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伺機

第132章 伺機

“曹公怎麼不說話?”頭髮全白的虞貴人認真問道。“是不是有些爲難之處?”

曹節良久方纔頷首道:“我也不瞞貴人,王甫、袁赦、封羽、張奉這些人,如今死的死,走的走,只有我孤身一人在北宮之中,已然是孤掌難鳴了!”

虞貴人不以爲然道:“若實在是孤掌難鳴, 那便和這些新人和解一二便是,他們左右求得不過是中常侍、中黃門之位,而如你所言,王甫他們或走或死,空下來這麼多位置,還要如何?”

“事到如今, 我哪裡會不曉得該和解呢?”曹節正色言道。“只是貴人有所不知,諸位新晉常侍已經視我爲砧板上的魚肉,根本不屑於與我和解了。再說了, 他們十餘人盤布在宮中各處,我便是想表明心跡也得先想法子把大傢伙都聚在一起,方能開誠佈公……私下一一交流,只是爲了他們之前的攻守同盟,怕也是難以對我採信,便是一時採信,轉眼間也要變化。”

“如此,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虞貴人不禁無奈答道。“我年事已高,宮中這些常侍也都不把我放在眼裡,便是想爲你召集一下諸人,怕是也有心無力。”

曹節也是繼續點頭道:“這便是老奴我一定要與貴人相見一面的緣故了,我不是沒有些想法,但眼前情形也實在是太過危殆,拼死一搏之前無論如何都要和貴人做個告別……畢竟, 貴人與我都已經是如此年紀了。”

說着,曹節便取下頭上的兩千石常侍之冠, 露出花白髮髻, 就在這虞貴人的寢宮之中五體投地,大禮參拜。

虞貴人見狀忽然間欲言又止,但終於還是微微一笑,端坐不動,坦然受了對方如此一禮。

天色已經極晚,曹節行禮完畢便恭恭敬敬的趨步後退,然後就直接離開了虞貴人的寢宮,往自己的房舍中休息去了。

“所以,曹公是入宮去了?”

“回曹公的話。”中年宮女緊張的回頭看了眼身後已經關嚴實的大門,這才低聲答道。“老貴人喝下了那瓶酒,但卻也有所發覺……”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信號,一個天子態度轉變的信號。

“你且說來。”聽到這話,公孫珣心裡越發警惕。

所以,思前想後,眼前的局面居然是半個死局!

而若如此,真要是回了汝南老家而手中卻又無財貨,那豈不是真的要孤苦無依?可轉念一想,當着這個真敢立馬殺人的白馬中郎的面,如果袁氏不給自己撐腰,那自己又何談能留下什麼財貨呢?

“曹公。”這日晚間,一名中年宮女忽然面色惶恐的出現在了曹節的房內,後者這些天爲了不引起其他常侍的敵意和提防,幾乎整日就在這北宮中的寢所中枯坐而已。

袁赦扭頭看了身旁一言不發的袁隗,然後拱手求饒:“老奴並沒有什麼僥倖之意,只是希望公孫中郎看在我是汝南袁氏一宗的面上,許我歸宅帶些財貨再歸鄉,也好置些田宅養老……”

“郎中不進去搜檢一二嗎?”羅慕忽然擡頭問道。“你可是中都官從事,也是有執法權責的。”

講實話,這種扛着大旗破壞大局之人,若是在平常公孫珣定然以爲只是某些人犯蠢,畢竟士人中的蠢貨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光是認爲《孝經》萬能的兩千石都能有一打……

不然呢?難道你要站出來說,曹節是壞人,可張讓、趙忠是好人?!

“就是這事,文琪兄好自爲之。”王朗也是不由嘆氣。

饒是曹節老謀深算,此時也不禁有些慌張:“虞貴人發現了?”

“這話倒有意思。”已經開始戴上自己兩千石常侍之冠的曹節難免又好奇回過頭來。“什麼叫做‘辦好了也沒辦好’?”

“然也!”公孫珣坦然道。“曹節昨日孤身逃入北宮,我們實際上已經拿他沒有辦法了。然後今日復有人彈劾曹節、張讓、趙忠等諸多常侍沆瀣一氣,儼然是要把水攪渾,讓我們陷入進退不能之地……”

“來的匆忙。”公孫珣凜然應道。“並未來得及僞造反書、印璽、虎符等物,而若不能族滅曹氏滿門,此時抄檢些許財貨又有何用呢?”

