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禍福由天

十一章禍福由天

王猛的好心情沒保持多久,就被石青一席話給澆滅了。石青告訴王猛,一萬二千新義軍主力,即將參與進氐、羌之間的爭戰。

“石帥!此舉萬萬不可。前路艱難,新義軍必須愛惜羽毛,怎可輕易涉險、自斷手足。”王猛很快進入了角色,初次與聞軍機,便竭盡輔弼之責,聲嘶力竭地苦苦諫勸,阻止新義軍參與蒲洪、姚弋仲之間的爭戰。

“此舉除卻損耗新義軍之外,毫無益處。非智者所爲。以猛之見,新義軍當置身亂世之外,休養生息庶民,精耕細作青、兗。待河北各方疲憊勢窮,趁機揮師北上,一舉拿下趙魏之地。以此爲根基,進可西向攻取徐、豫、司、並四州,窺視關中;退,深植河南,扼守河北,徐圖緩取,大事可成矣。”

王猛的心思石青清清楚楚,但並不認同,想了想,他說道:“景略兄。一個人、一支軍隊、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一個東西可能比智慧更重要,那就是進取精神。南方大晉就是很好的例證,文采風流人物不多嗎?休養生息不夠嗎?上天賜予的機會不多嗎?可是,他們做了什麼?做成了什麼?沒有!數十年來,他們除了苟且偷生、苟延殘喘,什麼都沒做成!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們丟失了進取的精神。他們的智慧沒有了精神的支撐就毫無意義,就絕不會有所作爲。新義軍必須進取,必須在逆境中奮進;石青相信,新義軍只會越打越強,不會越打越弱。”

“還有一點,石青始終沒有忘記。那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是我們,誰不接受這一點,新義軍就會和他拼殺到底,拼消耗,拼生育。新義軍身後是千百萬漢家兒郎,他們和我們耗得起嗎?哪一個強盜種族有百萬人丁?”

王猛有些迷糊,石青所言,有時一針見血,直透本質,深合他心,有時頑固僵化,缺乏靈活,令他不以爲然;總之,石青的認知和他有許多不同。

難道這纔是真正的雄主!比臣下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王猛黯然嘆了口氣。

“景略兄。新義軍出兵勢在必行,此事勿須再議,我等還是集中精力,商議出一個具體應對方略纔是。”石青殷切地注視着王猛,這等大才,若肯真心爲新義軍所用,自己日後必定輕鬆多了。

“但有所命,王猛不敢懈怠。”王猛俯首應諾,他很好奇,想知道石青是否是真正的雄主,想知道新義軍是否越戰越強。

接下來幾日,王猛和石青形影不離,一有空閒,兩人便探討應對方略。很快,分歧再次出現。石青知道,氐人、羌人的這一戰,羌人必敗,所以,指定方略時,往往以羌人戰敗爲前提,制定應對之策。王猛對此不以爲然。

“姚弋仲驍勇善戰,五萬羌人由他率領凝聚一團,突襲枋頭,猶如出其不意的鋼刀,犀利迅猛。枋頭呢?那是軍屯區,除了有些避寒居住的塢堡壁壘,沒有堅城,沒有關隘;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分散在河南滎陽、河內溫縣以及枋頭三地,如同鬆散開的拳頭,猝不及防之下;怎能擋姚弋仲雷霆一擊。”

王猛話語淳淳,分析精闢。石青知道他說得在理,但是,世事無常,往往不能以理推斷,事實上,羌人確實輸了,雖然石青不知道羌人輸的原因。

就在兩人爭論之時,灄頭姚弋仲下達了召集令,聚兵五萬,打起爲大趙復仇,討伐謀逆奸賊李閔的旗號,於大晉永和六年閏一月初五誓師南下。

大軍行進緩慢,五百里路程,行了將近一旬;閏一月十三午後,灄頭大軍抵達鄴城之東五十里外的混轎,駐軍紮營。時年七十一歲的姚弋仲年老體邁,禁不住長途跋涉,當晚病倒下來,臥牀不起,一干軍務自此交由第五子姚襄打理。

