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

三十二章好苗子要培養

探馬回報,慕容評的章武軍退到滄縣便停了下來,分出一支偏師趕赴柳縣,開始在滄縣、柳縣佈置防禦;封裕的河間軍也開始在清涼江西岸佈置防禦。至此,鮮卑人的意圖暴露無遺,他們不願放棄到手的戰果,意欲固守滄縣、柳縣、清涼江一線。

鮮卑人錙銖必較,石青對此沒有任何辦法,新義軍負擔不起攻擊損耗,缺乏進攻的能力。

“撤吧。讓滄縣民衆撤到馬頰河南岸過冬——明年春上我們聯手北上,搶割田地裡的莊稼,只要慕容評敢出城,石某定叫他有來無回。”石青看着大魏幽州刺史劉準歉意地說。

劉準年約五十,既無勇力也無才情,資質可謂普通之極;之所以能成爲石趙的渤海太守、大魏的幽州刺史,只因爲他是世家子弟。他是劉隗的侄子。

劉隗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最初在江左任丞相司直,乃晉元帝司馬睿最爲心腹之人,王敦打着‘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叛亂,清的這個君側就是劉隗。王敦攻入建康,劉隗帶着一門老小輾轉北上投了石勒,被石勒拜爲太子太傅,自此在北方定居下來。

因爲劉隗的緣故,彭城劉氏在鄴城也是響噹噹的世家望族。,劉準才得以平庸之才,先後被任命爲後趙渤海太守,大魏幽州刺史;歷史上,鮮卑人來後,他順勢投了鮮卑,在大燕渤海太守封放手下作了一個左司馬,所作所爲說得上是頗能見風使舵,順時應命。

石青之所以有些歉意,是因爲劉準沒什麼主見,他接納了新義軍對敵方略,這才同意暫時放棄滄縣以引誘鮮卑人南下,哪知道鮮卑人把魚餌吃了,再也不肯吐出來,以至於劉准以堂堂刺史之尊,淪爲沒有立錐之地的流民了。

“唉。。。只有如此了。”劉準不甘地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灄頭人遷移到河南,馬頰河、衛河左近空出不少房屋,還有些耕好的熟田,可以安置一兩萬人。”

石青探詢地望向逢約,以商量的口吻說道:“爲防萬一,要不。。。把南皮的民衆一道遷過去?南皮作爲前線堡壘,駐守幾千守軍就可。”

相比之下,憑豪勇仗義成爲一方土豪的逢約更爲爽快,直接應承道:“遷吧!鮮卑人太狡詐,下次再來,只怕就是一場苦戰。鄉鄰同黨遷到南邊,大戰之時,我等也少些累贅。”

遷移南下之事就此確定下來。新義軍中壘營協助逢約留守南皮,逢約身爲地主,擔綱主帥之責,韓彭爲客將,參與軍機。除了留守的五千士卒,其餘人等,無論軍民,全部撤離。

十月二十四,追隨劉準的滄縣生民和南皮左近民衆收拾行囊;兩萬多人扶老攜幼,推車挑擔踏上了南遷樂陵的路途。

天氣始終陰沉沉的,似乎有下雪的徵兆。

新義軍騎兵下了坐騎,戰馬幫助渤海民衆馱運,騎兵幫着推車挑擔,賈堅的兩千豪傑營士卒也上來幫忙,有的趕牲口家畜,有的抱着小孩揹着包裹。有這萬餘軍漢的幫忙,原本拖拖拉拉的隊伍迅速了許多,不到四個時辰就趕完了三四十里的行程。申正時分,趕在雪花落下之前,兩萬多人通過浮橋渡過馬頰河,來到以前灄頭人定居的兩河平原。

十日前,駐守此地的新義軍義務兵接到命令。石青命令當地駐軍提前拾掇房屋,打造火炕,運送石炭,以方便遷移來的民衆儘快入住安身。

渤海郡民衆抵達兩河平原之時,一切早已準備就緒。晚上,今冬第一場雪落下來之前,兩萬多民衆已經圍坐在火炕上興奮地嘮起了家常。有了房屋有了火炕,冬天遷移的隱憂再不復存在了。