對此,公孫珣也好、陽球也罷,還有楊賜、橋玄其實全都知道,這麼做只能激怒天子,讓天子對此事警惕起來,甚至可能直接轉向,但他們卻根本沒法制止和反駁。實際上,便是公孫珣都硬着頭皮和尚書檯的同事一起聯名上了本奏疏,大概意思就是請求誅滅趙忠什麼的……也是蛋疼!

當然了,私下裡公孫珣和陽球也不是沒有什麼說法,他們早早議定,只要曹節敢脫離禁宮、禁衛,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指着曹破石身上的漏洞來個‘誤傷’……總之,萬萬不能放過曹節這個宦官黨首,否則,且不說此事半途而廢,便是猛烈反撲也不定說來就來。

當然,局面也隨着曹節在北宮持續性的躲藏變得越來越微妙起來。

曹節幹坐半響,方纔顫抖開口:“老貴人要你帶什麼話?”

“是!”中年宮女再度叩首答道。“但貴人她並未生氣,也未發作,而是遣開其他人,繼續當着我的面把酒全都給喝光了,還讓我給曹公帶些話。”

羅慕低頭不語。

袁赦當即爲之一滯,但只是看了一眼袁隗,就馬上鼓起勇氣喏喏反問:“敢問公孫郎中,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袁赦張目結舌,喏喏不知所言;袁隗也是目瞪口呆,驚愕無語;便是袁術,此時也不禁再度細細打量起了口出狂言的公孫珣,然後暗歎自己父親所言不虛……當然了,回到眼前,若是別人這麼扯淡,這堂上三個姓袁的估計也就當個笑話聽了,但是眼前這人,怕是真能說到做到,因爲王甫、段熲、陳玖確實都是前車之鑑!

換言之,人家公孫珣都這麼說了,你若是不信,恐怕也就真要生蛆了!

“終究是有功於袁氏的。”袁隗無奈硬着頭皮答道。“之前你父身體還靈便時也曾有過交代,務必要保他一保!”

要知道,和束手無策的陽球、公孫珣等人相比,士林中的情緒卻是越來越振奮,然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上書請求誅宦,目標更是從曹節一路延展到張讓、趙忠。而到了後來,隨着風潮形成,甚至有人公開提出了爲大將軍竇武、太尉陳藩平反的口號……再後來,不出所料,解除黨錮的要求也是理所當然的出現了。

可恨那曹節,就不能晚一日再逃入北宮?這樣自己說不定就能全身而退了!

總之,這袁赦坐在地上是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傷心,再加上思及自己積攢了大半輩子的財貨中,最後,他居然坐在堂上大聲哭嚎了起來……也是讓堂上堂下的吏員、兵卒們看了場熱鬧。

要知道,他昔日搭檔王甫的屍體如今已經不僅是發臭生蛆的地步,有時候還會滴落一些淡黃色的不明液體……爲此,公孫珣不得不下令把它移動到了城門邊上,以防止濺到路人!但是,人家曹節就是不動,似乎還真就準備在宮中苟延殘喘到老死了!

不過,隨着外朝越鬧越大,這一日,曹漢豐苦等的某個臨界點終於還是來了。

“既然如此。”袁赦眼神不由微微發亮。“老朽我……”

袁赦聽得此言不由心中大驚,然後便覺得天旋地轉,跌坐在了地上!

話說,人家袁常侍也是從樑冀時代便開始廝混的宦官大佬,哪裡聽不出袁術如此言語中的含義?且不說和昔日袁逢相比態度相差多少,只聽這個意思,儼然就是覺得他已經失勢,所以視他爲冗餘廢物!

“也罷,牌技差人一籌我也無話可說,但天下人心大勢在何處,也望你羅子羨好自爲之!”言罷,公孫珣卻是鬆開手,準備轉身離去。

公孫珣不由冷笑看向了袁術:“公路兄,你們袁氏難道沒錢供養族中孤寡嗎?”

只聽了半句,公孫珣就覺得頭皮一陣發麻,彈劾曹節倒也罷了,連張讓、趙忠一起彈劾,這是瘋了嗎?不懂得分化瓦解和區分主要矛盾嗎?!但以現在來說,的宦官陣營的首惡說白了還是曹節和王甫這撥人好不好?