姚襄接管軍務後,心憂父親病情,聽說駐節東林寺的大和尚佛圖空乃一代高僧佛圖澄嫡系師弟,便動了心思。當下喚來參軍馬何羅,讓他去請佛圖空前來,爲姚弋仲祈福。

馬何羅是冀州遠近聞名之高士;姚弋仲率部屯耕灄頭,他依附姚氏,很得寵幸。張豺與他相熟,當政時招其前往鄴城效力,馬何羅遂背叛了姚弋仲,投靠張豺。張豺事敗,他逃出鄴城,惶惶之餘再回姚弋仲門下;姚弋仲不以爲仵,依舊任命他爲參軍。從此以後,他對姚弋仲感恩戴德,拼死效命。

聽姚襄說想請佛圖空來爲姚弋仲祈福,馬何羅當即請纓,誓言旦旦,一定要將佛圖空請到混轎。

馬何羅的運氣很不好,當他來到東林寺,請見佛圖空後,佛圖空告訴他,這兩天忙着爲新皇鑄金像,沒時間去混轎。

馬何羅當即懵了。“鑄金像?鑄什麼金像?”

佛圖空笑着解釋道:“新皇登基之前,曾秘密問卜蒼天,是否爲天命所歸;隨後得一卦象,言道:金像成,天命歸。所以,新皇請貧僧爲其鑄金像。”

末了,佛圖空又交代一句:“哦,此乃機密,請馬參軍勿忘外道。”

機密?真的機密,你這禿驢會輕易說給一個不相干的人?馬何羅暗自膩味,臉上卻擺出一副誠懇的樣子,繼續乞求佛圖空百忙之中,抽空去混轎一趟,爲徵西大將軍祈福。

佛圖空被糾纏過甚,推脫之際,禁不住奇怪地問道:“徵西大將軍討伐鄴城,爲何不揮軍城下,反而停駐混轎不前?若到城下,貧僧免去來回跋涉,必有閒暇,前往祈福。”

馬何羅一心想完成姚襄的交代,遲疑了一陣,道:“大和尚超然世外,俗塵之事說與知道也是無妨。實不相瞞,徵西大將軍進兵鄴城是假,襲取枋頭打開西歸通路是真;大軍不敢逼近鄴城,是擔心引發李閔反應,出兵攻打,那樣一來,灄頭大軍將被枋頭、鄴城夾擊,有敗無勝。是以,大軍只能遠遠駐停,不敢靠近。”

羌人可惡!姚弋仲該死!不與李閔爲敵,反倒想奪路西逃,攻取枋頭!不行,枋頭蒲洪尚有大用,貧僧不能讓其折損過度。。。佛圖空暗自咒罵幾聲,拿定主意,當下道:“既然如此,明日貧僧多趕一段工期,晚上再去混轎,爲徵西大將軍祈福。如此可好?”

馬何羅欣然允諾。

當天夜裡,佛圖空遣人前往枋頭,將羌人意欲偷襲之事告於蒲洪。第二日,在鄴城加緊鑄造金像,匆匆就緒後,帶了隨身比丘、高僧出城前往混轎,路過東林寺時,喚來四名原住僧人,命他們次日去鄴城爲金像開光。

四名僧人遵照佛圖空指示,次日來到皇宮金像鑄造所在,打開模具,取出冷凝的金像。

金像高三尺,重五百斤,依照李閔面目輪廓鑄就。取出之時,金光燦爛,寶象莊嚴,引得李閔、張艾、韋瞍等一干參與機密之人不由自主地貼上去,眼睛發亮。

須臾,金像上響起了一聲輕微的炸裂聲,表層綻開了一道細紋;隨後,炸響聲不斷,金像上裂紋越來越多,如同蛛網蔓延開來,不一會,就將整個金像束縛住了;隨後,在衆人驚駭的注視下,金像四分五裂,碎成無數金錠跌落塵埃。

