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村民會議,其實也就是呂七公和呂友一個逗哏一個捧哏,來開會的七人裡面,何春基本沒有發言權,黃小剛是當事人也不好發言,呂望公屬於吉祥物也不用研究,至於呂德二十三歲,之前的職業是畜牧技師,主要負責給村民養牛,呂宗三十二歲,之前的職業是高級農夫……所以這倆人根本就是來湊人頭的。
不過,呂七公肯站出來主持會議,並且說話明顯偏向黃小剛這一點,還真是叫黃小剛感到意外的,畢竟之前搞陶器的時候,他可是讓呂尹氏留下來做了陶器工坊的顧問,讓呂七公回家涼快去了。
後來還是黃小剛好奇之下,偷偷問了何春也才知道這呂七公和呂尹氏是親堂姐弟,七公在族中行七,呂尹氏行三。
便也說,黃小剛在沒有任何爭議的情況下全票當選了村正之後,倒也明白投桃報李的道理,於是提議何春來接任了匠頭這個職位,至於呂友因爲之前的職業是個樵夫,雖然沒什麼武力,但多少有把子力氣,所以給了他村頭的職位,負責統領村中青壯禦敵。
至於呂德和呂宗二人,呂德懂得養牛,也就讓當了牧頭,把這次黃娜買回來的驢騾都交給他管理,至於會種田的呂宗則套了個田頭的職務,雖然幽幽谷太小根本開墾不出什麼田地,不過黃小剛卻建議讓他帶人將山谷的四周邊坡地開墾出來種上各種蔬菜以便自給,糧食設法外購也就是了。
有了這個分配之後,大夥也對各自掌握的權利範圍感到滿意,至於七公和望公也明白人老不管事的道理,不會來跟黃小剛扯幺蛾子。
隨後,黃小剛更是的懂事的主動表態,將這次黃娜弄回來的糧物都算作公中之物,也總算沒白費了這幫子的一片苦心!
不過,黃小剛卻道:“七公!還有諸位,有句話說的好,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如今錢物都算做公中之物,不知道往後如何分配,我這個村正,能不能一言而決?”
這話一說,衆人都有些發愣,還是呂七公人老見識多,便也問道:“不知道村正可有什麼章程?”
黃小剛聞言一笑,便也道:“這新章程倒也簡單,一村一寨,一家一族,總也得講講勞有所得,多勞多得的道理,總不能養些不勞而獲的閒人,今日咱們這幽幽谷中村民,雖然以前各屬蘆山、劉家村,如今倒也不分彼此,但往後肯定要添丁進口,所以規矩總要先立下才是。”
呂七公一聽道理也對,便來問細則如何,黃小剛想了想道:“如今咱們帶來幽幽谷的人,不分老弱婦幼,都算是咱們成村立寨的老人,以後生養死葬公中來管,每人每月還發二斗的養命糧食,二十文的養命錢。在此基礎上,村中指派的勞役、工作,各有月例、酬勞發放,肯做活的多勞多得,不肯做活的憑着養命錢糧活成什麼樣咱們也就管不着了。以後村中添丁進口,對咱們村子有貢獻的,便也許他一份養命的錢糧,不然便和外姓一視同仁就是了。”
“好!這個新章程好!便聽村正的章程來辦!”黃小剛把想法一說,立時得了呂七公的支持,其他人當然也沒什麼反對的理由,便也算是集體拍手通過。
定下了這個規矩之後,黃小剛倒也放開了,便也掰着手指與衆人道:“接下來,咱們還要商議三件大事!這第一件,就是擴建房舍,如今雖然看起來已經是人人有屋居,可這些竹棚竹屋能過得春夏秋三季,卻抵擋不得寒冬,所以接下來我認爲製陶的事情要減小規模,留下幾個機靈的做些杯盤碗盞練手也就是了,其餘人抽調出來制磚燒窯,咱們要趕在大雪之前建出能保暖過冬的磚房。”
這個大家一想倒也不錯,自然一致通過,授權黃小剛全權負責。
隨後黃小剛又掰着手指說起了第二件大事:“再來,就是往後咱們的安全問題。先前發糧的時候,何匠頭便也問我,說是咱們什麼時候去把存在文登的一千多斛糧食運回來,當時我沒答話,如今咱們就來說說,以咱們現有的人手,誰能打了包票能把糧食安全運回來?不能?爲什麼不能?還不就是沒有人手!要知道當初咱們能把東西運回來,也是多虧了宇文家的人,何春你摸着良心來說,那宇文家的二十多個武士,是不是給你們壯了膽?”
見大夥都是點頭,黃小剛便也道:“所以,咱們要想去把文登存的糧食運回來,就必須得有足夠的人手。因此這第二件大事,就是咱們得組建一支護村的隊伍,訓練些兵丁出來,若是大夥信得過,這事還是我來負責。”
見大夥都沒有異議,黃小剛又搬着手指說第三件事:“至於這第三間,便是咱們要派些人做探子,具體要做的事情倒也簡單,一個是探查賊軍的動向,再一個就是想辦法去尋呂義他們的下落,當然咱們要訓練兵丁就得有男丁,如今村中就這麼幾個男丁肯定沒戲,所以就要去附近村子裡找。不知道這如今朝廷的兵丁,一個月發得幾多糧餉?”
黃小剛把話一問,旁人倒也答不上來,還是何春道:“發什麼糧餉,都是徵發的府兵服役,有得糧吃便是不錯了!”
黃小剛聽來有些奇怪,按照他的歷史認知,自春秋以後給軍隊發軍餉就已經是成例,不可能隋朝反而倒行逆施,不過他也沒深究這個問題,便也問道:“若是我等以徵募村丁的名義去招各村的青壯,除了管吃管住,一人一月給上一斛糧食做糧餉,是多還是少?”
“一斛?”這話一說,呂七公他們都是聽了一呆,黃小剛沒會過意來,以爲是少了,便加碼道:“難道少了?那麼除了一斛糧食之外,再給上幾十文老錢(老錢是指開皇錢)如何?”
“多了多了!”呂七公拍着瘸腿差點跳出來,一臉急切道:“如今一個青壯給人做佃工,一年下來也不過能掙上十斛糧食,你這做村丁一年便給十二斛糧食,還要給銅錢卻也是太多了。”
黃小剛聽了卻是擺手笑道:“七公莫急!這佃工也就是每日出些力氣勞作,又不用與人搏殺掙命,一年掙上十斛糧食倒也合算。可這村丁說白了就是咱們村中養的府兵,是要叫他們去與人搏殺作戰的,自然要多給些錢物,叫人家心甘情願賣命纔是。”
幾人一想,道理也是不錯,最後還是呂七公拍板道:“每月一斛雜糧,再給二十文老錢便好,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