跨過黃河,會同枋頭的屠軍和天騎營,橫掃河內。

在鄴城回覆之前,石青先收到一條消息。

四月初六,郎闓來信告知,齊王李農及其三子勾結尚書令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升等人意圖謀逆,被捉拿問斬。

郎闓話語淳淳,來信告訴石青,皇上得知李農奸謀後十分痛心,不忍衢下殺手,無奈李農等太過僭越,悖逆狂妄,眼中毫無君臣名分之大義;皇上在一衆朝臣再三勸諫下,不得不忍痛捕拿。。。

看罷之後,石青捏着書信,發了一陣呆,隨即來到帥案前,抓起紙筆,揮灑寫道:“鄴城來信,言道總帥及伯求等因謀逆被斬;乍聞噩耗,弟心痛如絞。總帥寡慾無求,豈是謀逆之輩。。。”寫到這裡,他覺得有些不妥,於是住手沉思。

毛筆被石青斜斜篡在半空,墨汁順着狼毫緩緩下滑,在毫鋒處攢了一大滴後,輕輕墜下,落到白紙上,然後向四周慢慢浸潤,不一會兒,便在紙上鋪灑出老大一團墨漬。

墨漬邊緣毛毛糙糙,像無數觸手張牙舞爪着撲上四周。石青的視線一落上去,心神似乎就被這些觸手攝取,情不自禁地沉醉於這團黑暗的深邃之中,難以自拔。

過了許久,石青嘆了一聲,扔下筆,抓起寫到一半的書信,三下兩下撕得粉碎。隨後揚聲招呼左敬亭入帳。

“敬亭!你走一趟徐州,幫我給周大哥帶幾句話。”

石青神色極其慎重,沉聲叮囑道:“你告訴周大哥。就說國難當頭,眼看中原就要遭受鮮卑人鐵蹄的踐踏,值此時刻,悍民軍、乞活軍、新義軍應該攜起手來,同心戮力,共抗外辱。個人的恩怨仇恨暫時不能計較,請他明瞭大義,不能因爲一時的個人意氣,作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石青不知道,就在他爲周成擔憂的這一刻,鄴城皇宮,琨華殿上,另有一人爲他捏了一把冷汗。

透過窗幔、門戶,西墜的太陽將暖暖的春陽向大殿中灑了幾縷,只是怎麼也無法將大殿完全照亮;殿內大多都是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在陽光的襯托下,那些地方顯得格外地陰涼晦暗。

陰暗之中,大魏皇帝冉閔居中高坐,新提拔的皇后族親、大將軍董閏,衛將軍王泰,左將軍蔣幹,領兵省尚書胡睦,司空郎闓,尚書中丞劉羣等六人一臉凜然地分立兩側。

此時並非朝議時間,六人之所以在此,乃是奉冉閔之招,前來商議司州刺史人選以及新義軍出兵河內等諸般事宜。

這幾天,大魏朝廷上下一直充滿着一股喜氣,文臣武將個個揚眉吐氣;最後的威脅李農已被剷除,乞活軍雖然散失了一部分,大部分卻被冉閔收編,鄴城內外真正成了悍民軍一家之天下。新義軍蕩平段氏鮮卑的奏報更是錦上添花,讓鄴城的喜氣也多了幾分。

原本一切都很好,石青舉薦魏統任司州刺史,有人反對,有人附和。

反對的人擔心魏統與石青走的太緊,或者擔心冉遇不滿,因爲劉國的司州軍是豫州軍趕走的,選拔司州刺史不能不顧及豫州牧的態度。附和的人言道魏統功勞不小,該當此任,否則會讓將士寒心;或者說鎮南將軍難得進言舉薦,不可讓他失了面子。

無論是反對或是贊成,都是題中應有之意。衆人各抒己見,只爲了冉閔決策時有個參考。就在這團融融的氣氛之中,豫州牧冉遇的加急奏本適時到了。這個奏本的到來,讓祥和、熱鬧的廷議瞬間變得如冰一般的寒冽。