金錠斷裂處,露出一道道白色的物事,石青若是在場,當能認出,那是鉛錫之類的金屬。

金像碎裂的那一刻,李閔雙目如赤,爆喝一聲,拔刀斬殺了四名僧人,隨後親自帶兵殺到東林寺。

東林寺人去寺空,闐無人跡。正殿香案之上,顯目地放了一張素箋,素箋之上,一行墨黑大字張牙舞爪、猙獰兇怖地撲入衆人眼簾:繼趙李並非閔

瞧見大字,李閔目瞠欲裂,衝上前去,不停地揮舞着連鉤戟,連續劈刺了數百下,直將香案素箋斬成粉末,隨後點了把火,將東林寺徹底燒了,這才帶兵回城。

這些事情的發生,石青都不知道,他一直在營中安撫惶恐不安的姚氏兄弟。

“兩位兄長無憂。你們看,徵西大將軍駐紮混轎,哪有半點進兵鄴城之意?當今皇上明白,因此絕不會難爲二位兄長。但請稍安勿躁,等待幾日,徵西大將軍率軍南下之時,便是二位兄長離開鄴城之日。呵呵,說來,小弟想爲二位兄長在徵西大將軍面前掙一件功勞,不知二位兄長願不願意?”

“毒蠍兄弟!兄弟之間客氣什麼,是啥功勞?你快快道來,大哥聽你的。”姚益憨直,計劃潛逃被識破後,心中有愧;自此以後,見到石青便矮了一頭,但凡石青有何建議,一概聽從。

“小弟前幾次曾告訴過姚三哥,徵西大將軍有意西歸,皇上不僅不會阻攔,還會相助。爲此,皇上有意命小弟領一支軍,南下暗助徵西大將軍。二位大哥試想,徵西大將軍與蒲洪爭戰正酣之際,我等領兵突然殺出,壯己士氣,催敵膽魄。呵呵,這算不算是一件大功。”

石青說到興奮處,呵呵連聲。

“好啊!竟有這好事!太好了。”

姚益一拍巴掌,大聲附和。姚若謹慎一些,他勉強笑了兩聲,怯怯地試探道:“毒蠍兄弟。不知當今會調派多少兵馬相助?”

“哦?這個。。。姚三哥知道,皇上意欲掃蕩鄴城周邊,正是用兵之時,不可能派遣大軍。以小弟估計,包括兩位兄長的人馬在內,最多不過七八千人。”

提到援兵數目,石青似乎有點歉疚。“呵呵。。。不好意思,人數少了一點,也許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這是皇上的一片心意啊,還往二位兄長轉告徵西大將軍。”

“多謝皇上。多謝毒蠍兄弟。”姚若嬉笑嫣然,神色明顯放鬆許多。七八千人也許沒多大用,但卻比幾萬居心不明的大軍攝在身後讓人安心多了。

“石帥!周渠帥遣人來請石帥過府飲宴。”

三人攀談之際,左敬亭領了一個乞活軍裝扮的士卒過來稟報。

“周大哥!他幹嗎請人飲宴?”石青踱過去問道。

那個乞活軍士卒答道:“我家渠帥已被皇上任命爲徐州刺史,行將赴任,故此請石帥等好友相聚一番。”

“哦。原來如此!”石青很爲周成高興,興致勃勃道。“汝稍帶片刻,本帥去尋一件禮物,以此恭賀周大哥升遷。”

說罷,石青回到大營,匆匆找到王猛,請教該送什麼禮物合適。

王猛聽他說了緣由,蹙眉道:“石帥。皇上對李總帥動了殺心。”

“啊。。。”儘管早知這是不可避免之事,石青仍然忍不住驚問道:“何以見得?”

“調周渠帥去徐州任刺史,明是升遷,實爲去除李總帥身邊爪牙啊。”王猛悠悠說着。“哎,李總帥、周渠帥依舊懵然,卻不知道此是禍不是福。哪有可喜可賀之處?”

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五十九章 媾合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七章 依靠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第7章 出路在哪裡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八章 彌合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7章 義士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九章 驚變上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六十九章 私器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全面開戰中七十八章 博浪三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二十五章 詐城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六十章 酒盟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第2章 青兗的政治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0章 匕現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十三章 反覆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三十四章 殺胡令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七章 跳河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十五章 接戰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4章 抵達鄴城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七章 博浪二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4章 桓衝北上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
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五十九章 媾合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七章 依靠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第7章 出路在哪裡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八章 彌合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7章 義士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九章 驚變上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六十九章 私器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全面開戰中七十八章 博浪三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二十五章 詐城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六十章 酒盟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第2章 青兗的政治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0章 匕現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十三章 反覆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三十四章 殺胡令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七章 跳河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十五章 接戰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4章 抵達鄴城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七章 博浪二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4章 桓衝北上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