袁赦、袁隗,還有不知道爲何會出現在此處的袁術,紛紛擡眼看向了大堂外面出現的尚書檯長史王朗王景興,然後也都並沒有多說什麼。

而聽聞此事,心中知道時機已到的曹節也終於還是迅速行動了起來。

然而,曹節剛一入宮,這就有人如此迫不及待的搞事情,那必然就不是蠢,而是壞了!這裡面一定是有勾結和預謀的,就是要把原本孤家寡人的曹節和其餘新晉宮中貴人連成一體。

惹出事來的人是一名老郎官,乃是樑國人,喚做審忠。話說,這位審郎官公開上書請求平反陳藩、竇武不說,居然還天子徹底廢除黃門制度,而且言語極端,又有些私心搏名之舉,宛如之前的蔡邕一般……這下子,天子終於不耐,直接就將這個自稱‘爲郎十五年’之人給罷官攆回了老家。

“回稟公孫郎中!”羅慕恭恭敬敬行禮道。“正是如此,我家大人本就是北宮常侍,哪裡能一直呆在里舍之中?”

但是話雖如此,時間一直來到四月份,眼看着洛中越來越熱,人家曹節卻還是一動不動,宛如烏龜一般,甚至比烏龜都能忍。

宮女千恩萬謝,又緊張不已,便趕緊告辭離去。

“何事?”公孫珣來到堂外,心裡幾乎是立即升起一絲不妙的感覺。

“老貴人說……她這人向來福薄,當日她雖有一子立爲天子,但兩歲便夭折,並無福緣,反而爲此還招來梁氏的嫉恨,那些日子幾乎日日慮不得生,全靠曹公你還有之前那幾位已經去世的常侍照顧,才勉強活了下來;而數年前,又是曹公你讓小黃門奏上,加封她還有其他沒有名分的幾位后妃爲貴人、夫人,並許她死後與先順帝合葬;甚至,便是她家中,也全靠曹公幫忙,纔能有幾名子弟出仕……如此恩德,以命想報理所應當,更別說她這個年紀,生死已經沒有什麼可諱言的了!”

曹節聽得此言,只覺得口乾舌燥,心亂如麻,停了好久才緩過勁來:“你且下去吧,此事不要與別人說,待虞貴人下葬後,我便贈你千金,並送你出宮歸鄉……決不食言。”

甚至可以想象,這個壞人一帶頭,馬上還會有一大羣蠢人立即熱血上涌的跟上……而更可悲的是,公孫珣也好,對此心知肚明的橋玄、楊賜也罷,卻根本沒法阻止,說不定還有可能被裹挾!

“袁常侍且住。”司隸校尉官寺中的某處堂上,代替陽球處置袁赦的公孫珣忽然當着袁隗的面中止了交談。“我且出去接個公文。”

“事情辦好了嗎?”對着銅鏡而坐的曹節一邊整理着白髮越來多的髮髻,一邊頭也不回的從容問道。

而曹節等人一走,便忍不住站起身來在房中團團打轉……他幾度想去虞貴人寢宮,趁最後的機會請罪,但幾次都還是沒有膽量走出去。

“今日,有郎官上書朝廷,直言宦官誤國,彈劾曹節、張讓、趙忠……”

話說,在尚書檯這種地方待上一年半載,便是一朵白蓮花也變成黑蓮花了,何況是這麼聰明的小夥子呢?

羅慕孤身立於曹府門前,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應答了。

等了半響,眼看着堂上一時無言,公孫珣更加不耐煩了,便愈發作色:“袁常侍,如今局面但有允或不允罷了,你莫以爲你真能在這裡拖延下去。須知道,局面越是艱難,我越是要行雷霆之舉,以正視聽,以定人心!誅宦、誅宦,莫非你以爲自己姓袁,便不是個宦官了嗎?!我能留你一條性命,你還想如何?!”

而既然發配了袁赦,那到此爲止,昔日靠着九月政變和二次黨錮確立朝政主導地位的宦官集團,幾乎就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頭目曹節還在宮中苟延殘喘了。

袁術聞言只是低頭一笑:“瞧文琪說的,若是不認倒也罷了,既然已經擡進門中,總不會缺這位長輩衣食,你說是不是?”

“叔父大人。”袁術見狀忍不住拽住了自己叔叔衣袖,將後者拉到堂外低聲言道。“如此人物,也配姓袁?!”

公孫珣不由冷笑:“你也是士人出身,這聲大人倒是叫的情真意切……”

“不是已經保他性命了嗎?”袁術聽到此處更加不耐了起來。“還想如何?叔父大人,如今局面下,便是誅宦之事難以爲繼,那也是宦官勢力大落的局面。可偏偏之前我父親出了那種事情,不能插手,居然坐視楊氏靠着扳倒王甫得了諸多人望……如此情形之下,我們強護一宦官,天下人又將如何看我們袁氏?再說了,父親之前靈便時不也是讓我們接好公孫氏和這公孫珣嗎?”