“大晉在南方設置僑郡,以安置南下難民。石青有意效仿之,將兩河平原設爲渤海郡民衆暫居地。劉大人以幽州刺史的身份管理此地民生,石青之舉不知是否妥當?”石青笑吟吟地望向劉準。

兩河之間北風嘯叫,鵝毛大雪糾結一處,一團團,一坨坨從高空砸下來。室內燈火明亮,溫暖如春。石青、劉準、賈堅、權翼、雷弱兒、魏憬等人不分上下尊卑,團團圍坐在大炕上。炕下的石炭燃燒的正勁,熱烘烘的暖氣逼得衆人褪去裘衣,只着了一件單衣,賈堅和魏憬更是不拘,扯開衣襟,敞露出半拉子胸腹。

這次遷移,新義軍前後的表現不僅讓渤海民衆感激涕零,也讓劉準大爲折服。如今寄人籬下尚能保住刺史的榮銜,這讓他除了感激,對新義軍對石青再無二話。“有勞鎮南將軍費心了。能託庇新義軍之下,實乃渤海生民之福。劉某至今而後,願以鎮南將軍之命是從。”

“劉刺史客氣了。”

石青笑了一笑,思忖着說道:“治理青兗一年多,新義軍軍帥府在安頓民生方面頗有所得;劉刺史若是允可,軍帥府打算派遣幾名幹吏前來,安頓民生,治學行律,在兩河平原推廣青、兗統一規制。。。”

劉準頓了一頓,欣然道:“如此甚好。劉某求之不得。”

永和六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一下起來就不止不休。在馬頰河南岸呆了一天之後,石青不得不冒雪動身了。新義軍騎兵平日所帶馬料非常有限,一般都是依靠草場自然補給。嚴冬的到來使得戰馬的草料斷了源頭,他們只能返回樂陵倉或者稟丘,青兗只有這兩地有草料儲備。

新義軍騎兵趕到樂陵倉,在此休整了三天,而大雪依舊沒有止住的勢頭,黃河也因這場大雪而提前封凍了。

聽到黃河封凍的消息,石青坐不住了。黃河封凍意味着河內的蒲洪可以隨時隨地向司州發動攻擊,陸戰營和屠軍進入關內以後,司州的防衛可謂空虛之極。若是沒有黃河天險阻隔,幾乎不堪蒲洪一擊。

鑑於段勤、張賀度、劉國等威脅盡皆誅除,枋頭與鄴城之間一片坦途,再無駐軍必要,石青傳令祖胤,命令軍帥府義務兵部儘快在枋頭組建義務兵,以維護當地治安。傳令駐守東枋城的丁析、侗圖,命令天騎營立即趕赴獲嘉,從側翼給河內施加壓力,讓蒲洪不敢覬覦河南。命令跳蕩營移防金墉城,監視對岸蒲洪。

與此同時,石青傳令諸葛羽,命令駐守官渡的親衛步兵營分成兩部,一部由荀羨統帶趕往洛口駐防,呼應金墉城的跳蕩營,一部由諸葛羽統帶駐防滎陽。傳令稟丘,命令張巧兒率義務兵工匠營移防官渡,接替親衛步兵營的防務。金堤一戰,孫儉臨時組建的工匠青壯隊伍死傷大半,倖存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此成了軍漢,石青以這批人爲骨幹,在工匠中組建了這個工匠營。平日做工操演,危急之時可當戰士使用。

命令一個個傳達下去,石青稍稍安心了些。

考慮到鮮卑人再次南下渤海郡會在襄城和鄴城分出勝負之後,石青命令賈堅豪傑營、司揚部、李歷部以及歷城義務兵盡皆回防駐地,命令權翼部騎兵在馬頰河防線與南皮之間機動,以備萬一。

