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

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

舉債發展是東非三五計劃和新經政策的根本,而歐戰則是將債務問題解決的重要途徑之一。

而導致這種模式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東非的頭兩個五年計劃極大消耗了東非前三十多年的資本原始積累。

東非前三十年通過壓榨本國廉價勞動力,白嫖非洲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各種手段,積累了大量社會財富,畢竟殖民本身就是以小博大,如果刨除殖民所需的軍費開支這個因素,幾乎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只不過東非和美國一樣,將殖民地變成了“自古以來”的土地罷了,爲了東非的發展,犧牲了近四千萬黑人土著的利益。

但是,殖民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畢竟東非不能光顧掠奪,還要同時負責建設問題,19世紀東非的農業開墾,大基建,建設國防工業體系都需要鉅額支出的。

所以19世紀的東非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賺的並不多,這也是進入20世紀後,東非前兩個五年計劃規模遠不如前世蘇聯龐大的主要原因。

而19世紀的發展模式也根本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畢竟到20世紀初,東非的黑奴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回顧東非前五十年的經濟發展歷程,可以按照先後順序粗略總結爲:土地擴張時期(殖民擴張),大移民時代,農業建設時代,工業體系建設時代這四個階段。

而在1914年,東非已經基本完成了本國工業體系的建設,形成覆蓋國防工業,重工業和輕工業三大工業領域的龐大工業體系。

所以恩斯特說道:“我國近五十年來的發展取得的了輝煌成就,但這也正導致瞭如今我國發展的新瓶頸,如果能順利邁過歐洲戰爭,那我國毫無疑問將更進一步,成爲未來國際秩序的制定者之一,反之則有可能因此停滯,復刻如今德國的被動形勢。”

如今東非確實風光無限,但是底蘊不足,缺乏相對應的國際影響力,這也是前世一戰後美國所面臨的困境。

前世一戰結束後,美國經濟如此耀眼,可在戰後會議上,英法兩國依舊能夠拿捏美國,可以說那個時候,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其經濟實力是完全不匹配的。

而如今東非已經成爲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所以東非同樣作爲後發國家,戰後勢必會和英國,法國這兩個老牌帝國對上。

所以東非並不是完全後顧無憂,一個後發國家如果不能更進一步,哪怕他前期發展的如魚得水,那也是極其危險的。

就比如1914年的德國,1991年的蘇聯,他們就困在了最後一步,前者選擇了戰爭做最後一搏,而後者直接擺爛選擇死亡。

前世21世紀這樣案例更多,很多沒有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結果都不怎麼好看,經濟奇蹟最後都搞得一地雞毛,只能繼續充當西方話語權下被收割的韭菜。

而這也正是恩斯特所憂慮的,他接着說道:“等到歐洲戰爭結束,勝利者騰出時間和精力,必然會對我們這種後發國家進行反撲,從而繼續維持其在國際秩序中頂級掠食者的地位。”

“所以趁着歐戰的空隙,組建以本土爲核心的經濟護城河,是我國現階段經濟,軍事,政治和外交的主要方向。”

“所謂經濟護城河,也就是圍繞東非爲核心的國際貿易體系,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南洋和南美地區的優勢,作爲支撐未來我國發展的兩翼。”

這其實就相當於東非將南半球衆多國家和地區,視爲自身的勢力範圍,畢竟從地理上來說,東非國土和經濟還是以南半球爲主。

以東非爲核心,對南美洲和印度洋東岸,南太平洋國家擁有先天的海上交通優勢,很容易做到東非對南半球經濟的主導。

恩斯特在思索了一番後,也是直言不諱的說道:“在整個南半球,以及靠近赤道附近的部分北半球區域,我們東非就是最強大的經濟實體。”

“所以建立一個以東非爲核心的南半球經濟體系,對於我們東非而言是天命所召,這樣我們就能夠從區域大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南半球經濟體系,聽起來就十分大氣,畢竟涉及到非洲,南美和大洋洲三個大洲,單從這一點來說就佔據了世界版圖的小半塊江山。

這個概念的提出,事實上已經意味着東非或者說恩斯特關於重塑國際秩序的初步想法,類似美國的“門羅主義”,亦或者是21世紀遠東帝國的“一帶一路”,這是任何世界大國都必須邁出的一步。

而更進一步,就是意識形態上的概念了,比如美國的“民主體系”,“冷戰思維”等,蘇聯的“共產主義”,遠東帝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於後者,恩斯特當下並沒有什麼想法,畢竟東非這種帝制國家,搞意識形態上的競爭,那就猶如田忌賽馬中的齊威王,毫無勝算。

反而是遠東帝國“命運共同體”這種模糊意識形態的方案反而值得未來東非借鑑。

這也算恩斯特有自知之明,沒有人比恩斯特更瞭解現在東非這個縫合怪帝國主義,說起來這一點和前世遠東帝國還是很像的,畢竟計劃和市場結合後,遠東帝國也成了四不像,兩邊不討好。

不過說到底還是實力的競爭,實力強了,其他國家自然會向你靠攏,黑的也能吹成白的,等東非工業徹底發展並且達到領先水平以後,未來自然有人願意自帶狗糧吹捧東非的工業廢氣是“香甜”的。

而隨着恩斯特這些概念的提出,東非政府官員們也猶如打了雞血一樣。

如今世界霸權肯定是妄想,可是南半球霸權就容易的多,而控制了南半球的經濟,貿易,文化,政治,軍事,東非就能構建一個龐大的區域性市場。

這樣一來,即便有一天東非被某些國家排除在世界市場之外,也能靠着這個小體系,活的很滋潤,畢竟這個南半球經濟體系的下限就比前世華約體系要高很多。

華約國家間的經濟依賴陸地運輸,成本就遠不如南半球經濟體系,畢竟東非是兩洋國家,如果算上海外領土,那就是三洋國家,海運優勢顯著。

而恩斯特所描述的南半球經濟體系體量上顯然也不是華約所能相提並論的,上限也高的多,畢竟光是一個巴西,其國土面積就超過八百萬平方公里,其他諸如澳大利亞,阿根廷,秘魯放在歐洲也不是小國。

當然,如今這些地區的經濟實力肯定不能和歐洲國家相提並論,但這也正好有利於東非操作。

如果他們不落後,那東非也沒有機會把這些國家聚攏在一起,而且他們發展起來反而會爭奪區域的話語權,成爲東非的對手。

所以對於南半球國家,東非應當學習美國,通過威逼利誘的手段將他們強行拖拽上東非的經濟戰車。

20世紀初的美國,相對於其他簡單粗暴的殖民者,那就是“文明之光”,但實際上美國只不過是列強這羣烏鴉裡,看起來不那麼黑的一隻。

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203章 車展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673章 象牙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981章 捷徑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92章 菜市場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220章 萊茵人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98章 新年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82章 抉擇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11章 歸國第1117章 輿論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32章 押解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28章 打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45章 機遇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852章 夏威夷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688章 巡邏兵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28章 談論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45章 孤兒第612章 美食節第850章 移民第484章 訓練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48章 訂婚第8章 普奧聯動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60章 革新第343章 屯田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229章 開足馬力
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203章 車展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673章 象牙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981章 捷徑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92章 菜市場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220章 萊茵人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98章 新年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82章 抉擇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11章 歸國第1117章 輿論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32章 押解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28章 打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45章 機遇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852章 夏威夷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688章 巡邏兵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28章 談論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45章 孤兒第612章 美食節第850章 移民第484章 訓練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48章 訂婚第8章 普奧聯動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60章 革新第343章 屯田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229章 開足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