“袁常侍。”甫一回來,公孫珣便懶得跟對方廢話了,只見他背手來到上位處坐下,直接變了臉色。“如今局面,只有一言與你,不要回府了,現在就白身出城,歸鄉養老去吧!”

“我曉得了。”公孫珣嘆氣之餘也只能如此說了。“回去轉告橋公,就說我會小心的。”

最後,雙方議定,袁赦家產抄沒,白身出洛,而袁氏者保證一路護送對方到汝南,不再回來。

袁隗是個沒主意的人,聽到自己侄子如此言語,登時就有些猶豫了起來。而另一邊,堂上的公孫珣也是徹底沒了耐性,已然是喊了左右吏員就要將袁赦拿下拷打……於是乎,袁隗也好,袁赦也好,立即驚慌失措,不敢再有所拖延。

曹府門前,去而復返的公孫珣扶着刀直視攔在眼前的大鬍子文士,至於說本來應該在此處主持的曹二爺,此時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就這樣,王朗告辭回去,公孫珣便重新進入堂中與中常侍袁赦相對。

王朗面色嚴肅,稍微頓了一下才認真言道:“文琪兄,有一件事情,橋公專門讓我來告知你,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辦好了,可也沒辦好!”這名宮女當即叩首請罪。“還請曹公您恕罪。”

“既然如此。”公孫珣忽然拉下臉來。“就愈發不能對你這個漏網之魚行寬宥之舉了!我是看在你身旁同宗袁公的面上方纔給你兩分臉色,許你回鄉的。可若你再不知趣,我今日就只好先把你打死在這堂上,然後再把你掛到城門前與王甫爲伴了!你可知道,昔日張狂一時的王甫已經生蛆了嗎?”

一夜憋悶且不談,第二日下午,曹節的反擊便赫然出現了。

無奈之下,心神激盪之中,感激、慚愧、畏懼等各種情緒之內,這位執掌大漢朝政的十餘年的權宦,只好再度免去自己的兩千石常侍之冠,露出花白髮髻,然後就在自己的居所立,對着寢宮方向叩首行禮,繼而淚流滿面。

翌日,漢順帝貴人、漢衝帝生母,宮中輩分最高的一位妃嬪,薨逝於寢宮之中……由於其年事已高,並無人做他想,而又由於她身爲順帝的貴人,當下葬順帝的章陵,所以天子下旨,百官罷事三日,大內皆著素服兩日,並以往日成例,着百官、內侍有階級者會喪於章陵。

————我是腿還有點疼的分割線——————

“袁赦者,本汝南人也,幼以貧賤爲黃門,後漢桓帝時漸得勢。及靈帝間,陳藩、竇武事敗,黨錮再起,宛洛紛亂,太僕袁逢乃引之爲同宗,互稱兄弟、相爲表裡,袁氏遂安。至光和年初,王甫事敗,赦亦失勢歸鄉,以年老無子,乃求同宗子弟繼承,時袁逢已病重不可視事,遂言於其子袁術。術聞之,勃然大怒,以手摑之甚急,曰:‘閹奴得袁氏庇方生,安得復求繼承?汝以己固姓袁乎?’赦大哀:‘凡生爲袁氏數十載,今日始知袁氏之貴也!’”——《世說新語》.簡傲篇

PS:還有書友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136章 急轉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329章第63章 臨陣(中)第10章 家暴第69章 大饗(上)第65章 臨陣(終)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54章 張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117章 相邀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67章 大人(上)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78章 定論第243章 億錢予一錢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84章 檻車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320章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46章 幘巾第21章 戲殺(5.5k)第163章 岔口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67章 大人(上)第130章 一招第157章 親厚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21章 崩壞(下)晚上別等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95章 當走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150章 明白這次是正經請假第57章 歸家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78章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69章 大饗(上)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163章 岔口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66章 插曲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42章 請和第154章 張儉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23章 不疑(6.6k)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
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136章 急轉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329章第63章 臨陣(中)第10章 家暴第69章 大饗(上)第65章 臨陣(終)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54章 張儉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117章 相邀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67章 大人(上)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78章 定論第243章 億錢予一錢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84章 檻車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320章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46章 幘巾第21章 戲殺(5.5k)第163章 岔口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67章 大人(上)第130章 一招第157章 親厚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21章 崩壞(下)晚上別等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95章 當走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28章 雨落尚可向前行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150章 明白這次是正經請假第57章 歸家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78章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69章 大饗(上)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163章 岔口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66章 插曲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42章 請和第154章 張儉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23章 不疑(6.6k)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