冉遇加急奏本的主要內容是舉薦豫州豪雄樂弘擔任司州刺史。

在座諸公皆知冉遇、石青失和。兩人一爲世家名門,位至一方牧守;一爲一軍之帥,官拜鎮南將軍;地位相當,各不相讓,如今同時舉薦親近之人擔任司州刺史,換作平日,必是一番精彩的爭鬥;只不過,在座諸公看罷冉遇的舉薦奏本後,一語不發,盡皆默然。

因爲,舉薦奏本末尾,冉遇以風聞傳說,奏報了一些新義軍以及石青的傳聞,這些傳聞,看似荒唐無稽,在座諸公卻沒一人敢插口替石青開脫一句。

薄薄的奏本如同沉重的大山,劉羣用力篡緊,素淡的宣紙被右手指甲刺破了四道裂痕,他沒有絲毫察覺,冉遇的風聞奏報讓他如墜冰窟,冷冽的寒氣似乎將他全身的血脈凍結住了。

冉遇的風聞有五點。

一是徵東軍故老相傳,石青乃天神臨凡,手中蠍尾槍能呼風喚雨,能發霹靂電閃。冉遇認爲此事極爲可信,去年初夏,在懸瓠城南,包括悍民軍孫威在內,許多人親眼瞧見石青勒令蒼天下雨,當時蠍尾槍確實發出了霹靂閃電。

二是青兗一帶流傳石青乃真命天子,石青曾夢見傳國玉璽在懷,醒後取夢中吉兆,取名爲石青。玉璽,青石者也。

三是泰山左右士民皆信上述傳言,以至於青、兗兩州上至刺史,下至流民,無不對石青膺服畏懼;青、兗官府名存實亡,早在新義軍偷襲樂陵倉時,就被石青收入私囊。

四是石青與南方大晉關係密切,一直勾連;新義軍不僅受大晉錢糧資助,甚至很多官吏、將校直接由大晉北上的人員充當。例如新義軍陸戰營校尉諸葛攸、親衛營軍司馬荀羨、諸葛羽,跳蕩營校尉王龕。。。去年初秋,所謂的新義軍大敗大晉北伐軍乃是雙方合謀的鬧劇,爲得是新義軍在北方謀取名望與信任。

五是石青一直以大晉的名義暗中聯絡天下各方勢力,包括屠軍麻秋、灄頭姚弋仲、枋頭蒲洪、乞活李農、黎陽段勤、司州劉國等等。枋頭蒲洪因爲不願屈居石青之下,直接與大晉聯絡溝通,觸怒石青,新義軍於是聯合灄頭軍,攻擊枋頭,瓦解了氐人蒲氏。

這五點有的地方說得含糊不清,有的地方荒誕不經,看起來十分可笑;但是,劉羣很清楚,這幾條足夠狠毒,足夠讓石青死上一百遍。如果只有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他還可以幫石青開脫,說冉遇是栽贓誣陷,但是,有第一條、第二條在前,劉羣連替石青辯解開脫的話都沒法說出口。

自古以來,皇權、帝位乃天子私器,任何人不得置掾。耿介臣子可以爲政事和天子據理力爭;可以因謀略和天子爭鋒相對;唯獨不能在皇權、帝位上多嘴多舌。這方面,必須由天子乾綱獨斷。

“劉大人。你看如何。。。”大殿的氣氛過於沉悶,以至於冉閔的聲音嗡嗡的,聽起來很不真實。

劉羣嚥了一口唾沫,嘴巴出於習慣,一張一合地說着,事實上,他自己都不清楚說得是什麼。“回稟皇上。鎮南將軍舉薦魏統,豫州牧舉薦樂弘,若是用一人必定令另一人不喜,以劉羣之見,不如由朝廷派遣一員能吏打點司州,如此,兩方都不會有太大怨氣;至於人選麼。尚書檯鄭系鄭大人久歷宦海。。。。。。”

