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得久了,背脊有些痠痛,透進來的光線也越來越亮了,閉上眼睛還是睡不着,乾脆起身。
才坐起來,門就開了,小君一張微微有些緊張的臉探進來。
見她微微一愣,小君笑道:“我才醒,就過來看看你,沒想到你也醒了,醒了多久了?”
“剛醒呢!”扯了個慌,顧芷依淺笑道。
“你這是要起來麼?受得了麼?只怕頭會發昏呢!”小君走到牀邊查看了下她頭上的傷,“還是先吃點兒東西吧!”
確實這個時候也餓了,顧芷依由他去。
盛了一碗粥,小君端着坐在牀邊,拿着調羹,正準備喂她,顧芷依卻伸手自己接過。
手碰到他的袖子的時候,卻感到一陣溼冷,指尖微微一顫,斂下眸子。
此刻天才亮,外面的寒氣很重吧!
“我已經好多了,還是我自己來吧!”
訕訕地將碗交給她,小君感覺有些不自在,一時間竟不知道說什麼。
“我……”
“你……”
沒想到兩人同時出聲,大概都感覺到氣氛微微有些尷尬。
“你先說吧!”顧芷依端着碗,笑道。
“我是想說,你這傷也不知道到底要緊不要緊,我在想我們還是去活命谷走一趟吧!這傷在頭上,可大可小的,萬一落下什麼後遺症,可就不好了。”
出去之後就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最後還是覺得應該讓獨活看一看才放心,小君眉宇間滿是擔憂。
一碗粥捧在手心裡,很是溫暖,顧芷依擡起眼看向他,突然發現這個時候的小君卻並不像是平日裡看到的一般,少了些市井之氣,反而多了分溫潤。倒真像葉少君了。
見她看着自己不說話,小君有些奇怪,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疑惑道:“怎麼了?可是我有什麼不妥?”
思緒被打斷,纔想起來自己一直都在盯着他看,臉上微微有些發熱,“算了,自己的身子自己是有感覺的
,如今只是腦袋上的傷口問題,好了就是好了,能有什麼事情?我們還是快些趕路吧!這一路耽擱不少時間了。”
“你有事兒?”小君不假思索地問了一句,頓時覺得不妥,又再出聲,“我還是去找個大夫先瞧瞧吧!你等着我,這會子醫館應該也開門了。”
看着他消失在門口的背影,顧芷依微微皺了眉。
這一路來,雖然他嘻嘻哈哈一副無賴無擔當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卻是處處護着她,若是沒有她,她都不知道已經死在了哪個角落裡。
想起幾次自己在昏迷中稍微清醒的時候,她分明聽到小君使喚她“芷依”,而不是平日裡嘴裡玩笑式的“媳婦兒”。
那樣的聲音,讓她很輕易地就想起了前世的葉少君,他也是這麼喚她的,輕輕地,柔柔地,在她最無助,最難堪的時候,他就那麼出現,用那樣輕柔的口吻喚她。
伸出手,指尖已經乾燥了,但是她知道,他一直都在門外,並不是剛醒過來,而是聽到她起身的聲音進來的。
那一日,迷迷糊糊半清醒的時候,她感覺到了,他流淚了,爲她流淚了,溫熱的眼淚從她的指尖流過,鑽到心裡去了,沉重的無法呼吸。
他那樣擔心她,那樣害怕的聲音,到現在她還可以想的起來。
馬車上,他的手一直都穩穩地扶着她的頭,就算是沒有醒過來,也可以感覺到他掌心傳來的溫度,小心翼翼就像是保護着一件易碎的心愛的東西。
她知道,昏迷的時候,他是用嘴給她喂水的,其實沒有敢說破,她是感覺到了的,可是感覺到了又如何呢?感動?感激?還是……其他什麼?
顧芷依也不知道,她是沒有未來的人,也不再去想自己的未來,或許她出現在小君的世界裡原本就是個錯誤。
小君的世界是安穩而平靜的,但是遇上她就註定了風起雲涌,這一路上,若不是因爲她,如何會有這麼多的災難?
如他這樣沉重的感情,她如何能夠負擔得起
?她是一個被休下堂的棄婦,更是一個亡國的公主,哪裡還有什麼資格去理會這樣的感情?
就算他是真的葉少君,或許也是不該出現在他的生命裡的,以後的路是她自己的,如何可以把他扯下水?
果然她就是一個只會害到身邊人的掃把星吧!
想着想着,頭就開始疼起來了,嗡嗡嗡的亂成一片,想要撕裂了整個腦袋纔好。
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伸手揉了會兒太陽穴,顧芷依終於開始吃那一碗已經慢慢變涼的粥。
將碗放到一旁的桌上,掀開被子,想要下牀走走,腳一沾到踏板,還沒用力,就一陣眩暈。
整個人便像一個無根的稻草人一般往地上撲去,心裡一驚,伸手亂抓,卻抓到一隻溫暖的手,接着便落入一個寬廣的懷抱。
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竟呆住了,顧芷依回過神,就看到小君一張寫滿了無可奈何的臉,而自己此刻就被他抱在懷裡。
“我都說了,你這傷還嚴重得很,不要下牀,不要下牀,下牀會頭暈的,怎麼就是不聽話呢?多大的人了,自己的身子自己不知道麼?我該怎麼說你好?”
一面臉色陰沉絮絮叨叨地念着她,小君一面將顧芷依扶回牀上。
依微微有些尷尬地看着他,不知道該怎麼回嘴,他這話說得簡直就像是在說小孩一般。
“這位就是尊夫人吧?”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兩人同時看過去,就見一個老大夫站在門前,花白的頭髮花白的鬍子,看上去倒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臉色頓時變了,小君尷尬地看了眼顧芷依,從她眼裡看得出有些驚訝。
忙轉過臉對那老大夫道:“大夫大夫,你快過來幫她看看,這人醒了,到底有事兒沒有,還有這傷口,到底如何?要多久才能好啊?”
那老大夫笑呵呵地走進來,將藥箱放在桌上,走近顧芷依的牀邊,笑道:“夫人,請讓老夫號號脈,先看看脈象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