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

如今何進身死,十常侍內亂宮闈,可以說大漢王朝的權力中心正是一團散沙。朝廷還需要各地兵馬的協助方能穩定,在此如此緊急的關頭,若是管彥和董卓自相殘殺,恐怕對與搖搖欲墜的大漢朝廷,真是雪上加霜了。

司徒王允忙上前打圓場道:“二位大人,且聽允一言!”

王允走到二人中間,踱步說道:“大將軍爲十常侍所謀,慘死宮牆之內;帝新登大寶,卻歷斯劫;至此危難之際,諸公當齊心協力,共輔朝政,匡扶漢室,此爲功臣也!若棄大道,逆天而行,必爲天下人唾棄,此爲賊人也!望二公暫棄干戈,以國事爲重!”

其實董卓現在一門心思謀求大事,還真不想跟管彥耗損兵力。於是董卓哼了一聲,便轉馬回陣。

而管彥心裡也不想發生摩擦。粗看董卓兵馬,不下萬人,而己方的龍虎.騎雖然裝備了馬鐙、馬掌,但是畢竟人數只有兩千,更爲訓練成熟。若此時與董卓交戰,實屬不智之舉!

管彥慢慢回劍入鞘,回身說道:“王司徒所言甚是,請陛下還都!”

衆人再次啓程,向洛陽進發。

行至正午,衆人回到了皇宮之中。帝見何後,俱各痛哭。帝令人修葺宮牆,檢點各處,卻不見了傳國玉璽。只是事多繁急,此事便也沒有注重。

董卓、管彥等外軍本命駐於城外,然如今外強中乾,帝又年幼,故外軍多有輕怠之心。而且各軍主帥皆想爭功,故而各軍逐漸入駐洛陽城內。

其中以董卓最爲猖狂。董卓本自領一萬人以應詔何進,這幾日西涼又來援兵兩萬,現在這洛陽城爲董卓兵勢最盛!

董卓每日帶鐵甲馬軍進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洛陽城中,百姓只知董卓,而不知帝也。

朱雀大街,管府之中,管彥正坐主位擔憂地說道:“董卓日漸跋扈,當何以相制?”

戲志才說道:“董卓所依者,唯有三萬爪牙矣!若以兵助勢,董卓可制矣!”

周倉一拍大腿,粗聲道:“軍師所言,都是誆話!汝給我十萬大軍,我能將那董胖子嚇回涼州!問題是,軍馬何來?”

周倉說的唾沫星子直飛,話粗理不粗,確實是這個道理。

但是戲志才卻微微一笑:“敵雖萬軍,可視之螻蟻;己雖一卒,然勢若雷霆!某有一計,可助主公勢抗董卓!”

“軍師速速講來!”

戲志才走到管彥身旁,附耳說道如此如此,聽的管彥撫掌大笑,大呼妙計!

翌日,管彥全副披掛,立旗樹幟地率領一千龍虎.騎高調進城了。

這洛陽百姓本就見多識廣,而且近年來兵戰連連,從洛陽進出的部隊也見的多了,但是卻無一人像管彥如此趾高氣揚的。

大擺陣勢不說,管彥甚至還揮起手跟周邊百姓打起了招呼,這讓圍觀的百姓嘖嘖稱奇。

這時,洛陽城中的董卓也接到了消息。

“管彥引多少兵馬?”董卓微微彎下腰,對着耳目說道。

“一千精騎!”

“一千?”董卓先是一驚,而後哈哈大笑:“這管文德真是不知好歹,區區一千人馬也敢如此趾高氣揚,今晚吾便率人宰了他!”

一旁的李儒忙說道:“岳父,朝廷新定,未可輕動!何況岳父若與成事,這‘仁義’之名還得顧及,管彥區區千餘兵馬,莫要因小失大啊!”

“文正所言甚是!”董卓對這個女婿十分滿意,不僅妙計百出,還很有大局觀。

“那便依汝所言,暫且讓管文德多活段時間!走,文正,隨我進宮!”說完,董卓提了提腰帶,一臉興奮地向皇宮走去。

說到進宮,李儒的眉頭不禁微微一皺,自己這個丈人也太好色了,也太大膽了,天天去皇宮挑選美貌宮女,以相侍奉。雖然說現在在洛陽城中,還沒人敢說什麼,但是對於董卓的名聲確實不利,有機會還是要多說說啊!李儒想到這,嘆了口氣,連忙跟上了董卓的步伐。

第二日,管彥如複製前日一般,依舊趾高氣揚地率領七百精騎進入洛陽城。董卓還是沒放心上。

但是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接連十二天,每日都有近千精騎從洛陽城門而入,進入管彥的大宅門。

粗略算來,管彥的大宅門裡已經有近萬精騎!沒人懷疑大宅門能不能塞下這麼多人,要知道,管彥買的這府宅,有着幾百畝的地方,駐紮一萬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人越來越多,董卓有點沉不住氣了:“文正啊,短短數月,這管文德怎會在冀州有如此多的兵馬?是否有詐?”

李儒也皺着眉頭說道:“岳父,小婿也曾懷疑管彥使詐,但這幾日,小婿每日暗中細查運進管宅的糧草,確是萬人所用!”

董卓一拍桌子,微怒道:“這管文德通天了不成?”

李儒輕捻顎下短鬚思索道:“小婿曾暗中打探過,管彥平張燕時,張燕遁入茫茫太行,乃管彥有意而爲,小婿猜想這張燕與管彥有所勾結!想必這些人馬乃是‘黑山軍’!”

“哼!”董卓不屑說道:“這管文德本就宵小之輩,兩年前在涼州便使狡計,如今暗通張燕也不足爲奇!”

李儒面色凝重地對董卓說道:“如今管彥兵力大增,岳父還是與其浸水不犯河水,先促成那件大事,方是重中之重!”

提到“大事”,董卓眼中露出一絲貪婪:“對對,先促大事,方爲本也!”

此時管彥的大宅門中,管彥正舉杯相敬戲志才:“若非軍師妙計,董卓必不爲懼也!彥敬軍師一杯!哈哈哈~~”

這是周倉又擠上前來,好奇地問道:“究竟是何計?說與我聽聽!”

這些事情早晚要告訴手下將領,只需囑咐他們勿要走漏風聲便是。

於是,管彥把戲志才的計策細細地說了一遍。

原來,戲志才遣人以重金收買了洛陽的城門守將,每日子時,戲志才便讓原本的龍虎.騎暗裡出城。待天亮後,再大張旗鼓進城,便如援兵一般。

這樣復使十餘日,管彥手中雖然還之事兩千人馬,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大宅門裡卻已有了萬餘精騎!

戲志纔再嚴令府中糧草用度按萬人標準,如此一來,管彥在洛陽有一萬人馬的事實便坐定了!

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節:初來三國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八節:噩夢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
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一百五十三節: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四十一節:再起烽煙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一節:初來三國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七十三節:西北烽煙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五十五節:衆將回朝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八節:噩夢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