“嗯!”冉閔忍無可忍,打斷了劉羣。他問的是怎麼處置石青,沒想到劉羣裝糊塗,當作沒見到下面的聞風奏報,一本正經地議論起司州刺史人選來了。

“郎司空——”

冉閔抑鬱地望向郎闓。冉遇的風聞奏報深深震撼了他。之前他聽說過一些風言風語,說得大多是石青膽大狂妄,在青兗一手遮天,兩州刺史屈服在新義軍武力之下。聽罷之後,他一笑置之,準備找個機會教訓一下石青。武將向來都是這種作風。他沒想到,那些風言風語經冉遇彙總後,竟是如此的驚心駭人。

一直以來,石青隱藏的竟是這麼深,這麼好。這個時候,他心中的痛惜難過超過對李農下手的那一刻。新義軍和石青,他曾經保有很大的希望,他曾經指望他們成爲大魏的柱石。

觸及到冉閔心痛的目光,郎闓慘然一笑,不知所謂地搖了搖頭,一言未發。

石青和李農不一樣,李農自始自終都和冉閔並肩齊驅,是命中註定的對手,站在冉閔一方,他會毫不猶豫地設謀剷除;石青呢?這是大魏的臂膀,從來沒有達到成爲冉閔敵手的高度;而今被這冉遇一番折騰,竟成了危害遠甚於李農的心腹大患。因爲涉及的問題過於敏感,他甚至不能爲石青辯解。

劉羣、郎闓不說話,並不意味着別人不說話。王泰上前一步道:“皇上。無論真假對錯,爲防萬一,石青必須除去。以泰之見,可以找個藉口將其調到鄴城來,到時。。。”

“皇上!戍衛將軍孫威奉詔而來。”值守郎將進來稟報。

冉閔揮手打斷王泰,道:“宣孫威進殿。”

須臾,孫威興匆匆地進殿,對冉閔跪拜行禮,道:“末將參見皇上。不知皇上招末將前來,有何吩咐?”

“免禮。”

冉閔示意孫威起身,待他站定後,面無表情地問道:“孫威。寡人聽說,去年初夏,在懸瓠城南,石青石雲重曾呼風喚雨,長槍指天,發出一道霹靂電閃,隨後大雨滂沱而下;不知是真是假?”

“皇上是聽毒蠍說得嗎?”

孫威聽到石青這個名字,似乎很高興,帶點亢奮地說道:“回稟皇上,此事確實屬實。呵呵,當時毒蠍沒有石青這個名字,還叫毒蠍呢。那時他與悍民軍爲敵,被我們逼到絕境,眼見逃無可逃,不知怎地,他對天叫了一陣,蠍尾槍就發出了一道閃電,隨後雨就下了起來。。。呵呵,屬下無能,結果讓他們趁着雨天逃了。”

孫威不知究竟,喜滋滋地訴說着往事;他不知道,隨着他的話語,殿內幾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不知不覺間,坤華殿內空氣粘稠的憋悶無比,直讓人無法張口呼吸。

第7章 獻計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第7章 出路在哪裡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第10章 至方君子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五十六章 金鉤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四十六章 遇伏第10章 聯合操演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五十一章 失望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五章 聯軍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一章 難阻第5章 韓氏入宮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四十章 翁婿重逢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四十五章 逃遁第5章 豫州牧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8章 風起雲涌十三章 反覆第6章 姚氏兄弟五十四章 燒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一章 失望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章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一百章 四面楚歌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六章 遇伏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9章 行蹤泄露
第7章 獻計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第7章 出路在哪裡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第10章 至方君子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五十六章 金鉤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四十六章 遇伏第10章 聯合操演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五十一章 失望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五章 聯軍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一章 難阻第5章 韓氏入宮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四十章 翁婿重逢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四十五章 逃遁第5章 豫州牧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8章 風起雲涌十三章 反覆第6章 姚氏兄弟五十四章 燒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一章 失望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章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一百章 四面楚歌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六章 遇伏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9章 行蹤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