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出口

第882章 出口

1894年3月2日。

基蘇木市。

“今天總共清點了十四輛汽車,還有大量貨物,主要以工業產品爲主,這批貨將全部發往季馬市,然後出口給阿比西尼亞帝國。”

在基蘇木火車站,從蒙巴薩汽車製造廠建造的嶄新汽車,在昨天抵達基蘇木市,蒙巴薩是北方工業帶當前唯一具有整車製造能力的城市。

而基蘇木和內羅畢等北方工業帶城市,則只負責生產部分汽車零件,隨後通過鐵路運往蒙巴薩,再進行武裝。

東非目前汽車產業形成了五個中心,分別是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姆貝亞,哈拉雷,布拉瓦約,除此外在上次恩斯特考察完後立項的新法蘭克福市汽車產業,未來可能成爲東非汽車生產第六城。

除此外上下游產業城市總共涉及七十八座東非城市和地區,以便於催化國內大市場的統一,降低生產成本,增強東非汽車產業實力。

在幾座汽車生產基地中,東非內陸地區的汽車產業生產能力顯著強於沿海地區,並且優先滿足內陸地區建設發展需求。

這就是將高端產業佈局內陸地區的一個好處,就算技術和管理模式外溢,也會優先向東非外圍區域擴散,等到傳導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時,東非內陸已經又完成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技術升級。

當然,沿海地帶的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憑藉綜合實力,當前發展不錯,但未來隨着競爭者增加,其優勢會進一步縮小,就比如新漢堡港,貝拉港,卡賓達港,羅安達港,本格拉以及附近的洛比託港等,增速都排在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之前。

隨着東非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征服,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對東非沿海外貿的壟斷形式,未來將會被分流,形成一點多面的東非經濟格局。

所謂一點多面,即東非中部爲中心,輻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目前除了英國開普敦殖民地以外,東非在東,西,北三個方向全面發力。

北部雖然是大陸,但是也已經設立多個內陸口岸,其中同阿比西尼亞帝國交界處的季馬市就是佼佼者。

除此外還有傑濟拉市,德雷達瓦鎮,薩爾市分別對接埃及,紅海沿岸,錫格馬林根殖民地。

不過埃及是英國殖民地,德雷達瓦鎮北面紅海沿岸經濟偏弱,錫格馬林根也正在開發中,暫時無法和歷史悠久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大市場競爭。

所以阿比西尼亞帝國是東非經濟圈中重要的一環,在過去三十年時間,兩國經濟貿易持續走強,尤其是在阿比西尼亞帝國同埃及,意大利關係惡劣之後,沒有出海口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只能徹底倒向東非。

當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軍工產品,工業產品,高奢產品基本都是東非貨,成爲東非產品傾銷地,東非也成爲阿比西尼亞帝國第一大貿易國。

而這趟從基蘇木開往季馬市的火車上,就是今天東非銷往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工業產品,東非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貿易日益繁榮,也帶動了圖爾卡納鐵路周邊城市的發展。

早在數年前,隨着圖爾卡納鐵路建設完成,其起點位於基蘇木市,經過圖爾卡納省腹地,圖爾卡納湖西岸,然後經過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進入東阿邊境的季馬市,再從季馬市進入阿比西尼亞國內。

“算上今天這批汽車,阿比西尼亞帝國今年從我國進口的汽車恐怕已經突破五十輛了,現在才三月份,看來很有可能超過去年一百六十七輛。”鐵路員工阿爾韋德說道。

“這說明阿比西尼亞帝國經濟體量大,即便窮,但是上層社會的消費能力強,而且阿比西尼亞帝國資源也豐富,現在鐵路上每天都有從阿比西尼亞帝國進口的農業產品和礦產,這些農產品和礦產出口爲阿比西尼亞帝國創造了巨大價值,所以阿比西尼亞的權貴才能這麼奢侈。”工友安德魯回覆道。

可以說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農業和礦產資源,極大部分都便宜了東非,尤其是北方工業帶和圖爾卡納省。

雖然前些年因爲和意大利的戰爭,導致國土進一步縮水,但是阿比西尼亞帝國依舊是僅次於埃及的東北非大國。

國土依舊維持在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以上,且大部分是前世核心區域,除了東北部喪失了傳統核心國土以外,其他地區大多是適宜農耕的地區,且資源物產豐富。

意大利紅海殖民地則是在厄立特里亞的基礎上擴增了德賽以東的阿比西尼亞帝國領土,大部分爲沙漠和高原平原過渡帶。

東非雖然侵吞了前世埃塞俄比亞不少領土,但以南部山地(東非裂谷帶)和歐加登的乾旱區域爲主。

所以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整體體量依舊十分可觀,高原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這是意大利無法吞併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根本原因。

當然,意大利以後也沒有這個機會了,本質上現在的意大利和前世不一樣,只能算歐洲一箇中小國家,現在又有東非平衡區域穩定,意大利侵吞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機會已經不復存在。

而且喪失東北部國土後,徹底斷了阿比西尼亞帝國奪回紅海出海口的想法,使其徹底成爲內陸國家,只能同南部的東非展開經濟活動。

當然,阿比西尼亞帝國在兩國經濟中,也不算完全吃虧的一方,作爲東北非地區的重要十字路口,阿比西尼亞帝國近幾年同埃及關係恢復,間接打通了埃及同東非之間的貿易聯繫。

而埃及同阿比西尼亞帝國關係恢復,歸根結底是因爲意大利的攪局,從而使得原本兩國爭議領土問題不復存在。

阿比西尼亞帝國在改善周邊國家關係後,這些年經濟發展整體平穩,搞起了“二道販子”的生意,將東非的商品向北非地區輸送。

有鐵路的加持,運輸成本並不比海運高太多,尤其是埃及內陸交通較差的蘇丹地區。

整體上,阿比西尼亞帝國已經徹底併入東非經濟圈,而東非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貿易雖然有經濟殖民的嫌疑,但是符合阿比西尼亞帝國需要。

首先就是在經過多年動盪,以及殖民者入侵之後,阿比西尼亞帝國政府依賴東非的軍火來維持社會穩定和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其次,東非在同阿比西尼亞帝國貿易中,採取的手段並不強烈,同現在美國一樣,以隱性的經濟殖民爲主,而非直接掠奪和侵略。

雖然東非侵吞了不少前世埃塞俄比亞領土,但阿比西尼亞帝國不等同於埃塞誒比亞,這些土地本來就並不屬於阿比西尼亞帝國,頂多屬於其附屬甚至敵對勢力範圍。

前世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在學習西方強大之後才通過武力征服南方區域,並最終形成埃塞俄比亞。

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51章 在法國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21章 裁軍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736章 第九旅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184章 通吃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82章 出口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82章 抉擇第837章 颱風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903章 萊茵宮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03章 車展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04章 “流放”?“潤”!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41章 回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81章 “火車頭”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377章 賄賂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11章 送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4章 動員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97章 日常第1165章 抵押物第103章 “大殺器”第612章 美食節第833章 拖拉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49章 戰敗第1344章 輿論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88章 換師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676章 摩托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735章 廓爾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3章 在柏林
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51章 在法國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21章 裁軍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736章 第九旅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184章 通吃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82章 出口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82章 抉擇第837章 颱風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903章 萊茵宮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03章 車展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04章 “流放”?“潤”!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41章 回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81章 “火車頭”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377章 賄賂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11章 送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4章 動員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97章 日常第1165章 抵押物第103章 “大殺器”第612章 美食節第833章 拖拉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49章 戰敗第1344章 輿論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88章 換師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676章 摩托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735章 廓爾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3章 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