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

曹軍大營內,曹操拿着斥候剛呈上來的戰報皺眉思索起來。

大帳中除了曹操外,還有一人端坐一旁,只見這人青袍外罩,頭戴方巾,一身文士裝備;細長的手指正輕搓着顎下一撮短鬚,狡捷地雙眼正時不時地瞥向主位上地曹操。

“奉孝,如今之勢有何教我?”說罷,將手中密報遞向文士。

若是管彥在場聽見曹操說“奉孝”二字,必然要跺腳大罵蒼天無眼了。

郭嘉,郭奉孝。

人稱“鬼才”,歷史對其謀略地評價,不亞於諸葛亮,巧的是歷史中郭嘉病死地那年正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那年,所以後人也有人說“鬼才不死,臥龍不出”,可見郭嘉在三國羣星中的謀士地位之高。

本來郭嘉的正確出場時間是在戲志才死後荀彧推薦給曹操的,但是管彥來了後,隨着這隻小蝴蝶翅膀的煽動,歷史的許多節點已經多少發生了一些錯動。

郭嘉聽罷,伸手接過密保展於臂間細讀起來。

片刻後,郭嘉合上密報錦帛,瀟灑地往桌上一拋,指節輕敲桌面說道:“主公,徐州今得三路人馬相助,恐怕攻非易事啊!”

“哼~”曹操輕哼一聲:“陶謙屠我族人,此仇不報,心怒難平咦!”

郭嘉聞言,擡眼瞧了一眼曹操,心中卻思緒萬千,報仇?恐怕這只是個藉口而已。曹操覬覦徐州久矣,然苦於陶謙頗有威望,無故相攻恐惹天下斥之。正巧曹操父親曹嵩帶着一家人路過徐州時,被徐州將領張闓見財起意,殺了曹嵩和其一衆族人;這事換作是誰,都會報仇,有多大力量報多大仇,所以曹操以報仇爲由攻打徐州一點毛病沒有;但是郭嘉知道,自己的主公曹操,有着非同常人的手段、見識、能力,他相信,曹操攻打徐州的根本原因不會僅僅是報仇。

但是還是那句話,中國人講究個含蓄,曹操既然沒有明說,那自己也沒必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順着曹操的意圖去設謀方是自己職責所在。

想至此處,郭嘉站起身來,踱步道:“主公之意,嘉當知曉,然今主公根基未穩,且聞呂布近日起兵,覬覦濮陽,若徐州戰事膠着不定,呂布必相趁機擾之。嘉有一謀,主公且聽。”

“奉孝速速講來!”曹操很是期待地說道。

郭嘉比起雙眼,分析起來:“陶謙遣使前往洛陽,必是向朝廷上書述主公之罪,以請發兵來討以解徐州之困;算着時間,徐州之使道洛陽起碼也有五日了,然朝廷卻無甚動作,更無表態,主公試想何故?”

未等曹操回答,郭嘉便繼續說道:“洛陽今乃管彥主政,朝廷未動,必是管彥未決;想這幾年,管彥多臨危難,雖終入主洛陽,然管彥兵不過三萬,將不過數人,以管彥之精明,是萬不可能出兵來助!”

說起管彥,也算曹操地老朋友了,想起二人在洛陽胡鬧地那幾年,曹操不僅感慨萬千。今時不同往日了,二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雖然還未起衝突,不過相互之間已經開始算計起來,想必起衝突乃至兵戎相見也不是太遙遠的事了。

“奉孝所言在理,既然管彥無暇分身,我欲窮其力,奪下徐州,你看如何?”

郭嘉搖搖頭:“主公此言差矣,以地相易實爲不智。主公根基在中原之地,民豐地廣,以此爲據可取青、豫全境;徐州雖富,然偏安一隅,不足爲爭霸之基也!嘉以爲,此戰當不求一城一地,只求立威於天下!”

曹操何許人?郭嘉的分析曹操一思量便明白了:“奉孝所言,某當銘記!”

說罷,曹操拉着郭嘉坐到一旁,親自爲郭嘉倒滿一杯茶:“如何立威還請奉孝細教之~”

郭嘉見狀,頗爲感動,忙站起躬身道:“主公折煞我也!”

郭嘉請曹操坐於一旁,正色說道:“前段時日,陶謙來書言明殺人奪財之事乃張闓自爲之,主公怒而毀書,發檄文出兵討伐;如今兵臨城下之際,以陶恭祖之性,必再來書文解釋,主公屆時只言:雖有滔天怒火,卻不忍百姓受兵戰之禍,故而斥陶謙教領之過,須其親自發文悼曹公;二則須讓其資以糧草,以尋張闓。主公有了糧草資助,便先解決呂布之患;主公一日尋不到張闓,便一直問陶謙要糧,縱有陶謙不允之時,屆時再以後圖也!”

“哈哈哈~~”曹操聞言,心情大好。這曹操做事本就不喜歡按套路出牌,年輕時也是各種混招都能使出來,如今一看郭嘉出了個這麼對脾氣的主意,真是對路子。

“好!奉孝此謀甚合吾意,就照着如此辦!”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謬讚,徐州這邊事可如此辦,然聽聞管彥手下戲志才、沮授等人皆有良、平之謀,還不知管彥會出何招啊!”

曹操聞言,朗聲說到:“奉孝啊,我與管文德相識數年,我二人相協相作,除黃巾、誅董卓,其性我深知之;論謀略,我曹操自詡不遜於其,管文德有何招,我曹操何懼也!哈哈~~能與其鬥,何其樂哉!何其幸哉!”

曹操邊說邊大笑幾聲出帳而去。

歷史中,徐州之戰,曹操徐州只攻得十餘城後,便再無進展。而曹操因爲復仇,兵馬所到之處“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東郡守備陳宮對曹操不滿,於是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共迎呂布爲兗州牧,曹操攻不得取,不得以回師救援,在濮陽與呂布對峙,中途還差點因爲糧草用盡,欲用全家爲人質,投奔袁紹。雖然曹操最終擊敗呂布,但如果沒有這兩年的彎路,曹操的發展肯定是更爲順暢的。

但是這次郭嘉的提前出現,也爲曹操明確了此次戰役的戰略意圖,修正了曹操的戰略方向,徐州之戰引起的挫折也不會再現了。

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四節:購糧之計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五十二節:墨靈玉
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四節:購糧之計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零二節:施連環計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五十二節:墨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