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節:糜貞

“籲……”周倉勒停馬車,回身道:“少將軍,何事?”

管彥哪有功夫理周倉,縱身跳下馬車,直接向人羣走去。

“讓開,讓開!”管彥一邊向人羣內擠去,一邊嚷嚷道。

撥開重重人牆,管彥終於擠到了最裡面,只見一妙齡女子身着鵝黃裘袍,騎在一匹棗紅馬上,正被幾個城門士卒圍在中央

女子揮着馬鞭說道:“你們速速給本小姐讓開!”

兵卒也不回話,就這麼圍着,不然女子前行。

管彥整了整衣帽,撥開了兵卒,笑着對那馬上女子作揖道:“管彥見過糜小姐!”

那女子正是糜竺之妹糜貞!十日前,從小嬌慣的糜貞覺得在家裡憋壞了,欲外出遊玩,但黃巾之亂剛平息下來,徐州四方尚有餘孽依盤踞,糜竺哪敢讓疼愛不已的寶貝妹妹出去?於是糜竺便堅決不允,糜大小姐驕縱慣了,趁糜竺去州牧府時便偷偷溜出了下邳城北上,今日正好到這臨淄城。

《大漢律》規定:城門口本就不許縱馬而行,可是糜貞從小嬌生慣養,在下邳都是橫着走的主,如今被一小卒攔在城門口,心中當然憤憤不已,堅決不下馬。

守城門一衆兵卒天天在城門口,南來北往的人見識多了,看這女子的打扮一定出於大族,也不敢造次,只是圍着她,不讓他前行,再遣人找上官定奪。

管彥不管這糜貞爲什麼會在臨淄城出現,不過這徐州借兵一事有了這糜大小姐,可就好辦多了。

管彥收起笑容,對周邊士卒打着官腔道:“爾等怎敢攔住徐州糜大小姐?還不放行?”

管彥本是這臨淄城的門下督,整天在城裡轉悠,後來還升了破虜校尉,所以這城門守卒倒也認識他。

一聽管彥這麼說,見多識廣的兵卒頭頭大概猜到了這女子的來歷,而且此事就算上邊怪罪下來也已有管彥頂着,於是頭頭忙對着糜貞點頭哈腰諂笑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還妄糜小姐贖罪。”

“哼!”糜貞嘟起小嘴,扭過頭去不理睬那兵卒。

兵卒訕訕得看着管彥,苦着臉說道:“管大人,這如何是好?”

管彥眼睛眨巴幾下,使了個眼色,輕聲道:“我自有辦法,閃開!”

兵卒頭頭如蒙大赦,對着周邊士卒一招手說道:“散開!”

衆兵卒聞言,都收起兵器,小跑閃到一邊去了。

管彥看着兵卒們散開後,這纔在嘴角又揚起笑容,瀟灑地大袖一揮,對糜貞行禮道:“糜小姐,幾月不見,長得越發標誌了啊!”

按照管彥後世的思路,誇女的漂亮,對方即使嘴裡不說,心裡也一定很高興,這可是現代與女子交流的重要方法之一啊!

但是,現在是什麼年代?這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代!這時民風還未開化,男女有別的觀念還很重,所以管彥這句話所代表的意思,跟流氓調戲良家婦女是沒有區別的。