十一月初二。

五千多騎逶迤南行,石青一行踏上了歸途。

大雪停了有兩日了,渤海、樂陵兩郡軍政一一部署妥當,石青打算在肥子呆幾天,把軍帥府積壓公事處置清爽,便即趕赴司州,以防範河對岸的蒲洪,順便探查關中戰況。

斷斷續續下了七八日的大雪給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衣,積雪足有半尺多厚,遇到溝窪,戰馬一踏下去,小腿立時淹沒其中。騎士們心痛坐騎,盡皆下馬步行,時不時的還會幫戰馬一把,只有郗超有些例外。

也許是很少見到如此大雪,也許是學會騎術的新鮮尚未消散,郗超很是興奮,不住地催馬在雪原上來回奔跑。靜寂空曠的原野上,只有他的清斥聲在不斷迴響。新義軍騎兵似乎理解少年郎的心性,對這種愚蠢行爲給予了很大的寬容,無論是石青還是魏憬、雷弱兒,都沒有開口指責。

過了黃河之後,人煙漸漸多了起來,不時能看到房舍連綿的村莊。

“石帥——他們在看什麼?”路過一個村莊的時候,郗超縱馬趕到石青身邊,右手遙指東方,那裡有十數人手拿棍子,在雪地上點點戳戳,比畫着什麼。

“景興。這蒼茫大地可曾讓你心生豪情?可曾有馳騁四方,快意殺敵之男兒氣魄?”石青笑吟吟地打趣郗超。眼前少年紅潤的臉龐,讓他頗爲欣喜。郗超是個人才,可是在江東風氣薰陶下,這個人才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嗜好丹散的惡習,以至於早早夭折。石青希望,來到青兗之後,郗超能夠有一條新的健康的人生軌跡。

郗超眉頭一揚,眸子裡清光閃爍,他緊緊繃着嘴卻沒有回答石青的問話。

石青一笑,望着遠處的人跡,說道:“那些人是當地管事,他們應該在丈量土地。嗯,夏收結束以後,軍帥府將會在青、兗劃分土地;青兗生民每家每戶都可以分到私有地產。日後按田地納賦,再不像如今這般,一切所得歸公了。”

“啊!?”郗超驚歎一聲,有些惋惜地說道:“軍帥府這般做,損失可不小啊。”

“軍帥府不會受損的。”

石青招招手,將郗超喚到近前,藉機啓蒙灌輸。“財富是民衆雙手創造出來的,軍帥府只要能讓民衆積極創造,青兗的財富就會越來越多,哪怕大部分掌握在民衆手中,軍帥府的財力依然會有大量增加。若是不能讓民衆積極創造,軍帥府即便將民間收刮一空,也不可能積聚多少錢財。這就像源頭之與江河。源頭越是充足,江河越是浩大;源頭若是枯竭,江河只能斷流。”

郗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問道:“除了劃分土地,軍帥府還有其他措施讓民衆積極創造嗎?”

“當然有。軍帥府的存在是爲了在青兗開拓出一個漢人的家園。如何開拓這個家園是個長久細密而又艱鉅的事業。劃分土地只是其中極其細微的一點。”

說到家園計劃,石青不知不覺地有些亢奮。“幼兒能學,賢而能進,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女人有其家,男人有其業,戰是爲了尊嚴榮耀,生活會開心自信。。。。。。哈哈!景興,瞧着吧,在青兗,這些都會一步步實現的。”

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十一章 亂局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十五章 接戰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第3章 悍民軍來了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3章 連環箭二十四章 殺恩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八十三爲了勝利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一百章 四面楚歌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五十九章 驚變上二十六章 並肩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全面開戰中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八十三章 博浪八八十一章 博浪六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十八章 擱置爭議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四章 分化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六十四章 消息九十章 陣前勵士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五章 奏對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二章 離開鄴城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六十一等你進攻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
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十一章 亂局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十五章 接戰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第3章 悍民軍來了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3章 連環箭二十四章 殺恩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八十三爲了勝利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一百章 四面楚歌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五十九章 驚變上二十六章 並肩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全面開戰中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章 奉詔北上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八十三章 博浪八八十一章 博浪六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十八章 擱置爭議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四章 分化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六十四章 消息九十章 陣前勵士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五章 奏對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二章 離開鄴城七十九章 博浪四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六十一等你進攻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