糜貞聞言小臉一紅,皺眉啐道:“你這個登徒子!”說着就提起手中馬鞭就狠狠地向管彥抽去。

管彥正風騷的擺着造型,期待着糜貞害羞待放地模樣,忽見一條黑影閃來,下意識地用手臂去擋。

“啪!”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在手臂上想起,緊接而來的就是火辣辣的疼痛。

管彥倒吸一口涼氣,疼得捂着手臂蹲了下來。糜貞可沒因爲管彥疼地蹲下了就放過他了,手臂一用力,又一鞭抽了過去。

周倉見狀,忙閃身到管彥面前,一把揪住糜貞的手臂,另一隻手就把馬鞭奪了過來。

周倉是個蠻貨,一見有人對管彥“行兇”,哪有什麼“憐香惜玉”之心,因此這一擊勢大力沉,直接把糜貞拉下了馬來。

管彥擡頭一看,一個纖細的身影即將落地,而自己的美好計劃也即將泡湯,情急之下,管彥也不顧手臂上火辣辣的疼痛了,猛的向前一撲,橫趴在地上。

糜貞重重地落在了管彥身上,壓得管彥悶哼了一聲,便死死地趴在地上。

人肉坐墊還是很管用的,糜貞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只是姿勢很不雅地趴坐在管彥身上。

片刻後,糜貞感受到了周邊異樣的目光,轉頭一看,旁邊周倉的嘴都張成“O”型。剎那間,糜貞滿臉羞紅,輕咬着下脣,鼻子一酸,淚水便如短線的珍珠般從眼眶中滑落。

管彥疼痛中還不忘享受着後背兩團軟軟的溫暖,忽然身上重量一輕,只見糜貞一個翻身,站了起來,朝着地上壓去半條命的管彥又狠狠踹了兩腳,扭過頭,抹着眼淚便向城內跑去。

周倉看着糜貞跑開,這才蹲下來扶起壓的四仰八叉地管彥說道:“少將軍沒事吧?”

管彥哼哼兩聲,扶着腰回道:“沒事。”管彥看看四周,忙問道:“她人呢?”

“誰啊?”

“廢話,糜貞啊!”管彥大聲罵道,只是用力過猛,扭到了壓傷的腰,疼得直齜牙咧嘴。

周倉指了指一個遠處的背影木訥地說道:“跑了。”

“追!”管彥一揮手,一瘸一拐地在周倉地攙扶下向糜貞追去。

不是冤家不聚頭,管彥迎面碰到了一隊人馬,領頭的正是青州討虜校尉:秦楊!

其實什麼討虜校尉、破虜校尉其實都是一虛職,除了刺史臨時任命,平常就像個吃閒飯的,無所事事。

上次本來有個很好地機會,可是卻被管彥搶去了,自己還要暫代門下督一職,秦楊心中一直憋得慌。

剛剛門卒稟報有人在城門鬧事,秦楊心不甘、情不願地向城門走去,準備處理一下。

哪知冤家路窄遇到了管彥,有道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秦楊看見管彥也不管城門的事情了,只見秦楊站於大路中央,雙臂叉於胸前,歪着頭,陰陽怪氣地說道:“這位有點眼熟啊!”

管彥看着秦楊,慢慢地推開周倉,對着秦楊一抱拳:“秦大人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秦楊上前幾步細細打量了下管彥,“恍然大悟”道:“原來是管大人啊,哎呀,您的腰怎麼了?”

管彥訕訕一笑:“無甚大事,扭傷而已。”

“是不是當兔爺被撞傷了啊?哈哈哈……”秦楊一通諷刺,哈哈大笑起來,身後的的一隊人馬聞聽,更是笑的面目誇張。

周倉一握拳,便要上去教訓他們。

管彥拉住周倉的肩膀,搖搖頭,輕聲說道:“勿要多事,先找到糜貞再說。”

管彥彷彿沒聽見秦楊說話一般,對着秦楊拱拱手,笑道:“秦大人看來還有公務在身,某也還有事,告辭了。”

說話間,管彥和周倉繞開了秦楊一羣人向城內走去。

秦楊疑惑看着管彥匆匆離開的背影,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秦楊本想按管彥的性子,這句話肯定能激怒管彥,讓他先動手,而自己這幾十號人便能“名正言順”地修理他一下,怎知管彥卻逆着性子不搭話茬走了。

秦楊朝着管彥的身影“呸”了一聲,轉過身向衆人一揮手說道:“走!”

----------求收藏,求大大們多多提點意見---------------

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九十節:傅燮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
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六十七節:兩宮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九十節:傅燮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